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胡亥之親

第646章 胡亥之親

“姊丈,我聽說臨淄的人口比咸陽還多,是天下第一大城?”

“姊丈,據說泰山和天齊高,所以這裡才叫齊地,我們是不是站在泰山上,就能摸到天了?”

“姊丈……”

秦始皇在嶧山祭祀後,隊伍前往泰山的途中,胡亥這個小屁孩的聲音不停在趙佗耳邊響起。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皇帝嶧山問答,趙佗用天命之說裝了一波的緣故。

總之,他吸引了胡亥的注意。

從山上下來後,胡亥就纏上了趙佗,不僅一路跟着他問東問西,到了後面,甚至還擠到了趙佗的車子裡,在他耳邊喋喋不休。

始皇帝似乎也樂見於自己寵愛的小兒子去和趙佗親近,對此滿面笑容,並無阻止之意。

胡亥今年十二歲,換到後世也就小學六年級的年齡,處於最調皮的階段,且精力極其旺盛,讓趙佗這一路苦不堪言。

最主要的是,胡亥這小東西不以爵位稱呼趙佗,而是一口一個姊丈,表現的對趙佗很親近,而其口中一個接一個似乎永遠也沒有盡頭的問題,又讓趙佗恨得牙癢癢。

這讓趙佗感覺和帶娃比起來,在戰場上與敵人鬥智鬥勇的廝殺,那可真是天堂了。

“要是嫚嫚在這裡就好了,上去就是一巴掌,打的這小東西嗷嗷直叫。”

趙佗腦袋裡腦補了一番,看着胡亥的眼神還是有些警惕的。

相比於性格敦厚的子嬰,胡亥這位“秦二世”的大名讓趙佗如雷貫耳,哪怕現在的胡亥還只是個小孩子,但防備之心總是不可缺少的。

在略微適應了胡亥的騷擾後,趙佗逐漸用語言找回了主動權,幾個稀奇古怪的故事下去,就將這小屁孩給忽悠的眼睛大睜,開始被趙佗牽着鼻子走。

“我聽說你隨中車府令學習,不知平日學了哪些東西?”

趙佗發起試探。

胡亥撇了撇嘴,說道:“就學些秦律,以及商君之法,不過那些東西沒啥意思,枯燥的很,好在老師對我不嚴,背上兩條律令就能玩,還算好。”

“不過都沒有聽姊丈講故事的好玩,怪不得兄長們都說姊丈憑着一張嘴巴,一條舌頭就把阿姊從宮裡拐走了,原來真不是假的。要是父皇讓姊丈給我當老師就好了,那就能每天都聽些好玩的東西。”胡亥瞪大着眼睛,盯着趙佗。

趙佗眼皮一跳。

給胡亥當老師?

這倒是一個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說到這裡,他倒是好奇爲什麼胡亥轉頭來還是成了趙高的弟子,便詢問其中緣故。

當得知始皇帝原本想讓蒙毅來教胡亥,但胡亥卻嫌棄蒙毅古板剛正,自己請求當趙高的弟子後,趙佗不由暗歎命運的奇妙。

既然說到這裡,趙佗便趁機又打探了一些事情,胡亥雖然聰慧,但畢竟年幼,經驗缺乏,一會兒就被趙佗套出了一個重要信息。

“老師說姊丈是大秦柱石,又是當今朝堂一等一的良臣,讓我多與姊丈親近,能學到許多東西。”

等到趙佗打發走了胡亥,回味着這句話語,眉頭微微挑起。

胡亥來親近自己,竟然是趙高的主意。

“趙兄啊趙兄,你這又是在做什麼?”

……

“陛下,濟北郡守正在外面等候。”

中車府令趙高走進屋中,小聲的稟告。

現在是六月初二,濟北郡的郡治博陽(今山東泰安)所在,始皇帝正坐在行宮中,批閱着眼前的文書。

聽到趙高的稟報,始皇帝頭也沒擡的說道:“讓他進來吧。”

始皇帝是個凡事都要一把抓的統治者,哪怕是東巡在外,每日也要給自己定下批閱文書的份額。好在趙佗發明了紙張,並在行政系統中普及開,使得文書的運送十分方便,讓他受益不少。

感受着手指在紙張上摩挲的觸感。

始皇帝不由讚歎道:“武功侯這兩年弄出來的百工之物真不錯,光是這紙張,便可稱作國之重器。這次東巡迴去,或許該讓他再噹噹少府,說不定還能給朕弄出更多的驚喜呢。”

屋中,剛纔抱着文書進來後就侍候在旁等待皇帝吩咐的尚書僕射李由,聽到這話,身子微微顫了一下。

他默默低下腦袋。

趙佗,不僅是打仗比他厲害。

而且還會造出擁有着各種效用的百工之物。

他李由拿什麼和趙佗比?

“或許,只有我對陛下的忠心,不比他趙佗差。”

李由擡頭,悄悄瞥了眼批閱文書的皇帝,眼中閃過一抹毅然。

忠心!

這已經是他唯一能拿出手的東西了。

這時,濟北郡守在趙高的帶領下走進來,他是來向皇帝彙報自己工作的。

始皇帝這一次封禪所要前往的泰山和樑甫山,一在博陽城以北,一在博陽城以南,都歸濟北郡管轄,故而這濟北郡守在收到皇帝即將前來封禪的命令時,便戰戰兢兢的開始了各項準備工作。

“臣在收到陛下命令後,便立刻興發徭役,徵召黔首及刑徒、隸臣共萬人,在泰山南北,和樑甫山整飭道路,經過數月勞作,如今兩山道路已經通暢,可供陛下隨時登山行封禪之禮。”

“善。”

始皇帝頷首。

不過濟北郡守的下一句話讓他臉色又陰沉起來。

“臣來此之前,曾向奉常詢問陛下封禪時需要用到哪些東西,臣好進行準備,免得屆時倉促有失。然奉常言陛下尚未決定所用的禮節,他不敢多言。臣只能昧死以稟陛下,好提前準備。”

濟北郡守的話沒有問題,他是泰山所在郡縣的長官,皇帝封禪要用到的一切東西自然都要他來提供,提前進行詢問也是怕到時候找不到,那他可是要擔責的。

始皇帝並沒有責怪這位郡守,他之所以生氣是另有原因。

“這羣儒生,口口聲聲推崇封禪之事,朕讓他們議定封禪所用的禮節,卻是從咸陽到了這泰山腳下,還沒定下來。”

始皇帝對趙高說道:“召集衆公卿,以及諸儒生議事,給朕將封禪的禮儀立刻定下來。”

“唯。”

趙高立刻領命出去,在這東巡的路上,他這個中車府令除了駕車之外,還兼管了傳令之類的職責,也算是得到了重用。

隨着皇帝的詔令下達,在下午時分,所有跟隨的公卿重臣,以及朝中和從齊魯之地趕來的儒生盡數聚集於此。

趙佗雖然不管禮儀之事,但因爲身份的緣故也在參與之列。

他早就聽說過那些儒生爲了封禪用什麼禮儀的事情,各個派系從咸陽爭到了齊地,每個步驟都要爭上幾遍,相互之間各種對噴掐架,毫不退讓。

導致現在都到了泰山腳下,皇帝過兩天就要封禪了,他們居然連方案都沒拿出來。

相比於之前議帝號時還有典籍可依,最終一起認可泰皇之稱,如今的封禪在書上卻是除了一個名號之外,什麼具體的記載都沒有。

各種禮節都得現編,不編你就拿不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孔氏之儒編了一套,顏氏之儒編了一套,孟氏之儒也編了一套,剩下的各個儒家派系也都絞盡腦汁的想出屬於自己派系的封禪之禮,還都說自己編出來的禮節才叫正宗,各種據理力爭,吵得不可開交。

“就這樣的做事方式,怎麼扛得起大梁啊。”

趙佗看着那些接到詔令,一邊走進屋中,一邊還在相互怒目而視的儒生,不由暗歎起來。

現在的儒門和後世的儒教差別太大了,還處於早期的發展階段。光看眼前的人,大多是些紙上談兵的貨色,沒有真正的治國理政經驗和朝堂鬥爭的經驗,這也是他們之前被趙佗和李斯輕易就打壓的緣故。

大概還得經歷“焚書”之類的磨難後,儒生們纔會醒悟,一步步變成後世的模樣。

屋中站在前列的廷尉李斯,見到那些儒生魚貫而入,從他們的模樣來看。

李斯就知道,他的機會來了。

(本章完)

第462章 趙佗要我第142章 外黃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37章 與子同袍第259章 泗水畔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81章 質疑第193章 魏亡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179章 自信第395章 獻面於王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42章 訓練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516章 信口雌黃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717章 婉拒第50章 首級第727章 建議第679章 李兄第756章 野戰曲第258章 秦王怒第106章 兄妹第175章 名利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745章 產蟲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87章 大膽想法第770章 內亂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114章 涉間之仇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796章 志向第737章 辦法第44章 金鼓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81章 質疑第68章 善後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819章 處置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830章 名與器第216章 斧鉞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686章 楚漢第824章 黃石第722章 徵越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481章 六王伏辜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19章 公主第159章 美男子第192章 樑崩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239章 公子啓第634章 君侯有疾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389章 秦宮賜爵第211章 心疾第151章 陳平第626章 收買民心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385章 幽靈徘徊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84章 破城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801章 投降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4章 荊軻第58章 義兵論第698章 太子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731章 將歿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786章 執戟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212章 獨立曲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494章 反對婚事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307章 復國之謀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87章 大膽想法
第462章 趙佗要我第142章 外黃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37章 與子同袍第259章 泗水畔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81章 質疑第193章 魏亡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179章 自信第395章 獻面於王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42章 訓練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516章 信口雌黃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717章 婉拒第50章 首級第727章 建議第679章 李兄第756章 野戰曲第258章 秦王怒第106章 兄妹第175章 名利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745章 產蟲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87章 大膽想法第770章 內亂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114章 涉間之仇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796章 志向第737章 辦法第44章 金鼓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81章 質疑第68章 善後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819章 處置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830章 名與器第216章 斧鉞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686章 楚漢第824章 黃石第722章 徵越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481章 六王伏辜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19章 公主第159章 美男子第192章 樑崩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239章 公子啓第634章 君侯有疾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389章 秦宮賜爵第211章 心疾第151章 陳平第626章 收買民心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385章 幽靈徘徊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84章 破城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801章 投降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4章 荊軻第58章 義兵論第698章 太子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731章 將歿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786章 執戟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212章 獨立曲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494章 反對婚事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307章 復國之謀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87章 大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