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七品蓮瞳

與林風家裡的豪宅不同,李老爺子家裡卻是樸實無華。一股古色古香的氣息瀰漫整個小樓空間。

大廳裡,李老爺子夫婦倆差點沒把林風從頭到腳都摸個遍,看看林風這個寶貝外孫的身體是不是真的沒有問題了。

看着林風投過來的無奈的眼神,李清遠知道他的意思。李家老爺子是開國功臣,建國之後,更是官至軍委二把手。如今雖然已經退休在家,不過影響力仍然是巨大的。

老爺子膝下一子一女,可是到了李清遠這一代,卻是隻有一個孫女,一個外孫。在血統觀念極強的華夏帝國,這無疑是老爺子心頭的一塊痛處。

因爲李清遠結婚那會剛好趕上了國家計劃生育,所以李清遠在生了李欣之後,他的夫人便已經結紮了。國家念老爺子功高勞苦,每一位國家領導人都來勸過老爺子,讓李清遠他們夫婦再生一胎。可是倔強的老爺子卻是不肯,只說了一句話,“國家訂下的法律,如果我們都不帶頭遵守,那還要這些法律幹什麼?那我們辛辛苦苦打下的這個江山,還能守得住嗎?”

一番話讓那些前來勸說的領導人大是感慨,這纔是真正的革命軍人。

所以李家的傳承便也寄託在了林風的身上,林風小時候生病那會,不知道兩家的老人有多急。後來雖然林風的病好了,可是與他們相聚的日子卻是少得可憐。

要不是林風的爺爺奶奶出國旅遊散心去了,也肯定是要跟着林風一起來京城的。

深夜爲這座炎熱的城市帶來了一絲絲涼風。

突然,一道人影從小樓裡躍了出來,然後一路避開警衛向郊區奔去。風馳電掣間,很快便已經出了市區,到了京城郊外。

林風停下了身影,選定了一個方向之後,眨眼之間便已經來到了一座山前。

在山上選了一顆大樹,林風盤腿坐了下來。

吃過晚飯之後,和兩位老人聊到很晚纔將兩位老有送去休息。林風待確定他們都已經睡下之後,才跑出來準備修煉一番的。

今天的一番親情感動,林風覺得自己的境界似乎已經開始有些增長了。

默運法訣,一道道青色的劍氣在林風的經脈內行走,一遍又一遍。

丹田內,一座開着三瓣蓮葉的蓮座正在慢慢的吸收外界的靈氣,然後被蓮臺煉化,淬鍊化去雜質,將最純的能量送到了與青色蓮臺緊緊相邊的青色劍胎之內。再由劍胎轉化之後,一縷縷銳利無比的劍氣便加入到了林風經脈內那劍氣大軍裡面。

那青色的劍胎,已經初具一柄短劍的模型,只是還沒有徹底的蛻變成劍而已。

那青色的劍氣在經脈之內遊走一番之後,便又重新注入劍胎之中。一點點的改變着劍胎,淬練着裡面含有的劍氣雜質。不斷的提純,壓縮,淬練。

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靈氣被青色蓮臺吸進了丹田,再轉化成適合自身的靈氣。最後由劍胎淬練成劍氣,又不斷的鍛造着劍胎。

漸漸的,林風體內的劍胎髮生了一絲絲的變化。變得更加的青光耀眼,而且形狀也更加的棱角分明,彷彿隨時都有可能破脫成劍。

感受到天地間的氣溫已經開始上升,林風知道,不過多久天便要亮了。

緊緊閉着的眼睛緩緩的睜了開來,眼中頓時紅光暴射。兩個眼珠子之內,各自有着五瓣蓮葉,只是五瓣蓮葉葉腳相連,組成一蓬還沒有完全成型的赤色蓮花。

林風滿意的收了眼中的蓮臺,喃喃的道:“這七品蓮瞳倒是更進一步了。”

當下從樹上站了起來,一躍下了大樹,然後便趁着夜色又回到了小樓內。倒在牀上便睡了過去。

很快,李凝便來到林風的房間門前,叫林風起牀吃早餐了。

餐桌上。

老爺子慢慢的喝着粥,道:“欣兒,一會你陪小風和凝兒兩個去一趟華夏大學。”

李欣天不怕地不怕,可是就怕這個爺爺,雖然很想反駁一句。不過最後還是沒有開口,算是默認了老爺子的要求。

倒是李凝知道李欣的心思,便道:“不用了爺爺,反正我認識路,中午我和表哥一起去就好了。”

老爺子見李凝這麼說,看了看李欣的表情,暗自嘆了口氣,道:“那好吧,隨你們吧。”

吃過早餐之後,原本以老爺子和老夫人的意思,當然是派警衛開車送他們去學校。可是卻被林風拒絕了,如果坐着外公的車去學校報到。恐怕校長都得到校門口來親自相迎吧!

低調,再低調。這是林風做人的原則,也是老道士一再向林風灌輸的思想。

青蓮劍宗的人,不論正邪,只論善惡。可是卻是從來不圖享受,儘量的貼近生活最低層最真實的一面。

老爺子見林風說得頭頭是道,便也沒有堅持。

當下,便目送林風和李凝兩人出了上樓,向市區走去。

走在幽靜的小道上,林風和李凝都沒有說話。兩個人咋一單獨相處,便有點尷尬。林風和李凝兩人的腦海裡同時想起了在黃海那衛生間的一幕。

林風風風火火的跑進了自己的房間,原本是想痛痛快快的洗着澡然後多陪陪自己的媽媽。可是沒想到打開衛生間的門,卻是看到了一副精雕玉琢般的胴體。

那一刻,林風相信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李凝像是知道林風在想什麼一般,臉上一片嫣紅。轉移話題道:“表哥,爺爺奶奶希望你在家裡住,你準備住哪裡?”

林風將目光從回憶中拉了回來,道:“我也知道外公外婆疼我,可是如果住在家裡的話太麻煩了。我打算住學校宿舍,體驗一下住校的生活。原本我媽媽在學校附近買了一幢房子,是希望我上學之後可以去那邊住,連保姆都已經請好了。如果學校實在住不慣的話,我就會去那邊住。”

其實林風沒有說出來,如果住校不會耽誤他修煉的話,那他就住校,如果不行的話,那就搬到那房子裡住。至於住外公外婆家,林風根本就沒有考慮過。

大不了,以後週末的時候,多陪陪兩位老人家就是了。

PS:推薦,收藏,大大的要!

第184章 親王們的駕臨第512章 挑撥第345章 震懾第105章 向林少道歉第8章 酒吧第519章 第一雷法V防禦之王第98章 高手大集合第379章 萬妖谷第570章 陰陽法王第334章 再臨世俗界第407章 蟒蛇妖第457章 靳城第263章 事情來了第72章 胡不遇第272章 秘辛第477章 正名第557章 內甲第218章 各方反應第396章 火麒麟出手第310章 妥協第150章 白狴來了第284章 抓捕趙維第466章 謁語第489章 太上長老第95章 華麗的轉變第205章 對李凝有愧第378章 指點第274章 無憂想撞牆第363章 林風之怒第33章 狗腿的成羽第152章 走路去第290章 最高會議第77章 四合院夜談第46章 惡少第289章 殺了就殺了第261章 事情大條了第172章 布魯赫親王的怒火第101章 天災?人禍?第526章 心血第499章 南帝監察使第56章 修真很殘酷第310章 妥協第96章 破空的威力第363章 林風之怒第498章 拉攏第577章 先仙遺骸第515章 蜀山第553章 二十年第580章 血魔麒麟第290章 最高會議第197章 驚濤劍訣第58章 離塵丹第22章 後果很嚴重第50章 林省長的電話第565章 怪道人第426章 攝魂第546 你真的很賤!第457章 靳城第71章 佛門聖境第332章 拜師第40章 你找死啊!第299章 青蓮仙府內的談判第375章 鳳凰仙子第87章 收徒柳俊第375章 鳳凰仙子第453章 挾持第527章 不老堂第216 戮仙戳第76章 被震撼的洪胖子第167章 患難見真情第235章 異獸第59章 謠言第63章 眼神不能殺人第495章 回古家第573章 回城第27章 漂亮的家政第421章 收取第408章 林風戰蛇妖第547章 踢到鐵板了!第236章 虛境第150章 白狴來了第487章 高調出擊第29章 青蓮居士第147章 尖刀大隊第236章 虛境第437章 折磨第330章 判若兩人第317章 大天使9527號第204章 玉清上宮第17章 一巴掌第469章 故事第432章 白帝城主第213章 領域之力+驚濤劍訣第73章 師徒重聚第61章 馮家大少第468章 立規矩第515章 蜀山第89章 誘惑第229章 轟炸國防大樓第359章 琅梵谷
第184章 親王們的駕臨第512章 挑撥第345章 震懾第105章 向林少道歉第8章 酒吧第519章 第一雷法V防禦之王第98章 高手大集合第379章 萬妖谷第570章 陰陽法王第334章 再臨世俗界第407章 蟒蛇妖第457章 靳城第263章 事情來了第72章 胡不遇第272章 秘辛第477章 正名第557章 內甲第218章 各方反應第396章 火麒麟出手第310章 妥協第150章 白狴來了第284章 抓捕趙維第466章 謁語第489章 太上長老第95章 華麗的轉變第205章 對李凝有愧第378章 指點第274章 無憂想撞牆第363章 林風之怒第33章 狗腿的成羽第152章 走路去第290章 最高會議第77章 四合院夜談第46章 惡少第289章 殺了就殺了第261章 事情大條了第172章 布魯赫親王的怒火第101章 天災?人禍?第526章 心血第499章 南帝監察使第56章 修真很殘酷第310章 妥協第96章 破空的威力第363章 林風之怒第498章 拉攏第577章 先仙遺骸第515章 蜀山第553章 二十年第580章 血魔麒麟第290章 最高會議第197章 驚濤劍訣第58章 離塵丹第22章 後果很嚴重第50章 林省長的電話第565章 怪道人第426章 攝魂第546 你真的很賤!第457章 靳城第71章 佛門聖境第332章 拜師第40章 你找死啊!第299章 青蓮仙府內的談判第375章 鳳凰仙子第87章 收徒柳俊第375章 鳳凰仙子第453章 挾持第527章 不老堂第216 戮仙戳第76章 被震撼的洪胖子第167章 患難見真情第235章 異獸第59章 謠言第63章 眼神不能殺人第495章 回古家第573章 回城第27章 漂亮的家政第421章 收取第408章 林風戰蛇妖第547章 踢到鐵板了!第236章 虛境第150章 白狴來了第487章 高調出擊第29章 青蓮居士第147章 尖刀大隊第236章 虛境第437章 折磨第330章 判若兩人第317章 大天使9527號第204章 玉清上宮第17章 一巴掌第469章 故事第432章 白帝城主第213章 領域之力+驚濤劍訣第73章 師徒重聚第61章 馮家大少第468章 立規矩第515章 蜀山第89章 誘惑第229章 轟炸國防大樓第359章 琅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