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上清雲霄觀2

“開拓南海也是無不可,確實要儒道教化爲上。 ”李綱悠悠地道,他對道家並無排斥,黃老無爲的確能用在治世上,只要道人別太過分,黃老作爲儒家輔助手段,他還是非常贊同的。

王秀知道進入正題了,開局就是海外,無關士人關注的核心,但也是士林較爲關注的。就在李長昇出征時,他就提出三佛齊對大宋海外據點博望軍虎視眈眈,並對海商苛重稅,其國主貪婪昭然若揭,要逐步對該國進行討伐,最終加以滅國,成爲大宋的海外軍州。

對,海外軍州的提法正是他的首創!在南海和東海建立交通便利的軍州。其實,他沒有核心的意思,那就是他選定的博望軍,就是後世的文萊,那可是生產黃金的國度。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說的一點不錯,消息再隱瞞也是隱瞞,不可能不泄露出去。既然無可避免,那隻能打上一仗,趁機派出強悍的部隊,解決南海上的矛盾,真正地控制富庶的地區,實現博萬國之力供養中華的目地。

不過,三佛齊和占城、真臘等國表面上還朝貢,屬於方外藩國,滅國之戰的確有些過分,難以讓士林接受。

東海建立軍州就要涉及扶桑和高麗,對待兩國的輿論是玩味的,人們普遍對扶桑不感興趣,卻要求重新收高麗爲屬國,這個小國在女真的威壓下反覆,蛇鼠兩端端不爲人子。

王秀對高麗也沒有好印象,餅子過而已,無論千年後怎樣的囂張,現在確實一窮二白,讓人提不起興趣。

不過,他卻發現其戰略意義,對內有利於北伐的側翼,對愛方便政府扶桑。爲政者,需要面面俱到,埋下棋子方便用途,哪怕自己用不上,也要子孫後代受益。

沈默曾經說高麗是中國旁支,漢唐曾征討,最好是招撫爲上,他不否認沈默的正確性,高麗主幹是商箕子後裔,卻並非高句麗。

高句麗是扶余雜胡,匈奴西遷之後,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高麗和高句麗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一個生在大國陰影下的遷徙民族,註定了永遠的配角。

悲哀,是他們的宿命,臣服正統又是他們希望,沒有別的內涵,他落要子高麗沒有別的意思,就是爲了漢家子孫能否把握時機。

“三佛齊是南海大國,控制東西貿易海道,博望軍孤城一個,恐怕是無法支撐,既然遲早要爆發戰事,早一點解決也好,只是茫茫大海,恐怕勞師遠征無果。”

李綱有些支持征戰三佛齊,但面對碧波千里卻沒有信心,他對高麗並沒有興趣,反倒是關心南海。

“三佛齊地大人稀,用朝廷的眼光來看不過一小國,也敢稱南海強國,就算是盈叔的一軍也能分國。”王秀很不在意地道,他還真沒把三佛齊當回事。

要說,東南亞有了點擡頭,也是在二三百年後,現在和大宋行朝相比,簡直是羞辱大宋。

“我看地形圖,三佛齊不小,絕非萬人可以征服,侍衛水軍孤懸在外作戰,很難滅國,文實說分國倒是恰當。”張啓元看了眼李綱,無論他對待王秀的態度,國策就是國策,不容半點私人感情,又道:“如果能通過交趾和占城,朝廷大軍水陸並進,或許能出奇效。”

王秀不由地多看眼張啓元,這廝竟然想到征服交趾和占城,通過陸地南下,對他的南海戰略有相當深刻的認識,不能不引起他的警惕,這位真是人才啊!

但是,他嘴上卻道:“正是,也不需要佔據交趾和占城,他們畢竟是大宋的藩屬,我們要他們海上幾處島嶼就成,海船戰隊南下,就不需要冒着擱淺的危險了。不過,那是長遠的策略,現在我們要分化三佛齊,佔領部分沿海地域,扶持王族子弟立上幾個小國。哦,至於打通陸路交通,那是要放在以後再說,現在就算有心,咱們也沒有力量。”

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利用王族內部矛盾,驅虎吞狼,以夷制夷,不斷蠶食三佛齊,把它化整爲零逐漸征服。至於打通陸路交通,那是整個南海戰略的一環,並不是現在能夠完成的,需要等待時機。

“滅國不易,恐怕朝廷負擔不起。倒是高麗可以速速辦理,牽制女真側翼。”沈默從財政角度闡明觀點,他也看到利用側翼的優勢,至少能減輕財政壓力。

邦交是非常有味道的,看是付出很大的利益,實際上是利用綜合國力,讓別人出錢出力出人,爲自己的戰略服務。

當然,這也不是魅力和形象,而是建立在國力和威懾上的權威,高麗人也不是傻瓜,爲了大宋拋頭顱灑熱血。

“識之兄說的不錯,江華島距離高麗王城不遠,似乎可以加以利用。”蔡易主持海外事務,自然一清二楚,他非常傾向控制高麗。

“高麗與女真接鄰,兀朮豈能容禁軍駐泊?”李綱不由地蹙眉,他是主張北伐不假,但比較務實,你有多少兵力駐紮海外,一支孤軍又能起多大作用。

張啓元眉頭一揚,玩味地道:“駐泊江華並非直接開戰,而是要控制高麗,他日北伐高麗數萬大軍,也算聊勝有無。”

王秀眉頭一挑,目光轉向雲浩真人,半笑不笑地道:“如今女真、党項和高麗崇佛太甚,貴酋把和上捧成佛陀轉世,那是在王室開壇講經啊!把我玄門道家置於何地,道長還需要努力纔是。”

雲浩真人擺動拂塵,看似輕鬆其實並不淡然,王秀一句話把他逼到了懸崖邊上。這不是人情世事,而是到通的生死,作爲道家子弟,他沒有任何的退路。

當然,他明白王秀的心思,也非常希望通過王秀,對道家改頭換面,再次成爲朝廷的國教,物極必反下,他反倒是淡淡地道:“佛門不過小道,豈能與我玄門道家相提並論。”

“道家三千大道,佛家不過八百旁門,一部道德經,可抵雄兵十萬啊!”王秀笑了,笑容中閃過一抹諷刺。

雲浩真人很鄭重地頷首,他對王秀的說法極爲認同。

第10章 文鬥第1091章 秦敏的策劃第131章 帝姬第56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9第1672章 江右的風第691章 女兒的終身大事第672章 西北戰事的廷議2第2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第1065章 最後決戰2第546章 謀劃杭州2第1384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3第1620章 決戰之剽悍的王秀第51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1第789章 對質第771章 衆人心思第1113章 南北形勢逆轉的開始第51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8第1419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4第124章 君生我已去第548章 謀劃杭州4第56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2第1054章 君子之戰第1221章 忽圖剌第1349章 高升南下第1575章 商人逐利第1397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1第58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6第273章 蔡家人惹事了第661章 唐格的意第1069章 最後決戰6第1444章 論功行賞第774章 羣魔亂舞1第1144章 南北的改良競爭第50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7第1102章 夏殤之突圍第1200章 一羣王門子弟第1200章 一羣王門子弟第428章 要變天了第255章 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578章 兀朮的打算第1328章 北侍軍都指揮爭端第395章 決定去向第1223章 大勢第1014章 脣槍舌劍第1458章 請天子裁決第185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7第216章 戰3第1107章 夏殤之拋棄第891章 對宇文逸的期望第1236章 佛道大辯論2第1483章 沙州困境第727章 對歐陽澈的大用第358章 東京保衛戰47第1199章 面子問題第236章 利國風雲16第957章 黨家兄弟第252章 沾滿鮮血的儈子手第1422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7第440章 談的很不錯第1005章 王秀的取捨和党項亂起第1175章 宮變2第747章 女真人發動了第243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121章 太子聘婦第1453章 風動第730章 上清雲霄觀3第1438章 廟堂的鬥爭第888章 矛盾第1211章 元帥府的無奈第814章 青君的規勸第1160章 中秋之變9第231章 利國風雲11第513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9第1050章 複雜的局勢第925章 各忙各的第830章 張啓元的決定第48章 揍葛初陽第697章 如手紙般地盟好第675章 新安大長郡主第48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5第776章 王秀對撻懶的謀劃第719章 時雍的能耐第658章 豐樂樓第811章 朱璉的思量第1601章 決戰之穩定右翼第1539章 亡命徒的遊戲第1236章 佛道大辯論2第1173章 宇文虛中是死間?第29章 波瀾不驚第17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1第1346章 大國的邦交利益第1549章 觀津第1612章 決戰之轄裡的請戰第1362章 秦敏會蕭裕第699章 革新繼續中第1126章 女真高層戰略之爭第1578章 兀朮的打算第176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3第1391章 禍起江寧之發動第1113章 南北形勢逆轉的開始
第10章 文鬥第1091章 秦敏的策劃第131章 帝姬第56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9第1672章 江右的風第691章 女兒的終身大事第672章 西北戰事的廷議2第2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第1065章 最後決戰2第546章 謀劃杭州2第1384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3第1620章 決戰之剽悍的王秀第51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1第789章 對質第771章 衆人心思第1113章 南北形勢逆轉的開始第51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8第1419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4第124章 君生我已去第548章 謀劃杭州4第56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2第1054章 君子之戰第1221章 忽圖剌第1349章 高升南下第1575章 商人逐利第1397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1第58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6第273章 蔡家人惹事了第661章 唐格的意第1069章 最後決戰6第1444章 論功行賞第774章 羣魔亂舞1第1144章 南北的改良競爭第50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7第1102章 夏殤之突圍第1200章 一羣王門子弟第1200章 一羣王門子弟第428章 要變天了第255章 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578章 兀朮的打算第1328章 北侍軍都指揮爭端第395章 決定去向第1223章 大勢第1014章 脣槍舌劍第1458章 請天子裁決第185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7第216章 戰3第1107章 夏殤之拋棄第891章 對宇文逸的期望第1236章 佛道大辯論2第1483章 沙州困境第727章 對歐陽澈的大用第358章 東京保衛戰47第1199章 面子問題第236章 利國風雲16第957章 黨家兄弟第252章 沾滿鮮血的儈子手第1422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7第440章 談的很不錯第1005章 王秀的取捨和党項亂起第1175章 宮變2第747章 女真人發動了第243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121章 太子聘婦第1453章 風動第730章 上清雲霄觀3第1438章 廟堂的鬥爭第888章 矛盾第1211章 元帥府的無奈第814章 青君的規勸第1160章 中秋之變9第231章 利國風雲11第513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9第1050章 複雜的局勢第925章 各忙各的第830章 張啓元的決定第48章 揍葛初陽第697章 如手紙般地盟好第675章 新安大長郡主第48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5第776章 王秀對撻懶的謀劃第719章 時雍的能耐第658章 豐樂樓第811章 朱璉的思量第1601章 決戰之穩定右翼第1539章 亡命徒的遊戲第1236章 佛道大辯論2第1173章 宇文虛中是死間?第29章 波瀾不驚第17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1第1346章 大國的邦交利益第1549章 觀津第1612章 決戰之轄裡的請戰第1362章 秦敏會蕭裕第699章 革新繼續中第1126章 女真高層戰略之爭第1578章 兀朮的打算第176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3第1391章 禍起江寧之發動第1113章 南北形勢逆轉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