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堵住去路,司馬德頓時慌了。
“不好,被擋住了,逃不掉!”
看到眼前擋在他逃跑路上的秦天,司馬德頓時臉色大變,不由自主的驚呼出聲。
秦天看着被擋住去路的司馬德說道:“你逃不掉的,我也不會讓你逃掉,既然爲敵,那麼我們就是不死不休的仇恨,有我沒有你,有你沒有我,必須以一方的死亡爲結局。”
秦天的話語之中,蘊含無窮的殺機,這種殺機讓司馬德心中不寒而慄。
同時,秦天的話,讓司馬德明白,秦天是真的會幹掉他的,對於死亡,司馬德自然害怕,特別是他本身就是一個紈絝子弟,沒有什麼比他的性命更加重要的了。
正是如此,司馬德更加慌亂了,他還不想死。
所以慌張之後,司馬德頓時腦海之中,各種念頭不斷的運轉,在死亡的威脅下,司馬德這個時候,愚笨的腦袋,居然出現了無數的求生的辦法。
其中一個,就是靠着背後的背景和後臺,讓秦天投鼠忌器,從而使得他有活命的機會。
於是,司馬德對着秦天威脅說道:“我乃大晉王朝的王子之一,你不能夠殺我,殺了我,就會和大晉王朝結仇,殺了我,大晉王朝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大晉王朝,我並不懼怕,更何況,你僅僅是一個王子而已,就算幹掉你,大晉王朝前來報復,應該不會派出太強的存在前來,那個時候,對於我來說,大晉王朝派出的強者就是來送菜的。”
對於司馬德的威脅,秦天不屑的說道:“更何況,就算大晉王朝派出更多的強者前來對付我,我也不懼怕,何況大晉王朝未必會因爲你而出動全部實力。
再一個,大晉王朝也不是沒有敵人的,到時候,我要是扛不住,直接投大晉王朝的敵人,那個時候,你已經死了,我依然能夠逍遙自在。”
秦天的話,讓司馬德臉色大變,看秦天的情況,秦天是真的不在乎他的背景的,要是被秦天干掉了,就是真的被幹掉了,死了就一了百了。
就像秦天說的,要是他被幹掉了,大晉王朝爲他報仇的概率很低的,畢竟秦天這樣的強者,拉攏還來不及,大晉王朝怎麼可能因爲一個司馬德就和一個強大的人結仇,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司馬德不想死,感受到秦天語氣之中的殺意和堅決,頓時知道,若是不能夠想出辦法求生,他一定會被秦天給幹掉的。
正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司馬德本身就是個紈絝,非常惜命,所以,明白到秦天的殺心,知道身後的背景不能夠保住他的性命的時候,他頓時慫了,心中膽怯了,他不能夠拿自己的生命冒險。
在司馬德看來,他的性命是非常寶貴的,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和他的生命相比的,他這樣自私的人,不可能拿自己的性命去試探秦天是真的不在乎他的背景幹掉他,還是隻是在說大話,等他認慫的時候,順便放過他。
正是因爲不敢賭,所以,認慫後的司馬德明白,這個時候想要活命,不是威脅秦天,而是說軟化,纔有活命的機會。
於是,認慫的司馬德,此時頓時腦袋一慫,對着秦天露出勉強的笑容說道:“你想怎麼樣,我們司馬家有個大的王朝,不差錢,若是你能夠放過我,我可以用錢,用寶貝贖我自己的。”
威脅強硬不行,司馬德頓時有求饒的想法,不過強烈的自尊,還是使得司馬德雖然語氣變軟,變相的認輸求饒,但態度並不是很有誠意的。
可見司馬德雖然認慫,但心中還是很不服氣的。
所以,司馬德並未立刻求饒,而是傲嬌的想要以金錢贖回他自己。
底對此,秦天自然不同意,秦天說道:“資源我不缺少,金錢我也不缺少,我只是想要出一口氣,所以你這樣想要殺我奪寶的存在,我必殺之。”
秦天的拒絕,讓司馬德知道,秦天對於他是必殺,頓時司馬德沮喪起來。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性命掌控在秦天的手中,秦天殺心熾烈,司馬德頓時再也不敢傲嬌下去,對着秦天求饒說道:“求大人放我一馬,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就將我擋住屁給放了吧,我一定記住你的大恩大德的。”
說完,司馬德居然對着秦天跪下來求饒起來。
能屈能伸,纔是大丈夫,對於向着秦天跪下求饒,司馬德心中感覺到一股無窮的恥辱,但這種屈辱他必須忍受,只有活下來,他纔有報復回來,洗刷恥辱的機會。
爲了活下來,司馬德甚至放下了尊嚴。
放下尊嚴之後,司馬德反而看開了,使得司馬德更加的從容起來,有時候,恥辱代表動力,司馬德感覺到自己的處境足夠的差了。
以後將很可能沒有這麼差的處境了,對於司馬德來說,可以說,處境處於最低思考,既然這樣,司馬德破罐子破摔,反而有種覺醒,變得睿智的感覺。
對於司馬德跪地求饒,秦天頓時沉吟起來。
“這司馬德不簡單,雖然看起來是紈絝,但居然如此能屈能伸,這樣的人,若是不死,將來必然會一飛沖天。”
秦天開始分析司馬德這個人。
“能夠忍受屈辱的司馬德,一旦走出今天的困境,必然能夠成就大事,這條的人,絕對不能夠放過,否則以後就是一個大敵。”
司馬德的忍辱負重,不僅沒有使得秦天的殺機減弱,反而讓秦天對於司馬德殺機更加濃烈了。
秦天說道:“這樣的恥辱你都能夠忍受,要麼你司馬德真的是個白癡,或者是個廢物,要麼你司馬德太能夠忍了,心機太深了,沒有第三種可能。
我不管你司馬德是哪一種情況,但我絕對不會賭你是白癡或者廢物,既然這樣,我就會按照你有可能對我產生威脅的最高警戒來想。
你這樣的存在,我就絕對不能夠放過,否則很可能出現放虎歸山的情景,我可不想放虎歸山,所以你還是去死吧,不管哪一種情況,還是請你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