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南遷3

小皇帝趙諶,如同木偶地坐在龍椅,玉簾後的太后朱璉與五位輔政大臣各懷心事,殿內的氣氛有些緊張,卻又靜的令人窒息。

“各位卿家,哀家是婦道人家,不懂國家大事,朝事仰仗各位權衡,可王卿家提倡巡幸東南事,議一議。”朱璉終究是開口說話。

王秀聽得朱璉說話,禁不住輕輕嘆氣,有感於大宋的政治民主的有些迂腐,昨日裡自己的札子,孫傅、唐格等兩府重臣都以知曉其意,誰反對、誰贊同,大家都心知肚明,卻還要拿到明面冠冕堂皇地庭議。

“臣以爲王大人所言巡幸東南之事,多有不妥。”

王秀眉頭微挑,他知道無論遷都還是巡幸,都會遭到那些君子們的竭力反對。不過,讓他意外的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不是孫傅,更不是唐格,而是張叔夜。

張叔夜看也沒看王秀,朗聲道“如今大事方定,百業待新,天下臣民無不瞻望朝廷。臣以爲應以穩定大局爲重,請九大王回京。此時巡幸東南,難免讓各地守臣不安其位,百姓不能安其業。何況開封是百年故都,國家之根本所在,天下哪有一處能開封城池堅固”

不能不說,張叔夜說的有理有據,自太祖開國,爲防備晚唐地方割據,五季諸國相互攻伐,在全國範圍內拆除各地城池關防,除陝西五路與河東、河北各路爲防禦而保留各軍州城隘外,內地軍州的高城深濠拆除大半。如,整個四川只保留四座堅固的大城,東南各路雖在方臘做亂時建有不少城池,但那只是臨時倉促建成,根本無法與北方大郡城關相提並論。

真是老生常談王秀對張叔夜的理由極爲蔑視,他相信張叔夜絕非以此理由拒絕遷都,藉口、純粹是個沒事找事藉口,心應該另有它想。

朱璉似乎有些猶豫,她的目光緊緊灑在王秀臉,卻見王秀神色如常,絲毫沒有要出班反駁的意思,實不知他在想些什麼,當下猶豫地道“張卿家說的卻也有理。”

王秀下意識地看了眼秦檜,卻見秦檜的雙目直直地望着前面,正專注地研究精緻的地面花紋,無奈地輕輕一嘆,這賊廝鳥真是滑頭,不見兔子不撒鷹。

他緩緩地出班,沉聲道“臣以爲張相公所言不錯”

此話出口,在場衆人無不驚訝,都以爲王秀要據理力爭,誰也沒有想到他會自我否定,是朱璉也驚訝說不出話,張叔夜更是轉臉不解地看着他。

卻聽王秀淡然一笑,緩緩地道“只是,臣以爲張相公只見其弊,而未見其利。”

張叔夜眉頭微蹙,道“哦,還請王大人指教。”

“不敢。”王秀淡淡地道“張相公多年來爲天子牧守一方,自是見識廣博,在下豈敢妄自菲薄。”

說着,話鋒一轉,語氣漸漸加重,慄然道“張相公所倚是寇萊公固守開封成例。當年寇公力排衆議,請真宗皇帝御駕親征擊退契丹,不可不謂之善,下官亦是甚爲感佩。不過,相公以爲當今天下局面,與真宗皇帝時可有出入南北盟約再定,朝廷暫時無力收復河北、河東,虜人鐵騎和開封隔河相望,能否養兵百萬禦敵”

張叔夜搖了搖頭,沒有做聲,養兵百萬是言過其實,但他也明白留在開封,非得數十萬大軍拱衛不可。不要說現在一片凋敝,放在平時朝廷也負擔不起。

他頓了頓,強辯道“只要政令清明,天下士民必然歸心,區區虜人又有何懼。”

王秀眉頭一挑,玩味地道“相公是說兩位太政令不清,誤國誤民”

這大帽子砸的,張叔夜一陣白眼,趙家父子怎樣大家都明白,但明白是一回事,說了又是一回事,要真被王秀扣嚴實了,御史臺那幫瘋狗一陣亂咬,那真悲劇了,他不得不牙疼地道“此一時彼一時,這個、這個.。拒敵國門外,在德不在力。”

狗屁在德,王秀聽的一陣牙疼,他也知道在場的包括張叔夜本人,也拿這話當放屁,不由地微笑道“既是相公也認爲此一時彼一時,那下官只能明言了。以下官愚見,當年契丹執政蕭太后年事已高,其南侵本意不在掠我國土,而是顧及朝廷強盛,孤注一擲迫使結成百年之盟,讓南北休兵、生民休息,其立意可謂甚善。寇公洞察其意,才反對天子巡幸,終成南北百年良家之好。”

對於王秀的這番見解,在場大臣都很是吃驚,唯獨朱璉饒有興致地隔簾而觀。

“如今,虜人兩次南下,山河破碎、民生疲弊、軍力不振,大河之北盡染腥臊,不爲我漢家所有。虜人雖然退軍,但狼子野心、貪念不足,隨時可能南下,他們的馬隊渡河,一日夜能直抵開放城下,可謂朝發夕之。如今大宋近支皇族只有官家與康王,一旦再次圍城,張相公可有把握退敵”

張叔夜依舊不服輸,爭辯道“只要朝廷政治清明,精練禁軍,據河而守,何懼區區虜人。”雖是如此說,但他心還是有些感到不安,王秀說的並非虛言,金軍的再次南下只是個時間問題,這也是兩府重臣的共識。

不過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大宋君臣一體,勤修政務,待虜人穩定河北、河東再次南下,相信以區區十餘萬金軍,朝廷應該能守的住。對於遷都,他本無太多意見,也很贊同避開鋒芒,但耳邊回想起孫傅的話虜人不足爲患,開封乃天子根本所在,一旦遷都如龍入淺灘,虎落平陽,恐禍起蕭牆。

他微微一顫,不經意地瞥了眼王秀,想到王秀闖營奪兵,血戰入汴的膽識能耐,笑談間讓女真大帥無可奈何,手握十萬銳卒,使人感到不慄而寒。一旦天子南遷,王秀若有異心,必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他和孫傅、唐格三人擔心所在,唐格雖然看不孫傅,但在這件事,卻出的與孫傅保持一致。

大宋朝廷養士百餘年,善待讀書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使士人對趙家擁戴深入骨髓。朝廷的制度也被臣們所接受,任何有違制度的事情,在他們眼都是不能容忍的。而王秀闖營奪兵,擅殺大將還可說得過去,但如今還是緊握兵權不放,門人更是直入班直,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接受。

東京開封府是經營百餘年的都城,縱然遭到女真人擄掠,王秀又兵權在握,但保皇的勢力依然強大。在衆位大臣和京城百姓的睽睽目光下,誰也也不敢過分造次。一旦南遷,失去這等根基,難不保王秀會爲所欲爲,到那時可什麼都晚了,這是他們反對遷都的根本原因。

“據河而守”王秀面露出譏諷的笑容,風淡雲輕地道“千里大河,不知相公如何據守時至今日,誰還認爲短期內朝廷能與虜人抗衡”

“只要、只要我大宋君臣一體,何懼韃虜。”張叔夜壓根不相信與女真抗衡,但有些話卻不能不說。

“相公風骨,在下佩服,但老生常談,是自取滅亡。虜人入汴,娘娘和官家出宮,何人以德服人君臣一體,怎麼丟了開封城血肉之軀怎能和甲騎具裝抗衡”王秀嘴角,掛着一抹諷刺意味地笑。

不要說朱璉母子遇難,百官生民無可奈何,單說兩場大戰,北方禁軍基本損失殆盡,只有陝西六路保留相當兵力,再者是趙構的兵馬大元帥府,他的十餘萬大軍還有戰鬥力,東南禁軍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抱有幻想。

西軍還要防備党項對橫山的窺視,倉促間不能調動。趙構的兵馬太少,自保尚且不足,談何言戰,整個大宋能和金軍對抗的也只有他,而且確實取得了局部勝利。

儘管,王秀的勝利挽救了天下,但一個才華出衆的臣,取得如此的威望,手握整個大宋的命運,不能不讓對趙家忠心大臣感到陣陣的不安。

“王大人言重了”孫傅見王秀言詞犀利無,大爲不滿,出班道“大人也是孔門弟子,讀的是聖賢之書,豈不聞兵者兇也,聖人不肖此道。虜人雖是兇蠻,然我等可以聖人之道循之,以禮義感知.。”

王秀對孫傅的迂腐感到可笑,又有些可憐,這種人對國家確實是忠心不二,但往往國事也敗壞在他們身,空談誤國,書生之見,酸不可聞啊也不待孫傅說完,他冷眼看着孫傅,嘴角依舊掛着充滿諷刺意味地笑。

孫傅無意看向王秀,那副玩味的表情,心一顫,似乎想到了什麼,老臉頓時一紅,再也說不下去了,那道笑容,讓人想到不堪回首的往事。

“王大人,虜人若再來,遷都又有何用”唐格冷不防說了一句。

“相公,不是遷都,是天子巡幸。”

第298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7第1324章 大中建炎二十二年第664章 難堪的戰事第671章 宗姬迴歸的反應第531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2第697章 如手紙般地盟好第1278章 血色驕陽之 壯烈的天武第七旅鎮第1620章 決戰之剽悍的王秀第1023章 日薄西山2第49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4第1231章 義利之辨第1013章 商品集散設想第1098章 重重阻力第1519章 強悍的草原野蠻人第1112章 嫉妒第329章 東京保衛戰18第625章 新山長之論第922章 給人機會第1215章 屬於景波的戰場第1103章 夏殤之無恥第684章 軍事貴族的內訌第988章 王秀的掠奪戰略第1559章 僵局第1571章 這廝野心不小第1322章 高堪的不悅第1168章 壞了規矩第896章 絕地之戰2第55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第1147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3第777章 最壞打算第55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第56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8第1298章 血色驕陽之困守第792章 真假帝姬第1081章 最後決戰18第1052章 石包寨第834章 雞飛狗跳第1333章 南北重臣的勾結第38章 道德是利益的標杆第1586章 決戰之揭開大幕第549章 謀劃杭州5第234章 利國風雲14第1526章 逆謀篡位第115章 一場必然的相遇第1291章 血色驕陽之鬥將第1503章 打潑皮第889章 平羌城戰事第123章 爭論和拳頭第50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3第219章 戰5第1018章 封元之威第1155章 中秋之變4第411章 寒風中的凌亂第858章 無題第1408章 禍起江寧之大日東昇第907章 車兵的再現輝煌2第1000章 粗中有細的景波第540章 首先從軍制開始第49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3第1007章 江雲的算計第953章 張啓元的殺招第723章 博望軍保衛戰第230章 利國風雲10第1136章 遠航第457章 南遷10第831章 去還是留第1395章 禍起江寧之宣德門內第59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7第755章 蔡鞗的憋屈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1641章 羞辱北方士林第1147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3第1675章 天子的態度第1296章 血色驕陽之南寨第1396章 禍起江寧之趙構陰謀第1439章 權謀和自信第6章 三倍之利第448章 南遷1第220章 大捷第656章 兀朮的戰術第1320章 秦檜的上位和憂慮第4章 什麼叫聖潔第970章 兵者詭道第1105章 夏殤之包圍第1586章 決戰之揭開大幕第238章 利國風雲18第1625章 決戰之殺神景老五第732章 上清雲霄觀5第264章 一場政治鬥爭6第61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3第1440章 對後代的謀劃第1399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3第405章 王秀的失態第391章 轉折時刻11第692章 李綱的到來第685章 女真人對大宋的刺探第1237章 佛道大辯論3第306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3第756章 事有點不妙第50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8
第298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7第1324章 大中建炎二十二年第664章 難堪的戰事第671章 宗姬迴歸的反應第531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2第697章 如手紙般地盟好第1278章 血色驕陽之 壯烈的天武第七旅鎮第1620章 決戰之剽悍的王秀第1023章 日薄西山2第49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4第1231章 義利之辨第1013章 商品集散設想第1098章 重重阻力第1519章 強悍的草原野蠻人第1112章 嫉妒第329章 東京保衛戰18第625章 新山長之論第922章 給人機會第1215章 屬於景波的戰場第1103章 夏殤之無恥第684章 軍事貴族的內訌第988章 王秀的掠奪戰略第1559章 僵局第1571章 這廝野心不小第1322章 高堪的不悅第1168章 壞了規矩第896章 絕地之戰2第55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第1147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3第777章 最壞打算第55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第56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8第1298章 血色驕陽之困守第792章 真假帝姬第1081章 最後決戰18第1052章 石包寨第834章 雞飛狗跳第1333章 南北重臣的勾結第38章 道德是利益的標杆第1586章 決戰之揭開大幕第549章 謀劃杭州5第234章 利國風雲14第1526章 逆謀篡位第115章 一場必然的相遇第1291章 血色驕陽之鬥將第1503章 打潑皮第889章 平羌城戰事第123章 爭論和拳頭第50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3第219章 戰5第1018章 封元之威第1155章 中秋之變4第411章 寒風中的凌亂第858章 無題第1408章 禍起江寧之大日東昇第907章 車兵的再現輝煌2第1000章 粗中有細的景波第540章 首先從軍制開始第49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3第1007章 江雲的算計第953章 張啓元的殺招第723章 博望軍保衛戰第230章 利國風雲10第1136章 遠航第457章 南遷10第831章 去還是留第1395章 禍起江寧之宣德門內第59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7第755章 蔡鞗的憋屈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1641章 羞辱北方士林第1147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3第1675章 天子的態度第1296章 血色驕陽之南寨第1396章 禍起江寧之趙構陰謀第1439章 權謀和自信第6章 三倍之利第448章 南遷1第220章 大捷第656章 兀朮的戰術第1320章 秦檜的上位和憂慮第4章 什麼叫聖潔第970章 兵者詭道第1105章 夏殤之包圍第1586章 決戰之揭開大幕第238章 利國風雲18第1625章 決戰之殺神景老五第732章 上清雲霄觀5第264章 一場政治鬥爭6第61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3第1440章 對後代的謀劃第1399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3第405章 王秀的失態第391章 轉折時刻11第692章 李綱的到來第685章 女真人對大宋的刺探第1237章 佛道大辯論3第306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3第756章 事有點不妙第50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