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兩銀法順利試行

不能不說,王秀讓歐陽澈獨當一面,的確是慧眼識才,連鍾離睿也沒有出知大鎮,一躍成爲節臣的機會,僅僅外放一任通判,任期還沒有滿,就被調回來救火。

要知道短短八年時間,歐陽澈連大縣經歷也沒有,一直在朝廷擔任文學侍臣,就直接出鎮成都府,還兼差成都府路漕司,引起的非議是極大的,伯樂沒點氣魄肯定不行。

歐陽澈沒有辜負王秀希望,他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剛剛到任就樹立自己的權威,從鄉民和某惡霸入手,一陣眼花繚亂的手段,恩威兼濟,順藤摸瓜,打擊了一批頑固的勢力,卻又恰當好處地收手,沒有引起大的反彈,初步打開了路子。

然後,並不急於大規模實行,而是從鄉間小民的土地入手,讓小民嚐到甜頭,畢竟取消了身丁錢,讓人剩下一大筆錢,在生子添女就不用那冤枉錢。

不要小看每年的那點錢,每個人亂七八糟加在一起,每年也有三百文,一家有幾口人啊!絕對是不菲的花銷。

循序漸進一段時間,他就突然爆發,公然宣佈取消成都府路支移。這可是大事啊!等於給了大家天大的好處,不要尋常人家驚喜萬分,就是大戶人家也樂在眉頭。

幹嘛?支移也很簡單,那就是每年上繳的賦稅,由官府說了算,給你指定上繳錢物送到某個地方。

要說財貨不定,錢糧兩說,這裡面的貓膩可就更大了,比方說農戶種了莊稼,只能繳納糧食,官府非得要你繳納銀錢,你還得拿糧食換錢去繳納,糧食和錢轉換間,貓膩可就出來了,不法糧商利用這段時間,大肆壓低市價,吃虧的還是升斗小民。

就算你是商人,有的是銀錢不怕,那就好。你是糧商我讓你繳納絲絹,你是工坊主更好,那就繳納粳米,反正是名目繁多,讓人眼花繚亂。

更過份的是,讓你自己把繳納的賦稅送到指定的庫房,有的需要繳納到州治,還有北邊的縣,非得要送到南邊的縣,路途上車船腳力花銷,絕不是小數目。

就算你想你僱人僱車運着糧食去?那就有點不太可能,沿途的公人能雞蛋裡剔骨頭,就讓你自個去不成。

既然你去不成那就好辦了,官府爲你代勞了,只要你繳納腳力錢、車馬錢等等名目的費用,一切都不需要你麻煩,官府客客氣氣地爲你上門服務。

就這樣玩,你繳納價值一貫錢財的賦稅,那就得付出一兩官銀,路途轉運費用,本來要幾百錢,那你還得額外給點茶水錢。哦,看是一貫錢等同一兩官銀,裡面的貓膩更多,大宋通行貨幣並不是白銀,你還得折算成銅錢或交子,銀貴錢賤啊!你又會被狠狠地刮一層油。

可以說支移是正稅外,最大的盤剝名目,比那些雜稅還不得人心,民間屢屢有聲音抗議,卻任然被朝廷默許保留下來,因爲它讓朝廷多收入三層的錢這可是了不得的收入啊!就算你民間絞盡腦汁去爭鬥,大宋朝廷最不缺的就是有理財頭腦的精英,總的讓人付出一定代價才行。

所以,大宋自開國以來,能開源的官吏升遷最快,那是一邊喊儒者不言利,一邊拿着算盤與民爭利。

歐陽澈之所以敢取消支移,也是得到王秀支持的,否則,他天大本事也打不開局面,這件事等於獲取各州縣的人心,卻被既得利益的地方胥吏階層,恨到了骨子裡。

循序漸進的方式,相當於農村包圍城市,最終聯合各階層給官僚胥吏階層重重一擊,最終在彈劾罷免兩名知州,一名知縣,斬殺二十餘名胥吏後,纔開始全路推行兩銀法。

兩銀法的推出,朝廷除了保存主要物品買賣稅收,還有財產繼承的稅賦,耗米、科配、大斗、預支等雜稅一律取消,並沒有過分觸動多階層利益,只是讓官僚胥吏階層,和部分隱藏田產的人不爽,但總體上並不算過分。

當然,沒有王秀的堅決支持,還有大宋社會經濟的發展,兩銀法絕不可能實施,甚至不可能取消那些雜稅。

只因女真人的入侵,行朝用度太艱難了,天下承平時代都不會減少,更不要說南遷頭幾年的財政艱難,財政官員恨不得刮地三尺,不得不保留那些盤剝,以求取得發展的資金,當時王秀也保持沉默。

如今,大宋行朝通過十年休養生息,四川,荊湖、江右再次形成三駕馬車,無論是鹽茶制度的改良,還是工礦業的發展,包括海商事業的迅猛發展,都給了朝廷充足的財富,太府、戶部庫每年都有大幅度增幅。

也就是說,大宋朝廷有足夠的錢財,也解決大部分問題,通過苛捐雜稅籌集軍費和發展資金的時代,已經即將結束,而且朝廷財政狀況還會更好,不需要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

如果說,大宋行朝的經濟逐漸恢復,卻沒有達到王秀想要的水平,那也是不再需要盤剝生民,而是轉移盤剝的對象,由國內轉到四夷。

值得一提的是,朝廷的大臣沒有反對王秀的計劃。

也很容易理解,絕大多數大臣都喊着不與民爭利,在財政狀況日益改善情況下,他們也很樂意停下那些苛捐雜稅,這是能博取好名聲的事情,爲何不去支持?

成都府路州縣官員,也很少有人持有異議,按照常理來說,他們收到的損失最大,不要說那些苛捐雜稅和盤剝,單單是支移一項,就讓他們公私兩面都有損失,卻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抵制,原因是很多的。

其實,王秀給歐陽澈去了一封信,說的很明白無誤,苛捐雜稅和盤剝最得利的並非官員,而是那些州縣的胥吏。相當多的錢財都進入他們的腰包,或是通過他們層層抵達上層,這纔是一個隱形的既得利益階層。

對付這樣的階層,王秀早就做好準備,大宋經濟狀況的好轉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在這種大環境下,任何的抵抗都是土雞瓦狗。

第1147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3第813章 趙柔嘉該出嫁了第1422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7第42章 原罪源自內心第419章 又一位叛臣第554章 謀劃杭州10第1248章 保皇一方的反應第664章 難堪的戰事第57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2第1332章 風動第50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8第405章 王秀的失態第411章 寒風中的凌亂第264章 一場政治鬥爭6第308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5第481章 錦衣夜行5第640章 兀朮過河第694章 官制的淺談第191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3第1670章 該走的就要走第789章 對質第55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第1535章 趙訓的鬱悶第1082章 全勝第1604章 決戰之第一天第204章 回鄉1第1137章 對話第1507章 王家姐的戲謔第1329章 王秀破局第59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6第377章 知孟州軍州事第475章 南遷前夜第634章 張過的才能第794章 朱璉的出場第270章 利益是永恆的第633章 大宋侍衛水軍出戰第1233章 張子初的命是先生的第945章 針鋒相對第28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3第59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5第144章 羣魔亂舞第1415章 禍起江寧之王秀迴歸第939章 李仁孝繼位第1365章 犧牲第1050章 複雜的局勢第294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3第315章 東京保衛戰4第196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8第1495章 王家大娘子要來了第1681章 回家第919章 夏宮之謀2第136章 樊樓的絕色美人第1033章 坐而論道第798章 殿對第993章 兵抵西平府第913章 機速使臣的分歧第186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8第1343章 邱雲的前途第1448章 西侍軍的初步戰略第1159章 中秋之變8第1026章 西北形勢第656章 兀朮的戰術第1202章 打仗不是演電影第1026章 西北形勢第1234章 伏擊大抃第690章 形勢的變化第1625章 決戰之殺神景老五第1629章 決戰之請張啓元觀戰第873章 朱璉的煩心第221章 利國風雲1第1156章 中秋之變5第1476章 董摩柯第1036章 金軍的干涉第1008章 叛亂第634章 張過的才能第249章 漂亮的一記耳光第34章 沈默的疑問第1179章 宮變6第1133章 王秀對禁軍發展的規劃第1145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1第926章 曲端的歉意第841章 張啓元的大運第220章 大捷第682章 歸還河北的爭論第431章 大中建炎元年第1429章 禍起江寧之大定第911章 高升的悲哀第125章 集英殿唱名第1549章 觀津第1165章 棒打出頭鳥第1169章 趙柔嘉的動靜第294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3第56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7第719章 時雍的能耐第400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816章 家國辯論第929章 王秀的漢聯邦理想第1146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2第823章 張啓元的猶豫第255章 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第1147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3第813章 趙柔嘉該出嫁了第1422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7第42章 原罪源自內心第419章 又一位叛臣第554章 謀劃杭州10第1248章 保皇一方的反應第664章 難堪的戰事第57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2第1332章 風動第50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8第405章 王秀的失態第411章 寒風中的凌亂第264章 一場政治鬥爭6第308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5第481章 錦衣夜行5第640章 兀朮過河第694章 官制的淺談第191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3第1670章 該走的就要走第789章 對質第55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第1535章 趙訓的鬱悶第1082章 全勝第1604章 決戰之第一天第204章 回鄉1第1137章 對話第1507章 王家姐的戲謔第1329章 王秀破局第59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6第377章 知孟州軍州事第475章 南遷前夜第634章 張過的才能第794章 朱璉的出場第270章 利益是永恆的第633章 大宋侍衛水軍出戰第1233章 張子初的命是先生的第945章 針鋒相對第28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3第59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5第144章 羣魔亂舞第1415章 禍起江寧之王秀迴歸第939章 李仁孝繼位第1365章 犧牲第1050章 複雜的局勢第294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3第315章 東京保衛戰4第196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8第1495章 王家大娘子要來了第1681章 回家第919章 夏宮之謀2第136章 樊樓的絕色美人第1033章 坐而論道第798章 殿對第993章 兵抵西平府第913章 機速使臣的分歧第186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8第1343章 邱雲的前途第1448章 西侍軍的初步戰略第1159章 中秋之變8第1026章 西北形勢第656章 兀朮的戰術第1202章 打仗不是演電影第1026章 西北形勢第1234章 伏擊大抃第690章 形勢的變化第1625章 決戰之殺神景老五第1629章 決戰之請張啓元觀戰第873章 朱璉的煩心第221章 利國風雲1第1156章 中秋之變5第1476章 董摩柯第1036章 金軍的干涉第1008章 叛亂第634章 張過的才能第249章 漂亮的一記耳光第34章 沈默的疑問第1179章 宮變6第1133章 王秀對禁軍發展的規劃第1145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1第926章 曲端的歉意第841章 張啓元的大運第220章 大捷第682章 歸還河北的爭論第431章 大中建炎元年第1429章 禍起江寧之大定第911章 高升的悲哀第125章 集英殿唱名第1549章 觀津第1165章 棒打出頭鳥第1169章 趙柔嘉的動靜第294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3第56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7第719章 時雍的能耐第400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816章 家國辯論第929章 王秀的漢聯邦理想第1146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2第823章 張啓元的猶豫第255章 敢在太歲頭上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