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 墾荒的熱情

因爲,最近針對如何給予移民政治權力的問題,大家產生了一下分歧----當然了,分歧之處不是給不給的問題,而是何時開始這個進程的問題。

任柯認爲,如果我們誠心誠意地想給,那就不要找藉口拖延,馬上開始就行了----這種事情沒有什麼時機和條件只說。

否則的話,那就乾脆不給,也不用尋找不給的理由----因爲當今的人們尚無個人政治權力的觀念。

李俊明堅決主張馬上給----他認爲,歸根結底,制度纔是我們區別於這個世界絕大多數地方的根本之處,也是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

最終,聯邦參議院以微弱多數通過了任柯和李俊明的主張,同意他們在紫霞島“做一些有限的試點” ……

新移民點的幾個行政村從黑水河上游開始一路向北排列,最近南端的一個行政村距離那座露天煤礦很近,副總督李德偉在第一時間接收了李俊明交給他的煤礦、運煤船隊和三百二十多名採掘工,這些人來自第二批移民,全部都是壯勞力。

他現在擔負的任務很重要:必須在兩到三天的時間裡給妮可號儘量補充燃煤——目前,包括堆積在紫霞鎮碼頭上的和礦場上的煤大約總共有二百噸的樣子,這是前一陣子李俊明組織移民們挖掘的,如今新移民來了,李德偉打算去新移民村再招募一些勞動力,擴大采掘隊的規模。

爲此李德偉向顧船長保證,等妮可號下次再來時,妮可號可以一次性補充五百噸以上的燃煤。

顧晉聽了非常高興,因爲這意味着紅樓方面的燃煤供應負擔極大地減輕了,如今莫寧頓島上的雞窩煤礦已經全面開採,如果那些煤可以不用或者少給妮可號的話,加上妮可號從帝汶島的煤和礦砂的輸入,白沙集團的煤焦化工和康王電力的港口熱電廠將會獲得充足的燃煤供應,不僅如此,華立和全振海他們就有原料大規模煉焦炭了——有了大規模的焦炭供應意味着什麼,所有穿越者都很清楚。

無疑,這將對整個莫寧頓島上的工業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李德偉的信心是有依據的,如今紫霞島的勞動力相對充沛,比較容易招募到挖煤的勞力,因爲工錢比較高,在露天煤礦、黑水河運輸船隊和紫霞鎮碼頭幹搬運活是移民們比較喜歡的工作,因爲他們每人每月可以有超過三兩白銀的純收入,在這個時代,對於普通人而言,這就是一份高薪工作了。

唯一的問題是島上的勞動力調配和補充----現在是雨季,基本上是農閒時節,在一部分勞動力相對寬裕的家庭裡,當然願意臨時在這寫地方掙一筆不菲的工錢,然而這些勞動力都是臨時性的,對於這些漢人而言,最魂牽夢繞的,還是聯邦政@府分給他們的每人二十畝肥沃的土地。

還好,李德偉清楚,就這樣的工資水平,在第三批移民裡他肯定還能招募到挖煤的勞動力。

第三批移民很快就住進了窩棚裡,這只是臨時建築,窩棚附近就是規劃好的行政村居民點,宅基地已經劃好了,大量的木料也已經備好,新移民們將以行政村爲單位,在公推的村長帶領下,立刻開始建設房屋,同時開展的工程還有水井、水渠和道路工程等等。

除了碼頭外,島上另外還在修建一條九米寬的煤矸石/鵝卵石碎石公路----這條公路從紫霞鎮碼頭一直向北延伸到新移民的居民點,公路在行政村範圍內將以村爲單位由村民們分段包乾修建,根據道路規劃,在下一批移民抵達後,這條碎石路將一直延伸到紫霞島北部的海邊。

這條貫穿紫霞島南北內陸的公路把紫霞鎮碼頭、黑水河上游的露天煤礦和所有的移民行政村聯接起來。

這條道路的盡頭,是紫霞島北部海岸的一個河口,那裡有一個可以修建深水港口的海灣,海灣的對面還有一座面積大約是紫霞島十分之一的島嶼,關於那座島,任柯告訴楊巧巧說:如果女寨的女人們不習慣與村民們住得太近,可以把整個一座島都劃給女寨的自梳女們。

因爲這條路用是煤矸石爲主要材料鋪就的,所以移民們稱它爲黑石道,這條道路的盡頭正是當初顧晉他們在第一次登陸紫霞島的時候就測量過的那個海灣,海灣底部是一條河流的河口,不遠處有一段可以建設深水良港的海岸,因爲港外還有若干島嶼,因此這種地形地貌還非常適宜做避風港。

李俊明作爲紫霞島總督,對這個未來的港口很是上心,他早就有在此搞建設的想法,前一陣子在確定了第四批移民的開墾區域時,他已經跟任魏李等幾個人商量好了建設方案,還從侯相麟那裡要來了具體的施工方案----這個港口一旦建成,其貨物吞吐量將比紫霞鎮碼頭要高出許多。

另外,第四批以後的移民將安排在那個港口附近墾荒,這樣一南一北共同發展,遙相呼應,整個紫霞島的開發格局就形成了。

另外一個考慮是,讓新移民墾荒的土地與舊移民的土地距離遠一些,讓雙方都有擴展空間。

這個安排也是不得已,因爲目前移民們的墾荒熱情高得有些嚇人,由於擁有充足的墾荒物資,先後抵達紫霞島的移民們很快就投入到野心勃勃的墾荒行動中來,這就逼着李俊明他們不得不加大居民點之間的間距,以便給移民們騰挪出墾荒的空間,不然的話,各個居民點的墾荒土地就要連片了。

現如今,老王上次來紫霞島時佈置的農業墾荒計劃已經完全成爲過去式----因爲當時還沒有發生常風行動,在當時的勞動力條件下,老王計劃在本年內能開荒一萬五千畝,平攤到每個人身上,人均只需要開荒大約十二、三畝。

顯然在當時的勞動力條件下,這個指標並不難完成,然而時間到了九月份,因爲常風行動,紫霞島突然已擁有兩萬多男女丁口的勞動力,估計到年底之前,人口數量可能會突破六萬,這意味着----如果按照人均分配二十畝荒地,其中墾荒後達到種植條件的土地人均至少有十到十五畝計算,從年底到來年開春,全島應該有五十萬畝可種植的土地。

然而實際的墾荒結果卻令李俊明他們很是吃驚,他們發現自己低估了漢人移民們對土地的執着程度,或者說叫狂熱才比較合適。

現在,移民們不僅很快就給自家開出了人均二十畝的荒地,而且人們居然還有餘力繼續墾荒,因爲早在任柯帶領第一批登陸紫霞島時就宣佈過,如果你有餘力,是可以多墾的,當然了,你家超範圍新墾的土地必須保持耕種狀態,不然就會判定爲濫墾而被總督府收回。

好吧,無論是先來的任柯還是後來的李俊明,都低估了漢人移民們的勤勞程度,因爲紫霞島的地勢平坦水資源豐沛,開荒修渠確實比在那塊大陸上要省事得多,加上前期物資和糧食的準備都很充足,於是李俊明他們驚訝地發現:移民們開起荒來那叫一個拼命!

有一些家庭白天晚上的連軸轉,根本就沒有休息日,夫婦倆沒日沒夜地墾荒也就罷了,家裡的老人孩子也是一起上,不少家庭連自家房子都顧不上修,寧可一家老小臨時擠在窩棚裡,也要先在野地裡開荒。

顯然移民們心裡都有小九九——自家的房子早修晚修都是有的,然而這地開晚了,被別人家佔了,那就沒有了!

所以儘管實際上各家地塊距離很遠,各家的開拓空間很大,但人心就是這樣,看着別人家的土地在一天天的擴大,自家的肯定就要着急----哪怕你自己不急你老婆也要急,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心會產生強大的動力--這是人之常情,所以,各家各戶就這樣一路攀比着,不知不覺地搞起了開荒競賽。

於是僅僅到了十月底,在常風行動執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紫霞島就墾出了三十萬畝荒地。

也就是說,移民們提前完成了人均開荒二十畝指標!

60 肖飛237 那將是誰的時代?631 有情有義631 有情有義657 移民事務委員會779 用戰鬥來證明自己強大966 防線不等於戰線835 自由墾荒借貸法788 第一步是設粥棚344 新世界的韋帕灣1347 神蹟751 秒滅1303 出發1284 驕傲級姊妹船和船長的安排1345 巨龍的眼1116 再次遠航1006 電價164 在那個時代如何做生意821 紫霞島的建設1208 實地考察55 等離子熱熔彈258 紅樓的女人們812 百姓與官府的標準互動方式80 巨輪353 部落戰鬥981 逆轉1247 歷史的記憶405 危機與機遇並存414 太平犬591 侯哥的事業1016 未來的船長27 強化過的萬噸輪49 各有各的傳奇人生939 老王老巴並不打算細軟跑293 周瑞的炸雞腿1226 僧王來了801 亞美無線電通訊公司145 咱家桃桃的選項並不多946 嶽楚和洛卡部落的那些事33 正常且善良的人423 面子比裡子更重要265 船醫941 敏銳的荷蘭人67 庇護所1245 泗水162 活久見的科技發展865 口無遮攔1346 小心謹慎770 相見1369 最穩妥的戰略1134 炸魚828 女人們想給你立長生牌位678 在附近島嶼上建工廠367 具有戰略意義的島嶼573 在南洋我們要依靠誰?1111 歐洲之旅250 航海訓練開始了533 炮擊西炮臺395 船督大人發出的海豚音333 糖廠837 真正意義上的公衆公司885 工資1144 霍洛港的清晨679 紅樓的回覆1078 擲彈排312 真實且曲折的工作流程52 穿越後去哪裡找妹子?166 沙灘上的議論850 有點極端的議案43 肥水不流外人田639 孫老對勒菲克的建議788 第一步是設粥棚666 陳典的生意297 土著進步法1128 狼羣654 新世界三大工業巨頭的誕生440 魔鬼船走了1356 投降?339 化工組的大計劃734 女權號1006 電價771 北上1130 戰場觀察637 澳洲人居然把黑奴當人看待!865 口無遮攔987 難得一聚493 澳門周邊的國際形勢1334 被歷史長河淹沒的人物374 皮蒙特的帝汶969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121 穿越小說用爛了的梗447 “火炬計劃”262 出海!出海?760 韓樂天又折騰新生意了537 荷蘭人走了,奧爾內死了289 登陸948 各搞各的883 澳元203 洞口廣場1240 北大年
60 肖飛237 那將是誰的時代?631 有情有義631 有情有義657 移民事務委員會779 用戰鬥來證明自己強大966 防線不等於戰線835 自由墾荒借貸法788 第一步是設粥棚344 新世界的韋帕灣1347 神蹟751 秒滅1303 出發1284 驕傲級姊妹船和船長的安排1345 巨龍的眼1116 再次遠航1006 電價164 在那個時代如何做生意821 紫霞島的建設1208 實地考察55 等離子熱熔彈258 紅樓的女人們812 百姓與官府的標準互動方式80 巨輪353 部落戰鬥981 逆轉1247 歷史的記憶405 危機與機遇並存414 太平犬591 侯哥的事業1016 未來的船長27 強化過的萬噸輪49 各有各的傳奇人生939 老王老巴並不打算細軟跑293 周瑞的炸雞腿1226 僧王來了801 亞美無線電通訊公司145 咱家桃桃的選項並不多946 嶽楚和洛卡部落的那些事33 正常且善良的人423 面子比裡子更重要265 船醫941 敏銳的荷蘭人67 庇護所1245 泗水162 活久見的科技發展865 口無遮攔1346 小心謹慎770 相見1369 最穩妥的戰略1134 炸魚828 女人們想給你立長生牌位678 在附近島嶼上建工廠367 具有戰略意義的島嶼573 在南洋我們要依靠誰?1111 歐洲之旅250 航海訓練開始了533 炮擊西炮臺395 船督大人發出的海豚音333 糖廠837 真正意義上的公衆公司885 工資1144 霍洛港的清晨679 紅樓的回覆1078 擲彈排312 真實且曲折的工作流程52 穿越後去哪裡找妹子?166 沙灘上的議論850 有點極端的議案43 肥水不流外人田639 孫老對勒菲克的建議788 第一步是設粥棚666 陳典的生意297 土著進步法1128 狼羣654 新世界三大工業巨頭的誕生440 魔鬼船走了1356 投降?339 化工組的大計劃734 女權號1006 電價771 北上1130 戰場觀察637 澳洲人居然把黑奴當人看待!865 口無遮攔987 難得一聚493 澳門周邊的國際形勢1334 被歷史長河淹沒的人物374 皮蒙特的帝汶969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121 穿越小說用爛了的梗447 “火炬計劃”262 出海!出海?760 韓樂天又折騰新生意了537 荷蘭人走了,奧爾內死了289 登陸948 各搞各的883 澳元203 洞口廣場1240 北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