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摻沙

韓漠點頭道:“鐵總兵和韓總督說的不錯,自古至今,以弱勝強反敗爲勝的戰例也並非沒有,咱們還是要處處小心。”

韓玄齡拍了拍韓漠肩頭,粗爽笑道:“我還擔心你年輕氣盛,不過你能這樣想,我就放心了。”隨即輕聲道:“我軍能夠順利挺進,全因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拿下了惡陽嶺,如果不是你們拖住了司馬皓月,只怕到現在我們也未必攻克惡陽嶺。”

韓漠黯然道:“那是用兩千多條性命換回來的。”

韓玄齡自然知道韓漠是被司馬皓月的圈套所圍,他亦是個精明之人,知道這裡面大有文章,甚至也感覺到很有可能走漏了消息出賣了韓漠,但是如今大戰在即,一切以攻克京都城爲主,有些事情只能暫且放下,回頭再查,所以壓低聲音道:“小五,事有輕重緩急,如今咱們該做什麼,你心中要有一杆秤,值此時刻,咱們自己萬萬不能亂起來!”

韓漠微微點頭,勉強笑道:“我明白。”

他一直表現的極是淡定,但是對於落入司馬皓月圈套一事,那卻是深放心中,沒有一刻忘記。

血與火的廝殺,兩千將士客死異鄉,就連王思宇也爲了救自己戰死沙場,甚至連屍首都不能回來,這已是在韓漠內心深處種下了極深的怨念。

他既答應過那些兵士,要找出幕後奸細,手刃以雪此仇,便不會食言。

但是他更知道,此事定有內幕,自己不能操之過急,需得緩而圖之,若是求急,未必能有什麼結果。

全軍沒有停止,中軍與兩翼之間相差不過十里地,在中軍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兩翼的旗幟,全軍保持一致,向魏軍邊境挺進過去,一路之上,沒有絲毫的阻擋。

一路之上,倒是斥候連番來報,所稟消息,主要的卻是慶軍的行動。

按照斥候探得消息,慶軍如今也已經在北部地區接近了魏軍,但是相比起燕軍,慶軍將士要疲憊許多。

綏定郡南部固然有惡陽嶺這樣的天塹,但是北部慶軍行軍路上,一路上的關隘更是不少。

燕軍自南部挺進,除了在惡陽嶺展開了一場血戰,幾乎稱得上是兵不血刃,但是慶軍所遭遇的情況卻是大大不同。

慶軍的戰鬥力本就處於弱勢,而且早先與魏軍僵持之時,損失極其慘重,如果不是燕國參戰,慶國隨時都有被魏國攻滅的危險。

魏人的骨子裡,本就是不屑慶人,對慶人毫無畏懼之心,或許正是這個原因,得知慶軍從綏定郡北部進攻,魏人竟是在沿途重重阻擋,未必是真想阻擋慶軍,只是要儘可能地消耗慶軍,讓慶軍無法好好休整。

魏國黑旗自杜無風身死之後,已經成了一團散沙,無法凝結成一個整體,但是八大旗的主力依然存在。八大旗雖然已經很難互相聯絡,更不可能成爲一個令人恐怖的暗黑網絡,可是終究還保持着他們暗黑的本色。

那些潛伏中原大地上各個角落的釘子且不說,黑旗那些專業刺客在聯絡線索斷掉的情況下,只能如同失去父母的孩子一般,單獨行動。

許許多多的黑旗吏員們,眼見得慶軍進兵,不少人就在沿途伺機刺殺慶軍大將,甚至些人趁夜潛入放火燒糧燒營,雖然刺殺的將領寥寥無幾,放火燒糧也難有幾次成功,但是卻還是讓慶軍陷入了某種慌亂之中,比起燕軍的順利進軍,慶軍這一路上可是步步艱難,與燕軍的遭遇天壤之別。

向前行進數十里,天已入黑,此時距魏郡不過二十里之遙,而燕軍由凌雲率領的五百名前鋒營則已經抵達了魏郡地界。

韓漠爲了安全起見,又讓朱小言率領了一千精兵連夜趕上前去,與凌雲的前鋒營會合在一起,就在前方紮營警戒,擔當前哨。

至於燕軍主力,則是左中右三處紮營,設哨立崗,嚴陣戒備。

韓漠歸來,自然是少不得召集軍中將領俱都過來,商議接下來的行動步驟,雖然之前韓玄齡已經與諸將多次商議,但是作爲一軍主帥,韓漠自然還是要儘可能地瞭解當前的作戰計劃。

夜色之下,大帥營帳燈火通明,韓漠與韓玄齡以及鐵奎在營中正看着地圖商議着一些事情,而左翼兩軍的將領已經趕過來。

此番進軍,韓玄齡作爲全軍副帥,與鐵奎坐鎮中軍,孔非率軍在右翼,夏侯德處於左翼,齊頭並進,聲勢浩大。

等到諸將都都到達之時,韓漠終是令鐵奎喚他們進營,除了孔非和夏侯德,另有七八名都指揮使也奉命前來。

此番進軍魏國的軍隊,除了臨陽關的守軍,自然少不得從其他各處北部邊關抽調將士,秦洛和王思宇是臨陽關的都指揮使,而韓漠亦是從其他各處關隘抽調了不少高層將領前來,這些人都是當初蕭懷玉親自選撥出來,無一庸才。

這些高層將領大都參加過韓漠出兵山南郡之前的那次軍事會議,知道韓漠率兵截擊司馬皓月,後來從朱小言的口中,這些高層將領也都知道韓漠及其部下被山南軍設計包圍之事。

雖然韓玄齡嚴令諸將不要泄露此事,可是大家心中還是爲韓漠擔憂。

韓漠大破鐵馬騎一戰,連奪南陽亭水兩關,在燕國西北軍中的威望已經達到了巔峰,西北軍上下對這樣的大將是從心裡敬畏的,如今蕭懷玉杳無音訊,若是韓漠再有意外,西北軍可就有大麻煩,所以對於大多數西北軍將領來說,他們還是殷切希望韓漠能夠平安返回。

此番聽到大將軍韓漠召集,衆人大都是安下心來。

正值大戰,主將回歸,更可振士氣。

將領們先後進入大帳之中,韓漠坐在大帳正中,瞧見熟悉的面孔一個個進來,面帶微笑,但是猛然間,一個身影出現在他的眼前,讓他不由一怔,眼眸子裡顯出吃驚之色。

韓漠實在沒有想到,今日能在這裡見到這個人。

……

衆將進來,一一上前來行禮參見,韓漠微微頷首,眼睛卻是盯着諸將之中的一人,那人一身灰褐色甲冑,身材雖不粗壯卻頗有威勢,頭戴單角銅盔,神情淡漠,竟豁然是韓漠的堂兄,韓家長子長孫韓滄。

韓滄入帳之後,眼睛亦是直盯在韓漠的臉上,二人四目相接,卻無兄弟間那種久別相見的欣喜,反而都透着一股子寒意。

韓玄齡見到韓漠的神情,終是想起什麼,笑道:“大將軍,國內調遣五萬大軍來增援,朝廷派了忠義營指揮使韓滄韓指揮使和範將軍統軍前來。”

韓滄只是面無表情地立在那裡,也沒有上前來參見的意思,卻是另有一名年近四十的陌生武將上前來,拱手恭敬道:“末將範雲堂,參見大將軍!”

韓漠將目光從韓滄身上收回來,含笑道:“範將軍辛苦了!”

他一聽範雲堂的名字,便知道此人與自己的岳父範雲傲是同輩。

範雲堂確實是範雲傲的堂弟,在範氏家族之中,範雲傲自然是支撐範氏一族的支柱,他執掌兵部,在軍方是有着極高的威望。

範雲堂卻是範氏一族的傑出人物,幾年之前就被封武爵爲鎮軍將,是朝中四十名封武爵的將領之一,如同大多數武將一樣,在京中設有府邸,但是並無太大的實權,但是一旦兵部要徵召軍隊之時,卻是要以這些封爵武將爲首卻執行這樣的任務。

此番徵調軍隊增援西北軍,範雲傲自然是藉此機會,啓用了一直有職無權的範雲堂,令範雲堂參與到徵調軍隊的事務之中,集結五萬兵力之後,更是以兵部的名義,讓範雲堂統帥這支剛剛集結起來的軍隊。

只是後來韓玄道忽然插手進來,將韓滄安排進這支援軍部隊,雖然名義上是範雲堂的副將,但是範雲堂自然不會當真。

韓族的實力如今遠強於範族,而且韓滄本就是忠義營指揮使,雖然未必完全掌控住這支新編御林軍,但是終歸是實權之將,比之範雲堂這爲無實權之將自然是強出不少。

無論深厚的家族還是個人的權勢,韓滄都強過範雲堂,再加上韓滄也不可能向範雲堂這樣的人物低頭,所以率軍而來,韓滄雖名義是副將,但是發號施令,儼然是主將,範雲堂卻是一個懂得進退之人,自知實力遠弱於韓滄,對於韓滄的發號施令,睜一隻眼閉只一眼,只將不滿按捺在心中而已。

韓漠也不再看韓滄,只是淡淡道:“諸位坐下說話!”

衆將便在兩側擺好的短椅上坐下,韓滄神情冷淡,也在短椅坐下。

韓漠似有若無地瞥了孔非一眼,終於道:“諸位或許還不知道,風國似乎也已經出兵攻入了魏國山南郡!”

此言一出,衆人皆是一驚。

夏侯德已經皺眉道:“大將軍,風國真的出兵了?”

韓漠淡淡道:“本將目前尚不能確定,但是……山南軍中途撤離,若不是風國出兵,他們應該不會撤回去。”

鐵奎道:“若是如此,山南軍一路便將被風國人拖住,不會對我們形成太大威脅。”

韓漠問道:“鐵總兵,京都城目前的局勢究竟如何?”

“回大將軍,據探子回報,魏人將重兵集結在京都城外。”鐵奎肅然道:“其總兵力已經超過十萬人,按照形勢,只怕人數還會增加。我們所面對的京都城南面,有五萬左右的兵力駐防,據得到的可靠消息,魏國人早已經開始在京都城外修築了數道防禦工事,而且還聚集了大批的民夫,加固京都城……京都城本就龐大堅固,易守難攻,如今魏人加固京都城,那便是準備死守了。”頓了頓,又道:“我等已經商議過多次,想要速戰速決,只怕很是困難,所以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持久戰,便是比拼糧草後勤之戰。”韓漠摸着下巴道:“我軍之糧道,一定要保證其順暢,絕不能有失!”

韓玄齡點頭道:“不錯。好在惡陽嶺已經在我軍掌握之中,沿途各城也是駐有守軍,之前還忌憚山南軍會從山南郡側翼出現騷擾後勤糧道,但是如今風國人進入山南郡境內,山南軍要應付風國人,便已無力對我軍糧道產生太大威脅。”

孔非笑道:“山南軍沒了司馬皓月,未必能阻擋住風國人。這風國人倒也來得及時,有他們應對山南軍,倒是免去我們不少麻煩!”

一直沒吭聲的秦洛終於道:“風國人陡然出兵,其中是否有什麼詭計?”

孔非道:“區區南風小國,無非是與魏國世仇積怨,想借這個機會出口惡氣而已,他們還敢與我們爭奪魏國土地不成?”他看向韓漠,道:“大將軍,雖然盟約沒有明白說出來,但是我們和慶國人都知道,一旦攻滅魏國,京都城以北歸屬慶國,以南便是我大燕的土地,這山南郡在京都城以南,遲早是我們大燕的土地,風國難道還有膽量佔我大燕土地?”

其實這些道理,在場諸人心中明白,只是無人像孔非這般直言說出來而已。

鐵奎咳嗽一聲,道:“當前顧不上風國,倒是要想出如何攻打京都城。盟約之中是約定了,誰能先拿下京都城,誰就可以鎮守京都城,另一國便無權入城,咱們絕不能讓慶國人佔了先。”

燕慶兩國簽訂了攻魏盟約,正如鐵奎所言,其中一條便是涉及到京都城,雙方約定,誰的軍隊第一個攻入京都城,便擁有對京都城的控制權,另一國只能得到一定的補償,卻不可入城。

立下這一條,實際上就是爲了能讓兩國全力以赴進攻京都城,否則兩國若是爲了減小本國軍隊的損耗,存着坐山觀虎鬥的心思,這京都城只怕永遠也打不下來。

而這一條,無疑對兩國都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京都城是魏國的首都,亦是魏國政治經濟中心,雖然魏國國力貧弱,但是京都城卻是魏國財富的集中地,若是能夠掌控這樣一座城,所得到的利益自然是極其龐大的。

第1047章 甕中捉鱉第500章 壞心思第950章 萬軍陣中,取上將之身!第18章 吃饅頭的朱小言第199章 夜登門第257章 弓兵隊第290章 小壞蛋第410章 撞門第871章 戀如雲,愛如輕煙!第950章 萬軍陣中,取上將之身!第83章 看貨第1102章 王妃秘史第940章 斷魂策第6章 真是個怪胎第419章 致命禮物第208章 不懷好意第1126章 權臣後手第194章 霜兒識畫第625章 詩詞與刀第1116章 夜精靈第576章 憶及當年事第785章 心理交鋒第333章 變故第731章 塔樓第1071章 寵臣之亂第295章 居心叵測第584章 雨夜秀春.宮第130章 險路第1119章 真相大白第978章 聖旨第46章 要當就當統領第1113章 出動了第578章 蕭攻第39章 密議第1112章 弱點第679章 道姑地氣三七章 欲殺人者死第756章 滿座皆巨頭第771章 亂局第229章 紫衣貴婦第689章 懦夫第322章 這是一把刀第695章 外公第615章 審問第500章 壞心思第452章 手段第1074章 雨夜拜靈第293章 燈下語第652章 齊天觀第1000章 闖營第857章 這紛亂天下第656章 在行動第508章 八大家第220章 楊樹村第664章 哥哥第1079章 叛族者,死!第744章 隆山會第806章 抉擇第895章 年夜第84章 合作第172章 何謂貴族?第783章 英雄之膽第445章 雲山霧罩難見底第978章 聖旨第978章 聖旨第300章 墨十二郎第201章 師第373章 血銅棍VS青藤鞭第584章 雨夜秀春.宮第339章 美人圖第883章 東方戰車第920章 失心散第776章 另有算計第1050章 兵臨海岸第53章 食人怪鮫第1131章 真相第905章 永世相戀第580章 韓守第112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944章 兵困饅頭山第262章 下聘上門第494章 各懷心機第670章 禁忌第763章 現世報第5章 韓族外困第269章 奪命十三刀第489章 眼彎似月第860章 當年鐵血紛飛時第237章 修羅七巧閣第53章 食人怪鮫第846章 軍師獻策第99章 多了一條命第543章 異音第1060章 切腹第138章 長驅直入第1098章 亭中酒第358章 羊肉館內的陌生人第403章 火坑上的監察使第678章 詭異的傳召第568章 宮中敬茶
第1047章 甕中捉鱉第500章 壞心思第950章 萬軍陣中,取上將之身!第18章 吃饅頭的朱小言第199章 夜登門第257章 弓兵隊第290章 小壞蛋第410章 撞門第871章 戀如雲,愛如輕煙!第950章 萬軍陣中,取上將之身!第83章 看貨第1102章 王妃秘史第940章 斷魂策第6章 真是個怪胎第419章 致命禮物第208章 不懷好意第1126章 權臣後手第194章 霜兒識畫第625章 詩詞與刀第1116章 夜精靈第576章 憶及當年事第785章 心理交鋒第333章 變故第731章 塔樓第1071章 寵臣之亂第295章 居心叵測第584章 雨夜秀春.宮第130章 險路第1119章 真相大白第978章 聖旨第46章 要當就當統領第1113章 出動了第578章 蕭攻第39章 密議第1112章 弱點第679章 道姑地氣三七章 欲殺人者死第756章 滿座皆巨頭第771章 亂局第229章 紫衣貴婦第689章 懦夫第322章 這是一把刀第695章 外公第615章 審問第500章 壞心思第452章 手段第1074章 雨夜拜靈第293章 燈下語第652章 齊天觀第1000章 闖營第857章 這紛亂天下第656章 在行動第508章 八大家第220章 楊樹村第664章 哥哥第1079章 叛族者,死!第744章 隆山會第806章 抉擇第895章 年夜第84章 合作第172章 何謂貴族?第783章 英雄之膽第445章 雲山霧罩難見底第978章 聖旨第978章 聖旨第300章 墨十二郎第201章 師第373章 血銅棍VS青藤鞭第584章 雨夜秀春.宮第339章 美人圖第883章 東方戰車第920章 失心散第776章 另有算計第1050章 兵臨海岸第53章 食人怪鮫第1131章 真相第905章 永世相戀第580章 韓守第112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944章 兵困饅頭山第262章 下聘上門第494章 各懷心機第670章 禁忌第763章 現世報第5章 韓族外困第269章 奪命十三刀第489章 眼彎似月第860章 當年鐵血紛飛時第237章 修羅七巧閣第53章 食人怪鮫第846章 軍師獻策第99章 多了一條命第543章 異音第1060章 切腹第138章 長驅直入第1098章 亭中酒第358章 羊肉館內的陌生人第403章 火坑上的監察使第678章 詭異的傳召第568章 宮中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