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遼陽大火

“幾個滿清韃子,大家就怕了嗎?韃子真的這麼可怕嗎?大家請看!”

張振華一揮手,兩個士兵擡出一個麻袋,朝地上一倒,在黃昏的弱光中,前面的水手們看得都嚇了一跳,那麻袋竟然滾出十幾個韃子……不是韃子……是韃子的頭顱!那韃子頭顱的眼睛還未曾閉上,呲嘴咧齒的,彷彿還在準備着要吃人,說有多猙獰就有多猙獰!

水手羣裡再次騷動起來,後面很多人拼命要向前擠,要看清韃子的頭顱,張振華也不加以阻止,任由人們觀看。人羣中的固倫威比閉上眼睛在胸前畫起十字用英語喃喃說道:“上帝啊!這些黃種人怎麼這麼喜歡砍人的腦袋!”

十幾個老水手擠上前,用腳踢踢了那些韃子頭顱,彎下腰身認真辨認了一會兒,都點頭確認說:“都是真韃子的頭顱!”

“這些韃子都是我們殺的,我自己就親手殺了九個韃子!你看韃子有多可怕,只要我們大家齊心,一樣可以把韃子的頭擰下來做夜壺!”說罷,張振華故意挺直了一下身子,好讓大家看清他的身板是多麼的文質彬彬,竟然如此的不害怕滿清韃子。頓了一頓,張振華又說:“其實大家不用害怕,我們去旅順不是上陸地跟韃子拼命,只是去接一些人就走,如果這樣都做不到,我們還算有卵子的男人嗎?”

按照事先的安排,人羣中一個水手跳起來:“在海上韃子算個屁,韃子的屁股都很大,只能坐馬,不能坐船,一坐船韃子就不是韃子了!”

他一說完,大家都鬨堂大笑起來。

“我不怕韃子!別人去不去,我不管,我願意去旅順!不就接幾個人嗎?有什麼可怕的?”人羣中站出來一個人,張振華看清楚此人是聶滄浪,這可不是事先安排的。

“我去!”

“我跟去!”

“他媽的,韃子還不是兩個肩膀頂一個頭,我不怕,我跟去!”

“我去!”

“是男人的,都去!”

不知是聶滄浪的威望高還是他開了個好頭,水手們羣情洶涌,紛紛表示願意去旅順,這個時代的水手,在茫茫大海上乾的是隨時有生命危險的活計,俗語稱行船走馬三分命,沒幾分勇敢是無法在海船上幹活的,總體來說水手羣體以勇敢者居多。

羣情洶涌之下,一部分膽小的人心想只是去旅順接人,如果見了韃子就開船跑,韃子騎着馬那能衝到海里來?那不算很危險,如果不冒點險,現在哪裡還能找到活幹有這樣豐厚月薪的,因此也不打算退出了。

見大家的情緒被調動起來,張振華一揮手:“上船,分銀子,!”

夜色中,看到船隊緩緩駛出港口,劉德化在甲板上興奮地走來走去,發現一個人影呆在船頭迎着寒風一動不動,上前一看,原來是鄔望歸,問道:“鄔大哥,回船艙吧!小心着涼了得風寒!”

“不礙事,想再我站一會!”

其實鄔望歸是心裡擔心着父親鎢鐵山的安危,鎢鐵山可是向着韃子的老巢去的,他實在不知道還能不能和他在旅順會合。

這幾天,鎢鐵山正在大鬧遼陽。

在樑房口兵分三路後,鎢鐵山率三百餘人押着樑房口的千餘奴隸先是向東進發。走了半天后進入山區後,便讓那些奴隸自行選擇逃生或就呆在原地等待清兵前來繼續做個安樂奴隸,鎢鐵山則和手下人馬一頭鑽入山林裡不知去向。

李率泰率清兵來到,花了老大的勁,耽誤了不少時間,也搞不清楚鎢鐵山的去向,只好兵分兩路,一路南下搜索遼東半島,一路自己親自率領向盛京方向前進。

鎢鐵山在離開那羣樑房口奴隸之時,就立刻安排兵分七路:以每路三十人爲一路,共五路,分別找到多年來佈置在遼東的百餘名暗樁,一起襲擊滿清各地的?堡;一路五十人,直奔瀋陽,使用各種手段襲擾瀋陽之敵,力求迷惑轉移清兵的注意力;鎢鐵山則親率一路一百餘人,直奔遼陽而去。

鎢鐵山的判斷是,滿清首都瀋陽,雖然防守空虛,但那只是相對而言,其防守兵力再少也不會少於千人以下,加上滿清各貴族看家護院的家丁雜役,湊起兩三千人還是會有的,那怕都只是兩三千的老弱,不能出城野戰,但防守城池是綽綽有餘的,自己就三四百人的兵力去襲擾偷襲都困難,那就乾脆偷襲遼陽,也許能取得一些的戰果。

遼陽城,其城牆以磚包砌城牆,城高3.3丈,城周長16裡295步,城池深1.5丈,城池周長18裡285步。在有明一代,遼陽曾是遼東都指揮使司、遼東巡撫的駐所,是明朝在山海關以東最重要的城市,自從滿清在明天啓元年清天命六年佔領遼陽後,即定都遼陽,明天啓五年清天命十年,**哈赤又遷都瀋陽,從此遼陽的地位大大下降,被滿清用來安置投降的明軍,雖然幾經修繕,城池防禦能力遠不如明朝控制的時期。

深夜時分,寒風呼嘯,雪花飄飄,遼陽北面的鎮遠門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朦朧的燈籠光中,北門的清兵看到北面來了十幾匹快馬,衝到門前用滿語高呼說有緊急軍情要立即開門進城,看護城門的清兵是漢軍旗的兵卒,不敢怠慢,立刻覈對口令,聽那簡單的口令暗語全部無問題,於是放下吊橋打開城門。

誰知那些騎士衝城門後,馬上亮出兵器,先是把城門附近的幾個值勤清兵砍死,其中一個騎士拿起一個燈籠向城外作了幾個動作,城外又衝進來幾十個騎士,一進城門後,有條不紊地分頭行動:一路衝上城樓,把正在裡面休息的幾十個清兵全部斬殺,徹底控制北門;一路則拿着引火之物,由城門附近開始,到處放火。不到小半個時辰,遼陽便燃起熊熊大火。

在深夜時分,李率泰得知這個消息,此時,他率領的兩千清兵正向瀋陽馳馬急奔,已可遠遠望見瀋陽城的燈火了。

遼陽有事,當然是要去馳援遼陽,李率泰派加急快馬通知瀋陽守軍,提醒其謹慎防守,注意有人前來偷襲。

可是,當李率泰的兵馬漸漸遠離瀋陽城的時候,他派出到瀋陽提醒的傳令兵還未進城,瀋陽城就已有好幾個地方燃起了火頭。

瀋陽,滿清稱之爲盛京,作爲皇城國都,是滿清此時最重要的城池,絕對不容有失,如果出了什麼問題,李率泰知道,自己一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於是立馬令一半人馬繼續馳援遼陽,另一半人馬由自己率領調轉馬頭,再次向瀋陽前進。

進入瀋陽後,幾處火頭已經被撲滅,縱火者已趁城牆防守空虛,翻越城牆逃跑了,經過長時間的折騰,李率泰和他率領的兵馬都疲憊不堪,在馳馬疾奔的路途中,已經累死了幾個身體較差的漢軍旗兵卒,如果再強行軍,不用敵人打殺,累都會累垮這這支清兵。李率泰只好命令除了放出哨騎偵察外以及協助城內清理火燒現場外,其餘人馬暫時在瀋陽休息,等情況明朗後再作打算。

天亮時分,傳來了瀋陽、遼陽等地四十三處?堡被燒的消息,李率泰又驚又怒。這些?堡,準確點說,只是滿清安排的聚居點村莊,並沒有多少防禦工事,甚至沒有士兵把守,其精壯男丁都被徵發到錦州前線作戰,剩下的老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隨便出動十個八個士兵不到小半個時辰,就可以燒掉一個純以草木磚瓦結構爲主的?堡。

到了中午時分又傳來急報,說又有二十二處?堡被燒。

此時在瀋陽的滿清貴族紛紛跳出來嚴厲指責李率泰搜剿不力,要他立即率兵出城保護各處莊園。那城外的莊園是**哈赤和皇太極分給滿清貴族們的財產,被燒了,令貴族們心疼得要死,李率泰既然是領兵馳援的,當然有責任保護那些莊園了。

李率泰抵不過那些貴族的指責,只好將兩千兵卒分成五路在遼陽、瀋陽兩地分別出城搜索。

李率泰的父親是大漢奸李永芳,李永芳在薩爾滸之戰中向**哈赤獻計以“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以集中兵力、逐個擊破的戰法,每戰以多戰少來大敗明軍。而現在李永芳的兒子卻在滿清貴族的逼迫下,不得不分兵出瀋陽搜剿。

也許是歷史小小的報復和嘲諷吧!

出城沒多久,向東北方向搜索的一路清兵發現了“匪蹤”,於是一面按約定好的辦法派飛騎報知李率泰,一面追蹤而去。

這個時代,通訊溝通的手段非常糟糕,除了烽火臺、快馬等原始方式報信外,真的沒其他的好手段。這路清兵一開始還可以很好地將追擊的進展情況報告給李率泰,也能收到李率泰的命令,但隨着追擊的深入,逃跑方速度越來越快,形勢越來越急迫,天色漸黑,儘管是在自己的地盤,報信的飛騎都迷路了,信息傳遞滯後非常嚴重,李率泰已徹底失去了對這隊清兵的掌控,危險就在此時發生了。

第105章 管式服務第32章 朝鮮騎兵襲來第67章 旅順之戰(十一)第31章 吳朝佐第169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198章 什麼都不做第119章 昌化剿匪記(五)第154章 賀一龍之死第62章 旅順之戰(六)第70章 怒海萍蹤(三)明代大型軍事類書武備志第204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99章 水盜內寨第73章 海盜(一)第204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69章 怒海萍蹤(二)第79章 糧食第178章 苦戰(二)第90章 擊斃第122章 澳門第147章 宋莊激戰(八)第76章 海盜(四)第59章 旅順之戰(三)第23章 新入夥第145章 宋莊激戰(六)第122章 澳門第80章 建軍編制(一)第7章 幾百明軍士兵第87章 流民(二)第1章 糊里糊塗第101章 漕幫圍攻鄭家第54章 皇太極的怒火第59章 旅順之戰(三)第147章 宋莊激戰(八)第147章 宋莊激戰(八)第41章 添油戰術第178章 苦戰(二)第42章 林中激戰第94章 美女鄭靈暉第16章 痛打落水狗第72章 怒海萍蹤(五)第25章 撤離敵營第6章 舉人從軍第81章 建軍編制(二)第38章 殺光第177章 苦戰(一)第11章 快離開這裡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第48章 圍三闕一第118章 昌化剿匪記(四)第186章 臺灣第111章 鄭芝龍第161章 全軍壓上第147章 宋莊激戰(八)第169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9章 不願做漢奸的明軍第50章 拍賣**第198章 什麼都不做第18章 喬裝逃亡第13章 冒險的脫逃方案第8章 伏擊清兵第89章 流民(四)第148章 宋莊激戰(九)第139章 進攻開始第165章 發動總攻第201章 地獄之火第192章 追殺崇禎第134章 一路向西第126章 回到連島第109章 追賬款第122章 澳門第168章 皇太極之死第25章 撤離敵營第34章 殘兵敗將?第162章 人肉與鋼鐵第159章 馳援兗州第175章 抓鬮衝鋒第51章 速成船隊第143章 宋莊激戰(四)第86章 流民(一)第180章 直到最後一刻第153章 海州之戰第152章 左金王賀錦的增援第33章 步騎較量第130章 中埋伏八旗兵力第2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9章 旅順之戰(三)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第177章 苦戰(一)第182章 走向海洋的絆腳石第194章 引誘第80章 建軍編制(一)第169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4章 救人第75章 海盜(三)第14章 劫殺第65章 旅順之戰(九)第147章 宋莊激戰(八)第73章 海盜(一)
第105章 管式服務第32章 朝鮮騎兵襲來第67章 旅順之戰(十一)第31章 吳朝佐第169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198章 什麼都不做第119章 昌化剿匪記(五)第154章 賀一龍之死第62章 旅順之戰(六)第70章 怒海萍蹤(三)明代大型軍事類書武備志第204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99章 水盜內寨第73章 海盜(一)第204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69章 怒海萍蹤(二)第79章 糧食第178章 苦戰(二)第90章 擊斃第122章 澳門第147章 宋莊激戰(八)第76章 海盜(四)第59章 旅順之戰(三)第23章 新入夥第145章 宋莊激戰(六)第122章 澳門第80章 建軍編制(一)第7章 幾百明軍士兵第87章 流民(二)第1章 糊里糊塗第101章 漕幫圍攻鄭家第54章 皇太極的怒火第59章 旅順之戰(三)第147章 宋莊激戰(八)第147章 宋莊激戰(八)第41章 添油戰術第178章 苦戰(二)第42章 林中激戰第94章 美女鄭靈暉第16章 痛打落水狗第72章 怒海萍蹤(五)第25章 撤離敵營第6章 舉人從軍第81章 建軍編制(二)第38章 殺光第177章 苦戰(一)第11章 快離開這裡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第48章 圍三闕一第118章 昌化剿匪記(四)第186章 臺灣第111章 鄭芝龍第161章 全軍壓上第147章 宋莊激戰(八)第169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9章 不願做漢奸的明軍第50章 拍賣**第198章 什麼都不做第18章 喬裝逃亡第13章 冒險的脫逃方案第8章 伏擊清兵第89章 流民(四)第148章 宋莊激戰(九)第139章 進攻開始第165章 發動總攻第201章 地獄之火第192章 追殺崇禎第134章 一路向西第126章 回到連島第109章 追賬款第122章 澳門第168章 皇太極之死第25章 撤離敵營第34章 殘兵敗將?第162章 人肉與鋼鐵第159章 馳援兗州第175章 抓鬮衝鋒第51章 速成船隊第143章 宋莊激戰(四)第86章 流民(一)第180章 直到最後一刻第153章 海州之戰第152章 左金王賀錦的增援第33章 步騎較量第130章 中埋伏八旗兵力第2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9章 旅順之戰(三)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第177章 苦戰(一)第182章 走向海洋的絆腳石第194章 引誘第80章 建軍編制(一)第169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4章 救人第75章 海盜(三)第14章 劫殺第65章 旅順之戰(九)第147章 宋莊激戰(八)第73章 海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