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楚亡

“趙國?”

趙佗愣了下。

趙國滅亡都快四年了吧。

陡然間從熊啓口中冒出來,趙佗一時間竟感覺很陌生。

不過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

趙佗緊盯着眼前這個衣衫不整,臉色蒼白的男子。

這熊啓有點本事啊。

剛纔那番話,不管是不是他熊啓叛秦的真實理由。

但說出來,就讓人無法再去指責他了。

因爲熊啓的舉動不是單純的背叛秦國,而是爲了自己姓氏的血脈傳承,是爲了他祖宗社稷的不斷絕,才做出的背叛。

這種背叛的理由動機,在這個時代是很有說服力的。

除了被熊啓背叛且遭受重大損失的秦人外。

天下六國之民,全都會對熊啓這樣的舉動懷有欽佩和惋惜之情,甚至會將熊啓作爲一種道德楷模。

這個羋姓熊氏的子孫,真乃捨生取義,不忘祖宗血脈啊!

與此同時,熊啓剛纔的那番話,除了在說他自己外,何嘗不是要喚醒眼前這個趙氏子孫對於姓氏血脈和祖宗社稷的共鳴。

特別是到了最後兩句,更是圖窮匕見,一口點出趙佗的身份,並對趙佗進行一種道德上的質問。

我熊啓爲了楚國社稷,甘願放棄在秦國的榮華富貴,毅然離秦歸楚!

你一個趙氏子孫,竟然幫着滅了你祖宗社稷的秦國作戰,就不感到羞愧嗎?

如果換成一個土生土長,擁有這個時代價值觀的趙氏貴族,說不定還真會被熊啓這一番話說的滿臉通紅,甚至對眼前的熊啓出現欽佩的感情。

一旦心靈上出現破綻,熊啓就可以趁勢進攻,以道義和道德進行綁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對於趙佗來說,熊啓口中說的那些“血脈姓氏,祖宗社稷”對他並沒有任何觸動。

趙佗也不正面回答,而是反問道:“君侯可還記得昔日在秦殿上,我對荊軻說的話。”

“天下。”

熊啓唸叨着這兩個字,轉而冷笑道:“什麼天下,這難道不是你趙佗貪生怕死,背叛荊軻後又怕名聲被壞,這才找出的理由。”

趙佗臉一下黑了。

我趙佗怕死?

他厲聲道:“君侯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趙佗若是怕死,又豈會在昔日大王賞識,並且讓我進學室的情況下,還主動請命奔赴戰場?”

“我趙佗在戰場上與人拼殺搏鬥,每一級爵位皆是從廝殺中所得,數年征戰,所遇危險不知凡幾。光是去年我以奇兵襲擊壽春,轉戰千里回秦,一路走過,何處不逢生死之險。我趙佗若是貪生怕死,又豈會主動上戰場?”

“我當初不過是被荊軻脅迫走上秦殿,荊軻所做之事乃是他和燕丹的小義,而我趙佗心中自有天下之大義,故而不與之爲謀。”

“君侯所言,何其無理哉!”

熊啓沉默了。

趙佗所言,他還真找不出反駁的話。

戰場,乃是世間最危險的地方,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在戰場上丟掉性命。

哪怕是一向無敵的秦軍,也有李信慘敗之事,二十萬大軍覆滅大半,而恰恰那一戰又是趙佗所經歷過的。

如此來看,還真不能說趙佗是貪生怕死之人。

“好一個天下大義。可是你就忘了你趙氏的祖宗社稷嗎?秦人滅趙,斷你先祖血食,你就無絲毫懷恨之心?”

熊啓死死盯着眼前的少年。

他不相信,一個真正的貴族出身的少年,會對自己的母國社稷,沒有絲毫的留戀。

他熊啓出身秦國,尚且因爲血脈而傾慕楚國,甘願爲了楚國社稷的存續選擇背叛秦王。

這個趙佗可是真正出身在趙國的貴族啊,難道對自己的祖國就無絲毫眷戀之情嗎?

聽到熊啓之問,趙佗反倒大笑起來。

“趙國,哈哈!”

“我父倒是爲了趙國社稷的存續,忠心耿耿,甚至爲李牧諫言。結果如何?趙王遷殘忍無道,聽信郭開讒言,殺我父母。若非我僥倖逃得一命,恐怕早已身死。”

“那趙王昏庸如此,自己殺戮忠臣良將,重用賣國奸佞,連他們王族一脈都對祖宗社稷不在乎,我又爲何要對這殺我父母親族的趙國有所眷戀?甚至秦國滅趙,俘虜那昏庸的趙王時,我恨不得飲酒高歌,以抒父母之仇得報的喜悅。”

熊啓眼皮跳了跳。

秦軍滅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還真是爲趙佗報了父母之仇。

趙佗不怨秦國,倒也說得通。

但熊啓不甘心,他低語道:“秦國滅趙,滅你國家社稷,你的祖宗可就沒有血食了啊!”

趙佗笑起來,輕聲道:“君侯,你錯了。我嬴姓之祖,在秦國自有血食祭祀。”

“趙氏之先,與秦共祖。吾等嬴姓,皆爲帝高陽之苗裔,伯益之後。”

“對於嬴姓的始祖,秦國至今尚有所祭。只要秦國不亡,我祖高陽和伯益便血食不絕,何談無人祭祀?”

眼見趙佗微笑開口。

熊啓嘴角抽搐。

他倒是忘了,秦趙同姓,都是一個祖先。

秦趙兩國不僅和他們楚國一樣,都是顓頊苗裔,而且秦趙的得姓始祖都是伯益。

趙國會祭祀顓頊和伯益,秦國也會祭祀顓頊和伯益。

所以哪怕趙國滅亡了,他趙佗的祖先還真是血食不斷。

惟一的區別,大概就是伯益以下,造父之後,他趙氏的歷代先王沒有人祭祀。但看趙佗的模樣,想來也不會在乎這些。

熊啓嘆了一聲。

他如今是真的無話可說了。

熊啓閉嘴,趙佗卻自是有感而發。

“君侯之言,可曾問完?若是完了,那可聽我一語。”

熊啓默默點頭。

趙佗開口道:“君侯適才所言叛秦理由,不過是爲了一家一姓,祖先血食。故而纔在李將軍伐楚之時,背叛秦國。此等行爲或爲君侯之義,但對整個天下來說,卻讓統一之事推遲更久。”

“昔日秦趙相戰,我曾跟隨底層的趙人顛沛,親眼見過黔首流離失所,白骨露於野,里閭無人煙,庶民易子而食,那一幕幕場景何其哀苦痛心,這一切君侯沒有見過吧?”

趙佗聲音低沉,帶有一種哀傷之意。

“君侯坐於廟堂之上,着錦衣饗玉食,彈指揮手間便可發號施令,享受着莫大的權力,可以爲了你們的貴族榮耀和祖先血食,隨意發動戰爭,徵召底層的庶民黔首踏上戰場。”

“但你們可曾問過,這天下之間,無數黔首庶民,是否願意爲了你等的祖先血食去犧牲性命和人拼殺!”

“淮水之畔,四面楚歌,君侯可還記得?”

“兩萬楚軍一夜之間,四散奔逃,還不能說明一切嗎!”

“除了你們這些執著於社稷血食,一姓一氏榮耀的貴人外,剩下的楚人根本就不想要戰爭!”

“他們有父母,有妻子,他們想要的是父母妻子團聚,家中有一口吃食,便已是心滿意足。所以在那淮水畔,當楚人聽到楚歌聲起,聽到我對他們做出不傷性命的承諾時,你看最後還有幾人願意隨你!”

熊啓忍不住爭辯道:“你既然反對戰爭,又爲何要幫着秦國作戰,殺戮楚人,豈非自相矛盾。”

趙佗冷笑道:“想要沒有戰爭,最好的解決辦法便是天下一統。正如子墨子所言‘一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我幫助秦國,正如秦墨助秦,都是爲了更快的讓天下定於一。秦統一天下的過程,固然會造成不少殺戮,但長痛不如短痛,只要天下定於一。則戰爭自然會平息,百姓黔首也能安居樂業。”

“這就是我趙佗想要的,這纔是我趙佗這一生所追求的大義!”

“爲了這天下大義,哪怕趙氏社稷斷絕,哪怕六國盡滅,又有何妨!”

“我趙佗,只要天下歸一!”

趙佗昂首挺胸,雙目炯炯,聲音中充滿了無比的堅定。

面對眼前少年將軍充滿氣勢的宣言,熊啓不由的矮了一截。

“天下。”

熊啓喃喃着。

他轉而搖頭,輕嘆道:“你能見趙國滅亡而不怨,我卻不願見楚國滅亡啊。”

熊啓見趙佗神色堅定,知道自己無論說什麼,都不可能再說動這個少年的心。

“事已至此,我已無話可說,還請賜劍。”

他撐起身子,向趙佗開口請求。

“酈商。”

趙佗深深的看了熊啓一眼,已經知道對方的打算。

秦王要熊啓死,他自然不能活。

但貴族,也有貴族的死法。

更別說,他是一個王。

酈商聽到呼喚,推門而進,拱手道:“將軍。”

“把劍給他。”

趙佗冷靜開口。

酈商猶豫了一下,還是順從的抽出短劍,向熊啓遞過去。

熊啓伸手接過秦劍,手掌撫過鋒利的劍刃,有殷紅的血滴落。

他的眼中露出悽婉之色。

“還請轉告大王,我熊啓對不起他。”

在熊啓淒涼的聲音中,趙佗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熊啓這才笑了,只是那笑容中滿是苦澀。

他再度看着趙佗,神色複雜。

“趙佗啊趙佗,昔日在咸陽時,我便知你不凡。但沒想到,最終滅我楚國者,竟是你趙佗啊!”

熊啓仰天長嘆,橫劍於脖頸。

剎那間,血液飛濺。

末代楚王熊啓,自刎于越人之地。

趙佗站在原地,看着帶有溫度的鮮血飛濺到他的鞋履上,眼中閃過一抹恍惚。

隨着熊啓身死,楚國便算是真正的亡了。

這讓他不由想起在壽春時,那流傳於楚人中的讖語。

滅楚者佗!

“楚國已亡。”

看了眼地上的熊啓屍身,趙佗嘆了一聲。

“將軍,天熱難耐,這熊啓屍身恐怕難以帶回咸陽,是否斬首?”

酈商盯着地上的屍體,開口詢問。

趙佗眉頭微蹙。

此去咸陽數千裡,又加上季夏時節,高溫難耐。

熊啓的屍體還真不好處理,恐怕過不了幾天就會腐爛,生滿蛆蟲。

趙佗轉身,向屋外走去。

只留餘音迴繞。

“醃了吧。”

這幾天有點事,暫時保持兩更哦。大概19號和20號會有三更。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

《史記·趙世家》:趙氏之先,與秦共祖。

感謝書友我想開掛和書友我溪渣渣輝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29章 分田第747章 攻策第267章 兄弟第843章 權力第217章 淮陽第91章 父子第245章 降計第148章 俘虜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765章 誘蛟第693章 回家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65章 夜襲第180章 襲戰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57章 秦無忌第135章 大梁第489章 諸夏一家第134章 東行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194章 投壺第835章 二世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32章 黃金第644章 博浪沙第175章 名利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499章 尚公主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160章 任囂第821章 喝藥第137章 燒糧第644章 博浪沙第26章 賜爵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441章 李信徵遼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12章 舞陽相召第37章 與子同袍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495章 一場博弈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703章 懷孕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784章 南越王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724章 盟友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77章 散鬱第163章 軍令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137章 燒糧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748章 越人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765章 誘蛟第85章 追擊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335章 右司馬第766章 血祭第596章 奇計破秦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44章 金鼓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831章 心病第750章 內鬥第805章 儀式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71章 治兵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106章 兄妹第2章 秦舞陽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202章 白氏女第803章 預判第148章 俘虜第835章 二世
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29章 分田第747章 攻策第267章 兄弟第843章 權力第217章 淮陽第91章 父子第245章 降計第148章 俘虜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765章 誘蛟第693章 回家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65章 夜襲第180章 襲戰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57章 秦無忌第135章 大梁第489章 諸夏一家第134章 東行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194章 投壺第835章 二世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32章 黃金第644章 博浪沙第175章 名利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499章 尚公主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160章 任囂第821章 喝藥第137章 燒糧第644章 博浪沙第26章 賜爵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441章 李信徵遼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12章 舞陽相召第37章 與子同袍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495章 一場博弈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703章 懷孕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784章 南越王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724章 盟友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77章 散鬱第163章 軍令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137章 燒糧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748章 越人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765章 誘蛟第85章 追擊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335章 右司馬第766章 血祭第596章 奇計破秦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44章 金鼓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831章 心病第750章 內鬥第805章 儀式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71章 治兵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106章 兄妹第2章 秦舞陽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202章 白氏女第803章 預判第148章 俘虜第835章 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