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這是一種情懷

也許人活得越久就越會相信緣分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

又或者說就是那種隱隱之間的因果,那些討論玄學的學說也不一定總是錯的,也許是巧合,總會有那麼一些時候人們會感覺到種理論上來說還不能用知識解釋的東西。

如是夢中見過、好像曾經見過的場景在眼前一模一樣的出現,又如是一些難免太過湊巧的巧合。

······

那江山裡始終有那麼一個人一直在走着,帶着一個斗笠,揹着一個書箱,提着一壺酒水,一身白裳,佇着一把黑劍當手杖。拜訪山河,拜訪學士。

偶爾她興致所起,會立於濤濤的河中飲酒作歌。

曾不小心被幾個路人見到,驚爲天人。

偶爾她走得疲倦,便直接倒在路旁酣睡,直到日暮遲遲。

遇到過一個落魄的書生,她開始相信緣果,便給了書生一本書,就算是她給的緣。

偶爾她看倦河山,也會走到市井之間,弄些酒錢,聽些人言。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世人開始叫她百家先生,許多都在找她。若是遇到相緣之人,她會交於一本書,若是遇不到也便是無緣了。

顧楠走了不知道幾年,她只知道她幾乎踏過了這片土地的每一個地方,每一處高山,每一處川河。

她到過五嶽之巔,也曾路過江河之畔。見過浪潮之間的日升日落,也聽過山林之間的猿聲起伏。

一路上,她拜訪過很多人,有人對她閉門不見,有人與她促膝長談。

她所記的文本越來越多,到最後卻又開始漸漸變少。

她的書箱放不下這麼多書,所以她開始將這些文本概總。原本每一派的學說她都記有數本書文,被她彙總之後就變成了一本半本。

在如此之中她纔算是真的將這些百家之說開始學了,而不再是隻是記下。

她之人只是中人之姿,爲了將這些書文看懂,她用了很多年,卻依舊不敢說自己已經學會了。

很多年是幾年,她也不知道,她只知道她看過了許多人生老病死,也看過了這王朝的興敗復起。

是個她記不得的年間,西漢傾頹,一個叫王莽之人得之大權,推行改革。

其中改革行制都讓顧楠都有一種錯覺,這王莽莫非和自己是一個來路?

無怪呼她,王莽所行的改革除了改革貨幣和修改地名之外,許多地方都給她熟悉的感覺。

土爲國有,均分於民。

廢除奴婢,修改勞動法制。

朝政參與的國中經濟規劃,實行國營專賣,建立貸款體系。

將一天100刻的古計時法修改爲一天120刻的新計時法。

還有等等,不過他做事似乎是太過於急切了,在許多官職的改革之中未有把控,使得新政不穩。

而且漢家年間重立了秦朝廢除的分封制度,使得外戚世家的勢力異常深厚,當年秦時,世家勳貴最薄弱的時候,也不好將這些人聚而滅之,何況是現在。

王莽的新政很快就出現了問題,改制沒有解決西漢末年以來的土地兼併以及流民問題。相反,由於他討伐匈奴和周邊之國,大興土木,大爲加重了老百姓的賦稅、徭役負擔,甚至造成成千上萬的百姓死於非命。

又是那幾年,天降旱災,饑民遍地,米價從數十錢漲到了兩千錢。(這個是歷史上有的,真不是我安排的。)

那段時間顧楠也吃不上飯,這也讓她又發現了一件事,她餓不死。

也不知道是應該慶幸還是悲哀。

在顧楠的眼裡一切都很熟悉,那些年的秦國亦是如此,改革還未有完全實施,匈奴和百越連連來犯,使得不得不修築城牆,起兵遠征,使得民役加重。

之後也一樣的就是天災人禍,同樣的天災讓國中徹底動盪。

到了末年,米價上漲到了每斛價值黃金一斤,旱、蝗、瘟疫、黃河決口改道。顧楠似乎又是再看了一遍當年的秦國模樣,就像是一副如有安排的模樣。

後來的瘟疫盛行,她開始遊方各地,她救不了太多人,也不必一定能治好瘟疫,她只能盡她所能。治好了一些人,也看着許多人死去。

只能說她作爲一個穿越之人確實不夠合格,沒辦法通背各朝歷史,也不能造出能改變民生的科技。

她路過一個叫做昆陽的地方,在那裡她看到了一場交戰。

聽聞是一個叫做劉秀的人領數萬人交戰前來清剿的數十萬人,那幾日風雨交加,顧楠遠遠的見到一道流光劃過天側。

後聽聞是隕石落營,那劉秀帶着數萬人擊潰了十倍於己的敵軍。

或許真有什麼定數吧,在那冥冥之中?

顧楠之後再也沒有聽過那朝政之事,只知後來,那劉秀繼位,建立東漢,順治天下,行光武中興,算是將這破敗的天下重立。

百家先生的傳言,在那亂世之中也未有沒去,聽聞她在瘟疫之時各地行醫,救治了無數人。

後來如何就沒人早知道了,只當是她已經在那瘟疫之中故去。

直到不知又是被誰提起,有人說在一處又見到了此人。

這百家先生從武帝時期就有,若是活到如今該是有百餘歲了,先是沒有幾多人信。

奈何常有人說是自己見到了,有的只是搖脣鼓舌,可有的的模樣像是真的見過一般。

說是在山中見到那百家先生採藥的,說是在遊玩之時見到白衣人過路的。說的皆有根據所依,同行之人也都說是。

人少有能活百餘歲者,人說百家先生已是得道,隱於山中,不問人世。

盛世不出,逢亂方會入世。

其傳聞如是黃石老人之輩,偶爾被人提起,時間久了也只當是仙玄之談,無有人當真了。

顧楠後來也少有去拜訪學士了,她背後的書箱裡的書被她所寫的越來越少,其中內容也是愈加精簡了許多。

再之後,書箱之中的書又開始越寫越多,她自己是又在長路之中新寫了許多東西。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人是誠不欺她的。

額,雖然現在應當分不清楚誰是古人。

歷史上王莽和劉秀的這一段卻是很有趣也有一種很宿命的感覺,之所以不重點寫這一段是因爲這一段和秦朝末年的重合度有一些高。同樣是改革,同樣是天災不斷,同樣是人禍連連,不過這些都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真的有一種宿命感,所以就不準備詳細寫了。三國時期的故事會開始有一些歷史的改變,主角開始漸漸積累起了足夠的知識和能力,有了基礎。

第三百九十二章:也許這就是超兇吧第五十二章:降如虎軍,歸似凱旋第三十八章:彌天大謊第二百六十二章:那一日的朔方第二十八章:鬼谷說劍第二百四十一章:秦世如何?第二百五十一章:不會再有人來了第四百六十三章:人活着總是有一些責任的第一百四十三章:小看一個人是不可以的第四十五章:有錢總是能好說話第二百九十一章:做想做的事就好了第三百九十六章:天下再無陷陣軍第六十六章:人死了便是器物第六十五章:三百禁衛,當有吾名,其實這是個flag啊第三十八章:彌天大謊第一百七十一章:人生當世自爲心中執念第二百一十四章:要是知道是你不會請你進來第三百八十三章:執念不能太深第一百七十三章:皮這一下你開心嗎?第三百八十七章:必須得有人去第四百六十八章:可以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了第二百四十六章:順勢而爲第二百三十五章:便是天意,爲何至此第二百三十七章:共走一遭第二百六十九章:天下哪來的不食人間煙火的閒人第二百二十七章:人生當時無苦纔是人生第三百六十八章:平時爲人好的話別人就不會懷疑你第三百三十六章:下棋也要等到人入局纔可以的第三百零九章:失職了就不要請罪了第四百三十九章:指路的人第三百四十二章:再聞相將第三百九十三章:丟人第三百六十九章:控制情緒很重要第二百一十七章:讓人期待一下吧第一百三十一章:我開玩笑的第一十四章:黑哥的面子第三百九十三章:丟人第一十九章: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第一百二十四章:披喪之軍第一章:並不是所有老人家都是手腳不靈便的第二百七十三章:南陽諸葛氏,好爲梁父吟第四十六章:說起來,我也不想打仗第二百三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一十九章:當你老了,額,這麼說是不是太早了第三十五章:你怕是在爲難我顧某第九章:不一樣的總有它不一樣的原因第四百一十一章:讓自己心安的歸處第一百零三章:身爲王家第四十八章:哀兵必勝第四百四十二章:別忘了我第一百零七章:渭水之畔,黑劍無格第二百二十六章:我應該是要比你熟悉這東西纔對的第三百七十三章:敢稱國賊第六章:廉頗,不是負荊的那個嗎第四百三十七章:下次,我請你喝第四百零九章:總是會有這種恰巧的偶遇第二百七十章:百家先生的書箱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無雙第一百四十八章:所以這最後一句是什麼時候寫上去的呢第三百三十九章:人不像是人,能像什麼第一百七十章:那真是巧了第四百零三章:爲何世事總是哀第一百七十八章:何爲王第一百八十三章:不要隨隨便便唸叨別人的名字第二百四十三章:一載第二百八十六章:都說了,不要迷信第五十二章:降如虎軍,歸似凱旋第三百三十六章:下棋也要等到人入局纔可以的第一百二十章:兒子怕老子,嗯,一直都是如此第四百零五章:有很久沒寫信了第四百三十九章:指路的人第四百三十一章:以爲此生不負第一百六十一章:失格之劍第二百二十章:上一章的章節數寫錯了,改不過來了第三百四十章:上下之策第六十七章:假呼嚕和真呼嚕聲對的區別還挺大的第四百一十一章:讓自己心安的歸處第四百二十章:簡單點,表達的方式簡單點第七十九章:黑軍白衣第二百四十七章:下定決心就好了第四百四十七章:桃園夢斷第一百九十七章:伊人恍然如舊第二十二章:畫中仙第二百三十六章:我,背的可對了?第一百六十一章:失格之劍第三百七十二章:憑一腔熱血第一百零六章:枯樹新芽第四百四十六章:最後一個白馬義從第一百一十八章:所以偷窺是不行的第一章:並不是所有老人家都是手腳不靈便的第一百九十五章:尚爲韓王第一百六十四章:莫名其妙的堅持第一百九十六章:就算是不喝也不能亂倒東西第四百六十章:所以不能隨隨便便的給人承諾第二百三十六章:我,背的可對了?第一百一十六章:書生,不若早些打完第三十章:不見後路第三十六章:嶄新的天下?忽悠,你接着忽悠第三百九十四章:三軍入陣第一百八十一章:爲這世道,送上一程
第三百九十二章:也許這就是超兇吧第五十二章:降如虎軍,歸似凱旋第三十八章:彌天大謊第二百六十二章:那一日的朔方第二十八章:鬼谷說劍第二百四十一章:秦世如何?第二百五十一章:不會再有人來了第四百六十三章:人活着總是有一些責任的第一百四十三章:小看一個人是不可以的第四十五章:有錢總是能好說話第二百九十一章:做想做的事就好了第三百九十六章:天下再無陷陣軍第六十六章:人死了便是器物第六十五章:三百禁衛,當有吾名,其實這是個flag啊第三十八章:彌天大謊第一百七十一章:人生當世自爲心中執念第二百一十四章:要是知道是你不會請你進來第三百八十三章:執念不能太深第一百七十三章:皮這一下你開心嗎?第三百八十七章:必須得有人去第四百六十八章:可以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了第二百四十六章:順勢而爲第二百三十五章:便是天意,爲何至此第二百三十七章:共走一遭第二百六十九章:天下哪來的不食人間煙火的閒人第二百二十七章:人生當時無苦纔是人生第三百六十八章:平時爲人好的話別人就不會懷疑你第三百三十六章:下棋也要等到人入局纔可以的第三百零九章:失職了就不要請罪了第四百三十九章:指路的人第三百四十二章:再聞相將第三百九十三章:丟人第三百六十九章:控制情緒很重要第二百一十七章:讓人期待一下吧第一百三十一章:我開玩笑的第一十四章:黑哥的面子第三百九十三章:丟人第一十九章: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第一百二十四章:披喪之軍第一章:並不是所有老人家都是手腳不靈便的第二百七十三章:南陽諸葛氏,好爲梁父吟第四十六章:說起來,我也不想打仗第二百三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一十九章:當你老了,額,這麼說是不是太早了第三十五章:你怕是在爲難我顧某第九章:不一樣的總有它不一樣的原因第四百一十一章:讓自己心安的歸處第一百零三章:身爲王家第四十八章:哀兵必勝第四百四十二章:別忘了我第一百零七章:渭水之畔,黑劍無格第二百二十六章:我應該是要比你熟悉這東西纔對的第三百七十三章:敢稱國賊第六章:廉頗,不是負荊的那個嗎第四百三十七章:下次,我請你喝第四百零九章:總是會有這種恰巧的偶遇第二百七十章:百家先生的書箱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無雙第一百四十八章:所以這最後一句是什麼時候寫上去的呢第三百三十九章:人不像是人,能像什麼第一百七十章:那真是巧了第四百零三章:爲何世事總是哀第一百七十八章:何爲王第一百八十三章:不要隨隨便便唸叨別人的名字第二百四十三章:一載第二百八十六章:都說了,不要迷信第五十二章:降如虎軍,歸似凱旋第三百三十六章:下棋也要等到人入局纔可以的第一百二十章:兒子怕老子,嗯,一直都是如此第四百零五章:有很久沒寫信了第四百三十九章:指路的人第四百三十一章:以爲此生不負第一百六十一章:失格之劍第二百二十章:上一章的章節數寫錯了,改不過來了第三百四十章:上下之策第六十七章:假呼嚕和真呼嚕聲對的區別還挺大的第四百一十一章:讓自己心安的歸處第四百二十章:簡單點,表達的方式簡單點第七十九章:黑軍白衣第二百四十七章:下定決心就好了第四百四十七章:桃園夢斷第一百九十七章:伊人恍然如舊第二十二章:畫中仙第二百三十六章:我,背的可對了?第一百六十一章:失格之劍第三百七十二章:憑一腔熱血第一百零六章:枯樹新芽第四百四十六章:最後一個白馬義從第一百一十八章:所以偷窺是不行的第一章:並不是所有老人家都是手腳不靈便的第一百九十五章:尚爲韓王第一百六十四章:莫名其妙的堅持第一百九十六章:就算是不喝也不能亂倒東西第四百六十章:所以不能隨隨便便的給人承諾第二百三十六章:我,背的可對了?第一百一十六章:書生,不若早些打完第三十章:不見後路第三十六章:嶄新的天下?忽悠,你接着忽悠第三百九十四章:三軍入陣第一百八十一章:爲這世道,送上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