第51章 美洲巴爾幹

“陛下,諸位元帥、將軍,在發表我的看法之前,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當前帝國的軍事策略是以美國爲首要假想敵!”

波爾元帥手持指示棒,他身後的牆壁上掛着一副偌大的美洲地圖。

在這個房間長長的會議桌兩側,分別坐着德國陸海軍中將級別以上的將領,灰色、藍黑色和淡藍色三種顏色十分醒目。上位別無他屬,坐着的是德皇威廉三世。

今天胡格馮波爾元帥穿着一身嶄新的海軍元帥服,立領上的紅底金紋領章頗有復古風格,金穗式的肩章,左胸前彆着一枚紅鷹勳章、一枚配有橡葉的藍色馬克斯勳章,右胸前用金線繡着帝國的國徽——一隻戴着皇冠、紅爪紅嘴、雙翼展開的黑鷹。

停頓了十來秒,波爾半轉過身,用他的指示棒點着地圖上的墨西哥。

“墨西哥內戰的局勢已經非常明朗,卡蘭薩政府已經失去了民心,被聯合革命軍徹底擊敗只是時間問題!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將獲得從陸上進攻美國的一塊重要踏板,當然還有條件優越的港灣,這些都是我們與墨西哥人早就談妥的!一旦戰事爆發,我們的陸軍就能夠通過墨西哥從南面進入美國本土,從而發揮我們強大的地面和空中優勢,形勢一片大好!”

下面的衆人聽到這裡紛紛報以讚許的目光。

“然而,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人在本土遭到威脅時必然全力以赴!我們的陸軍固然強於美國軍隊,但一切軍事行動都依賴於後勤物資,而我們所需要的物資除了預先屯積在墨西哥的那些之外,大部分還是要在戰時通過海路從歐洲運到墨西哥再轉往前線!運輸船不論是從德國還是從不列顛出發,最便捷的路線都是穿過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最終抵達墨西哥。請各位注意,墨西哥灣北部沿岸是美國的得克薩斯州、路易斯安娜州、密西西比州、亞拉巴馬州和佛羅里達州,那裡有許多重要的軍事基地和港口。戰爭爆發時美軍必然在此屯駐一定數量的飛機和艦隻,他們將對我們在墨西哥灣的運輸船隻構成巨大地威脅!”

“元帥,打擾一下,我可以提個問題嗎?”陸軍大臣卡爾馮比洛半舉起右手。

波爾停下自己的講解,“元帥請說!”

比洛不慌不忙的說:“按照我們的泰坦計劃,一旦德美之間爆發戰事,海軍應以空襲的方式攻擊美國的主要軍港,並伺機與美國海軍主力決戰。以一舉擊潰美國的海上力量!如果這個步驟得以順利實施,那麼我們不就可以控制墨西哥灣了嗎?”

波爾點點頭,“元帥閣下說得沒錯,海軍的目標地確是爭取在開戰初期即擊潰美國的海上力量!但就算達到了這個目標,我們也不能排除美國人利用各種方法破壞我們航運的可能,大規模佈雷、利用潛艇襲擾都可以讓我們的海上運輸線在一段時間內受到嚴重影響!一旦航運受阻,屯積在墨西哥的物資並不能維持陸軍部隊無限期作戰,也許三個月,也許三週,陸軍的軍事行動就會因爲彈藥物資匱乏而無法進行!”

比洛有些迷惑了。“那我們就只能受制於敵人嗎?”

波爾解釋道:“不。元帥閣下,這只是做好在最壞情況下的應對準備!帝國海軍雖然有物質和心理上的準備,但美洲大陸畢竟遠離德國本土。況且戰爭中是充滿未知因素的!”

波爾說到這裡的時候,辰天在心裡一陣欣慰,這纔是一個優秀將領所應具備地全面思維。

比洛若有所思地看着地圖,“如此……那就請元帥閣下介紹海軍部的應對措施吧!”

“相比之下,墨西哥的西海岸要寬闊許多,在這一面封鎖海路也就相應地更加困難了!如果墨西哥灣被美國人強行封鎖,那我們就只有往墨西哥西海岸運送物資了!衆所周知,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只有巴拿馬運河一條捷徑,否則就只有繞過南美大陸了!此前我們已經就強攻巴拿馬運河做了戰術討論和沙盤演練,得出的結論是需要投入相當的兵力並且使用海陸空聯合攻擊的方式才又可能攻陷運河區。而且損失很可能會相當大,畢竟美軍在那裡構築了非常堅固的陸防和海防工事,並常年駐守有一支艦隊!”

波爾的指示棒在巴拿馬運河區劃了一圈,然後又將衆人的視線引到南美洲。

“考慮到強攻巴拿馬運河的時間和代價,我們必須準備第三條路線,那就是繞道南美大陸!前面說過,美國海軍很難全面封鎖墨西哥西海岸,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能派出襲擊艦或者襲擊艦隊。我們的運輸船在經過麥哲倫海峽之後,就很有可能在智利海域和秘魯海域這一塊遭到美國艦隻的襲擊!很顯然。我們不可能派出足夠地艦隻爲每一艘運輸船護航,就算在墨西哥的特萬特佩灣駐紮艦隊也無法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在考慮,如果我們能在智利建立一到兩個海軍基地,對於保護海上航線是有很大好處的!既是戰時用不上,對於我們在南美擴展勢力也有益而無害!”

待波爾說完之後,辰天帶頭鼓起掌來。

波爾向辰天略略欠身致意,又朝大家欠欠身,然後穩步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波爾元帥分析得很有道理!”辰天看看在座衆人,“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儘可以提出來!”

衆人開始小聲討論,過了幾分鐘,站起來的是保羅馮興登堡,帝國陸軍總參謀長。今天的御前軍事會議大家都穿上了剛剛配發的1918式新版軍服的夏秋季閱兵服。興登堡身上那件也是立領地元帥服,領章樣式同爲紅底金紋,軍服的主色是傳統的陸軍灰,右胸佩戴個人的勳章,左胸是金線繡成的帝國國徽。

“波爾元帥的分析給了我一些靈感,陛下,諸位元帥、將軍,不知大家是否考慮過,以墨西哥爲陸地跳板地一大好處就是與美國接壤。但換個角度看,這也是它的一大缺點!大家看!”興登堡快步走到那副地圖前,拿起波爾留下的指示棒。

“墨西哥的地形北寬南窄,南北最長1800多公里,東西最寬1100多公里,海岸線漫長!若我軍進攻時,美國以強大的登陸部隊從墨西哥沿岸登陸,那戰局很有可能就此逆轉!想想我們在印度半島的蛙跳登陸。擁有地理和工業優勢的美國人並不難辦到這點,只要他們的海軍主力並沒有被完全殲滅!”

順着興登堡地思路,衆人一個個眉頭緊鎖。泰坦計劃是一個海陸空並進的計劃,開戰之後陸軍應以閃擊的方式擊跨美軍的邊境防線,空軍負責摧毀美軍前線機場、對後方戰略目標實施轟炸,海軍則以殲滅美國海軍主力爲首要任務。如果海軍的首要目標無法達成,那麼後面可能出現的情況就非常多了,而且每一種情況都會導致一種截然不同的戰局。在此之前,陸海軍參謀部雖已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並且總結出了十幾種可能情況及其應對方案。但現在看來又多了一個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了。

“別低估一個國家爲了生存而作出的抵抗!”說罷。興登堡放下指示棒,在向辰天致意之後也走回自己的問題上。

看來,興登堡把這個問題留給了大家。!而在此時。辰天所想到地則是另一個問題——戰略轟炸。在他從前地那個世界,美英持續而猛烈的戰略轟炸給第三帝國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以至於戰場上英勇頑強地德國軍隊因爲武器、燃料等後勤因素走向失敗。目前美國雖然還沒有空中堡壘那種超臥的遠程轟炸機出現,但航程最遠的轟炸機如俄國的伊里亞穆羅梅茨型已經能夠載着半噸重的炸彈飛600公里,擁有強大工業實力的美國人想要造出超過這個水平的轟炸機並不難。因此,墨西哥境內的目標在戰事爆發之後很有可能成爲美國人轟炸的目標,若德國無法在短期內擊敗美國,那麼雙方勢必展開一場相互轟炸、互相阻擊的空中較量,看是美國先垮掉,還是德國在墨西哥地軍用設施在轟炸中損失殆盡。雖然說德國本土還不至於遭到美國的轟炸。但如果墨西哥的鐵路、公路、港口、工廠、倉庫等等被炸光了,德國地面部隊恐怕要舉步維艱甚至被迫撤退了。

如果德國空軍能夠取得持續的制空權,這個問題或許就不成問題,但目前就連辰天也無法確定未來戰局的走向。所以,單單選用墨西哥一塊踏板並不足夠保險。

這時,霍夫曼站起來說道:

“兩位元帥的分析加上智利政府的請求讓我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拉攏智利和我們站到同一戰線上!以我們目前和智利政府的關係,這點不難辦到!”

“可是這很有可能導致南美的局勢失去平衡,一旦智利地軍事力量在我們的援助下快速膨脹。那麼1864年到1870年的巴拉圭戰爭或是1879年到1883年的南美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場將會重演!”興登堡頗有些擔心的迴應到,“這對於我們在南美的僑民和投資來說是很糟糕的事情!”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巴拉圭戰爭和南美太平洋戰爭是兩場陌生的戰爭,交戰方都是南美的二流甚至三流軍事國家,但這絲毫不能掩蓋這兩場戰爭的激烈程度和重要性。甚至可以說,巴拉圭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爲慘烈的一場戰爭,巴拉圭以一介內陸小國對抗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聯軍,全國133萬人口打到最後只剩下19萬女人和3萬男人,三國同盟也損失了10餘萬人,起因只是巴拉圭在其總統兼軍事強人弗朗西斯科洛佩斯的帶領下迅速崛起,這讓巴拉圭周邊的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發動了一場消除潛在威脅的戰爭。10年後的南美太平洋戰爭,則是崛起的智利擊敗了秘魯和玻利維亞的聯軍,並獲取了玻利維亞的大片土地尤其是重要的硝石產地。

辰天明白興登堡的意思,只要智利擁有了足夠的軍事力量,要麼被打要麼打別人,只有戰爭才能讓各國在新的均衡狀態下維持和平。

“可是通過一場戰爭來改變南美的局勢未必是件壞事,要知道目前美英資本在南美的影響力是強於我們的!”

平靜卻富有爆炸力的語言來自於最先發言的波爾元帥,這使得大多數人的目光一下子投到了他那裡,只見他神情自若的說道:

“僑民、工廠、投資,那都只是眼前的利益,我們應該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辰天陷入沉思之中……

一月之後,智利總統胡安路易斯桑弗恩特斯安多納埃吉派來的代表團抵達柏林。經過一個星期的友好協商之後,德國政府同意無償派出技術人員和教官協助智利建立空軍,並贈送一批飛機作爲禮物。此外,德國將無償提供2艘戰列艦給智利海軍,併爲智利海軍建造一批新式巡洋艦和驅逐艦,以換取智利兩處軍港15年的使用權。

權衡利弊之後,智利代表在這份協議書上簽字。

2個月之後,德國海軍元帥、普魯士親王海因裡希率領艦隊訪問智利,順便對智利海岸進行考察,最終選定瓦斯科和蒙特港作爲租用的海軍基地。在智利政府同意將這兩處港口租借給德國之後,海因裡希艦隊中的“奧斯特弗里斯蘭”號和“圖林根”號戰列艦被正式移交給智利海軍。得到這兩艘1911年服役、排水量2.47萬噸的強大戰列艦之後,智利海軍一躍成爲南美第一海軍。

1918年12月7日,智利空軍宣告成立,這支新生的空軍在成立之初僅有35架德制飛機和120名學員,即便如此,它仍是南美各國中實力最爲強大的空中力量。到了1919年3月,這支空軍的規模翻了一翻,遠遠超過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三個鄰國航空部隊的總和。

此後,南美局勢如同興登堡所預料的那樣悄然發生了變化,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和巴西四國首腦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會晤,商定共同應對來自智利的威脅,隨後簽訂了一份四國密約,規定其中某國一旦受到智利的攻擊,其餘三國必須同時對智利宣戰,並採取積極的軍事行動。

1919年4月,四國首腦再次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會晤,並簽署了一份升級版的四國密約,即只要某一國向智利宣戰,其餘三國應全力援助該國”必要時應直接出兵。在會議末期,烏拉圭也加入進來,最終組成了針對智利的五國同盟。

此時的南美彷彿成了戰前的巴爾幹,濃濃的硝煙味只等着一絲火星。

第38章 勝利之門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13章 大殖民計劃第17章 奮力一博第47章 拯救大兵第47章 內外交困第90章 時不我待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18章 獵犬之鼻第33章 忠臣與叛將第37章 訓兵術第46章 獨立日第4章 陰謀第41章 死亡反撲第35章 聖誕老人的禮物第6章 虎狼歸航第39章 這一天第4章 來自維也納的野心第46章 葡月之變第9章 戰場第31章 波羅海狼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4章 霞飛的賭局第46章 先行者第33章 天使降臨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98章 火星撞地球第30章 密約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15章 答案第19章 不期而遇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41章 風雨欲來第83章 愚人愚見第99章 最後的對決第47章 黑色聖誕第144章 夏威夷之夜第34章 兄弟第17章 揚名之戰第39章 海神之吻第4章 步騎夾擊第140章 時代的分界線(下)第33章 和平年代的新軍團第23章 弱肉強食第17章 圓滿的大餃子第70章 決定性因素第145章 借人道主義之名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7章 邊境摩擦第46章 在天空中賽跑(中)第14章 潘多拉第10章 普利茅斯鬧劇第2章 法國大槍第19章 追獵邱吉爾(上)第12章 鷹之怒第12章 法國投降了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70章 鉅艦大炮第42章 誘迫第20章 盟約第59章 陸上戰事第116章 沖繩.旗幟(下)第96章 海嘯第13章 大殖民計劃第3章 倔強第49章 不列顛艦隊第38章 勝利之門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27章 肉彈第43章 被強暴的政治第63章 美麗大洋第84章 灰色森林第23章 最後的馬賽曲第62章 打,還是不打第2章 灰色星期天第47章 U213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第70章 決定性因素第46章 獨立日第30章 密約第86章 步步緊逼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26章 爲了金庫而奮鬥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37章 訓兵術第48章 華麗的演出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89章 廬山真面目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2章 格魯吉亞屠夫的入夥第15章 威廉大帝第25章 狼與狽第20章 戰爭前奏第28章 如此凡爾登第17章 王子裝甲營第21章 人口危機
第38章 勝利之門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13章 大殖民計劃第17章 奮力一博第47章 拯救大兵第47章 內外交困第90章 時不我待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18章 獵犬之鼻第33章 忠臣與叛將第37章 訓兵術第46章 獨立日第4章 陰謀第41章 死亡反撲第35章 聖誕老人的禮物第6章 虎狼歸航第39章 這一天第4章 來自維也納的野心第46章 葡月之變第9章 戰場第31章 波羅海狼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4章 霞飛的賭局第46章 先行者第33章 天使降臨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98章 火星撞地球第30章 密約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15章 答案第19章 不期而遇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41章 風雨欲來第83章 愚人愚見第99章 最後的對決第47章 黑色聖誕第144章 夏威夷之夜第34章 兄弟第17章 揚名之戰第39章 海神之吻第4章 步騎夾擊第140章 時代的分界線(下)第33章 和平年代的新軍團第23章 弱肉強食第17章 圓滿的大餃子第70章 決定性因素第145章 借人道主義之名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7章 邊境摩擦第46章 在天空中賽跑(中)第14章 潘多拉第10章 普利茅斯鬧劇第2章 法國大槍第19章 追獵邱吉爾(上)第12章 鷹之怒第12章 法國投降了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70章 鉅艦大炮第42章 誘迫第20章 盟約第59章 陸上戰事第116章 沖繩.旗幟(下)第96章 海嘯第13章 大殖民計劃第3章 倔強第49章 不列顛艦隊第38章 勝利之門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27章 肉彈第43章 被強暴的政治第63章 美麗大洋第84章 灰色森林第23章 最後的馬賽曲第62章 打,還是不打第2章 灰色星期天第47章 U213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第70章 決定性因素第46章 獨立日第30章 密約第86章 步步緊逼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26章 爲了金庫而奮鬥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37章 訓兵術第48章 華麗的演出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89章 廬山真面目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2章 格魯吉亞屠夫的入夥第15章 威廉大帝第25章 狼與狽第20章 戰爭前奏第28章 如此凡爾登第17章 王子裝甲營第21章 人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