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七章:大勝

蒙古騎兵再次衝透了獵騎兵的淡薄陣線,但他們在獵騎兵的排槍下,再次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衝透了獵騎兵組成的陣線後,蒙古騎兵所面對的就是已經將漢軍騎兵清出戰場,匆匆組織後就向他們發動了反衝鋒的陳軍突騎兵!

……

在騎兵戰場的另外一面,就在蒙古鐵騎向着馬步兵火槍方陣發動了衝鋒,並且已經確定不可能停止和回頭的時候,楊妙真終於投入了手中最後的一點預備部隊。

那是兩個團的胸甲騎兵。

陳憲將所有突騎兵都改成胸甲騎兵的想法,最終在大部分騎兵將領的不理解之下,不得不打了折扣,最終只建立了兩個團的胸甲騎兵。

而這兩個團的胸甲騎兵在這次戰場上,被楊妙真留下來,作爲對付敵人輕騎兵的手段。

兩個團的胸甲騎兵以營爲單位,向着蒙古騎兵後方本陣,發動了密集陣列的牆式衝鋒,他們一列又一列,向着蒙古騎兵本陣推了過去。

在命令鐵騎對陳軍的馬步兵組成的燧發槍方陣發動了決死衝鋒之後,木華黎的蒙古騎兵本陣就只剩下了輕騎兵。

爲了追求速度,在最後的衝鋒階段,胸甲騎兵的隊伍不可避免的散亂了一些,但依然能大體的維持着陣形。

面對如牆般衝上來的陳軍騎兵,蒙古輕騎再次使用了他們傳統的技巧。

他們一鬨而散,以百戶爲單位,開始了看亂實律的逃跑和穿插。

如果追來的敵人爲了追擊他們而分散,他們就會互相配合着,將散開的敵人拉的更散並一個個絞殺。

已經吃過一次虧的陳軍騎兵當然不會再上當,胸甲騎兵以營爲單位,互相交錯開來,將衝鋒之牆向兩邊擴展,形成了一個寬大的正面,向前滾滾推去。

很快蒙古輕騎們就感覺到了不同,這羣陳軍騎兵太快了。

因爲只建成了兩個團的胸甲胸甲騎兵,所以陳憲爲這兩個團的胸甲騎兵挑選了最優秀的騎兵,配備了最好的戰馬,他們胯下的戰馬要麼是陳憲自己的牧場中培育出的優質戰馬,要麼就是從採購的馬匹中百裡挑一的寶馬。

騎兵優秀,馬好,再加上他們身上的盔甲不重,所以胸甲騎兵的衝鋒速度比蒙古輕騎兵的速度還要快。

在胸甲騎兵的快速追趕下,拼命逃跑的蒙古輕騎的安息回首箭戰術,很難發揮不出來,他們被一個個的追上,一個個的被胸甲騎兵形成的“牆”碾過……

蒙古輕騎雖然厲害,但畢竟不是神仙,在這種比他們更快的衝擊騎兵的追擊下,他們由假亂變成了真亂……

最終,除了兩翼的輕騎兵僥倖逃開之外,整個蒙古輕騎兵羣被胸甲騎兵整個碾穿。

一直在觀陣的楊妙真發現,從兩翼逃脫的蒙古輕騎兵實在散的太開,繼續追擊很難會有什麼戰果,命令棋牌官通過旗幟給胸甲騎兵下達了收兵的命令。

而在近處,連續突破了馬步兵燧發槍方陣,獵騎兵的線性陣列,又迎頭被重新集合的陳軍突騎兵反衝鋒,蒙古鐵騎終於無法承受,徹底崩潰混亂,並很快被陳軍突騎兵和重新組織起來的獵騎兵聯合絞殺!

騎兵已經一敗塗地,但另外一邊的蒙古漢軍的步兵依然在勉強堅持,他們畢竟人數比較多。

但是,當獵騎兵和馬步兵出現在他們的身後的時候,這支步兵也終於徹底崩潰。

接下來就是陳軍騎兵騎兵收割勝利的時候了。

這場大戰,史稱河間之戰,木華黎的漢軍部隊幾乎全軍覆沒,只有極少數人跑了出來,除了當場戰死的,大部分被陳軍俘虜。

木華黎的蒙古騎兵部隊也損失慘重,其中鐵騎幾乎全軍覆沒,輕騎兵也傷亡過半,能跑回去的只有一萬多人,木華黎本人倖免於難。

回到中都城後,木華黎立即將城裡的工匠全部遷移到山西的西京也就是後來的大同城。

在離開中都時,木華黎再次一把火燒了這座城市。

而河北那些投奔蒙古的漢人豪強則被木華黎拋棄在了河北。

身在蘇州的陳憲並不知道這場大勝。

按照陳憲的計劃,在河北戰場上,李石和楊妙真應該能打退木華黎的進攻,但他們沒有想到這兩人竟然將木華黎打的一敗塗地,連河北都扔了。

而按照陳憲原本的計劃,他會在河北戰場開打之後,在遼東開闢第二戰場,迫使木華黎疲於奔命。

雖然河北戰場的結果出乎陳憲意料,但這並不妨礙陳憲計劃的執行。

無論如何,遼河平原,他必須取。

這兩年來,隨着自身實力的恢復和蒙古人的壓力,耶律留哥對陳憲的馬匹生意,已經越來越陰奉陽違了,他的陰奉陽違,讓他在陳憲眼中的價值不斷的下降。

就在河間大勝之後的第三天,陳憲率領着一百多艘大小船隻涌入了遼河口,在兩年前他們曾經登陸過的那處河灣再次登陸。

登陸之時,先由小型將帆船將步兵送上岸,步兵在岸邊建立灘頭陣地後,工程隊接着上岸,快速修建了簡易碼頭。

接下來,大炮和各種物資備源源不斷的送上岸,短短兩天時間,一座穩固的軍寨就出現在了遼河岸邊。

等到耶律留哥收到消息,率領騎兵趕到的時候,看到的就是一座讓他頭皮發麻的寨子。

耶律留哥只看了一眼寨子,掉頭就走。

這兩年來,耶律留哥用大量的馬匹從陳憲那裡換來了大量的物資裝備。

他又用這些物資裝備,招募武裝了一支人數超過七八萬人的大軍。

此時耶律留哥的實力遠比連年前強大的多,但兩年前的失敗留哥耶律留哥的映像實在是太深刻了,特別是大炮。

所以當耶律留哥看到那座用草袋裝着沙土壘成的圍牆,以及加在圍牆四角上的壘土炮臺上的那一座座巨大的烏黑大炮之後,立即就打起了退堂鼓。

帶着騎兵撤退的耶律留哥並沒有退回遼陽,而是進入了海州城。

雖然心中憂懼,單耶律留哥並不是草包,他也知道,若是失了海州,那他的遼陽也就很難守住了。

也就在這時,華北大勝的消息傳到了陳憲耳朵裡。

聽到這個消息,大喜過望的陳憲立即就改變了自己的作戰策略。

之前爲了減輕山東的壓力,陳憲計劃快速滅亡耶律留哥,好吸引木華黎分心,如今山東取得大勝,陳憲立即改變計劃,他準備再次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戲,棱堡推進穩紮穩打。

七十章:敵至四十一章:背後黑手四十七章:衝突五十四章:搬家,襲擊九十九章:送神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一零三章:行政體制九十章:忙碌十五章:折服第四章:突破束縛一一四章:列陣七十四章:戰鼓敲響十五章:折服九十五章:新建三一三章:再徵高麗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一二六章:噩夢三二五章:兵權!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一三二章:燈籠引路一六一章:棄城一四六章:死亡之路一六三章:開礦,撤退二零二章:蠶食華北,偵騎初交鋒三十三章:暗流涌動一八八章:造船三十九章:報紙三十九章:霍員外一五八章:誘敵,伏擊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一零三章:行政體制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四十七章:衝突一四七章:收穫,名聲五十一章:山民九十六章:水庫一六零章:渡河,堵門一一四章:列陣三四三章:參謀八十六章:勝利果實一一八章:戰後一一三章:後悔一八零章:修路,臨朐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八二章:議和一零四章:艱難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一二一章:恢復商路一零九章:造炮三十四章:陳憲的秘密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九四章:明州港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三十章:麻煩上門九十章:忙碌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五十三章:準備七十九章:傷員三四零章:錯失良機一五二章:伺機,結親五十一章:山民三三七章:第二戰場三十七章:改進(中)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第一章:穿不逢時三四四章:水泥過剩二零二章:蠶食華北,偵騎初交鋒六十八章:楊妙真四十六章:首戰二十五章:鬥陣九十一章:治療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九十四章:何長青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三十四章:陳憲的秘密一六七章:換馬,擴張,消化一一零章:驅虎一六三章:開礦,撤退九十七章:人口四十章:新學徒三四一章:笨辦法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一一九章:安撫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四八章:生意二零零章:敗留哥,做生意一八零章:修路,臨朐六十三章:改進火繩槍九十六章:水庫一六零章:渡河,堵門十四章:槍法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一一五章:抄後路三一四章:大軍雲集一零四章:艱難
七十章:敵至四十一章:背後黑手四十七章:衝突五十四章:搬家,襲擊九十九章:送神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一零三章:行政體制九十章:忙碌十五章:折服第四章:突破束縛一一四章:列陣七十四章:戰鼓敲響十五章:折服九十五章:新建三一三章:再徵高麗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一二六章:噩夢三二五章:兵權!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一三二章:燈籠引路一六一章:棄城一四六章:死亡之路一六三章:開礦,撤退二零二章:蠶食華北,偵騎初交鋒三十三章:暗流涌動一八八章:造船三十九章:報紙三十九章:霍員外一五八章:誘敵,伏擊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一零三章:行政體制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四十七章:衝突一四七章:收穫,名聲五十一章:山民九十六章:水庫一六零章:渡河,堵門一一四章:列陣三四三章:參謀八十六章:勝利果實一一八章:戰後一一三章:後悔一八零章:修路,臨朐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八二章:議和一零四章:艱難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一二一章:恢復商路一零九章:造炮三十四章:陳憲的秘密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九四章:明州港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三十章:麻煩上門九十章:忙碌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五十三章:準備七十九章:傷員三四零章:錯失良機一五二章:伺機,結親五十一章:山民三三七章:第二戰場三十七章:改進(中)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第一章:穿不逢時三四四章:水泥過剩二零二章:蠶食華北,偵騎初交鋒六十八章:楊妙真四十六章:首戰二十五章:鬥陣九十一章:治療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九十四章:何長青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三十四章:陳憲的秘密一六七章:換馬,擴張,消化一一零章:驅虎一六三章:開礦,撤退九十七章:人口四十章:新學徒三四一章:笨辦法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一一九章:安撫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四八章:生意二零零章:敗留哥,做生意一八零章:修路,臨朐六十三章:改進火繩槍九十六章:水庫一六零章:渡河,堵門十四章:槍法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一一五章:抄後路三一四章:大軍雲集一零四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