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蝗災的預警

其實把青篙的藥效傳出去,也是有好處的。

至少劉繇、士燮、劉表和劉焉的目光都開始朝着南方轉移,甚至於原本不怎麼熱衷於開疆擴土的劉表,也開始了準備征討荊南蠻夷的準備。

這些蠻夷,總是呆在深山老林之中,仗着對這些地方的熟悉,還有煙瘴的保護。什麼時候缺乏物資了,就直接走出山林,直接入侵掠奪地方郡縣。若是被殺痛了,又躲入老林之中,叫人無可奈何。

這幾個勢力的諸侯都曾經試圖討伐過他們,奈何叢林戰真心不佔優勢。而且不少士卒因爲不好的衛生習慣,又或者缺乏防護措施而感染了瘧疾。

最後搞得全軍覆沒什麼的,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更多的士卒對進入叢林非常反感,甚至於因此炸營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這也使得,諸侯對這些躲入叢林之中的蠻夷,憎恨卻無可奈何的主要原因。

方雲很大方,直接把瘟疫的形成理論,還有瘟疫的隔離措施,甚至一些主要瘟疫的治理手段都通過報刊刊登了出去。然後隨着商旅,幾乎全天下的人多少都學會了一些手段。

這次,隨着青篙的用法刊登出去,不僅讓人們頭痛不已的瘧疾有了剋星,最重要的是,也給了諸侯們討伐南部蠻夷的信心。

之前說的幾個勢力,他們的利益其實是在南方。至於方雲,最多就是劉焉麾下的漢中地區有接壤的部分,其他的都沒什麼直接的交集。

再說劉焉、劉表和劉繇本身就是宗室。對討伐方雲並不是很熱衷。反而只要能夠安心當他們的土皇帝。那就可以了!

比起方雲。南部的那些蠻夷才讓他們頭痛,這纔是他們真正需要關注的地方。

沒有了他們的直接參與,袁術發起的這個聯軍,一下就縮水了許多。雖然一樣可以弄到糧食和軍用物資,但顯然花費的代價,比以前高了一些。最重要的是,幾乎不可能再期待,這些諸侯直接出兵配合他們討伐方雲了。

春耕已經結束。夏季已經開始逐漸接近。

方雲這邊已經開始商議好了具體的改革措施,而且已經進行了初步的宣傳。針對下面回饋上來的各種疑問,也花費了幾期報刊來給予回答。爲此,那幾期的報刊都厚實許多,使得購買報刊的人,都充分感受到了政府的誠意,還有改革的力度。

至於改革是否真的會變得更好,就各有各的想法了。

有些世家覺得改革很好,會有更多的官職空缺出來,說不得自己家的子弟可以混個官職。至少也混上一個所謂的‘公務員’噹噹。

有些世家覺得不好,尤其是各地的縣令。按照改革他們的權限會被分掉許多。基本上,只要感受過權力味道的,就不會喜歡自己的權力被人分走。

然而就算再抱怨也沒用,改革顯然是要進行下去的,誰也不會傻到當這個攔路者。自古改革路上的攔路者都不會有好下場,除非真的覺得這個改革不好,然後豁出去也要攔住。

改革不好嗎?晉陽這邊已經局部實驗了好幾年,事實證明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了許多。唯一的問題就是開支有所提升,而且官員的監察力度有所提升,這官沒那麼好當而已。

只是若是就這方面反對的話……估計不需要別人說些什麼,下面的百姓先會動手吧他們罵個狗血淋頭。心裡憋屈又如何,這本來就不是可以拿到明面上說的。

改革的關鍵一點,就是冤錯案有所下降,這使得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得到了提升。法院的建立,更是讓百姓有了直接狀告世家,或者官員的場所。對於一手把這個司法部門建立起來的王磊來說,這是他可以引以爲豪的政績。

自古爲了維護朝廷的威嚴,所以就算百姓可以狀告官員,輸了自然是要死,贏了也得被流放或者充軍。畢竟百姓就是百姓,不管理由多麼正確,狀告了統治階級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對官員權威的挑釁。

若是一點懲罰都沒有,那麼以後豈非會有更多的人狀告官員?長此以往,朝廷的公信力度,還有對百姓的威懾力度,還存不存在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還讓不讓上官喝喝小酒,和小妾調調情,去吟詩作對了?!

法院建立初期,其實不少世家還是反對的,藉口就如同上述所講那樣。

方雲卻支持法院的建立,意思很明確,他就是黃巾軍出身的,百姓什麼樣他還不知道?只要溫飽,那幾乎就知足了。若是這樣容易滿足的人,還要冒險狀告官員或者世家的話,那本身也說明了這個官員和世家有問題。

這樣的情況下,說不得不需要開庭,早在這之前,就已經被監察機構給請去喝茶了。

再說,又不是隨便就能夠狀告,百姓必須要收集足夠的證據才行。沒有證據的話,那麼只能算誣告,誣告是要反坐的。或許這樣一來,會使得司法公正的程度受到影響,但問題在於,法院本身就是統治階級的一個部門,不公平什麼的,從一開始就沒辦法避免。

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讓一切‘相對公平’罷了。

從階級的形成開始,人與人之間,早已不可能再公平。實際上每一種生物從誕生開始,就從來沒有公平過。就如同人們常常說的‘沒有絕對的自由’,都是同等級別的存在。

距離正式開始改革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所有部門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起來。只等着這一屆的大學生畢業,那麼改革就會隨之開始!

然而在還沒有開始之前,就有了另外一件事情,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不僅僅是方雲這邊。天下的諸侯都不得不重視一件事情。那就是早些時候就發佈的蝗災警報!!

春末夏初。那些尚未死絕的蝗蟲卵,開始在地底下孵化,成長爲蝗蟲的幼蟲。方雲這邊是努力了,把所有的耕地都給翻了一遍,凍死了不少的蟲卵,但田邊的那些土地,或者其他的土地,甚至叢林之中的蟲卵。顯然沒辦法處理到。

古代不同現代,開發程度不高,郊區的樹林覆蓋面積很廣,森林面積也非常可觀。

這也就意味着,在這些地方的蟲卵,沒辦法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若要處理的話,只怕要把整座叢林都給燒掉,或者剷除什麼的,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到了晚春,眼看就要進入夏季的時候。田地裡面開始出現蝗蟲。

這個時候的蝗蟲,還只是一些不會飛的幼蟲。但它們已經可以開始啃食農作物或者其他植物。再過一段時間,隨着翅膀的長出還有食物的短缺,它們就會開始遷移,這就是所謂的蝗災的真正形成。

到時候,漫天遍野都是蝗蟲,黑壓壓的如同烏雲一樣。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幾乎都被它們啃食一空。蝗災過後,今年的收成自然也是別指望了,作物都被它們啃食光了。

要說幫兇,也不是沒有,那就是乾旱的天氣。從去年開始,就沒怎麼下過雨,今年的雨水更加不充分,若非方雲這邊的水利設施還不錯,只怕很多地方都要徹底缺水了。

乾旱使得植物的生長緩慢,甚至枯死。缺乏食物的蝗蟲不得不進行大遷徙,來尋找更多的食物進行果腹。在吃飽喝足的情況下,開始進入下一代的繁.殖階段,到時候更多的蟲卵,會出現在各個地方。

什麼時候結束?或許某年冷了下來,凍死了這些蟲卵,至少凍死了大部分的蟲卵,使得出生的蝗蟲幼蟲,被它們的天敵捕殺大半的情況下,生態才能夠恢復正常吧?!

由於今年已經發出預警,所以各地都非常關心這件事情。

隨着蝗蟲們的孵化,各地縣令已經按照原先的預防措施,開始捕殺這些蝗蟲。嚴格來說是捕獲,曬乾之後送到晉陽來。方雲可是許諾過,每斤蝗蟲幹3文錢的。

幼蟲時期的蝗蟲的確沒有多少重量,但能賣錢就好。一天下各地合計就抓到了近千斤的,不少還是百姓深入到叢林之中捕抓的,那裡面也有不少的蝗蟲。

零頭不算,這一批就要花費三千文,差不多三貫錢。別嫌少,這已經足夠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湊合着過一年了。

更別說,這還只是第一批,到了第二批到來,數目已經提升到了五千多斤。到了第五批的時候,蝗蟲的大小已經明顯增大,這就使得重量進一步提升,達到了三萬斤左右。

這也意味着,蝗災已經越來越接近了。

到了第七批的時候,重量達到了十萬斤左右,只是大小參差不齊。方雲就此詢問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這些蝗蟲都是南方運過來的。

顯然,曹操和劉備都打算賺點外快的樣子……

不過不要緊,方雲是多多益善。派人將其磨成粉之後,摻入菜中,專門派了十多個不同職業的百姓進行品嚐,甚至於每天他們還要吃上一頓碳烤蝗蟲。

幾天後,從得出的數據明顯表示,這些服用了蝗蟲粉,還有吃了烤蝗蟲的十個人。哪怕是來自不同的職業和背景,結果體重都有上升,甚至其中一個皮包骨的難民,身上也開始掛了一些肉。

結論就是,蝗蟲粉有很高的蛋白,可以考慮作爲軍需品採購。

實際上更多的時候,蝗蟲尚未磨成粉,就被軍隊採購了。只要渡過了最初心裡和生理的拒絕之後,說不得就吃上癮了。

如今,方雲軍中其實就是這樣的情況,蝗蟲開始熱銷起來。

唯一讓他不爽的是,開始出現搶生意的了!哪怕早有預料,卻也是叫人無可奈何……

PS:??蝗災開始,不過一切準備早已到位,這次蝗災並不能對方雲構成威脅!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和‘sky1991’的打賞!多謝你們的厚愛!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的支持和厚愛!繼續加油哦!

第119章 戰後的掃尾第166章 驚聞漢軍到第111章 劉虞讓幽州第64章 招標與長子第8章 軍隊大整合第14章 波才欲收徒第49章 大軍起程兮第76章 戰爭的紅利第50章 間諜網陷落第93章 還之以顏色第88章 驚聞假黃巾第65章 毒刺在行動第111章 豐厚的獎勵第193章 黃忠終入彀(上)第16章 楊鳳的考校(下)第67章 久情成正果第71章 初會飛熊軍第116章 四先天發威(上)第36章 野望無終點第39章 撿回個樊稠第67章 誰對不起誰第95章 他鄉遇舊敵第85章 袁閥的殺意第3章 奇遇李牧墓第162章 請君來入甕第98章 饒關羽一次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22章 張合的算計第141章 入手戲志才第118章 韓猛撿便宜第69章 行動的開始第104章 澳洲的探明第22章 張合的算計第34章 關鍵的一點第61章 攪渾天下勢第72章 統一戰序幕第2章 超級大禮包第33章 索性打鄴城第37章 請獨.立成軍第50章 臣服或敗亡(上)第124章 第一次討方第97章 喜訊接踵來第35章 作死的袁術第156章 長社再聚首(下)第147章 閒談知時事第82章 方雲的決策第105章 強硬文縣尉第47章 軍樂的作用第112章 周倉的自訴第11章 關鍵的密會第186章 陣前連斬將(下)第106章 騎兵戰結束第75章 楊鳳守合肥第166章 驚聞漢軍到第177章 《國際歌》開唱第134章 青黴與青篙第38章 強勢的董卓第152章 戰術性撤退第55章 豬肉與麪條第57章 郭嘉定三策第28章 設宴納二賢第60章 援軍終殺到第67章 整體大提升第7章 最初的目標第200章 終戰之潰軍第91章 爲正名而戰(下)第21章 劉宏的最後第86章 馬掌與騎兵第54章 交易進行時第22章 蹇碩的忠義第52章 陶升的交易第88章 曹操的覺悟第123章 劉協的選擇第102章 試行地漠北第71章 想夜襲沒門第19章 第一次野戰(下)第82章 鐵血陷陣營第95章 雨中的激戰第37章 初提印刷術第3章 新功能解封第84章 黃忠戰麴義第70章 隱藏的好深第25章 創建新武將第67章 三壯士入彀(下)第64章 招標與長子第101章 呂布下南陽第96章 劉璋的被俘第12章 武力服新兵第51章 代理人樑習第43章 再見華元化第17章 九天龍魂貫第81章 獠牙將露出第30章 強者永無畏第124章 第一次討方第47章 皇甫納命來第103章 曹操要攻徐第71章 一朝美夢散第30章 構建走私路第39章 進擊的軍隊(1)第55章 科技新風向
第119章 戰後的掃尾第166章 驚聞漢軍到第111章 劉虞讓幽州第64章 招標與長子第8章 軍隊大整合第14章 波才欲收徒第49章 大軍起程兮第76章 戰爭的紅利第50章 間諜網陷落第93章 還之以顏色第88章 驚聞假黃巾第65章 毒刺在行動第111章 豐厚的獎勵第193章 黃忠終入彀(上)第16章 楊鳳的考校(下)第67章 久情成正果第71章 初會飛熊軍第116章 四先天發威(上)第36章 野望無終點第39章 撿回個樊稠第67章 誰對不起誰第95章 他鄉遇舊敵第85章 袁閥的殺意第3章 奇遇李牧墓第162章 請君來入甕第98章 饒關羽一次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22章 張合的算計第141章 入手戲志才第118章 韓猛撿便宜第69章 行動的開始第104章 澳洲的探明第22章 張合的算計第34章 關鍵的一點第61章 攪渾天下勢第72章 統一戰序幕第2章 超級大禮包第33章 索性打鄴城第37章 請獨.立成軍第50章 臣服或敗亡(上)第124章 第一次討方第97章 喜訊接踵來第35章 作死的袁術第156章 長社再聚首(下)第147章 閒談知時事第82章 方雲的決策第105章 強硬文縣尉第47章 軍樂的作用第112章 周倉的自訴第11章 關鍵的密會第186章 陣前連斬將(下)第106章 騎兵戰結束第75章 楊鳳守合肥第166章 驚聞漢軍到第177章 《國際歌》開唱第134章 青黴與青篙第38章 強勢的董卓第152章 戰術性撤退第55章 豬肉與麪條第57章 郭嘉定三策第28章 設宴納二賢第60章 援軍終殺到第67章 整體大提升第7章 最初的目標第200章 終戰之潰軍第91章 爲正名而戰(下)第21章 劉宏的最後第86章 馬掌與騎兵第54章 交易進行時第22章 蹇碩的忠義第52章 陶升的交易第88章 曹操的覺悟第123章 劉協的選擇第102章 試行地漠北第71章 想夜襲沒門第19章 第一次野戰(下)第82章 鐵血陷陣營第95章 雨中的激戰第37章 初提印刷術第3章 新功能解封第84章 黃忠戰麴義第70章 隱藏的好深第25章 創建新武將第67章 三壯士入彀(下)第64章 招標與長子第101章 呂布下南陽第96章 劉璋的被俘第12章 武力服新兵第51章 代理人樑習第43章 再見華元化第17章 九天龍魂貫第81章 獠牙將露出第30章 強者永無畏第124章 第一次討方第47章 皇甫納命來第103章 曹操要攻徐第71章 一朝美夢散第30章 構建走私路第39章 進擊的軍隊(1)第55章 科技新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