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脫身(2)

傍晚時分。《

南勇在自己的書房內喝着悶酒,心情憋屈煩悶傷感懊悔兼而有之。與李彪李虎和烏顯烏解等人相同的是,南勇也後悔莫及,深恨自己沒有當機立斷,早些劫法場營救下孔晟來,至於孔晟命喪黃泉。

而因爲南家父子的態度,烏顯烏解和李彪李虎等人目前已經與南勇有了相當深的隔閡——大抵是因爲南霽雲不肯利用禁軍指揮的權力,給烏顯這些人劫法場創造機會。

烏顯等人認爲南家父子忘恩負義之輩,大有與南家劃清界限的跡象。

在烏家兄弟看來,沒有孔晟就沒有南家父子的今天,想當年南霽雲不過是睢陽軍中不入流的低級軍官,連朝廷正式的冊封都沒有。如今南霽雲卻是禁軍副帥,依然長安新貴之一,可這都是孔晟的提攜——如果沒有孔晟,南霽雲算什麼?

南勇無法得到烏家兄弟和李家兄弟的諒解,原本一個戰壕的兄弟戰友,形同仇敵陌路,再加上對孔晟殞命的傷懷,南勇的心情還能好的了嗎?

家僕匆忙來報:“少將軍,門外有人來訪,說是少將軍在河南夏邑的故人,姓李行三。”

“河南夏邑故人?李三?”南勇醉眼朦朧地望着家僕,突然眼眸中掠過一絲精光,心神一震,立即起身向府門衝去。

南勇儘管是喝了不少酒,但他是武將,衝刺奔跑的速度還是很快。他一路衝出府門,見府門口臺階上站着一個身材修長的青年男子,頭戴斗笠壓着面孔看不清楚,身着農人汗衫,揹着雙手,那背影極爲熟悉。

南勇深吸了一口氣,臉色有些漲紅。

那青年緩緩轉身來,依舊用斗笠壓着面孔低低道:“南將軍,還記得當年夏邑城中的李三嗎?”

青年向南勇伸出手來,他的手中捏着一枚精美玉佩,別人不識這枚玉佩,但南勇卻是熟悉得緊,他當即面色狂喜,幾個箭步竄過去,一把抓住斗笠青年的手來,聲音顫抖:“真的……”

斗笠青年輕輕一笑:“少將軍稍安勿躁,可否進府中找個僻靜所在講話,容你我慢慢敘舊?!”

大明宮,含元殿。

皇帝站在殿口,透過層層飛檐仰望着日落西斜的瑰麗一幕。血紅的殘陽即將墜入西邊的天際,那半邊天的火燒雲升騰着跳躍着試圖要擺脫毀滅消失的命運,給人一種悲涼之感。

皇帝的臉色有些陰沉。

孔晟的死本來就讓他悔恨交加,聽聞女兒紀國公主竟然爲孔晟服毒自殺殉情,更加讓皇帝心神躁動,無法自持。

朱輝光雖然站在皇帝身後不遠處,卻不敢上前來打擾皇帝的清淨。

皇帝站在此處觀賞風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從皇帝陰森森的神色表情來看,他絕對不是在優哉遊哉地賞風景看落日,而是在爲失去孔晟這樣一個意義重大的肱股之臣而煩躁不安。

孔晟對於皇帝的作用和價值太大了。

失去了孔晟,皇帝再也很難制衡東宮太子越來越膨脹的力量。就算是皇帝現在培養扶植新人,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等到了那個時候,恐怕李豫早就尾大不掉,隨時可以將他這個皇帝取而代之了。

更重要的是,隨着孔晟的殞命,皇帝失去了原本唾手可得的神秘火炮這一國之重器。

皇帝緩緩回頭來望着朱輝光,聲音淡漠中蘊藏着一絲絲的焦躁:“紀國的情況好些了嗎?”

朱輝光不敢怠慢,立即躬身下去道:“回陛下的話,奴婢剛纔公主府上回來,公主被御醫調治及時,體內毒素基本排出,已經安然無恙了,請陛下寬心。”

皇帝輕嘆一聲:“紀國的性子竟然這般剛烈,她這哪裡是爲孔晟殉情,而是在以死來向朕抗議,怨恨朕殺了孔晟啊!”

朱輝光咬了咬牙,突然輕輕恭謹道:“陛下,大將軍死於天災,非陛下所爲。奴婢奉陛下詔命,當場赦免孔大將軍,只是當時地震突發,奴婢來不及向太子殿下宣佈陛下口諭,以至於……奴婢有罪,請陛下降罪!”

朱輝光突然噗通一聲跪拜在地。

皇帝嘆息着,“好了,你起來吧,這與你無關。當時地動山搖,校場一片混亂,朕有心救下孔晟,卻也是無能爲力了。也罷,算是朕虧欠了孔晟——朱輝光,傳朕的旨意,解封長安侯府,永遠留存,算是朕的一點念想。另外,在城外擇一風水俱佳之地,爲孔晟修一座衣冠冢,追封孔晟爲英武郡王,派禁軍宿衛一支拱守此處,香火不斷。”

朱輝光嘴角一挑,心道看來皇帝心裡對孔晟之死耿耿於懷、頗爲懊悔愧疚,追封孔晟爲郡王,又要爲孔晟修建衣冠冢和香火廟宇,派禁軍守衛,這算是高等級的追諡了。

朱輝光躬身下去恭謹道:“奴婢遵旨。奴婢這就去禮部宣旨,請禮部和工部奉旨行事,爲孔晟修建衣冠冢和香火廟。”

皇帝長嘆一聲,拂袖進了含元殿。

朱輝光回頭瞥了皇帝的背影一眼,不敢停留,急匆匆下了臺階,要出宮去禮部和工部傳達皇帝的安排。

其實,別看朱輝光走得急,但他心裡卻很明白,皇帝的心意恐怕很難化爲現實。因爲朝廷出資爲孔晟修建衣冠冢和香火廟,肯定會引起東宮太子一派朝臣的強烈反對,因爲畢竟孔晟現在還是皇帝下詔要處斬的欽犯。

皇帝突兀要爲一個抗旨拒婚的欽犯追諡修廟作爲紀念,有違大唐禮制。即便是李泌杜鴻漸這些人,也未必就支持了。

果然,朱輝光將皇帝的口諭傳達給禮部尚書和工部尚書等大臣,這些朝廷高官面色一變,固然不敢指責皇帝,卻也紛紛表示要立即進宮面聖,向皇帝提出自己等人的反對意見。

不過,這就不是朱輝光需要操心的事情了,他只是奉旨行事,向朝臣和朝廷辦事衙門傳達皇帝的意思,至於這些大臣執行還是不執行,那就與他無關。

朱輝光傳達完皇帝口諭,立即回宮。在回宮的路上,就遇上了也準備進宮面聖的太子李豫。

李豫在自己的半幅鑾駕上見到朱輝光,示意左右停下,然後在鑾駕上淡淡笑道:“朱省監這是何往呢?”

朱輝光恭謹一笑,讓開路徑在一側躬身道:“回太子殿下的話,奴婢奉旨出宮向禮部宣召,辦完差使這就回宮伺候陛下。”

朱輝光對旁人哪怕是李泌杜鴻漸這些朝中重臣都是自稱雜家,唯獨對皇帝和太子謙卑自稱奴婢,這算是他的聰明之處和謹小慎微之處了。

李豫似乎對朱輝光的恭敬頗爲滿意,朗聲大笑,也沒再追問,徑自道:“本宮也進宮面聖,不如就與朱省監一併而行吧。”

朱輝光微微愕然,但旋即微笑恭謹點頭頷首,跟隨在李豫的半幅鑾駕之後。朱輝光也是一個城府深沉之人,在搞不清李豫何種狀況之前,他是不會暴露內心真實情緒的。

實際上,以朱輝光的心智不難明白,自己應該算是東宮竭盡全力想要拉攏的對象之一。他是皇帝身邊的內侍大總管,掌握了朱輝光,就相當於掌握了皇帝的信息行蹤和一舉一動,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是朱輝光比誰都理智和清醒,只要他稍稍流露出傾向於東宮的一絲徵兆,或者暴露出與東宮過從甚密的徵兆,皇帝就會果斷將他從內宮中清除出去。

皇帝現在的敏感和警覺可謂是一觸即發。

朱輝光不敢冒這個險。

更重要的是,在朱輝光眼裡,皇帝現在春秋鼎盛,正當壯年,距離東宮唱戲登臺的時間還早。當今皇帝看上去優柔寡斷爲羸弱之君,實際上大智若愚手段果決,該出手的時候一點都不會手軟。這從皇帝處置老皇帝一事上就能看出某種端倪啊。

東宮太子李豫雖然強勢,才幹、威望和影響力皆無人能比,但儲君就是儲君,作爲皇子,只要皇帝給予他接班人的合法地位,不到萬不得已,其實做不出篡位弒父的事兒來的。

當年太宗皇帝李世民之所以一手炮製導演了玄武門事變,主要還是因爲被逼到了某種程度上——事實上,如果不是李世民搶先下手,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也會向他下毒手。

奪嫡之事在皇家來說,往往裹夾着鮮血和陰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皇位至尊唾手可得,當事者誰也不會猶豫半分。

朱輝光自有自己的判斷。在朱輝光看來,皇帝雖然猜忌李豫的強悍和勢力膨脹,但暫時還沒有廢黜太子的念頭,而在諸皇子中,也唯有李豫最適合當接班人。雖然皇帝也在扶植趙王,但不過是作爲皇帝的一種御下和帝王心術,皇帝心目中的儲君人選還是李豫。

所以,皇帝和太子之間沒有根本性的矛盾,只要有接班的希望,李豫還是會沉住氣等的。

所以,朱輝光認爲,李豫和皇帝之間的關係貌似緊張,實際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能相安無事。從這個角度上說,朱輝光不會投靠東宮,因爲沒有意義。他只要伺候好皇帝,所有的榮華富貴都能保住,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第750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2)第729章 兵臨城下(3)第288章 兩女爭鋒(2)第590章 年少肝膽雄(2)第230章 奚人王子蘇魯(1)第202章 雍丘(5)第749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1)第9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3)第610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7)第401章 朱雀門血案(1)第590章 年少肝膽雄(2)第469章 抗婚(6)第629章 美人計、連環套(12)第181章 一句調戲引發的血案第548章 靈武第76章 宮衛第491章 復出(7)第335章 寧玉碎不瓦全第224章 嫌隙(1)第671章 楊統第732章 兵臨城下(6)第132章 車門山(3)第111章 狠辣第232章 凱旋第117章 神仙也難救第680章 隔岸觀火?第458章 大清洗(4)第143章 招夫(3)第77章 鄭氏的認同第139章 算計(2)第587章 上國伐謀(7)第459章 大清洗(5)第624章 美人計、連環套(7)第7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9)第240章 政治聯姻(1)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636章 紀國出家(2)第654章 軍變(4)第433章 宮變(2)第527章 降服神鵰(3)第249章 濟陰郡(2)第584章 上國伐謀(4)第409章 十王宅(3)第32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1)第432章 宮變(1)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449章 力挽狂瀾(4)第570章 賀蘭堡(2)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460章 高力士之死第74章 驛館第637章 離京第109章 古桑黑店(2)第177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3)第410章 安國寺(1)第33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2)第725章 大唐戰神(6)第37章 螻蟻的尊嚴第37章 螻蟻的尊嚴第121章 驕傲清高潛在骨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297章 雷霆之怒(3)第568章 決鬥(2)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276章 血濺鴛鴦樓(2)第425章 銅鐵合金大炮(8)第649章 殺威棒(2)第646章 當驚世界殊(2)第7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3)第451章 力挽狂瀾(6)第222章 人滿爲患第378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8)第348章 孔府家酒(3)第660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3)第681章 坐山觀虎鬥?第511章 陷阱(1)第266章 見蘇嫿(1)第262章 高夫人逼婚(2)第619章 美人計、連環套(2)第750章 叛亂平(6)第66章 欽差到(2)第205章 封將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333章 孤臣第667章 公審(4)第611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8)第8章 望江樓(2)第454章 力挽狂瀾(9)第654章 軍變(4)第746章 叛亂平(3)第119章 霸王再世不言勇第287章 兩女爭鋒(1)第360章 登臺亮相(1)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616章 相見不如不見(4)第407章 十王宅(1)第358章 最後的決斷第660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3)第653章 軍變(3)
第750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2)第729章 兵臨城下(3)第288章 兩女爭鋒(2)第590章 年少肝膽雄(2)第230章 奚人王子蘇魯(1)第202章 雍丘(5)第749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1)第9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3)第610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7)第401章 朱雀門血案(1)第590章 年少肝膽雄(2)第469章 抗婚(6)第629章 美人計、連環套(12)第181章 一句調戲引發的血案第548章 靈武第76章 宮衛第491章 復出(7)第335章 寧玉碎不瓦全第224章 嫌隙(1)第671章 楊統第732章 兵臨城下(6)第132章 車門山(3)第111章 狠辣第232章 凱旋第117章 神仙也難救第680章 隔岸觀火?第458章 大清洗(4)第143章 招夫(3)第77章 鄭氏的認同第139章 算計(2)第587章 上國伐謀(7)第459章 大清洗(5)第624章 美人計、連環套(7)第7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9)第240章 政治聯姻(1)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636章 紀國出家(2)第654章 軍變(4)第433章 宮變(2)第527章 降服神鵰(3)第249章 濟陰郡(2)第584章 上國伐謀(4)第409章 十王宅(3)第32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1)第432章 宮變(1)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449章 力挽狂瀾(4)第570章 賀蘭堡(2)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460章 高力士之死第74章 驛館第637章 離京第109章 古桑黑店(2)第177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3)第410章 安國寺(1)第33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2)第725章 大唐戰神(6)第37章 螻蟻的尊嚴第37章 螻蟻的尊嚴第121章 驕傲清高潛在骨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297章 雷霆之怒(3)第568章 決鬥(2)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276章 血濺鴛鴦樓(2)第425章 銅鐵合金大炮(8)第649章 殺威棒(2)第646章 當驚世界殊(2)第7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3)第451章 力挽狂瀾(6)第222章 人滿爲患第378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8)第348章 孔府家酒(3)第660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3)第681章 坐山觀虎鬥?第511章 陷阱(1)第266章 見蘇嫿(1)第262章 高夫人逼婚(2)第619章 美人計、連環套(2)第750章 叛亂平(6)第66章 欽差到(2)第205章 封將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333章 孤臣第667章 公審(4)第611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8)第8章 望江樓(2)第454章 力挽狂瀾(9)第654章 軍變(4)第746章 叛亂平(3)第119章 霸王再世不言勇第287章 兩女爭鋒(1)第360章 登臺亮相(1)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616章 相見不如不見(4)第407章 十王宅(1)第358章 最後的決斷第660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3)第653章 軍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