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終見

武丁身上這種特質正是三日裡封住法力,以血肉凡軀面對東湖的潮起潮落和其中兇殘成性的海獸洗練出來的氣質,因爲憑藉弱小的身軀來迎接過艱難的絕境,故而再也沒有什麼能夠從心靈上擊潰他。

從這一方面而言,聞仲實是善於因材施教,那三日裡的經歷,對於武丁來說,可謂受用一生的財富。

雷婧的呼風喚雨愈發犀利,長髮飄飛,一縷髮絲噙~住在嘴角,眼神清冷,一揮手,萬千風雨如攢射飛劍,破空而至武丁身遭。

武丁手上的木刀緩慢的劃出一個圓圈,生出一股氣流,將所有風雨攪在一起,原路返回。

雷婧手往湖水一按,便有驚天水柱迸發,將所有風雨擋住,天空再度迸發一聲雷響,她眼眸中閃過一絲雷光。

整個人竟和那一抹閃電合二爲一,豁然朝武丁涌去。

武丁沉穩有力的手,緊緊握住長刀,倏忽間一刀劈出,正中閃電。

跟着便是噼裡啪啦的爆響,木刀斷成兩截。

雷婧的攻勢如同潮水一般不肯停歇,東湖的水洶涌澎湃,電光漣漣。暗中觀戰的夏國人都不禁驚駭,雷婧竟然在如此年紀就把雷家的血脈力量開發到如此程度,怕是連雷諾都有所不及了。

許多貴族不禁暗自懊悔,早知雷婧如此,事先拼了不要老臉,都該結下這門親事。

那些湖水澎湃起來,一瞬間就把武丁包裹進去,使其陷身水浪和電光中。

武丁木刀已斷,只能不斷打出飛星訣的神光,護住周身,可依然擋不住周圍電光的侵蝕。

武丁有種分外無力的感覺,因爲他已經看出雷婧呼風喚雨真正的可怕之處,就是一經施展,就風雨不絕,根本看不到雷婧力竭的時刻,而且因爲烏雲濃重,天光不見,飛星訣的威力也會大爲消減,此消彼長,纔會造成他如此困境。

他固然有迎接任何艱難險阻的決心和毅力,但是要破解困難僅是靠決心難以做到。

武丁心中在思索破解困局的辦法,手上毫不停歇的打出飛星訣的神光,分毫沒有衝突。好在飛星訣氣脈悠長無比,雷婧亦缺乏一擊斃命的大殺招,武丁尚且能夠支撐很久。

同樣他要破局而出,亦需要一個強力的殺手鐗,可惜聞仲不曾教過他那些威力奇大的神通道術。

雷婧現在比武丁更加淡然自若,她極有耐心,等着武丁支撐不住那一刻。呼風喚雨既然能位列天罡三十六變之一,自然有其絕妙處,直到雷婧鬥法時,才清楚明瞭這門神通究竟何等厲害,其施展的越久,就越讓她有種道家所謂天人合一的感覺,天地間源源不絕的風雨之力生出,雷電之力生出,使之不盡,用之不竭,越戰越強。

她能掌控的風雨之力,不但沒有減少,還在時時增長,幾乎看不到盡頭。

到了此時,勝負已經不再重要,雷婧心中的感受錯綜複雜,呼風喚雨亦表明了先生到底有多麼不可測度,而先生和舅舅之間似乎也有生死決戰的一日,她既不想先生出事,又不想先生出事,可是厲害到這樣,稍有差池,就會萬劫不復吧。

這時候沈煉沒有注視雷婧,而是將注意力放在武丁身上。

一縷淡不可察的靈光驀然進入武丁體內,那是一種血脈同感的秘法,比佛家的心印還要玄妙一點。

隨後所有人都感覺到不同了,陷身雷光風雨中的武丁,以手爲刀,劃出玄妙的軌跡,竟而開闢出一條道路,從中脫身,到了九天之上。

此時武丁白衣破碎額許多,身上還有一些焦糊的疤痕,唯有神容淡定,眼眸虛渺,彷彿和冥冥中的上蒼合二爲一。

這自然不是武丁一個人能做到的。

天乙出手了。

沈煉亦分化出一絲神念,循着冥冥中的感應,倏然間抵達一處被熊熊烈火圍繞的高臺。

這裡是夏臺,他終於親‘眼’見到了天乙。

“水中見白雲,水上白雲飛;水去雲還在,雲去水自流。”一聲清妙的語聲抵達沈煉的心念,夏臺上安靜坐着一個長髮披散的男子,他渾身不着寸縷,卻怡然自得,一雙眼似能勘破一切虛妄。

沈煉平生見過無數對手,但是都及不上天乙的眼力卓絕,一語道破他修行的根性。

四句詩也正是對於當初紫玲祖師所畫閒雲潭影的解釋,那也是自清水祖師創立出太虛神策的微妙法意。

物我之間,各不干涉,又能渾然一體,不可分割,正是太虛神策拋去~操縱‘天地山澤水火風雷’之後,留下的實質。

清水祖師立下太虛神策,自然不是爲了無敵於天下,也是爲了超脫,故而是世間無上法。

天乙只見了沈煉的一縷神念化身,就可以體會到這一點,其精神上的修養,足以教沈煉動容。

他緩緩道:“終於見到你了。”

天乙微微笑道:“我早想見國師,只是國師不見我而已。”

“不是不見,時候未到而已。”沈煉回道。

“可現在時候到了麼。”天乙油然問道。

沈煉道:“我是一個不大方的人,這場比試我徒兒不能輸,所以只好來見你,阻斷你和武丁的聯繫,所以現在確實是時候到了,我非得來見你,也已經來見你了。”

天乙站起身來,周遭無數太陽真火織成一片黃白之衣,覆蓋在他修長健美的身軀上,整個人給一種如沐春風的溫煦感覺。

他微微欠身道:“其實我對國師甚是感激,如非你的到來,天乙的日子必然會艱難許多,況且武丁他也受過你的指點,得過你的援手,殷商上上下下都會對你感激的。”

沈煉深深打量着天乙,這個溫和的男人,有不下於夏王的可怕。

夏王如果是崇山險峻,天乙就是靜水流深。

天乙坦然接受沈煉的打量,目光同沈煉的眸子接觸,沒有避讓。

沈煉悠悠道:“感激就不必了,我本是無心爲之,但有一件事我想問你,還請你不要瞞我。”

(。)

第83章 孤身而入第182章 每到秋來紅葉飛第153章 法酒第39章 老狐有心求庇護第61章 靈獸第68章 少主第129章 五絕陣第97章 往來自如第1章 七月半第211章 白骨香第8章 黃泉第69章 無上心魔咒第109章 神通第172章 道試第117章 性似浮雲意似風第33章 師姐第58章 乾坤摩羅第162章 四象第66章 神威滔天第157章 摩訶般若第47章 人生難得一場醉第59章 江寒煙第156章 六字大明咒第146章 雨過青山搓老泥第204章 緝拿第191章 欲證菩提第196章 玄牝之門第133章 爭奪地府第11章 問道之難第55章 道魔第9章 幽冥渡人經第11章 問道之難第26章 事了拂衣去第159章 不聞其餘第246章 天下事,畏之則難,行之則易第83章 各有齷齪第220章 銅棺上的孤燈第56章 電母第68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元宵風雨顧長生第103章 易第29章 我心他向第176章 陳北斗的決絕第230章 三千弱水,取它一瓢第125章 眉間血第224章 天不老,法難絕第254章 立心第100章 似仙魔降臨第216章 納塞爾,拯救我們吧第201章 入冥第248章 撒豆成兵第134章 長生下第7章 何爲元始第38章 我有絕仙劍第5章 菩提樹下有明王第34章 太乙道主第96章 蒙山第7章 何爲元始第168章 花開見我,我見如來第155章 修羅陰煞訣第234章 司雨第4章 我比天上的星辰還要偉大一點第150章 滅絕人性第136章 黃眉第181章 同一個夢第224章 吃貨第21章 此劍可爲靈引第74章 誅仙第192章 人皇第6章 天地之數極於九,破於十第2章 衆生相第176章 雷元功第15章 夜半無人修行時第60章 即墨峰上羽化臺,王母初會阿羅訶第83章 石道人第249章 天工造物本無心第233章 虎魔第32章 傳道第117章第93章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270章 曲終人不見第31章 從來修行難第162章 欲見靈山,不得回頭第82章 紫煙青川陣第51章 點睛第187章 沈煉在此第15章 雲無心以出岫第99章 練就金身無量劫第67章 聞仲第66章 本是是非身第44章 紫光閣第68章 少主第154章 一靈常與氣相隨第13章 做神鬼妖魔的生意第86章 出征第138章 破法第98章 彭伯壽第30章 損不足以奉有餘第77章 沈煉證萬劫不磨於此第15章 物是人非
第83章 孤身而入第182章 每到秋來紅葉飛第153章 法酒第39章 老狐有心求庇護第61章 靈獸第68章 少主第129章 五絕陣第97章 往來自如第1章 七月半第211章 白骨香第8章 黃泉第69章 無上心魔咒第109章 神通第172章 道試第117章 性似浮雲意似風第33章 師姐第58章 乾坤摩羅第162章 四象第66章 神威滔天第157章 摩訶般若第47章 人生難得一場醉第59章 江寒煙第156章 六字大明咒第146章 雨過青山搓老泥第204章 緝拿第191章 欲證菩提第196章 玄牝之門第133章 爭奪地府第11章 問道之難第55章 道魔第9章 幽冥渡人經第11章 問道之難第26章 事了拂衣去第159章 不聞其餘第246章 天下事,畏之則難,行之則易第83章 各有齷齪第220章 銅棺上的孤燈第56章 電母第68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元宵風雨顧長生第103章 易第29章 我心他向第176章 陳北斗的決絕第230章 三千弱水,取它一瓢第125章 眉間血第224章 天不老,法難絕第254章 立心第100章 似仙魔降臨第216章 納塞爾,拯救我們吧第201章 入冥第248章 撒豆成兵第134章 長生下第7章 何爲元始第38章 我有絕仙劍第5章 菩提樹下有明王第34章 太乙道主第96章 蒙山第7章 何爲元始第168章 花開見我,我見如來第155章 修羅陰煞訣第234章 司雨第4章 我比天上的星辰還要偉大一點第150章 滅絕人性第136章 黃眉第181章 同一個夢第224章 吃貨第21章 此劍可爲靈引第74章 誅仙第192章 人皇第6章 天地之數極於九,破於十第2章 衆生相第176章 雷元功第15章 夜半無人修行時第60章 即墨峰上羽化臺,王母初會阿羅訶第83章 石道人第249章 天工造物本無心第233章 虎魔第32章 傳道第117章第93章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270章 曲終人不見第31章 從來修行難第162章 欲見靈山,不得回頭第82章 紫煙青川陣第51章 點睛第187章 沈煉在此第15章 雲無心以出岫第99章 練就金身無量劫第67章 聞仲第66章 本是是非身第44章 紫光閣第68章 少主第154章 一靈常與氣相隨第13章 做神鬼妖魔的生意第86章 出征第138章 破法第98章 彭伯壽第30章 損不足以奉有餘第77章 沈煉證萬劫不磨於此第15章 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