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章 秦邑的害怕

1934太嚴肅了

(第一更!)

崇德帝就巡幸一事,下了詔書,曰:“古者帝王觀風問俗,皆所以憂勤兆庶,安集遐荒。如今國朝承平,尤其是江南百姓富庶、文道興盛,今欲巡幸江南府。令禮部備法駕、滷薄……”

人主行幸,禮必有名,以曉示天下,這詔書已將行幸的名目說了出來。法駕、滷薄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江南府”這三個字。

江南府,百姓富庶、文道興盛之地,在大定九府之中是有特殊位置。這些年來,江南的士子和大商越來越多。自然,江南府在朝廷和民間的影響,更不容忽視。

崇德帝登位已十一年,巡幸江南是爲了體現對江南府的重視。會選擇江南府,也是應當之事。

有關帝王巡幸的事,之前在宣政殿已經有了一番爭論。以中書侍郎杜預爲首的贊同派,和以太常卿韓士元爲首的反對派,就此幾乎在宣政殿中打起來了。

別看杜預是個喜好音律的儒雅文人,卻是火花性子,韓士元說的那句“爲免勞民傷財,皇上不宜行幸”的話語,他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杜預建議崇德帝巡幸,固有沈家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出於他在中書侍郎位置上的責任。

在他看來,帝王不應總是在皇宮之中,巡幸九府,才能對百姓民情有所瞭解。勞民傷財,那是針對皇上出巡的規模大小而言,這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宮中的含元殿前,還立着巨大的望君出呢,意在警戒帝王不可耽於後宮、宜出訪民間,又怎能因噎廢食?

況且,崇德帝上一次出巡,已經在三年多前了。時隔這麼長,也應該出京巡幸了。

最後,還是崇德帝發話。阻止了這兩個人的激烈爭論。退朝之後,政事堂的官員就齊聚紫宸殿,經一番商榷之後,就有了這份詔書。

朱宣明及東宮一系的官員。對這個詔書的態度是心喜的。畢竟,太子監國,是親自處理朝政,是對太子的最好鍛鍊。

不管皇上巡幸的地方是哪裡,這都沒有多少關係。

但是。心喜的人之中,並不包括成國公秦邑。事實上,在聽到帝王欲巡幸江南府時,秦邑出了一身冷汗,心中所想的,都是如何阻止崇德帝的出巡。

因爲,江南府不僅百姓富庶、文道興盛,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一個江南銀庫!

江南銀庫,是大定原三大庫之一。將近兩年前。皇庫爆發出貪瀆之事,後來朝廷下令裁撤銀庫,三大庫之中,就只剩京兆國庫和江南銀庫了。

在皇庫貪瀆事後,崇德帝採納了朱宣明當時的建議,下令徹查京兆國庫和江南銀庫,最後不了了之。

現在,江南銀庫和京兆國庫一樣,十分平靜。加之它遠在江南府,除了戶部的官員外。便沒有多少人會特別關注它。可是,這不代表着,江南銀庫就是真的這麼安穩平靜。

江南銀庫的問題,秦邑知道得清清楚楚。因爲他和江南銀庫的關係太深了。

成國公府這些年來,憑着並不興旺的人丁得以壯大,除了有從龍之功外,還有一大根基就是在江南銀庫!

江南銀庫的主事廖九端,是成國公府親信之人。在廖九端年輕的時候,秦邑曾救過他的性命。隨後。又爲他打點了升官之途。可以這麼說,廖九端得以任江南銀庫主事,全是秦邑之功。

有廖九端在江南銀庫,所以成功國公府纔敢銀庫的兩成乾股。這兩成乾股,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即使成國公府三代不仕不商不農,都足以衣食無憂。

兩年前,在朝廷欲查兩庫的時候,秦邑已有所警醒。這兩年來,他都吩咐廖九端暫且不用往京兆送錢,而且儘量掩飾江南銀庫的弊端。

但是江南銀庫的問題積重,不是成國公府不拿錢就可以解決的。除了成國公府外,大定還有不少權貴都拿了乾股。廖九端可以緩成國公府的銀子,卻不能緩其他人的銀子。

江南銀庫所在地,就是江南府的杭州。想當然,帝王巡幸既去了江南府,就沒有察看江南銀庫的道理。察看倒沒有什麼問題,廖九端和江南那些官員,肯定會將面上抹平。

但不怕一萬隻怕萬一,他擔心的是在帝王巡幸之時,江南銀庫的問題會爆發出來。朝中有多少人在盯着江南銀庫,都是難以估量的。

暗處這些人是什麼心態,也難測。當初,皇庫貪瀆之所以被發現,還不是因爲一醉樓的談論嗎?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秦邑不得不防。

京兆之中,受了江南銀庫乾股的,除了成國公府外,還有安國公府。大家都同坐一條船,關於江南銀庫的問題,秦邑打算好好和韋傳琳商量商量了。

想及此,秦邑便讓下人送帖子去了安國公府。卻不想,這個帖子根本無法送到韋傳琳手中。據安國公府的門房所言,安國公韋傳琳生了重病,一律不受拜訪、邀約帖子了。

韋傳琳身體不適的事情,秦邑早前已有所聽聞。但是,他沒有想到,韋傳琳會病得這麼重,連帖子也不受。

在這樣的時候,韋傳琳病了,什麼事也無法理會。這對秦邑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

思忖一番,秦邑便吩咐道:“去查查,安國公府在江南銀庫的動作。順便給廖九端去信,問問江南銀庫現在情況如何。”

廖九端的書信,已經有數月沒有來了。秦邑先前因爲秦邑的身亡,一直都無心理會這些事情。現在,卻是不得不理會了。

江南銀庫的事情,他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要防止帝王知道江南銀庫的實況,最好的防禦就是阻止皇上巡幸江南。

只是,巡幸的詔書已經下了,秦邑無法阻止。但是,他還可以阻止別的,比如,阻止皇上去杭州,阻止皇上去江南銀庫。

爲此,他要好好想一想,想一想該怎麼辦。

(第一更!人氣很差,作者君的憂懼很難表達,不知道哪裡寫崩了,心中惴惴。求人氣,求動力!呼~~)(。)

PS:第一更!

219章 最後的榮顯007章 姐妹479章 攻心451章 前世我就喜歡你了442章 廢太子308章 更大的隱憂367章 莫測113章 毒後粉紅155247章 金剛杵335章 悽慘188章 神來144章 心傷粉紅225079章 帝師壽宴101章 春秋不書者150 我留你不得了223章 試出的意外415章 人選定523章 帝歸029章 勾連332章 痛歸252章 死地生路486章 起色438章 好友441章 暗半朝521章 有人死280章 皇家母子023章 各出489章 見光191章 與君交楚月嬋和氏璧167章 大裘冕293章 寸步不讓107章 毒心粉紅135526章 早料到323章 有姑娘247章 金剛杵482章 我所意尾附作者感言020 抽絲414章 不滿359章 疑謝姿522章 風雨來402章 因隱098章 消失的人265章 堪造僧籍099章 驚喜萬分粉紅125446章 封賞323章 有姑娘544章 是她啊058章 論衡求粉紅243章 兩個老人508章 相仇433章 臨死127 殺人者082章 密謀85粉紅303章 撤尚書令490章 曾忽略037章 改變389章 栽罪294章 人沒死透160章 你還好嗎061章 神仙中人粉紅306章 人定526章 早料到429章 局中局535章 崖邊435章 君臣義絕422章 二心522章 風雨來294章 人沒死透521章 有人死401章 要醒了235章 開始打臉013章 表哥傅銘044章 誰都不笨440章 全彈劾515章 江南銀庫事245章 爲難319章 決斷之人024章 籌謀404章 有些事428章 驚動310章 敬畏127 殺人者465章 老婦人294章 人沒死透431章 景王266章 虐死你075章 隱皇帝557章 弒君正文完032章 死無對證549章 難爲姐妹053章 朝中有言458章 不安268章 殺人滅口254章 秦府之傷335章 悽慘112章 驚人真相粉紅150320章 準018章 虎賁救兵389章 栽罪
219章 最後的榮顯007章 姐妹479章 攻心451章 前世我就喜歡你了442章 廢太子308章 更大的隱憂367章 莫測113章 毒後粉紅155247章 金剛杵335章 悽慘188章 神來144章 心傷粉紅225079章 帝師壽宴101章 春秋不書者150 我留你不得了223章 試出的意外415章 人選定523章 帝歸029章 勾連332章 痛歸252章 死地生路486章 起色438章 好友441章 暗半朝521章 有人死280章 皇家母子023章 各出489章 見光191章 與君交楚月嬋和氏璧167章 大裘冕293章 寸步不讓107章 毒心粉紅135526章 早料到323章 有姑娘247章 金剛杵482章 我所意尾附作者感言020 抽絲414章 不滿359章 疑謝姿522章 風雨來402章 因隱098章 消失的人265章 堪造僧籍099章 驚喜萬分粉紅125446章 封賞323章 有姑娘544章 是她啊058章 論衡求粉紅243章 兩個老人508章 相仇433章 臨死127 殺人者082章 密謀85粉紅303章 撤尚書令490章 曾忽略037章 改變389章 栽罪294章 人沒死透160章 你還好嗎061章 神仙中人粉紅306章 人定526章 早料到429章 局中局535章 崖邊435章 君臣義絕422章 二心522章 風雨來294章 人沒死透521章 有人死401章 要醒了235章 開始打臉013章 表哥傅銘044章 誰都不笨440章 全彈劾515章 江南銀庫事245章 爲難319章 決斷之人024章 籌謀404章 有些事428章 驚動310章 敬畏127 殺人者465章 老婦人294章 人沒死透431章 景王266章 虐死你075章 隱皇帝557章 弒君正文完032章 死無對證549章 難爲姐妹053章 朝中有言458章 不安268章 殺人滅口254章 秦府之傷335章 悽慘112章 驚人真相粉紅150320章 準018章 虎賁救兵389章 栽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