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八章 商君(第一更)

昌平君悠然出列,拱手一禮,對於當下秦國的形勢來說,那些從關東六國前來秦境的人越多,給予秦國的負擔越來越大,根據太卜所言,眼下的旱災還要持續甚久。

若如國尉蒙武所言,秦國此舉將失卻關東人士之心,於將來秦國的政策有損,如若與蒙武所言之行不同,秦國不知道能夠支撐多久。

而且,倘若秦國陷入河渠與旱災的雙從壓力之下,關東六國合縱出兵,壓力更是陡升十倍,此等關頭,取捨難定。

“昌平君此言差矣,國人不保,大道安在!”

“先前所言,關中人口三百餘萬,若許流民入秦,僅韓魏兩國,半年之內便可能涌入關中數十萬饑民。若趙國饑民再從河東平陽流入,北楚流民再從崤山武關流入,難保不過百萬!”

“秦國法度,素來不開倉賑災,只對流民劃田定居分發農具耕畜,激發其自救。其時,秦國縱然有田可分,然大旱不能耕耘下種,饑民又無糧果腹,必得進入山林採摘野菜野果。到頭來,只怕是剝光了關中樹皮,也無法使三五百萬人口度荒!”

身爲軍方武將,對於這般事情,要做的就是要從源頭斷掉,要知道,如今不僅僅是秦國遭災,關東六國也是一樣,憑什麼一到災年,那些人就想要跑到秦國來。

看着一側的昌平君,縱然對方所言有一定道理,但目前而觀,如果對方可以謀劃出一個既能安泰,又能不失卻人心的大道而來,自己倒也是可以認同。

“這……,此乃啓所隱憂,暫無良策可應對之!”

昌平君有些沉默,身爲秦國相邦,有責任對於秦國眼下之情況,給予迅速的解決,蒙武之策是可立即見效的方略。

但自己的另一層身份,有驅使者自己希望秦國在眼下的局勢中,稍微放慢繼續強大的腳步,維持目下列國之現狀。

非如此,國尉蒙武一通響亮之語,毫無遮掩地挑明瞭秦國允許流民繼續入境的危局,實在是無可反駁的事實。偌大的廳殿中一時肅然默然,都沒了話說。

“昌平君與蒙武所言,各有道理,然,旱災已過半載,奉常傳音,縱然至明歲春夏,仍不可逆轉。流民之事,關涉甚多。”

“今日,無論如何,都要決出一個兩全之法,既要不損我秦國國策,又要解決饑民入秦之隱患,諸位均爲我大秦謀略、魁梧之士,再論之!”

良久之後,一直在上首靜坐的秦王政輕緩而語,俯覽下首羣臣,若秦國僅僅想要偏居一隅,成就諸侯霸主地位,蒙武之語絕對是一等一的上佳之策。

但,秦國豈能僅僅是諸侯霸主,昭襄先王歲月,便有意東出函谷,君臨天下,而今,關東列國孱弱不堪,正是秦國的大好時機。

值此之際,昌平君之語頗合自己心意,秦國不能損關東流民之心,但對於他們所造成的麻煩,也得直接解決,既然是問題,定然有解決之法。

語落,雙眸微微眯起,一絲厲色忽閃,自親政以來,大事不斷,連長信侯、文信候都無法攔阻自己,區區旱災有能夠如何?

“我王,不如陳兵東向,管轄關隘,覈查流民,一來,可威懾三晉之地,使得他們不敢在此危難之際,心謀不軌。”

“二來,對於那些饑民來說,入秦可,但需要打散他們的入秦聚集之地,使之無法生亂,面對災劫,既入秦國,那就要尊秦法,自行存活!”

既要有一個完美的權衡之策,昌平君等相視一眼,旋即,整個興樂宮正廳之中,一陣陣的翁鳴之音迴旋,一位位文官大臣交頭而語,武官羣體倒是沒有太多的動作,國尉蒙武之言已經頗佳了。

終於,百十個呼吸之後,昌平君復歸原位,拱手一禮,言語緩緩,歷經剛纔的思忖,便是有一個解決之法,雖不盡善盡美,但相較之前,兩相均有涉及。

“若尊秦法,那些入秦的饑民與不入秦的饑民有何異同?”

聞此,秦王政眉頭一挑,雖涉及兩方,但不過是從蒙武之策略微變化之,如果不管那些饑民的死活,分地而爲之,以如今的旱災,他們不能夠生存下去。

“我王,秦法不賑災,此令當先,老秦人尚且如此,那些饑民縱然入秦,亦是不可能在一年之內有所變化!”

秦法肅然,從不輕易的獎懲,饑民無功,不得秦法之利,反而在旱災之時,有可能感受到秦法之冷酷無情,昌平君輕輕搖頭,除非此法改,不然不好決之。

“當真無法也?”

秦王政身軀豁然間從上首而起,眉頭仍舊緊鎖,實在不行的話,那就只好取對秦國最有利之策,那些入關的饑民只能夠自謀生死了。

隨其後,整個廳殿之中,再次陷入一陣無言的寂靜,如此情形,令上首來回踱步不已的秦王政心中平添煩躁,平添不耐。

“百年之前,商君曾語: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秦國應災之法雖不能夠更改,但換種方式,秦法不賑災之語又可以堪稱眼下秦國之最佳應對之策。”

“大王,其實說起來,在二十年前,應對之法就已經出現。”

被秦王政拉入興樂宮中,一直靜立於廳前尊貴之位,靜聽文武重臣之語,卻非完美的應對之策,無論是蒙武之言,還是昌平君之語,均顧此失彼,不足取也。

這也是秦王政爲之失望的原因!

等待許久,想不到還是沒有人提出應對之策,周清輕呼一口氣,身軀微轉,看着上首的秦王政,一邊徐徐而言,一邊拱手一禮。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大師有完美的應對之策?”

果不其然,伴隨着周清一語而出,踱步於上首的秦王政神情先是一愣,而後便是大喜,從先前辰時偏殿之語可以看出,大師的眼界非凡,於國政要事均有獨特之謀。

剛纔論政,竟是有些忽略大師,實屬不應該,既然大師敢出此語,那麼,定然有十足的把握,心中甚喜,愁容不顯,快步走入廳中,行至周清跟前。

與此同時的廳內文武重臣亦是有些詫異,本以爲大師在此是爲了防止大王身體可能會出現異樣,現在看來,大師所爲超出他們的預料。

“商君制定的秦法,最大的優點之一便是可以快速匯聚整個國家之力,行諸般大事,諸位可記的,二十年前,長平大戰之時,秦國爲了軍需輜重,徵發了多少民力?”

商鞅之法便是集權之法,匯聚力量於一隅,從而發揮出巨大的力量,反觀關東列國,宗法、分封體制之下,權力分散,若行大事,必多生掣肘。

輕語之,對着秦王政看了一眼,而後又將目光轉移至文武要臣身上。

“長平之戰,秦趙對峙三年,爲此,昭襄王從秦國內徵發超過百萬的民力!”

距離周清較近的昌平君熊啓迴應之,眼中露出些許光芒,快速思忖大師何意,既然大師所言方法已經出現過,他們沒有理由想不到。

“按照秦法,凡徵發的民力,需要自備口糧,但那一次徵發民力卻有所不同,昌平君可知有何不同?”

於昌平君之語,周清微微頷首,旋即,再次回問。

“因戰事僵持,被徵發的民力在過了期限之後,繼續停留在長平之地,自身口糧不存,但礙於秦法,昭襄王將他們紛紛編入軍中,以軍制統轄,吃軍中口糧。”

“莫非……,大師之策,是想要將那些秦國內的饑民編入軍中,以軍制統轄,助力他們渡過旱災?只是,國尉所言,若饑民只有數萬也就罷了,數十萬、數百萬,秦國何能相救之?”

“縱然救之,秦國自身的積蓄不存,有何得?”

身爲大秦相邦,昌平君智慧運轉極快,呼吸之間,便是明悟大師所言之策爲何,竟是想要效法長平之戰的局勢,將饑民編入軍中,以軍糧資助之。

如此,既不違反秦法,又能夠收饑民之心,又可令他們在軍隊的統轄下不生亂,卻是可取之策,但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人的口糧可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在如今秦國旱災嚴重之時。

“大王以爲何?”

聽昌平君熊啓之言,周清先是微微頷首,而後又搖搖頭,視線從一側文武大臣的身上轉移至秦王政身上,不知秦王政可明白自己所言方略深意。

“大師最先言語,秦法優點乃是能夠快速匯聚國力,行諸般大事,而今,秦國之內,能夠與當年長平之戰相媲美的大事唯有涇水河渠。”

“如果寡人所料不差,大師之策便是將秦國內的饑民,乃至於流入關中的饑民全部徵發至涇水河渠之上,一來可以助力河渠之事快速完工。”

“二來,便是昌平君所言之利,秦法不賑災,但軍制卻非然,將那些饑民遷至河渠之上,以軍法統轄,以軍糧供給,只要能夠堅持到河渠修成,一切就可完美而落!”

迎着周清看過來的目光,秦王政面上豁然間笑意綻放,對着周清深深的點頭,而後,雙手揹負看向廳殿內的文武要臣,口中朗聲不絕,越發之激揚。

今日議論此事,想不到最合自己心意之策竟然還是大師,一直以來,大師所言諸般之事,都頗合自己心意,於旱災危局,大師毅然。

此策若行之,饑民之心可收,河渠可修成,秦國可強大,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得利甚多,所耗費的僅僅是秦國的糧倉底蘊。

念及此,秦王政將目光凝視在昌平君身上。

第五百二十三章 至尊之位第四百零六章 八世田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公務招錄(第一更)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劍道領域(第一更)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護體真罡(求票票)第一百六十一章 論斷(第一更)第三百章 史冊(第三更)第一百零九章 縱酒論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論斷(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性修而入(求票票)第八百一十五章 八佾(求票票)第六百二十四章 在下(求票票)第四百九十七章 瓦釜雷鳴(求票票)第六百九十八章 凌冬之時(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秦王政二十年(求票票)第三百零四章 太乙觀妙(第三更)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陰神爪(求票票)第六百三十五章 子有何策(求票票)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寶第兩百二十八章 陰陽合氣(第一更)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流光萬道(求票票)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頸知心(求票票)第八百零五章 滅趙方始(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秋莊公(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遁地(第一更)第六百零八章 三功齊立(求票票)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幻音天韻(第一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虞淵封印第六百六十章 王不立後(求票票)第五百二十章 不周而傾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東君大人(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寶第四百四十九章 御女三千(第三更)第六百五十章 中央學宮(票票來點)第四百九十四章 長平再現(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黃金拜將(求票票)第兩百六十八章 大朝會(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二章 魂兮龍遊(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魏國初滅(求票票)第八百三十七章 護我社稷(求票票)第四百零四章 完璧無暇第三百五十五章 九宮神都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廈將傾(求票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代價(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賞(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神女之姿(求票票)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一掌鎮壓(求票票)第九十八章 敵秦者歿第九百三十四章 純淨之體(第二更)第七百八十章 無間道(求票票)第兩百八十九章 衍天(第一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國力水準(求票票)第六百零九章 本源之力(票票來點)第三百七十九章 朱家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花籃寶藍(求票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房中秘術(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三章 唾手可得(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畢功一役第兩百四十二章 身融萬物(第二更)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蒼龍隱秘(一)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兵縱權謀(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軍列八陣(求票票)第七百章 新秦人(求票票)第八百四十五章 如影隨形(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道化陰陽(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佛光初現(第二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地澤六合(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劍道龍遊(第二更)第八百零九章 東君占星(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仁義(第二更)第九百七十七章 九宮妙法(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九章 千金之體(求票票)第七百六十八章 黑暗(月初求票票)第八百五十章 復見昊天(求票票)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間客棧(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破局契機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不若其父(求票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見時難(第二更)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繼續跑啊(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東君大人(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六章 失憶(求票票)第九百五十三章 張氏子房(第一更)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迂政之亂(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時小說家(第一更)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通行半兩(求票票)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八脈並行(求票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燕丹而隕(求票票)第兩百零一章 收天下之兵(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五色祭臺(求票票)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日玄陽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心通(萬更求票票)第三百二十八章 縱橫捭闔第五百八十三章 狂(求票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脅天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葉知秋(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五章 兵家四道(大爆發求票票)第九百五十章 九陰九陽(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三章 道友與貧道(求票票)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幻音天韻(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紫衣甘羅
第五百二十三章 至尊之位第四百零六章 八世田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公務招錄(第一更)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劍道領域(第一更)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護體真罡(求票票)第一百六十一章 論斷(第一更)第三百章 史冊(第三更)第一百零九章 縱酒論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論斷(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性修而入(求票票)第八百一十五章 八佾(求票票)第六百二十四章 在下(求票票)第四百九十七章 瓦釜雷鳴(求票票)第六百九十八章 凌冬之時(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秦王政二十年(求票票)第三百零四章 太乙觀妙(第三更)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陰神爪(求票票)第六百三十五章 子有何策(求票票)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寶第兩百二十八章 陰陽合氣(第一更)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流光萬道(求票票)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頸知心(求票票)第八百零五章 滅趙方始(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秋莊公(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遁地(第一更)第六百零八章 三功齊立(求票票)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幻音天韻(第一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虞淵封印第六百六十章 王不立後(求票票)第五百二十章 不周而傾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東君大人(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寶第四百四十九章 御女三千(第三更)第六百五十章 中央學宮(票票來點)第四百九十四章 長平再現(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黃金拜將(求票票)第兩百六十八章 大朝會(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二章 魂兮龍遊(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魏國初滅(求票票)第八百三十七章 護我社稷(求票票)第四百零四章 完璧無暇第三百五十五章 九宮神都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廈將傾(求票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代價(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賞(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神女之姿(求票票)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一掌鎮壓(求票票)第九十八章 敵秦者歿第九百三十四章 純淨之體(第二更)第七百八十章 無間道(求票票)第兩百八十九章 衍天(第一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國力水準(求票票)第六百零九章 本源之力(票票來點)第三百七十九章 朱家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花籃寶藍(求票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房中秘術(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三章 唾手可得(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畢功一役第兩百四十二章 身融萬物(第二更)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蒼龍隱秘(一)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兵縱權謀(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軍列八陣(求票票)第七百章 新秦人(求票票)第八百四十五章 如影隨形(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道化陰陽(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佛光初現(第二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地澤六合(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劍道龍遊(第二更)第八百零九章 東君占星(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仁義(第二更)第九百七十七章 九宮妙法(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九章 千金之體(求票票)第七百六十八章 黑暗(月初求票票)第八百五十章 復見昊天(求票票)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間客棧(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破局契機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不若其父(求票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見時難(第二更)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繼續跑啊(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東君大人(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六章 失憶(求票票)第九百五十三章 張氏子房(第一更)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迂政之亂(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時小說家(第一更)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通行半兩(求票票)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八脈並行(求票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燕丹而隕(求票票)第兩百零一章 收天下之兵(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五色祭臺(求票票)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日玄陽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心通(萬更求票票)第三百二十八章 縱橫捭闔第五百八十三章 狂(求票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脅天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葉知秋(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五章 兵家四道(大爆發求票票)第九百五十章 九陰九陽(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三章 道友與貧道(求票票)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幻音天韻(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紫衣甘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