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饋書韓信

淮陰城外黑旗飄揚,營寨連片。

這支秦軍從越地一路跋涉到達淮陰,雖然士卒們回鄉心切,但經過長途行軍後,終究是疲累辛苦,難以繼續行軍。

故而主將趙佗下令在淮陰城外紮下營寨,讓士卒休沐三日,同時通過淮水上的秦軍舟師進行糧秣補給。

雖然說是休憩洗沐,但趙佗並沒有閒坐軍營,而是派人去尋找“野之遺賢”。

“真有韓信?”

趙佗放下手中記載了軍情信息的簡牘,擡頭望向酈商。

淮陰城下,一飯千金。

胯下之辱,名傳千古。

趙佗既然來到淮陰之地,自然會想到那位千古有名的絕世兵仙。

上一次趙佗來淮陰時,因爲正處於秦楚交戰的重要階段,他要率軍激戰熊啓和項燕的楚軍主力,沒有精力來關注其他事情。之後大戰打完,他又立刻奉秦王的命令,率兵南下追逐叛賊熊啓,更是抽不出一點時間。

如今總算是打完了仗,再不借着回程的機會找一找韓信,那可真是白來了。

“稟將軍,韓信之父名爲韓嘉,是昔日的韓國遺族,在韓國滅亡時,遷至淮陰。將軍所求韓信者,便是韓嘉之子,據末將所探,他今年剛八歲。”

酈商拱手,向將軍彙報他們打探了一日才得來的消息。

同時酈商心中非常的好奇,他不知道將軍怎麼會對一個八歲的小孩子感興趣?

而且看將軍的模樣,竟然是早已知曉其名,這才讓自己前去打探。

“八歲啊。”

趙佗揉了揉太陽穴。

這年齡放到後世,就是個剛上三年級的小學生吧?

而且這個年代用的是虛歲算年齡,要真按後世的週歲計算,最多二年級。

小學生級別的韓信。

趙佗原本聽聞“韓信”之名而波動的心情,瞬間平復了大半。

不過想想也很正常,現在秦國尚未統一天下,這時間點有些太早了。

歷史上的秦末幾位風雲人物中,除了劉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已經成年外。

項羽和韓信都還只是個小屁孩,是趙佗一拳就能打倒的那種。

“韓信乃是韓人之後,隨其父遷於淮陰,這一來倒是說得通了。”

趙佗心中微動。

後世的史書中,對於韓信的身世記載不明,沒有人知道韓信的出身,更不清楚韓信父母宗族的情況。大概是因爲他被呂后夷滅三族,記錄韓信身世和親族家庭的資料也被銷燬的緣故。

就連司馬遷爲韓信寫傳記時,也顯得很無奈,只能前往淮陰民間,搜尋當地人口中的關於韓信的傳聞故事。

不過從這些故事逸聞中,倒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韓信長得高大,卻不事生產,整日佩劍遊蕩,從人寄食,吃不起飯還端着架子。

漂母給其飯吃,這人明明窮的響叮噹,上頓吃完無下頓,竟還能說出“後必有重報”的話。這樣的姿態,活生生一副落魄貴族子弟的形象。

且漂母所言“吾哀王孫而進食”,所謂王孫之表意,正是公子王孫之意。秦滅六國,各國公子王孫淪落民間底層,依舊被人以“王孫、公子”爲尊稱,再往後發展,便成爲後世常用的尊稱。那漂母或許是對韓信身世有所耳聞,故而對其以王孫相稱。

再加上韓信熟讀兵書,且有大志,一系列組合下,他的身世絕不可能是普通的平民。

如果說韓信是韓國滅亡時,爲躲避戰亂而遷往淮陰的韓國貴族之後,倒是頗爲相符。

“年僅八歲,父母尚在,倒不好奪人所愛。”

趙佗搖搖頭,如果說韓信有十幾歲的話,他倒是可以將其收走,作爲侍從,進行培養。

但可惜對方如今只是個八歲的小屁孩,對於要隨時踏上戰場征伐的趙佗來說,身邊帶一個八歲小孩,完全不合適。

哪怕不考慮戰場危險,光是成百上千裡的長途跋涉,南征北戰時的各種水土不服,頭疼腦熱等疾病。在這個醫學尚處矇昧的時代,都足以要了一個八歲小孩的命。

若是將其丟在咸陽,更是不好,萬一脫離環境,養廢了咋辦?

故而趙佗熄了將韓信帶走的心,但既然來此一趟,不去見一見,又太可惜了。

“現在不帶走,不代表就不能讓他變成我的人。”

趙佗眯着眼,手指輕輕敲擊着木案上的簡牘文書。

……

離軍營千米左右的一片林中。

韓信手腳麻利的爬上一株大樹,再次伸長着腦袋,往遠處的秦軍營寨張望。

黑色的秦旗在風中飄揚。

雖然父親常對他說,他們先祖宗廟所在的韓國就是被這羣披着黑甲,舉着黑色旗幟的秦軍所滅,讓他一定要遠離和小心。

但韓信卻總是趁着父親不注意時,一次又一次的溜到附近的秦營來觀看。

他不是喜歡秦軍,而是對這支秦軍的主將有傾慕之心。

背水一戰,四面楚歌,滅國擒王,戰功名揚天下!

那個男人身上的種種榮譽,對於一個喜愛兵書,又嚮往英雄名將的小孩來說,充滿了無盡的吸引力。

“趙將軍應該要回秦國了吧。”

韓信臉上有些不捨,雖然他從來沒有見過趙將軍一面,但只要能在這軍營附近偷偷觀望,便已是心滿意足。

當然,他之所以來此觀望,除了想親眼見到那位充滿傳奇的趙將軍外。其實也想看看趙將軍是怎麼訓練士卒的,光是聽到軍營中傳出來的戰鼓聲,他就能感到熱血沸騰。

只可惜,秦軍這幾日的駐紮,主要是休沐士卒,並未有多少操練之事,而且韓信距離太遠,也看不到什麼。

韓信張望了一會兒,想起父親快要回家了,便跳下大樹,準備溜回去。

但剛跳到地面,韓信就“呀”的叫了一聲,被站在樹下的一個錦衣少年嚇了一跳。

“你誰啊?”

韓信瞪着眼睛問道,感覺心臟砰砰跳。

這是被嚇得。

“韓信,你在此處做什麼?”

錦衣少年不答,笑着反問。

韓信眨眨眼,見對方年齡大概十七八歲,劍眉星目,容貌俊朗,剛剛的驚嚇這才平復下來。

畢竟眼前人是個長得好看,說話又文雅的。

若換成五大三粗滿臉橫肉的男子在這裡詢問,他早就轉身跑了。

“我……我想看趙將軍,你又是誰,怎的知道我是韓信?”

韓信提到趙將軍名號,反倒鎮靜下來,又詢問對方身份。

“趙將軍?”

錦衣少年饒有趣味的問道:“是那位背水一戰的趙佗將軍嗎?”

聽到對方提到自己崇拜對象的光輝事蹟,此刻的韓信畢竟是小孩心性,也顧不得詢問對方身份,立刻得意起來。

“正是背水一戰的趙將軍,還有之前在水邊用四面楚歌打敗楚王的也是他。你知道嗎?我當時可就在附近的山崖上,親眼看到的!那些楚人打着火把,連夜逃跑,趙將軍真的太厲害了,不用一兵一卒,就讓對方自己敗了,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啊!”

韓信說到趙將軍,便止不住嘴,又講起他所聽過的背水一戰的故事,大有和眼前錦衣少年炫耀的姿態。

錦衣少年靜靜聽着,不時點頭附和。

他嘴角的笑意也越來越濃郁。

片刻後,韓信終於添油加醋的把他聽來的故事說完了,昂着小腦袋道:“你說趙將軍厲不厲害,我覺得他就是天下最厲害的武將。”

“是,你說的真對。”

錦衣少年含笑點頭,突然又問道:“我剛纔聽你說‘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似乎是兵法中的話,看來你倒是看過兵法,既如此,我便問你一句。”

“兵法上說列陣當右倍山陵,前左水澤。而趙將軍卻背水爲陣,乃是逆兵法而行,怎得還反倒大破敵軍了?”

聽到這話,韓信眨了眨眼,皺着鼻子想起來。

錦衣少年倒也不催,就站在原地,看着這八歲的小韓信苦思冥想。

很快,韓信似乎想通了,他擡起頭,叫道:“這不是逆兵法!大家都說趙將軍背水一戰是逆兵法而行,其實不是的。兵法裡明明有‘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一句,趙將軍用的乃是這條。”

韓信一想通,頓時面露得意之色。

錦衣少年眼中閃過一抹驚異,心中暗道對方果真天賦驚人。

他笑道:“背水一戰,確實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亦合兵法之理。不過想要以少勝多,光以此條還不夠穩妥。”

“昔日趙將軍除了背水一戰外,尚有奇兵後伏,趁楚軍疲憊時擊其後方,衝陣奪旗,方能擊潰敵軍。同時還有以逸待勞之勢,一路以奇計激怒敵方主將,讓其在怒火下,不顧……”

隨着錦衣少年的講述,韓信聽得呆住了,眼睛越睜越大。

背水一戰影響太大,早已四處流傳,但大多數人只知道趙將軍就在水邊爲陣,然後一個反擊就把人數更多的楚軍打敗了,至於其中的更多信息,卻無人論及,也無人知道。

如今韓信聽到錦衣少年的講述,感覺眼前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原來背水一戰,並不是那麼簡單,趙將軍在此戰之前,竟然還有這麼多準備。

待錦衣少年講述完畢,話音停止時,韓信還深陷其中回味無窮,他雙眼發亮,握着小拳頭,叫道:“趙將軍用兵真的太厲害了,真想以師事趙將軍啊!”

聽到這話,對面的錦衣少年臉上笑容更甚。

他早有準備的掏出數張帛書,笑道:“我觀你天資聰穎,日後有成名將之資,今贈你兵書數卷,當好好研讀。”

韓信愣住了,不由自主地伸出小手接過那疊的整整齊齊的帛書,打開其中一張,上面竟是由人謄寫出來的韓國文字,也是他父親所教他的文字。

韓信喃喃念道:“孫子曰:間於天地之間,莫貴於人。戰不單。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這……這不是吳孫子?”

韓信滿臉驚愕,他曾從父親攜帶的兵書中看過吳孫子的原文,和這並不一樣。

錦衣少年微微一笑,說道:“此乃齊孫子是也,乃是齊人珍藏,非有緣者不可得之,我也是有貴人相贈,方能得到。”

“我征戰數年,頗有心得,已記於其下,你可觀之。日後若學有所成,可至秦地尋我。”

說着,錦衣少年伸手摸了摸韓信的腦袋,轉身離去。

韓信呆呆的看着他的背影,八歲的小腦瓜已經有些不夠用了。

不過韓信很快就反應過來,這錦衣少年不僅知道當初趙將軍背水一戰的種種內幕,而且還將無比珍貴的《齊孫子》贈予自己研讀,甚至還說他曾在沙場征戰數年,這種種情況加起來,讓韓信心中越發激動和好奇。

“你到底是誰!”

韓信激動地叫起來。

遠處,錦衣少年聽到身後來自韓信的呼喚。

他回首相望,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趙佗。”

韓信身世採用李開元《楚亡:從項羽到韓信》中的觀點。

韓信身世雖然不詳,但從他的種種表現和經歷來看,絕不可能是世代平民,沒落貴族之後的概率非常大。

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552章 大秦鐵騎第9章 你跟我來第737章 辦法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800章 說媒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4章 荊軻第304章 田大司馬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174章 桓軍侯第139章 入屋第388章 獻捷咸陽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187章 救援第39章 軍營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111章 辭相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172章 立威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146章 上車第732章 喜訊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88章 大澤第65章 夜襲第681章 後怕第85章 追擊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775章 自強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89章 截擊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774章 喜信第133章 五百主第201章 尉繚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817章 刺佗(下)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126章 握手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20章 秦王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821章 喝藥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779章 陣戰第307章 復國之謀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684章 質問第152章 魏策第21章 宮殿第210章 對手第833章 事死第259章 泗水畔第351章 東征僞王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648章 數奇之論第69章 高漸離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142章 外黃第46章 北上第115章 賦稅第792章 戰死第207章 右庶長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135章 大梁第616章 拒絕皇帝第113章 楚戚第224章 釣魚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5章 刎頸第793章 平甌第201章 尉繚第33章 購物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169章 戰績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121章 李由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818章 項籍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740章 後手第844章 事變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726章 物理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238章 倉皇之犬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614章 滿朝諂媚
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552章 大秦鐵騎第9章 你跟我來第737章 辦法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800章 說媒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4章 荊軻第304章 田大司馬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174章 桓軍侯第139章 入屋第388章 獻捷咸陽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187章 救援第39章 軍營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111章 辭相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172章 立威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146章 上車第732章 喜訊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88章 大澤第65章 夜襲第681章 後怕第85章 追擊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775章 自強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89章 截擊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774章 喜信第133章 五百主第201章 尉繚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817章 刺佗(下)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126章 握手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20章 秦王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821章 喝藥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779章 陣戰第307章 復國之謀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684章 質問第152章 魏策第21章 宮殿第210章 對手第833章 事死第259章 泗水畔第351章 東征僞王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648章 數奇之論第69章 高漸離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142章 外黃第46章 北上第115章 賦稅第792章 戰死第207章 右庶長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135章 大梁第616章 拒絕皇帝第113章 楚戚第224章 釣魚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5章 刎頸第793章 平甌第201章 尉繚第33章 購物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169章 戰績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121章 李由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818章 項籍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740章 後手第844章 事變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726章 物理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238章 倉皇之犬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614章 滿朝諂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