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修改秦律

齊國大司馬田衝,出使秦國的使命順利達成。

在短暫的盤桓之後,齊國車隊裝載好秦王政回贈的許多珍寶禮物,踏上回齊的道路。

趙佗昔日迎接大司馬入關,今日自然也該送大司馬出關,有始有終,方爲待客之道。

函谷關外,陽光正好,青山翠柏,黃鳥啼鳴。

“大司馬兵法之精妙,讓趙佗欽佩不已。昔日甄城之事,實乃趙佗出於詭道陰謀,而非與大司馬公平比鬥,至今想來,趙佗心中甚愧,今日當向大司馬告罪。”

話音落下,早有準備的侍者立刻端來酒水。

趙佗舉杯向面前的大司馬田衝相敬。

看着眼前一臉“真摯”的少年將軍,田衝感受到對方的“誠意”,笑呵呵的接過酒卮,一飲而盡。

他頷首道:“趙將軍有心了,就如你昔日所言,兵者詭道也。然詭道之術只能出於一時之利,非長久之道。你用兵若盡以詭道取勝,日後敵手安能不防?一旦敵手有所防備,甚至將計就計,你之所爲不過是自取滅亡。故而還是當走兵家正道,方爲萬勝之法。”

趙佗誠懇道:“大司馬說的是,日後若有機會,趙佗當去齊地,再請教大司馬兵法纔是。”

田衝以爲他說的是類似昨日的兵法推演,笑道:“那吾便等着趙將軍。”

一番“惜別”之後,兩人拱手相告。

“大司馬慢行。”

在趙佗的目送下,田衝上了使者軺車,浩浩蕩蕩的齊國車隊開上三川大道。

“大司馬,確實是兵法高手。”

趙佗搖了搖頭。

田衝的兵法造詣確實很高,趙佗不知道王賁和蒙武在兵法推演中有沒有放水,反正他趙佗在棋盤拼殺上確實不是大司馬的對手,被田衝殺得潰不成軍。

畢竟田衝號稱“兵癡”,在府中苦心鑽研兵法二十多年,造詣深厚。

他趙佗學兵法不到五年,理論基礎上不是對手很正常。

“可惜啊,大司馬之強也只限於推演上。”

趙佗嘆了一聲。

秦殿之中,諸將皆敗於大司馬之手,不過是在效仿昔日長平吹捧馬服子之事,爲秦國接下來的滅國戰爭贏得更大的優勢。

大爭之世,列國征戰,本就是爾虞我詐,無所不用其極。

看着遠處的齊國車隊,消失在滾滾煙塵中。

趙佗低語:“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聖人將動,必有愚色。”

“吾等所爲,亦是兵法之道。”

……

在送走齊國大司馬之後,咸陽城再次陷入平靜中。

不過短暫的平靜很快就被打破,因爲在接下來的朝會上,秦王政宣佈了一個新的命令。

“秦律有言:非史子也,毋敢學學室,犯令者有罪。”

“然今日秦已並五國,據諸侯之地而治之,地大城衆而吏寡,致使寡人之政令難以傳達于山東之土,政令不通,豈是強國之理。”

“是故當循商君所言: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今少上造趙佗建言,得爵者之子弟亦可入學室,以增秦吏之數,分派山東之地,以宣揚寡人之威德,頒行秦國之律法。寡人曰:可。”

“爵位簪嫋以上者,毋論是否爲令、史,其子弟皆可入學室。待學成考覈之後,便可爲各地文法之吏,以固秦土。”

隨着秦王政將修訂好的律法頒佈出來,秦國朝堂上並未引起大的波瀾。

衆多公卿大臣早就有所耳聞,心中已有準備,此刻皆是俯首應命,並無一人反對。

趙佗眼見此景,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這是他對於秦律的第一次試探,如今眼見朝堂上無人提出異議,頓時心頭大定。

只要開了這個頭,日後若是再想要對秦法有所增益,那就要更容易一點了。

“不過不能掉以輕心。自古變法,反對者皆是因爲新的法律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故而纔會羣起而抵制。若是新法對其無害,除非食古不化之徒,否則直言反對者終是少數。”

對趙佗來說,他之所以選擇從“入學室資格”這條律法下手,除了確實強國利民,有助於鞏固秦國對諸侯故地的統治外,也是因爲此條律法的更改並不會影響到衆多公卿大臣的利益。

在秦國,官吏的選拔制度,除了徵辟、舉薦、軍功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條,便是葆子。

父輩爲官吏,其子弟便可享受父輩恩澤,走上入仕這條路。

李信、李由、蒙恬等高官子弟,成年之後,被選入秦宮爲郎便是走的這條路。

而學室,其實也是葆子制度的一種,不過是針對於令、史等基層公務員的一種特權,其子弟能入“弟子籍”,學成之後出任文法吏,走上仕途。

所以趙佗提出增加有爵者子弟進入學室的資格,擴充了底層官吏的選拔範圍,但對上層的公卿重臣並無影響。

兩者,並不在一條賽道上。

而且這些新培養出來的學室子弟,多半都是要派往關外的諸侯故地去做基層文法吏,這樣一來,就更是沒有利益衝突了。

再加上此條律法確實對國有益,又得大王支持,故而朝堂上一片附和之聲。

除了朝堂上的公卿外,這一次的律法修訂還考慮到會觸動原本的令、史子弟的利益和特權,故而在具體的實施上又有一些更嚴密的規定。

比如學室子弟的招收並非無限制,而是根據所需官吏的數量加以名額上的限制。

原本的令、史子弟擁有優先權,在招收完他們之後,纔會根據爵位高低,開始吸納有爵者的子弟入學室。

且通過主爵中尉和廷尉、邦尉府等機構的商議,將可以享受此等權益的爵位定在第三級簪嫋及以上。

一來是這個爵位可以靠着沙場砍人頭獲得,擁有這爵位的人並不算少,可以達到大量增加官吏數量的目的。

二來則是更凸顯了秦國爵位的珍貴性。公士和上造只能得些土地,若想爲自家子弟尋個好前程,就努力得爵升級吧,這足以讓一些秦人爲了爵位更加瘋狂。

雖然具體的律法中有種種限制,但其意義之大,不僅有強國之效,更是爲底層沒有官身的有爵者子弟,打開了一條入仕之路。

秦王政當朝褒揚道:“趙卿對寡人言,征服諸侯之地易,但若要治理收服卻是難矣。寡人然之,衆臣當如趙卿,爲寡人一統天下之業,建言獻策,以助我秦國能砥定四海纔是。”

“唯,吾等當向少上造習之。”

衆公卿一起拜服稱頌,許多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趙佗身上,滿是驚訝之色。

此條律法,竟然是趙佗提出來的。

此人不是軍爭將才嗎,怎麼還懂治國之術?

竟然還提出了連他們這些重臣都忽略掉的問題。

“少上造上馬能打仗,下馬能安民治國,真乃全才也。”

廷尉李斯更是當衆笑意盈盈的向衆人稱讚着少上造的能力,並用“溫和”的目光望着趙佗,充滿了“讚揚”。

“趙佗微末之能,安能與諸公相比。”

趙佗忙拱手謙讓,額頭上已有汗水滴落。

他沒料到大王會在朝堂上公開表揚他,還讓諸位公卿向他學習,這可真是讓他坐立難安。

……

隨着此條新修訂的關於“學室子弟”的律法頒佈下去。

對上層公卿影響不大,但下層的黔首庶民卻是興奮萬分,整個關中的底層人民都沸騰起來。

自商鞅變法,推行軍功爵制度以來,關中子弟打了一百多年的仗,許多人家裡皆有爵位繼承下來。

雖然秦國的爵位繼承,乃是“減爵”制度,除了上面的侯爵和戰死等特殊情況外,大都是降級繼承,但幾代人的積累下來,再加上這近十年間關中子弟接連幾次參與了滅國大戰,擁有簪嫋、不更等爵位的人還是非常之多。

有爵者可爲官吏,但坑位總是有限,故而大多數得爵者除了擁有土地和一些特權外,身份上還是庶民,並非官身,他們的子弟本來也沒有進入學室的資格。

這一次,由少上造趙佗提出的建言,竟然爲他們的子弟後代,打開了一條飛躍階層的道路。

“乃公的兒子可以進入學室,日後學成出來就能做吏了。哈哈哈,乃公今日要暢飲漿水,還要去女閭慶祝一番,快哉快哉!”

“吾弟可入學室爲子弟,不枉我在戰場拼殺一番,此真乃大王之德啊!”

“我聽說這條建言是趙將軍所獻呢,若不是趙將軍,吾等子弟安能有入學室的機會啊。”

“趙將軍?”

“就是少上造,趙佗將軍啊!”

關於秦代的爵位繼承,並無記載,但根據出土《二年律令·置後律》來看,侯爵子弟可以完整繼承爵位,卿級以下按照減爵繼承。

該漢簡是呂后二年的律令,離秦不遠,不一定完整符合秦的情況,但應是最接近的參考資料。

第679章 李兄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821章 喝藥第769章 一秦敵十越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26章 賜爵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671章 死國可乎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249章 蘄邑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140章 進身之階第55章 屯長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841章 制度第159章 美男子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222章 南向第728章 戰略第61章 孤竹第174章 桓軍侯第835章 二世第816章 刺佗(中)第682章 審問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473章 齊亡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19章 公主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196章 驕心第63章 孤信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389章 秦宮賜爵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380章 見熊啓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178章 戴氏第226章 下蔡第71章 不更第520章 六國城第212章 獨立曲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230章 橘子第759章 梅氏第237章 東向第39章 軍營第473章 齊亡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339章 大司命第117章 橫之義第148章 俘虜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184章 商亳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698章 太子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141章 小黃第183章 魏咎第133章 五百主第484章 左丞相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703章 懷孕第765章 誘蛟第606章 北伐落幕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127章 範義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221章 選擇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833章 事死第840章 相薨第693章 回家第7章 秦軍大營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395章 獻面於王第60章 鄉邑第214章 李信策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375章 越王無友
第679章 李兄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821章 喝藥第769章 一秦敵十越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26章 賜爵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671章 死國可乎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249章 蘄邑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140章 進身之階第55章 屯長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841章 制度第159章 美男子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222章 南向第728章 戰略第61章 孤竹第174章 桓軍侯第835章 二世第816章 刺佗(中)第682章 審問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473章 齊亡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19章 公主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196章 驕心第63章 孤信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389章 秦宮賜爵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380章 見熊啓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178章 戴氏第226章 下蔡第71章 不更第520章 六國城第212章 獨立曲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230章 橘子第759章 梅氏第237章 東向第39章 軍營第473章 齊亡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339章 大司命第117章 橫之義第148章 俘虜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184章 商亳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698章 太子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141章 小黃第183章 魏咎第133章 五百主第484章 左丞相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703章 懷孕第765章 誘蛟第606章 北伐落幕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127章 範義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221章 選擇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833章 事死第840章 相薨第693章 回家第7章 秦軍大營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395章 獻面於王第60章 鄉邑第214章 李信策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375章 越王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