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進宮

東宮門緩緩打開,羣臣的轎子按照先後次序入門,蔚爲壯觀。

韓漠只透過縫隙,就看到遠處龐大的宮殿矗立在大地上,鋪着大理石的內宮廣場寬闊無比,衣甲鮮明的御林軍衛士拄着長矛,佩戴着腰刀,佈防在廣場的各個角落,整個廣場空曠而乾淨,但卻透着濃郁的威嚴氣息,那是一種讓人從骨子裡感覺到的威嚴。

站在這樣的廣場內,面對着巍峨的宮殿,每一個人都能從內心深處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廣場上有不少漢白玉石柱,很有規則地矗立在外宮廣場的各處,漢白玉石柱頂端都雕刻着走獸,有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獬豸,行十,鬥牛等神獸走獸,惟妙惟肖,卻又肅穆莊嚴。

燕安殿是外宮最大的宮殿,臣子們都是在這裡下轎子,然後進入燕安殿,這殿中也是有規矩的,並非什麼人都能濟濟一堂,各級官員都有自己相應的整理區,內閣成員的整理區自然是最嚴密的,而韓漠這樣尚無官職卻應旨入宮的人員,那是在靠近殿門的地方等候,所以他一時之間是見不到那些朝廷大員的。

像韓漠這一類應旨入宮的人並不多,小小的角落裡,連上韓漠,也不過六七人而已,雖然韓漠心情也頗爲激動,但是面上還是保持着淡定,而其他幾人卻都是一臉的興奮,互相寒暄着,都顯得很是親切熱情。

韓漠深知,這些人也都是各世家的親信,如今是要進宮受封,雖然表面上一個個笑嘻嘻的,滿面春風親切熱情,但是這些人的肚子裡,估計都是滿腹的心思,看他們雖然笑眯眯地說着話,但是翻來覆去就是那些滴水不漏的客套俗話,那顯然都是在互相提防着。

他也不上前,只是站在角落處,欣賞着宮殿玉柱上的雕刻以及那些壁畫,毫無疑問,中華文明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並沒有沒落,藝術依然璀璨,這些讓人驚歎的建築,浮雕,壁畫,器皿,那都是文化的實體,是中華文明進步的象徵。

並沒有等太久,聽得鼓號聲響,又聽執事太監那尖利的叫喊:“羣臣入殿!”

這裡的“入殿”,自然不是其他的宮殿,而是中朝最大的宮殿,用來處理國政的太平殿。

羣臣束冠理衣,在執事太監的引領下,又是兩條長龍般,齊頭並進,出了燕安殿,在戒備森嚴的御林軍甲士注視下,進入了剛剛打開的東陽門。

東陽門是第二道宮門,沒有東宮門巍峨龐大,但卻更加厚重結實,那是正宗以純銅鑄就,要打開這兩扇銅鑄大門,那是需要機關開啓,僅靠人力還是難以做到。

這第二道宮牆,除了四大正門,更有四處角門,角門上都設有角樓,樓上有弩臺守衛,很是森嚴。

正門是大臣們進出的地方,而四處角門,那便是宮女太監以及一些非重要人士進出的地方,進出盤查也很是森嚴,無論太監宮女,進出之時,若無特殊情況,身上是寸鐵都不能帶的,這自然也都是爲了皇族的安全考慮。

這宮內太監宮女無數,雖然都是服侍皇帝的,但是若說中間沒有與世家和外官勾結的,那是連鬼也不信。

宮內太監和宮女的部門不少,設有十監四司六局,分工細密。

東陽門後,那是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漢白玉拱橋下,水如玉帶,清澈見底,裡面竟然還有金鱗游動。

中朝巍峨磅礴的宮殿建築羣就在前面。

中朝是以太平,中平,保平三殿爲核心,太平在前,中平居中,保平在後,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如夢似幻,金碧輝煌。

三殿建在漢白玉砌成的工字型臺基上,基臺三層重疊,每層臺上邊緣都裝飾有漢白玉雕刻的欄板、望柱和龍頭,三臺當中有三層石階雕刻着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御路。在數萬平方米的石臺上,有着無數的精美雕飾,這亦是中華文明與智慧的結晶。

太平殿是主殿,亦是朝議之所,中平殿卻是用來祭祀供祖之用,而保平殿是皇帝賜宴以及殿試的場所,三點前後相映,壯觀無比。

自東陽門而入,上了玉帶橋,卻要走上一陣子才能到達太平殿。

道路兩側,守衛們更是森嚴無比,那一雙雙犀利的眼睛凝視着每一個經過的臣子,到達巍峨宏大的太平殿前,早有太監打開硃紅色的大門,更有殿前太監高聲喊道:“羣臣入朝!”

於是,臣子們分成兩列,踏上石階,徐徐進入了寬闊的太平殿中。

殿內玉柱如林,金碧輝煌,大氣磅礴,那龍座高高在上,座前有銅製仙鶴靈龜,更有點起的香爐,嫋嫋青煙緩緩升起,一派肅穆威嚴之氣。

韓漠一路行來,偷偷打量觀察,心中驚歎無比,他此時才真正地領略到什麼叫做皇宮,什麼叫做威儀四方-----雖然如今這個皇帝的威儀實在不怎麼樣。

羣臣在殿中站定,卻見兩名太監搬出一張楠木大椅子來,椅子上雕飾着花紋,看起來很是精緻,就擺放在文臣行列的最前方。

韓漠身處羣臣最末,瞧見這一情景,頗有些奇怪,但是見到一人坐上去之後,他豁然明白了什麼。

只見文臣最前方的那一人緩步上前,緩緩坐上了椅子。

那人年過六十,神情淡漠,鬍鬚也已花白,穿着貴氣的朝服,戴着銀冠,坐下之後,便微微閉起眼睛,在羣臣的眼皮底下,閉目養神起來。

韓漠不是笨人,他在一瞬間,立時就猜到了此人是誰。

能有資格獲此殊榮的,整個燕國,恐怕也只有蕭家的家主,當朝太師蕭同嵐了。

燕國除了六部尚書之外,名義上最高的官位那是設有三公的,即太師,太傅,太尉,不過前朝時期,太傅太尉兩大官職竟然被生生廢去,若不是先帝死得早,這太師的位置只怕也要被廢,只是先帝駕崩之後,太師之位不但保留下來,而且權勢極重,說白了,擔任太師之職,那一定是內閣成員,內閣成員再加上太師之號,也就毫無疑問地成爲了內閣首輔。

蕭家在朝中的官員數量是比不上蘇家的,蘇觀涯身爲吏部尚書,雖然有內閣掣肘,但畢竟身在其位,但就官員任免方面,比之其他家族要方便的多,程序也要規範得多,也正因如此,蘇家的官員勢力遍佈朝野,纔有資本與蕭家爭鋒相對。而蕭家的官員在朝中雖然不是最多的,但是滿朝文武,文官以太師居首,武將以神武將軍蕭懷玉爲首,這兩個位置都是蕭家把持,這才造就了蕭家的權傾朝野,囂張跋扈。

蕭太師的大名,韓漠是早就聽說過的,但是此時出現在他眼前的,看起來不過是一個很安靜的老人,如果不是在朝堂上,而是出現在一些更爲幽靜的地方,韓漠只會以爲這是一個安享晚年的老人。

但是他明白,眼前這個看起來安享寧靜的老人,那是整個燕國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說句毫不誇張的話,這個年逾花甲的老人只要咳嗽一聲,整個燕國都是要抖一抖的。

朝臣們都是眼觀鼻鼻觀心,整個太平殿上,只聞到檀香味和臣子們的呼吸聲,氣氛壓抑到極點。

片刻之後,終於傳來了執禮太監的聲音:“皇上駕到,衆臣早朝!”

龍壇側門珍珠簾子被掀開,一個身着大紅袍頭戴紫金冠的中年人緩步走了出來,他身形微胖,面色有些泛黃,一綹青須修理的整整齊齊,在幾名執禮太監的簇擁下,走到龍座邊坐下,臣子們立刻都跪倒下去:“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原來這個人便是燕國當今聖上,平光皇帝曹鼎。

皇帝看起來似乎很疲倦,擡了擡手,執禮太監立刻叫道:“衆臣平身!”

衆臣都拜謝起身,蕭太師亦是起身重新坐了下去。

燕國開國之時,測國運,那是火德之運,所以燕國曆代的皇帝都是穿着大紅色的龍袍,並非普通意義上的黃色龍袍。

皇帝陛下坐在流雲裝飾的龍座上,遠遠望去,還真如一團火焰在龍壇上燃燒。

第1036章 前因第905章 永世相戀第981章 荒村外第373章 血銅棍VS青藤鞭第812章 血後柔情第410章 撞門第757章 出賣第571章 宮中見第183章 皇帝密見第1104章 局後有局第349章 良辰美景隱風雷第373章 血銅棍VS青藤鞭第1112章 家宴第694章 將軍訓第117章 雪夜客第651章 傷情第739章 驗血第768章 滿帳盡殺意第1129章 謎團第540章 黑袍第729章 伸向風騎的手第806章 抉擇第190章 尋仇第9章 黑閻王第594章 混戰第395章 迫害第159章 非常父女第1085章 單騎孤身入魏城!第87章 失與得第376章 地下迷宮第424章 帝怒第795章 內應起第57章 被綁第284章 何處惹塵埃第380章 八卦困第100章 白楊林外的馬車第185章 東西之爭第761章 逝芒第551章 乾心殿內賽寒霜第1065章 非常老者第454章 冤家路窄第258章 三石硬弓第1075章 心懷鬼胎第466章 倭之丸第489章 眼彎似月第442章 蓮香惹人醉第396章 公平交易第828章 忠義營第1069章 小屋內的呼吸第255章 跳進來的螞蚱第499章 飲烈酒的老頭兒第248章 一塊蛋糕第70章 奇兵第116章 荒郊客棧第652章 齊天觀第733章 太子失蹤第644章 一個故事第195章 囚牢第238章 乾字隊黑旗校第285章 所謂借勢之道第567章 難言之隱第526章 聖壇驚第588章 房中語第653章 包藏禍心第229章 紫衣貴婦第897章 戰鼓隆隆河山動第851章 道無道,佛歸佛!第311章 心機詭詐第35章 琴與書,緣與份!第2章 堂兄那惱人事第1006章 一隻羊第1074章 雨夜拜靈第578章 蕭攻第846章 軍師獻策第1107章 旱道第812章 血後柔情第835章 奪花第418章 堂上爭第887章 梅花開第118章 不懷好意第238章 乾字隊黑旗校第358章 羊肉館內的陌生人第659章 另一場刺殺第511章 侍三家第350章 月夜刀光盡寒芒第1063章 南洋王第713章 韓將軍的手藝第642章 舫中趣第352章 鶴蚌相爭第141章 影子衛之刺殺第303章 慘絕人寰第173章 佛跳河第852章 禁忌第963章 舉手間,定戰局!第671章 戰策第585章 紫袍女第324章 先兵後禮第251章 夜入宮第1108章 春夜了無痕第601章 陋室密見
第1036章 前因第905章 永世相戀第981章 荒村外第373章 血銅棍VS青藤鞭第812章 血後柔情第410章 撞門第757章 出賣第571章 宮中見第183章 皇帝密見第1104章 局後有局第349章 良辰美景隱風雷第373章 血銅棍VS青藤鞭第1112章 家宴第694章 將軍訓第117章 雪夜客第651章 傷情第739章 驗血第768章 滿帳盡殺意第1129章 謎團第540章 黑袍第729章 伸向風騎的手第806章 抉擇第190章 尋仇第9章 黑閻王第594章 混戰第395章 迫害第159章 非常父女第1085章 單騎孤身入魏城!第87章 失與得第376章 地下迷宮第424章 帝怒第795章 內應起第57章 被綁第284章 何處惹塵埃第380章 八卦困第100章 白楊林外的馬車第185章 東西之爭第761章 逝芒第551章 乾心殿內賽寒霜第1065章 非常老者第454章 冤家路窄第258章 三石硬弓第1075章 心懷鬼胎第466章 倭之丸第489章 眼彎似月第442章 蓮香惹人醉第396章 公平交易第828章 忠義營第1069章 小屋內的呼吸第255章 跳進來的螞蚱第499章 飲烈酒的老頭兒第248章 一塊蛋糕第70章 奇兵第116章 荒郊客棧第652章 齊天觀第733章 太子失蹤第644章 一個故事第195章 囚牢第238章 乾字隊黑旗校第285章 所謂借勢之道第567章 難言之隱第526章 聖壇驚第588章 房中語第653章 包藏禍心第229章 紫衣貴婦第897章 戰鼓隆隆河山動第851章 道無道,佛歸佛!第311章 心機詭詐第35章 琴與書,緣與份!第2章 堂兄那惱人事第1006章 一隻羊第1074章 雨夜拜靈第578章 蕭攻第846章 軍師獻策第1107章 旱道第812章 血後柔情第835章 奪花第418章 堂上爭第887章 梅花開第118章 不懷好意第238章 乾字隊黑旗校第358章 羊肉館內的陌生人第659章 另一場刺殺第511章 侍三家第350章 月夜刀光盡寒芒第1063章 南洋王第713章 韓將軍的手藝第642章 舫中趣第352章 鶴蚌相爭第141章 影子衛之刺殺第303章 慘絕人寰第173章 佛跳河第852章 禁忌第963章 舉手間,定戰局!第671章 戰策第585章 紫袍女第324章 先兵後禮第251章 夜入宮第1108章 春夜了無痕第601章 陋室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