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一朝權在手

魏都京都城。

自從魏軍繳械投降,燕軍進入魏都城之後,韓玄齡以剛柔並濟的手段,很快就穩定了京都城的局勢。其後更是向魏國南部地區的各郡縣發佈了公告,各地方官員各安其職,穩定當地局勢,有功者論功行賞,這讓本來惴惴不安的地方官吏們頓時鬆了口氣。

本來聯軍進入亭水關後,兵分兩路,幾乎稱得上是勢如破竹,其中雖然不乏一些意志堅定的魏國地方官員率領弱小的地方武裝據城阻擋聯軍前進的速度,但是面對強大的聯軍攻勢,幾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大部分的魏國官員在聯軍的軍隊還沒有抵達之時,早就收拾好金銀細軟拖家帶口逃離,流民如水,再加上南風攻入山南郡,對世仇西魏國的百姓舉起屠刀,更是導致大量的山南郡百姓向北逃離,實際上魏國的整個南部地區已經是混亂不堪,難民如潮,更有強悍刁民劫掠搶奪,各地幾乎每日裡都是哭聲震天。

而且魏帝爲了準備魏都保衛戰,早就開始將地方上的糧草大肆徵入京都城中,讓本就貧瘠的魏國地方上缺乏糧食,難民無糧,不少人以樹葉草莖充飢,境遇極其悲慘。

韓玄齡拿下魏都之後,第一時間自然是穩住京都城,隨後瞭解到魏國南部地區的狀況,於公來說,魏國陷入混亂對燕軍並無益處,流民成災,匪患叢生,雖然強大的燕軍並不畏懼,但是既然是攻取了這些地方,自然是要一個穩定的社會,否則總會給燕軍帶來麻煩,而且這些土地實際上也將變成大燕國的土地,土地上的黎民也將是大燕的子民,安撫百姓收服人心自然也是緊急要務。就是於私來說,韓玄齡也不忍看到魏國的百姓因爲這場戰爭陷入悲慘境地,他聽得稟報,心中甚是難過。

他召集了一批以汪敬衛爲首的魏國降臣,商議起了如何穩定魏國南部局勢,好在這羣降臣之中,倒也不乏才幹之士,獻計獻策,韓玄齡集思廣益,又思慮兩日,終是頒下了軍令,公告魏國原有的地方官吏各歸其位,依然擔任原來的官職,其責便是平定當地的匪患,安撫難民。

魏國官員幾乎人人都覺得魏國被滅後,自己也必將遭受滅頂之災,京中的官員跑不了,每日裡膽戰心驚惶恐不安,但是地方的官員們早就隱匿起來,希望躲過一劫。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燕軍竟然會有這樣一道命令傳下來。

能夠保命,而且還能夠官復原職,如此美事,誰不希望,如果燕人這道命令是真的,自然是官員們求之不得的事情。

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官員來說,做燕國的官和做魏國的官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要有權勢在手,能夠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那纔是真正的東西。

但是命令雖然頒下來了,魏國的官員卻並不相信,不少人心中只覺得這是燕人的計謀,是想要用這一招引蛇出洞,將隱匿的官員俱都引出來,然後再一網打盡永絕後患。

十人之中,倒有九人存了這樣的想法,所以命令頒下後,一開始倒並無起作用。

好在地方官員衆多,雖然有不少官員隱匿的很是安穩,但還是有一小撮官員在逃命之中,被民匪搶劫,有些連同家小一起丟了性命,亦有丟了所有錢財只剩下性命的,聽到這道命令,雖然猶疑,但是已經是錢財官位盡失,還不如就此賭一下,若是真的,就能官復原職東山再起,若是假的,大不了送上一條性命而已。

於是,便有一部分官員趕往京都城,而韓玄齡早就設立了專門的衙司處理此事,官員到達後,便有專人接待,登記在冊,隨即便發放令符配上隨從,趕去原職赴任。

如此一來,用不了幾日,這衙司便成了最爲繁忙的處所,每日裡都有趕過來的魏國地方官員,韓玄齡令人從魏國的吏部衙門取出官員名冊,一一覈對,若是一切真實,便即發赴地方任職。

韓玄齡這般做,不論官員品性讓他們官復原職,也是迫於無奈之策,當前戰事遠沒有結束,燕軍雖然掌控了魏國的京都城以及京都城南部地區,吞下了大半個魏國,但是慶人的主力卻已經集結在山北郡,雖然慶軍在攻魏之戰中損失慘重,如今還出現後勤補給嚴重不足逇狀況,但是他們終究擁有龐大的軍團,而且身後還有一個完整的慶國,燕軍始終要面臨這北方的壓力,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就開始對魏國進行戰後重建的工作。

也正因如此,他只能暫行此招,如今要從燕國調派官員前來就任,那當然是不現實的事情,而魏地卻必須要穩定下來,這些魏國官員對魏國地方的狀況十分了解,用他們進行平定匪患安撫百姓,那定然是駕輕就熟。

雖然這樣存在着某些隱患,但是比起任由魏地繼續混亂下去,這樣做顯然利大於弊。

魏都陷落比預想着中的要造出許多,所以在魏都的倉庫之中存放着大批的糧食,雖然燕軍糧草方面也不闊綽,但韓玄齡卻還是從倉庫中抽調出了大批的存糧,用於救濟難民。

約法三章、任用魏吏,放量賑災,進入魏都城後,韓玄齡在短短時日連出三招,其效果竟是比韓玄齡預料的還要好。

魏都很快就穩定下來,京中的店鋪甚至恢復了生意,而那些魏吏赴任之後,爲了能夠立下功勞穩住官位,卻也是比從前賣力的多,各地混亂局面雖然不至於這麼快就完全控制住,但卻已經收到了極佳的效果,讓局勢迅速好轉。

而韓玄齡自然也是傳令地方,若是有功,必將記錄,等到時局穩定給予封賞,但是若藉機掀起波瀾,必將嚴懲。

大部分官員恢復官位之後,倒是老老實實,卻也有少部分地方官員復國之心不死,藉機收回地方權力,想要聚衆起事,卻早被韓玄齡安排的人手察覺,韓玄齡派出人馬,迅速平定,而且在這個時候展現了他的鐵血手段,毫不留情地予以滅門之懲罰,如此一來,卻是震懾住了衆官。

在軍事部署方面,韓玄齡除了嚴密控制住魏國心臟京都城,另派出孔非所部,迅速趕往魏郡北部的黑林沼,扼守其地,阻擋慶軍意圖謀取安西郡。

韓玄齡的一系列做法,讓他在西北軍中威望迅速提升,從韓漠到韓玄齡,西北軍已經打下了極深的韓家烙印。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如此時刻,受人敬重的韓玄齡卻突然被人謀害,當這道消息傳出來之時,西北軍的將領們簡直不敢置信。

主將遇害,軍心不穩,魏都開始出現混亂,如果局勢如此發展下去,燕軍必將陷入危局之中。

也就在這個時候,韓滄突然站出來,將韓玄齡遇害的經過向諸將言明,而且第一時間內將謀害韓玄齡的兇手汪敬衛抓進了大獄,雖然汪敬衛一再喊冤,但是在嚴刑拷打之下,他最終屈服,當着這西北軍衆將之面,用已經被打的幾乎不剩牙齒的嘴巴哆哆嗦嗦地交代了謀害韓玄齡的經過。

於是衆將得知,這汪敬衛所謂的投誠是假,他自始至終對魏帝都忠心耿耿,他的投降,不過是苦肉計而已。

他知道魏國必破難以倖免,所以早就與言赤信謀劃好,要故意投降,找到機會,將燕軍主將害死,讓燕軍陷入混亂之中,如此一來,便有機會東山再起,重新集結魏軍將燕人趕出魏都。

其中計劃,不但有言赤信參與,還有魏國降將薛破夜,薛破夜早已經蠢蠢欲動,只待韓玄齡被害之後,便即召集舊部,欲圖再起。

而韓滄行動迅速,第一時間抓住了即將逃跑的汪敬衛,而且還將準備起事的薛破夜等十餘名魏國降將俱都抓捕,只是言赤信卻趁亂逃跑,所以韓滄令人追捕,更是發下了通緝令,但有抓獲言赤信者,賞金千兩。

西北將領中雖然不乏心思慎密之人,感覺汪敬衛謀害韓玄齡這件事情頗有些詭異,但是大多數將領卻是武夫,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他們征服了西魏國的都城,卻保護不周,讓他們的主將被魏人的陰謀所害,這幫憤怒的將領在韓滄的帶領下,終是將謀害韓玄齡的一干魏人俱都萬刀分屍。

魏國大將薛破夜沒有死在沙場之上,卻被一幫西北將領亂刀砍死在監獄之中,而汪敬衛賣主求榮,本以爲走的是一條富貴之道,卻最終還是死在了燕人的手中。

韓玄齡之死,消息並沒有隱瞞住,很快傳開,魏都頓時起了騷動,一些復國之心不死的魏人慾圖趁機而起,而韓滄使用鐵血手段,很快將魏都的動亂平息了下去。

在韓玄齡死後的混亂時刻,韓滄挺身而出,不但誅殺了謀害韓玄齡的魏人一黨,而且穩住了局勢,讓燕軍面臨的險惡境況轉危爲安。

理所當然地,韓滄便開始接替韓玄齡,代行西北大將軍軍權。

西北軍雖然有些將領感覺事情很是古怪,但是大家卻也都知道,在這樣的時刻,燕軍不能沒有主帥,必須要有人站在最高處穩住西北軍的軍心,而不可否認,當前形勢下,韓滄或許是最爲合適之人。

第489章 斗酒第124章 破局第662章 飄來一片雲第1130章 驚天大網第515章 拓胡主家落第988章 往西方去第747章 奪門而入第923章 風隕第259章 箭穿靶第699章 韓青的秘密行動第539章 雨中跡第145章 看寶第428章 冷香第469章 迎親第705章 朝上怪事第190章 尋仇第1章 月下事第282章 刑部驗屍第202章 含笑的怒火第854章 惡鬼第551章 乾心殿內賽寒霜第600章 那個人第537章 脫身第889章 開價第1084章 風騎亂第100章 白楊林外的馬車第119章 一枝一片雪第777章 計中計第465章 故人聚第1134章 男兒頌(上)第891章 敲詐?借?第854章 惡鬼第395章 迫害第512章 驚夜第792章 精明的老太爺第267章 兵演第116章 荒郊客棧第729章 伸向風騎的手第772章 顛倒是非第520章 作威作福第540章 黑袍第126章 奇策第552章 聖心似海第835章 奪花第760章 致命偏差第1050章 兵臨海岸第304章 迎接第121章 藏龍臥虎第458章 護獵第308章 四連策第813章 未見先語第167章 金錢坊第231章 寡婦第195章 囚牢第626章 風流才子唐淑虎第513章 誣陷第878章 皇子?公主?第500章 壞心思第1034章 是耶非耶?是真是幻?第995章 吸血因陀羅第986章 玄機授藝第591章 打他個桃花滿天飛第658章 匕首之謎第180章 讓人嘲笑的封賞第36章 昌德侯第179章 混亂朝堂第1110章 生死誰人知第984章 鶴鳴第561章 犯西花廳者,雖強必誅!第881章 十三劍手第801章 人質第334章 危機第940章 斷魂策第304章 迎接第185章 東西之爭第721章 軍報第601章 陋室密見第347章 打草驚蛇第754章 帝心第347章 打草驚蛇第55章 除鯊計第863章 北方殺胡令第820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572章 我很累!第263章 老太君第163章 進京第1132章 凝露夜花指第633章 聖將第187章 新任廳長第1122章 百騎入狼穴第289章 擁抱第247章 朝堂結盟第563章 蛇頭第161章 寂寞庭院深幾許第800章 夜空下的暗黑軍團第669章 心跳第466章 倭之丸第1038章 幕後有乾坤第762章 這一生!第470章 皇帝賜劍
第489章 斗酒第124章 破局第662章 飄來一片雲第1130章 驚天大網第515章 拓胡主家落第988章 往西方去第747章 奪門而入第923章 風隕第259章 箭穿靶第699章 韓青的秘密行動第539章 雨中跡第145章 看寶第428章 冷香第469章 迎親第705章 朝上怪事第190章 尋仇第1章 月下事第282章 刑部驗屍第202章 含笑的怒火第854章 惡鬼第551章 乾心殿內賽寒霜第600章 那個人第537章 脫身第889章 開價第1084章 風騎亂第100章 白楊林外的馬車第119章 一枝一片雪第777章 計中計第465章 故人聚第1134章 男兒頌(上)第891章 敲詐?借?第854章 惡鬼第395章 迫害第512章 驚夜第792章 精明的老太爺第267章 兵演第116章 荒郊客棧第729章 伸向風騎的手第772章 顛倒是非第520章 作威作福第540章 黑袍第126章 奇策第552章 聖心似海第835章 奪花第760章 致命偏差第1050章 兵臨海岸第304章 迎接第121章 藏龍臥虎第458章 護獵第308章 四連策第813章 未見先語第167章 金錢坊第231章 寡婦第195章 囚牢第626章 風流才子唐淑虎第513章 誣陷第878章 皇子?公主?第500章 壞心思第1034章 是耶非耶?是真是幻?第995章 吸血因陀羅第986章 玄機授藝第591章 打他個桃花滿天飛第658章 匕首之謎第180章 讓人嘲笑的封賞第36章 昌德侯第179章 混亂朝堂第1110章 生死誰人知第984章 鶴鳴第561章 犯西花廳者,雖強必誅!第881章 十三劍手第801章 人質第334章 危機第940章 斷魂策第304章 迎接第185章 東西之爭第721章 軍報第601章 陋室密見第347章 打草驚蛇第754章 帝心第347章 打草驚蛇第55章 除鯊計第863章 北方殺胡令第820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572章 我很累!第263章 老太君第163章 進京第1132章 凝露夜花指第633章 聖將第187章 新任廳長第1122章 百騎入狼穴第289章 擁抱第247章 朝堂結盟第563章 蛇頭第161章 寂寞庭院深幾許第800章 夜空下的暗黑軍團第669章 心跳第466章 倭之丸第1038章 幕後有乾坤第762章 這一生!第470章 皇帝賜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