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總撤退

相對而言,伊朗戰場上的戰鬥節奏並不快。一是中國軍隊受後勤補給困擾,二是美俄聯軍指揮紊亂。

九月十八日之後的三天裡,蔣博文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鼓勵伊朗軍隊參戰。

在沒有預備隊可用的情況下,蔣博文也只能打伊朗軍隊的主意。

按照他在九月十八日向伊朗軍隊下達的命令,在中國軍隊牽制住美俄聯軍主力時,伊朗軍隊從東南西三個方向上向美俄聯軍施壓,以穩步推進的方式壓縮美俄聯軍防線,爭取分割殲滅小股敵人。

受中國軍隊旗開得勝鼓舞,伊朗軍隊立即投入戰鬥。

重點在南部戰線上,即部署在胡齊斯坦省的伊軍向北推進,攻打扎格羅斯山脈裡仍然被美俄聯軍佔領着的城鎮。

可以說,這股伊朗軍隊是真正的主力。

當時,駐紮在胡齊斯坦省的伊朗軍隊多達三十個師,兵力在三十萬左右,而且有充足的後勤保障。此外,還有一支什葉派伊拉克人組成的“聖戰軍”,兵力在十萬左右,正在協助伊朗軍隊作戰。

依靠波斯灣的港口,特別是霍梅尼港,伊朗軍隊獲得了大量武器裝備。

可惜的是,美俄聯軍需要面對的障礙,也成了伊朗軍隊的障礙。

翻越扎格羅斯山脈,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特別是在美俄聯軍決定撤退,炸燬了山區的所有橋樑隧道後,更成了一件天大的難事。

後來,這也成爲某些人指責蔣博文的理由。

在這些人看來,如果伊朗軍隊在九月十一日就從胡齊斯坦省北上,肯定能夠趕在美俄聯軍破壞道路基礎設施之前翻越扎格羅斯山脈,從而在美俄聯軍戰略撤退的時候,替中國軍隊分擔壓力。

問題是,這些人忽略了一個極爲重要的因素,如果伊朗軍隊提前發起進攻,美俄聯軍很有可能不會做出戰略撤退的決定,而會在扎格羅斯山脈北面的某地,針對伊朗軍隊打一場圍殲戰。

從戰後披露的資料來看,美俄聯軍首先收拾掉伊朗軍隊的可能性非常大。

首先,被數十萬伊朗軍隊咬住,美俄聯軍不可能順利撤退,甚至很難組織起足夠的兵力突破第十三集團軍設在德黑蘭的防線,也就很有可能被中伊軍團圍殲,因此美俄聯軍首先解決後顧之憂的可能性非常大。

其次,美俄聯軍儲備的物資能消耗大約三個月,戰略撤退只是避免被圍殲,並不意味着美俄聯軍喪失了作戰能力,特別是處於包圍圈內的七個美軍師,擁有足夠的作戰能力,也就很有把握圍殲北上的伊軍。

最後,圍殲冒進的伊軍,也是打擊中伊軍團士氣的最好辦法,甚至是扭轉戰局、改變被動局面的有效手段。蔣博文再看不起伊軍,也不會放任伊軍被殲,因爲伊軍背後,就是面向波斯灣的胡齊斯坦省。

可以說,蔣博文讓胡齊斯坦省的伊軍延遲一週進攻,絕對沒有做錯。

要知道,此時美俄聯軍已經開始進行戰略撤退了,即便伊軍翻過了扎格羅斯山脈,美俄聯軍也不會回過頭來對付伊軍。更重要的是,戰略撤退嚴重打擊了美俄聯軍的士氣,讓美俄聯軍無心戀戰。

蔣博文唯一失策的地方,就是高估了這支伊軍的戰鬥力。

要知道,這支軍隊,絕對是伊朗的王牌部隊,不但人員主要是戰前服役的官兵,連主戰武器都是中國提供的。雖然大部分主戰裝備都比較老舊,屬於中國在戰爭爆發前封存起來的老式裝備,但是比起美俄聯軍的主戰裝備,絕對差不到哪裡去,比俄軍的大部分主戰裝備都要先進。

結果就是,三天之後,這支伊朗軍隊還在扎格羅斯山脈裡轉圈圈。

對蔣博文來說,除了失望,還是失望。

結果就是,他不得不再次向以前的上級、即中東戰區司令虞世輝求救,讓虞世輝派遣工程部隊赴伊作戰。

直到九月二十四日,在中國工程兵打通了道路之後,伊軍才翻越了扎格羅斯山脈。

顯然,伊軍在這個時候投入戰鬥,發揮的作用只能說是聊勝於無了。

到九月二十一日,中國軍隊佔領了亞茲德,兩個陸戰師合兵一處,開始向伊斯法罕,即伊朗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進軍。

這裡也是伊朗中部地區最關鍵的交通樞紐。

佔領伊斯法罕,就能把南面的霍梅尼港、布什爾港與北面的庫姆聯繫起來,解決陸戰隊向庫姆進軍時的後勤保障問題,而向庫姆進軍,已經成爲蔣博文最大的期望,即打通前往德黑蘭的交通線。

要知道,到九月二十一日,第一一三集團軍還在德黑蘭東面大約四百公里處的伊瑪目魯德附近與美俄聯軍鏖戰,而且蔣博文不知道能在什麼時候佔領這座由一個美軍師、四個俄軍師與兩個僞軍師控制的城市。

當時,伊朗戰場上還存在第三股力量,即美俄聯軍武裝起來的伊朗僞軍。

這些僞軍,主要由伊朗的少數民族,比如庫爾德人、亞美尼亞人、阿塞拜疆人等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異教徒”組成,首領是阿蘭德將軍,一名在二零三四年叛逃到美國的伊朗陸軍少將,而主要軍官都是伊朗國內的反政府組織成員,而且又以非什葉派的秘密政治組織成員爲主。

在性質上,伊朗僞軍相當於治安力量。

美俄聯軍賦予伊朗僞軍的任務,也是維持治安,只是偶爾協助美俄聯軍掃蕩盤踞在山區裡的游擊隊。

可以說,美俄聯軍扶持僞軍,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當時,在大陸戰場上,中國軍隊也扶持了大量僞軍,並且用僞軍負責維持治安,以便把作戰部隊從戰線後方解脫出來。根據中國官方記錄,到二零五三年底,在遠東與西伯利亞戰場上,總共有大約四十萬俄羅斯僞軍在爲中國軍隊服務,而且這些僞軍後來都被改建成了新政府軍。

只是,在伊朗,情況有點特殊。

美俄聯軍扶持的僞軍,實際上都是一些“異教徒”,而且在伊朗屬於典型的少數份子。

結果就是,在美俄聯軍佔領期間,伊朗僞軍做了很多聳人聽聞的事情,甚至是引發伊朗民族矛盾的根源。

這也可以理解,爲什麼在戰後,伊朗幾乎處死了所有僞軍官兵。

不管怎麼說,在戰場上扶持敵對國內部的反對派、少數民族、異己份子,在戰爭期間絕對不是個別行爲,而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至於由此引發的結果,至少在戰爭期間,交戰雙方都沒有考慮到。

從戰局上看,到九月二十一日,除了繼續壓縮美俄聯軍的防區之外,蔣博文發動的攻勢沒有收到太多的實質性效果,也沒能取得關鍵性突破,他所面對的問題依然存在,而且還在惡化。

德黑蘭,第十三集團軍的物資儲備已經到了危險的地步。

在面對美俄聯軍一波又一波的猛烈衝擊時,第十三集團軍打得極爲艱苦,有限的後勤保障只能儘量提供最緊迫的作戰物資,比如反裝甲平臺的彈藥,而其他能在戰場上獲取的物資都延遲運送。

結果就是,第十三集團軍的步兵,往往得用繳獲的單兵武器作戰。

所幸的是,戰局馬上就會發生變化。

在美俄聯軍被圍已成事實的情況下,戚凱威也不再限制蔣博文,當天就讓空軍向伊朗增派兩百架戰鬥機。九月二十二日,在已經奪得了戰場制空權之後,空軍出動了一百二十架大型電動運輸機,一口氣向德黑蘭的第十三集團軍運送了近三萬噸作戰物資,徹底解決了後勤保障問題。

這三萬噸物資,足夠第十三集團軍消耗一週了。

毫無疑問,美俄聯軍肯定堅持不了一週。

更重要的是,陸戰隊突進到了伊斯法罕附近、第一一三集團軍在伊瑪目魯德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兩條線路上的進攻部隊離德黑蘭都不到四百公里,靠前部署的遠程炮兵可以直接爲第十三集團軍提供炮火支援。也就是說,第十三集團軍不再存在炮火支援不足的問題,也不再需要爲炮彈不夠發愁了。

對美俄聯軍來說,這絕對是一場災難。

要知道,這意味着包圍圈內的所有美俄聯軍都處於中國遠程炮兵的打擊範圍之內。

按照中國陸軍的傳統戰術,接下來不是擴大地面進攻,而是鞏固包圍圈,用遠程炮火打垮敵人。

只要彈藥供應充足,美俄聯軍將在無法還擊的情況下戰敗。

顯然,至少對兩個陸戰師來說,不存在彈藥供應不足的問題,因爲運送到霍梅尼港與布什爾港的彈藥,能夠通過公路送到伊斯法罕,而伊朗軍隊在這邊,已經動用了近二十萬大軍爲陸戰隊提供後勤支援。

事實上,在第一一三集團軍那邊,後勤問題也得到了解決。伊朗軍隊通過公路把物資從扎黑丹運送到馬什哈德,再由鐵路運送到伊瑪目魯德。雖然運輸效率不是很高,但是巨大的人力資源開始發揮作用。

對美俄聯軍來說,現在的問題是:再不逃,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九月二十三日,在中國軍隊的炮火打擊下,美俄聯軍司令部首先撤退到拉什特。當天晚上,在俄軍總參謀長布魯希洛夫保持沉默的情況下,美俄聯軍司令官、俄羅斯陸軍大將伊萬申科下達了總撤退令。

這意味着,美俄聯軍將拋棄所有無法帶走的裝備物資,儘量把人員撤出來。

———————————————————————————————

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65章 完勝之途第44章 出山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37章 回國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53章 巧合第307章 壁壘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40章 此消彼漲第4章 各算各的第22章 誰輸誰贏第204章 小人物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87章 人挪活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9章 新冷戰第32章 金融戰爭第84章 守株待兔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75章 咄咄逼人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19章 火線第67章 突然打擊第21章 突如其來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61章 意外因素第5章 戰略方向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7章 遠景第219章 做徹底第60章 精銳之師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52章 全速追擊第78章 兩強標準第58章 死撐第19章 新戰線第28章 屈服第86章 全面競賽第153章 關鍵日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31章 掃蕩第37章 回國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33章 最後反擊第59章 擊鼓傳花第60章 立即反擊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91章 再接再厲第4章 戰爭危機第120章 餘波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55章 墳墓第18章 畫蛇添足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71章 再上戰場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52章 兇猛打擊第233章 蠶食第17章 決戰之前第79章 撲火第194章 誘餌第14章 鬼子出動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26章 戰爭宣言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26章 威逼第59章 起始點第83章 歪打正着第84章 轟炸機登場
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65章 完勝之途第44章 出山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37章 回國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53章 巧合第307章 壁壘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40章 此消彼漲第4章 各算各的第22章 誰輸誰贏第204章 小人物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87章 人挪活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9章 新冷戰第32章 金融戰爭第84章 守株待兔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75章 咄咄逼人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19章 火線第67章 突然打擊第21章 突如其來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61章 意外因素第5章 戰略方向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7章 遠景第219章 做徹底第60章 精銳之師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52章 全速追擊第78章 兩強標準第58章 死撐第19章 新戰線第28章 屈服第86章 全面競賽第153章 關鍵日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31章 掃蕩第37章 回國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33章 最後反擊第59章 擊鼓傳花第60章 立即反擊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91章 再接再厲第4章 戰爭危機第120章 餘波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55章 墳墓第18章 畫蛇添足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71章 再上戰場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52章 兇猛打擊第233章 蠶食第17章 決戰之前第79章 撲火第194章 誘餌第14章 鬼子出動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26章 戰爭宣言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26章 威逼第59章 起始點第83章 歪打正着第84章 轟炸機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