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以彼之矛

“看得出來倉頭的臉色當時很難看。 警員要走時他忙問“打算把他送到幾號倉?”

那警員說了。

吃過晚飯,倉頭對着窗口叫住經過賣東西的人,沒見他買東西,就見給了錢。

回到倉裡坐下時就冷笑道“大家不要以爲學他不守規矩換了倉就沒事。那種人不管到哪個倉房等待他的都只有噩夢。強*奸犯在監獄任何倉房都不會有人看得起,不守規矩的強*奸犯號倉倉頭一定會加倍“禮待。!”

陳依推測倉頭是買了煙讓賣東西的帶去強*奸犯換的倉房託其“好好照顧。

倉裡即使生了這種事情。那個特別的犯人連看都不看。自顧在前面特殊的鋪位旁坐着看書。看着他陳依總能理解人常說中年男人的成熟所指爲何。那份從容和泰然真不是年輕人能學的來,因爲那份滄桑感、深沉感無法僞裝。

白天做活的時候陳依聽人說起,但也僅是大概。說那人過去是市級領導,家裡有背景,有權也有錢。不說倉頭不敢開罪,看守所的所長見他都客客氣氣。他的案子還沒有結論。已經呆了一年多。

幾天失去自由的體驗讓陳依越的思念外面。照說林青總打不通他電話家裡座機又沒人接聽會猜到有事。照說他叔叔已經得到消息會給他父母去電話說明。

頭幾天他不覺得餓。但最近兩天開始餓的厲害,看守所的公菜他仍具沒吃,只是米飯卻總嫌不夠。

這裡每天只有兩餐飯。本來就跟外面的飲食規律不一樣。他覺得陪林青自虐到讓他能夠控制食慾,若不然此刻絕對適應不來。

他從沒有如現在般深刻的感受到階級的差別。

他們每日做手工活,補貼監獄的開支。吃素菜,加餐的肉僅僅煮熟了似的,味道不值得有任何評說。倉頭指定的助手一矮子雖然沒有錢。但倉頭照應,能跟着倉頭一起吃監獄兜售的菜。

這個倉頭是有錢的,因爲會賺錢。有些倉頭不做這種事情又沒錢,吃穿跟其它嫌犯沒有區別。

這些都是從同倉其它犯人口中聽來的。但這些人說起來時,都沒有褒貶。

“有什麼區別?都是當倉頭不用幹活的,我們都是每天干活吃飯,反正我也不抽菸也沒錢買監獄出售的飯菜。只要不是碰到打人爲樂的倉頭就行了。”

陳依忍不住覺得那種倉頭品德上是好些的,同飲丹食,不以錄削他人做爲自身享受基礎。

“那是他們傻逼!我如果當倉頭肯定學這個。”

五個人,說起這個話題兩個稱那種倉頭爲傻逼。兩個對此全無所謂的不表意見。

只有陳依稱道那類倉頭的品德。

他向來不太在乎旁人看法。現在也不在意對此認同的人少的只有他自己。他早明白現實的準則是種利主義,一個有理智的人會清醒的認識利弊。電視電影裡面的偉人總是被說道卻不會被普遍效仿。但即使如此,人們對品德的敬佩總存在於心裡,總歸是仰望着看待。

現在他才意識到這種仰望是處於什麼基礎而存在。

置身事外。如他這樣置身事外的時候纔會悠然的欣賞品德的美麗,當然也會如另外兩個人般滿不在乎。對於置身其中的那兩個人而言,他們考慮的是擺放眼前的現實利益。根本不會有閒心談德論品。

他從來不認同諸多對孫子功利主義的批判評論。他從來都相信以大局角度看待事物功利性纔是根本。他從不認爲那種事情的解決方式能夠符合人性美好向往的標準。他從來認爲這種美好標準只能用於內,因爲追逐利益絕對不能造就一個民族的真正團結。

從總門諸多宗教性質的案例也能夠驗證這點,邪教組織內部的團結和凝聚力依靠的不是利益,而是虛幻的“真理。人可以爲這種虛幻的真理不顧一切,拋棄道德,拋棄利益,拋棄親情甚至拋棄生命。

但這樣的邪教領大多並不相信口中葉出的虛幻真理。他們的目的性很明確。也只有這樣的邪教組織才擁有更多的信徒,雄厚的財力和物力。連宗教領也相信虛幻真理的邪教組織總是些信徒稀少的小團體,聚會的環境糟糕,教會的財政吃緊。但這種教會從上至下的信仰意志非常堅定,根本沒有魚目混珠的僞信徒。

陳依所相信的理論在過往種種事例中都得到驗證。美德和功利性是一種對立的排斥關係,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因此他一直認可中國傳統的中庸之道的哲理性。套進美德和功利的關係式中,中庸就是兩者並存的那個平衡點。捨棄再人性的極端功利之利益換取人性能接受的

心2足空間。不極端的偏執一方。 此刻的現實個例讓他感到悲哀。現實生活中的人需要的品德僅僅是達到中庸標準的要求,也就是人們普遍擁有和認可的標準。過之無用。因爲在這種基礎以上,人們看待的是功利價值。

陳依很快爲這種想法找到現實的例子。他的父親。陳父是個求德的人,是可以爲了人情關係和顏面打掉牙往肚子裡吞的人。不止多次因爲故鄉的親戚借錢而被許多局外人暗笑說傻。只有借了他錢的人提起會說他是好人。

是好人。但借出去的錢多數要不回來。別人邊說他是好人邊不還錢。陳父也下不了狠心逼,好人怎麼會逼人?有些真正窮困的陳父也不願意逼債,但更多的是後來有錢做很多事情,獨獨沒有錢還。

所以旁觀者都說陳父傻。陳母相反,她是提感情別提錢的人。但是她照顧自己妹妹,一些過往在農村照顧她家裡或者幫過忙的人,禮必重。但是借錢的事情,至今爲止沒生過。

唯一能開口從陳母那拿到數額較大錢財的人只有陳依的小姨。陳母給的時候就不說耍還,因爲知道自己妹妹家裡很困難。曾經陳母有個同事,家裡環境日落西山。有一次遇到困難開口借錢。陳母幾經考慮最後還是拒絕了。

陳依問起時她說。“借出去了,還不起我恨她。還得起不還我更恨她。還不起我催賬她恨我。不借她也恨我。與其如此,不如一開始就不借錢讓她恨我算了。俗話說的好。救急不救窮。”

事實如此小錢陳母是借過不少出去。

都是打工的親戚突然遇到點困難沒節餘差那麼幾百或一千。陳母必定借。說那叫救急。這些錢最後全都收回了,本來也不多,對方几個月工資錢的節餘就能還上。

陳母有一毛不拔的外號。但別人這麼說的同事又總誇她會理家。出了陳父沒人說過她是傻瓜,除了開口問她借大錢被拒絕的人外也沒人說她壞。給她顏面的人也不比陳父少。

陳父常鳴不平的說其實別人都是給他面子,說以陳母的做人方式誰也不會理會她。陳依曾經一度對此論調持相信態度。直到某次跟親戚玩時聽到他們隨意的閒聊才改變了態度。都是關係親近的人,都曾在初到市時寄宿過陳依家裡。

他們說陳父人太實在,經常對些不必要的人太好。有個性子直的當時接話說就是傻。說完又衝陳依笑。說別生氣啊,實話實說。你媽媽就不一樣,家理的好,不像你爸總做傻事。陳依當時不生氣,因爲說這話的人的確是直性子。

因此讓其它幾個親戚說話放的更開。他們不忘陳母的幫忙,即使陳父的有些幫助更多也算在陳母頭上。因爲他們跟陳母是親戚,很清楚的明白沒有陳母的願意,陳父只視他們爲陌生人。這是很實際的人情邏輯關係。

猶如此刻。是否從購買物品中賺錢變的不重要。不這麼做是應該的,看守所沒有這種規定;會這麼做是聰明的,因爲這麼做了也,沒關係,反而能撈取好處。置身其中的人們普遍不以品德看待,是以功利。

有德的倉頭就陪嫌犯吃大鍋飯吧。不以此爲德的倉頭就餐餐單獨炒菜加燒肉配果汁飲料吧。

做完工時。陳依端着只有米飯和大蔣的盆子啞然失笑。難怪林天明討厭傻瓜,因爲傻瓜就是傻瓜。難怪人們想往上攀爬,因爲在下面的人沒有公平的保障。如他,即使在打人之前就考慮到了規則,把自己置身於絕無不利的處境。但是沒有用。別人在這套規則裡拿他無法,就整出另一套規則跟他玩。他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只能在別人新建的規則裡玩。當然只有玩輸的可能,因爲這套規則別人就沒有考慮過讓他有贏的機會。

這些讓他既爲現實悲哀,又爲現實憤怒。他恨不得摔了飯盆用暴力的規則跟對方玩,他知道這套規則他能玩的贏眼前。可是他不能這麼做,因爲這套規則會讓他在以後死無葬身之地。用這套規則玩挑戰的是整個法律體系,挑戰的是所有人的美好向往。沒有人會因爲任何理由真正接受和認因一個造成大屠戮的兇徒。只有置身事外看熱鬧的人會喝彩叫好,這這些人沒有決定權。

所以他沒有摔了飯盆,而是如往常般吃。

一盆飯才吃到一半,來了個看守所的警員。把倉頭喊過去說了幾句話。就背對門站在外面。倉頭跑進來叫陳依出去。

他放下碗。知道家裡或者林青終於找過來了。,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 柑 。支持件者,

第17章 1998—1999 第六十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15章 月華 第二十六節 別把女人當男人第14節 變(中)第4節 是什麼讓我們這樣選擇?(上)第17章 1998—1999 第二十四節 靈魂與理智第3節 我叫王佩琪第19節 使然(中)第17節 鐵面下第6節 初聞統一教第17章 1998—1999 第六節個下級引發的麻煩第2節 如果能夠忘記第46節 西風之歌(八)第75節 西風之歌(三十七)第2節 放開的手,放不開的情(上)第4節 也許只是巧合第7節 女人如水,那麼淚如傷?(上)第8節 戰鬥支援(下)第3節 巧合第16節 不能爲之祝福的再相聚(下)第6節 撿錢,然後數錢第39節 西風之歌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二十一節 試驗品第8節 原來泡妞可以這麼容易……(上)第18節 不羞澀的初春(下)第1節 伸來的手第58節 傻瓜第10節 女人如水,那麼淚如傷?第3節 巧合第48節 匆匆時光(十二)第5節 不怕紅顏是禍水,最怕禍水淹自己第1節 不平等待遇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三十二節 開始第10節 原來泡妞可以這麼容易……(下)第42節 匆匆時光(六)第56節 一騙而過第46節 西風之歌(八)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五十三節 雙神的特別行動組第9節 卡里斯瑪式互動影響產物(下)第23節 我們……一樣自疑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五十節 也許酒醒第5節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26節 亂(上)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三十三節 開始第14節 打一頓吧(下)第19章 適應 第四十三節 對症下毒第19章 適應 第十九節 異客(0)第17章 1998—1999 第四十四節 各行其事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四十五節 購房計劃第29節 S市總門新況(下)第32節 二把手王哥(上)第19章 適應 第二十二節 前夕第26節 亂(上)第7節 戰鬥支援(中)第15章 月華 第三十六節 背景第17章 1998—1999 第五十七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3節 樹倒獼猴散(中)第5節 禮貌笑容的背後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三十四節 開始第9節 入門(下)第16節 不羞澀的初春(上)第7節 孤獨的迷惑第19章 適應 第十節 避而不見第22節 如果能夠保護你(中)第17章 1998—1999 第四十四節 各行其事第3節 奈何蝶紛飛(上)第19章 適應 第二十七節 六分鐘第22章 晚霞第三節 黃昏之景(二)第75節 西風之歌(三十七)第7節 妖動(上)第1節 信徒!另一種所謂真理(上)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四節 青春第17章 1998—1999 第三節 生活的本質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七節 風生水起第4節 樹倒獼猴散(下)第1節 相信嗎?悲傷之後會笑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二十二節 心願風波第4節 這算不算是種‘Man’?第17章 1998—1999 第五十七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1節 情理第17章 1998—1999 第十七節 他們真的回來了第19章 適應 第二十六節 六分鐘第1節 攀龍附鳳第54節 一笑而過第17章 1998—1999 第四十九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52節 西風之歌(十四)第8節 傷害只是一種手段第2節 爲什麼會這樣?爲什麼……(上)第18節 魔窯第54節 西風之歌(十六)第46節 西風之歌(八)第6節 這扇門,該不該跨過?第54節 一笑而過第17章 1998—1999 第十三節 密令第16節 一顆永留存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三十九節 十方會戰第19章 適應 第十節 避而不見第61節 西風之歌(二十三)第17章 1998—1999 第十九節 學業與事業?第38節 匆匆時光第4節 焉能矛毀盾破
第17章 1998—1999 第六十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15章 月華 第二十六節 別把女人當男人第14節 變(中)第4節 是什麼讓我們這樣選擇?(上)第17章 1998—1999 第二十四節 靈魂與理智第3節 我叫王佩琪第19節 使然(中)第17節 鐵面下第6節 初聞統一教第17章 1998—1999 第六節個下級引發的麻煩第2節 如果能夠忘記第46節 西風之歌(八)第75節 西風之歌(三十七)第2節 放開的手,放不開的情(上)第4節 也許只是巧合第7節 女人如水,那麼淚如傷?(上)第8節 戰鬥支援(下)第3節 巧合第16節 不能爲之祝福的再相聚(下)第6節 撿錢,然後數錢第39節 西風之歌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二十一節 試驗品第8節 原來泡妞可以這麼容易……(上)第18節 不羞澀的初春(下)第1節 伸來的手第58節 傻瓜第10節 女人如水,那麼淚如傷?第3節 巧合第48節 匆匆時光(十二)第5節 不怕紅顏是禍水,最怕禍水淹自己第1節 不平等待遇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三十二節 開始第10節 原來泡妞可以這麼容易……(下)第42節 匆匆時光(六)第56節 一騙而過第46節 西風之歌(八)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五十三節 雙神的特別行動組第9節 卡里斯瑪式互動影響產物(下)第23節 我們……一樣自疑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五十節 也許酒醒第5節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26節 亂(上)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三十三節 開始第14節 打一頓吧(下)第19章 適應 第四十三節 對症下毒第19章 適應 第十九節 異客(0)第17章 1998—1999 第四十四節 各行其事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四十五節 購房計劃第29節 S市總門新況(下)第32節 二把手王哥(上)第19章 適應 第二十二節 前夕第26節 亂(上)第7節 戰鬥支援(中)第15章 月華 第三十六節 背景第17章 1998—1999 第五十七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3節 樹倒獼猴散(中)第5節 禮貌笑容的背後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三十四節 開始第9節 入門(下)第16節 不羞澀的初春(上)第7節 孤獨的迷惑第19章 適應 第十節 避而不見第22節 如果能夠保護你(中)第17章 1998—1999 第四十四節 各行其事第3節 奈何蝶紛飛(上)第19章 適應 第二十七節 六分鐘第22章 晚霞第三節 黃昏之景(二)第75節 西風之歌(三十七)第7節 妖動(上)第1節 信徒!另一種所謂真理(上)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四節 青春第17章 1998—1999 第三節 生活的本質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七節 風生水起第4節 樹倒獼猴散(下)第1節 相信嗎?悲傷之後會笑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二十二節 心願風波第4節 這算不算是種‘Man’?第17章 1998—1999 第五十七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1節 情理第17章 1998—1999 第十七節 他們真的回來了第19章 適應 第二十六節 六分鐘第1節 攀龍附鳳第54節 一笑而過第17章 1998—1999 第四十九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52節 西風之歌(十四)第8節 傷害只是一種手段第2節 爲什麼會這樣?爲什麼……(上)第18節 魔窯第54節 西風之歌(十六)第46節 西風之歌(八)第6節 這扇門,該不該跨過?第54節 一笑而過第17章 1998—1999 第十三節 密令第16節 一顆永留存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三十九節 十方會戰第19章 適應 第十節 避而不見第61節 西風之歌(二十三)第17章 1998—1999 第十九節 學業與事業?第38節 匆匆時光第4節 焉能矛毀盾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