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因緣際會功名賀

九 因緣際會功名賀

關山月領着衆人來到碎骨幫的密室前頭,用力扳動一旁的木盤,進進退退,順逆交替,只聽石牆上的暗門嘩嘩啦啦朝一旁挪開,蒼鷹探頭一瞧,見到室內珠光寶氣,數不勝數。

關山月雖然知道這密室開啓之法,但卻不曾親眼目睹其中財物,此刻一見,登時喜上眉梢,拍手大笑,對九嬰說道:“公子,光憑咱們四人,只怕沒法搬動這麼些寶貝,依我看,咱們索性佔山爲王,招兵買馬,以此發家,反他·孃的狗韃子算了。”

蒼鷹心中一動,暗想:雖然江湖上稱明教和逍遙宮爲邪教,但聽聞他們深明大義,爲國爲民,聽此人所言,他們果然是抗元義士。

九嬰輕輕搖頭,嘆道:“這荒山野嶺的地方,缺水缺糧,風水不好,加上週遭全是些蠻夷部落,人丁不齊,如何能夠起事?咱們還是按照原先之約,等此間大事一了,咱們便返回江南。”

關山月面露憂色,問道:“公子,眼下江南可是韃子的天下,對百姓管制嚴厲,便是菜刀鐵鏟都不許攜帶。咱們前往江南,豈不是自找麻煩麼?”

九嬰笑道:“關先生有所不知,眼下韃子以爲江南百姓軟弱,武林凋敗,所以防範不嚴,咱們在江南雖然身處敵人心腹之地,但只要行事隱秘,謀劃得當,比這荒蠻西域之地,更易於施展拳腳,壯大勢力。”

關山月見九嬰從容不迫的模樣,心中雖有所疑慮,卻也不再多言。

九嬰走入密室,環顧四周,走到一個大箱子前頭,這箱子又長又闊,其中滿是金銀珠寶,少說也有五百斤重,九嬰隨手將它舉了起來,放在一旁。

馮葉華與蒼鷹立時喝彩,蒼鷹喊道:“二弟好深厚的內力!”馮葉華嚷道:“公子神功,令人拜服。”

九嬰輕笑一聲,說道:“你們兩人莫胡亂吹法螺啦!我這點微末功夫,如何敢以‘神功’二字相稱?”

馮葉華見他微笑,容貌俊秀,不禁深感喜悅,也跟着露出笑容。

九嬰在寶物中翻找片刻,忽然歡呼起來,俯身從中取出一件晶瑩剔透的圓盤,這圓盤正中刻着一個展翼的怪物,身如蜥蜴,頭頂長着一對鹿角,身後一條長長尖尖的尾巴。

馮葉華喜道:“公子,這便是西域的神龍雕印麼?”

九嬰十分高興,將這圓盤湊到馮葉華面前,兩人藉着燈光一瞧,果然便是一直搜尋的寶物,嘴裡連連讚歎,心中雀躍異常。

九嬰笑道:“關先生,你此番立了大功啦!這寶物果然被碎骨幫撿到了,若不是你當日湊巧見到它,咱們不知還要在這茫茫草原中搜尋多久呢。”

關山月謙遜道:“在下也不過是湊巧見到罷了。公子深謀遠慮,福澤深厚,自然能心想事成。”

蒼鷹聽得一頭霧水,但這是他們邪教中的私事,他一外人,如何能夠多問?

九嬰與馮葉華忽然聽到外面傳來馬鳴啼奔之聲,九嬰道:“想是明教的兄弟來了。”

馮葉華一臉鄙夷,冷笑道:“這幫傢伙又來撿現成的啦。”

九嬰吐吐舌頭,朝他做了個鬼臉,示意他莫要多言,馮葉華無可奈何,凜然遵命。九嬰領着三人走到屋外,果然見到裂戎幫的幫衆們紛紛下馬上前,他們還牽着一些草原上的牛,想來是搬寶貝來了。

只見一位清瘦的老者走上前來,抱住九嬰雙臂,激動嚷道:“九法王,你果然神機妙算,一舉降服這些兇狠孽賊,咱們裂戎幫從此便能在這赤塔河上稱王稱霸。。。咳咳。。。。自由馳騁,劫富濟貧啦。”

九嬰躬身行禮,喊道:“教主洪福,在下不過是蒙受摩尼指引行事罷了。”

蒼鷹見這教主幹瘦蒼老,步伐虛浮,武功差勁的很,不免對這所謂的明教又看低了幾分。只是他殊有不知,這老者叫做葉塞尼,乃是來自波斯明教總壇的長老,雖然身手不怎麼高明,但他精通摩尼教義,胸中藏經無數,算得上明教中一位大有學問之輩。若非如此,他這教主又如何能夠服衆?

裂戎幫衆教徒見到財寶,登時渾身來勁兒,大聲呼喊,相互應和,魚貫而入,開始將那些寶物搬到坐騎之上。其中一人身材肥胖,一張臉頗爲滑稽,也不搬箱子,只是手忙腳亂的指揮,蒼鷹聽旁人叫他唐左使,看來這位就是教中的光明左使了。

蒼鷹見到裂戎幫人數不多,大約只有一百餘人,十幾匹馬,十幾頭牛,幫衆中並無了得的高手。聽他們所言,看來此番出來取寶人人爭先恐後,沒有一人落下,這一百多人便是他們全部人手了。如此人才凋零,難怪他們被碎骨幫與禿鷲幫欺侮打壓,竟然毫無還手之力。

葉塞尼對九嬰極爲佩服,扶着九嬰的手,顫聲說道:“九法王,老朽無能,沒有未雨綢繆的本事,這偌大的明教基業,被蒙古皇帝接連圍剿,如今只剩下這等慘淡模樣。我每每思之,只感到慚愧欲死,若不是教中再無合適人選,我早就自覺退位。你今日立下這等大功,這教主之位,自然非你莫屬!”

九嬰大驚失色,如何敢答應葉塞尼的請求?他連聲推辭,拒不受命。兩位光明使者與其餘幫衆見葉塞尼其意甚堅,心中也佩服九嬰的武功機智,當下便一同上前委婉相勸。

九嬰推諉許久,見葉塞尼老淚縱橫,其餘衆人神態誠懇,長嘆一聲,說道:“教主,唐左使,七右使,你們如此誠意,小人若是執迷不悟,反倒顯得不識好歹了。”

衆人一聽,大喜過望,紛紛歡呼起來。

蒼鷹暗暗佩服,心想:明教的教徒倒也生性平和,光明磊落,絲毫沒有爭權奪利的欲·望,江湖上對他們諸多偏見,此刻看來,卻也冤枉了他們。

當下九嬰接過葉塞尼手中的聖火令,這聖火令乃是明教的聖物,歷來是教主象徵,教徒若是見到聖火令,便需得如同見到明尊一般恭敬。他大聲禱告,裂戎幫衆明教教徒齊聲附和,九嬰說道:“在下今日蒙葉塞尼長老恩旨,接受明教教主之令,今後定當爲明教誓死出力,振興明教聲勢,將摩尼教義發揚光大,引渡世人,進入光明彼岸。”

衆人跪倒在地,一齊喊道:“教主英明,明尊庇佑!”

教主之位既定,衆人便全聽九嬰指揮。九嬰令衆人將寶物搬了,驅使牛馬,朝着裂戎幫所在之處趕路。

————

蒼鷹跟着他們下了山,路上見到山道旁躺着幾具屍體,想來是那些逃跑的碎骨幫匪徒被埋伏在山下的裂戎幫逮個正着,來了個斬草除根。

此時已近寅時,正是天色最黑暗的時候,玄月如燭,撒下微光,蒼鷹見到遠方草原上空黑霧茫茫,彷彿鬼怪般張牙舞爪,不知這黑霧之中,是否藏着疾風驟雨?

九嬰慢下馬步,退至蒼鷹身旁,笑道:“大哥,你在擔心三妹和阿珍姑娘麼?”

蒼鷹眉頭一揚,大咧咧的答道:“她們太太平平,現在埋頭大睡,只怕正做着美夢呢。我替她倆操心做什麼?”

九嬰微微一笑,說:“我說三妹定然還沒睡,她只怕正在擔心你呢。”

蒼鷹道:“胡說八道!若是她當真沒睡,想的定然是你。”

九嬰正色道:“大哥此言差矣,我雖然與三妹結義,但相識不過半天,如何比得上大哥你與她同生共死,兩情相悅之心?”

蒼鷹聽得毛骨悚然,渾身起雞皮疙瘩,大叫一聲,險些翻身下馬。他生平最喜軍旅放肆之言,最怕便是這等兒女纏綿之情,此刻九嬰隨口胡說,便如同餵了他幾口蝕骨毒藥一般,他通體難受,頭暈腦脹,煩悶欲死。

九嬰見他窘迫,哈哈一笑,說道:“玩笑之言,大哥不必當真。”

蒼鷹身子哆嗦,哼了一聲,也不言語。

九嬰沉吟片刻,忽然壓低聲音,問道:“大哥,我們既然有結義之情,我也不避諱。那位阿珍姑娘,到底是什麼身份?”

蒼鷹心裡咯噔一聲,見九嬰單目晶瑩,堅定的凝視着自己,眼中慧光流轉,看得出他心中早有計較。

他輕嘆一聲,說道:“二弟,你先猜猜,若猜的八九不離十,我便如實相告。”

九嬰低聲道:“阿珍氣度不凡,雍容華貴,見到我送的名貴珠寶,她居然不爲所動,這般見識過人,必是大富大貴之人。我聽她漢語口音,帶有蒙人之風,她乃是一位蒙古貴族之女。”

蒼鷹點頭道:“二弟所言不錯。”

九嬰倍受鼓舞,又輕聲道:“我幾天前在乞力兒城的時候,見那邊的千戶調動守軍,神情慌張,如臨大敵,四處搜尋一位少女下落,只怕便是阿珍姑娘吧。她一身安危,居然能引起這等轟動,她並非尋常蒙古貴族,而是王公貴族之女。”

蒼鷹暗暗驚懼,心想:“二弟單憑郡主細微表情,言談舉止,便能做出這等推斷,他果真有未卜先知之能麼?”

當下也不再隱瞞,在他耳邊說道:“她便是韃子皇帝忽必烈的女兒,九和郡主。”

九嬰料得到她身份尊貴,卻萬萬沒想到她竟是皇帝愛女,一時目瞪口呆,說不出半個字來。

蒼鷹道:“我們在大漠中與她相遇,被困在一處荒漠迷宮之中,她手下侍衛全數身死,我們死裡逃生,與她一同流落到此。她雖然是蒙古人,但心地不惡,並無大罪。二弟,咱們俠義之輩,萬萬不可要挾弱女。。。。”

九嬰回過神來,笑道:“大哥何必多言?我原先對阿珍也並無惡意。只不過心下好奇,故而有此一問罷了。既然她如此可憐,等我此間了事之後,定會陪同大哥將她送到某位蒙古大官手中,這麼一來,她便能回到韃子皇帝身邊啦。”

二十七驚誤八十一訴衷情·離殤之苦渺茫茫五十佛法無量六十三昔年燈會佳人散五十二小樓夜影鳴啼鳥二十二邊塞石城激雙虎九曲終人將散七十一齊聚一堂交杯悅四十四往昔情猶在五十三總有佛心巧三十震世絕雲六十五邂逅途中六十四斷腸人終至歸宿四十五僧憂道喜六十一山中險阻連環策二十三興兵巧鬥十五途中險四十九媒人乘鳳道喜六十空閨冷漠荒秋日八十五老馬難尋歸路七十七皺紋容顏鏽生骨十一南鄉子·北海隱迷宮五十一小樓清曉擾飛蠅四十三似虎狼烈蟒二十七戲水鴛鴦情九十四蒼玄爭奧妙三十六獅虎鬥殺風雨聚三十四巨山無界一百一十憶秦娥·急奔馬二十一恥心癡妄七十五圓月映照空影十帳中火一百一十六蒼白屍海愁難眠十六歌聲劍影三十八荒棄院六十七火蓮珠三十一深情難戒十七歸人偶逢親友十一水龍吟·血杉隱鎮行人十八江湖淪喪六十九錦纏道·幼虎翻騰十二蕩氣迴腸如雲八城樓相見四十八風吹雪季茫茫七十熱血沸騰捨命與君隨五十三恩愛孰能忘三十二劍音清響八城樓相見二十一空相許十憶往事九夜山清谷虎聲吟七十九血冷當醉酒五青丘覓狐靈八驚疑忽現六十六夜幕月輪清冷三涼亭故友不相識一百零八心高氣傲三十望朦朧一虞美人·燈籠萬千高高掛二十七金風玉露又相逢十一石室影形孤十五朝雪問十一一剪梅·清夢初覺睡意濃七十二書卷競相爭三十五龍潭虎穴困羣狼六十一入夢歸家十一烏夜啼·生逢馬亂兵荒三十二一身銅鐵骨二十五親密無間二十九玉雕光耀六十空閨冷漠荒秋日十七謝池春·醉夢方覺三十三廟裡童哭不絕響八十七情誤七十二金樹銀花生草木七十八恨纏心三十五天仙子·諸葛笑談英雄客六十五悔恨當初偏念起十三火馬震嶺三十六風急月冷殺伐際七十六深淵慕古人三谷中殺伐十六血染風中十一摧心咒八難述前糾葛六十一卻誅心二十六夜深人靜二十五茫然不解二十八驚誤五十七千軍僅餘白骨十三鬼影殺心淒厲八十八幽墳冥廟七遊靜處十八隱行蹤十九南歌子·如玉容顏笑九苦吟悲飲五不測風雲逆八紅燈流轉愁空想六十二行將就木五十二劍相配
二十七驚誤八十一訴衷情·離殤之苦渺茫茫五十佛法無量六十三昔年燈會佳人散五十二小樓夜影鳴啼鳥二十二邊塞石城激雙虎九曲終人將散七十一齊聚一堂交杯悅四十四往昔情猶在五十三總有佛心巧三十震世絕雲六十五邂逅途中六十四斷腸人終至歸宿四十五僧憂道喜六十一山中險阻連環策二十三興兵巧鬥十五途中險四十九媒人乘鳳道喜六十空閨冷漠荒秋日八十五老馬難尋歸路七十七皺紋容顏鏽生骨十一南鄉子·北海隱迷宮五十一小樓清曉擾飛蠅四十三似虎狼烈蟒二十七戲水鴛鴦情九十四蒼玄爭奧妙三十六獅虎鬥殺風雨聚三十四巨山無界一百一十憶秦娥·急奔馬二十一恥心癡妄七十五圓月映照空影十帳中火一百一十六蒼白屍海愁難眠十六歌聲劍影三十八荒棄院六十七火蓮珠三十一深情難戒十七歸人偶逢親友十一水龍吟·血杉隱鎮行人十八江湖淪喪六十九錦纏道·幼虎翻騰十二蕩氣迴腸如雲八城樓相見四十八風吹雪季茫茫七十熱血沸騰捨命與君隨五十三恩愛孰能忘三十二劍音清響八城樓相見二十一空相許十憶往事九夜山清谷虎聲吟七十九血冷當醉酒五青丘覓狐靈八驚疑忽現六十六夜幕月輪清冷三涼亭故友不相識一百零八心高氣傲三十望朦朧一虞美人·燈籠萬千高高掛二十七金風玉露又相逢十一石室影形孤十五朝雪問十一一剪梅·清夢初覺睡意濃七十二書卷競相爭三十五龍潭虎穴困羣狼六十一入夢歸家十一烏夜啼·生逢馬亂兵荒三十二一身銅鐵骨二十五親密無間二十九玉雕光耀六十空閨冷漠荒秋日十七謝池春·醉夢方覺三十三廟裡童哭不絕響八十七情誤七十二金樹銀花生草木七十八恨纏心三十五天仙子·諸葛笑談英雄客六十五悔恨當初偏念起十三火馬震嶺三十六風急月冷殺伐際七十六深淵慕古人三谷中殺伐十六血染風中十一摧心咒八難述前糾葛六十一卻誅心二十六夜深人靜二十五茫然不解二十八驚誤五十七千軍僅餘白骨十三鬼影殺心淒厲八十八幽墳冥廟七遊靜處十八隱行蹤十九南歌子·如玉容顏笑九苦吟悲飲五不測風雲逆八紅燈流轉愁空想六十二行將就木五十二劍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