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

收費章節(12點)

到了二月底,牧浩洋沒有發動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因爲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

這就是,美國海軍的六支航母戰鬥羣在諾福克海軍基地成軍。

顯然,對牧浩洋來說,這絕對不是小事。

必須承認,當時牧浩洋太看得起美國海軍了。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早在二零五五年底,軍事情報局就提供了情報,美國海軍將在年內獲得六支航母戰鬥羣,可是這六支航母戰鬥羣的最終服役時間不是年底,而是第二年的年初。根據當時由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美軍航母戰鬥羣延期兩個月才服役,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缺乏艦隊官兵。

要知道,在這六支航母戰鬥羣的數十艘戰艦建造的時候,美國本土還沒有遭到轟炸。

也就是說,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沒有對美國的造艦工作造成影響。如果有影響,也要到二零五六年底才能表現出來。

當時,美國海軍除了缺乏艦隊官兵,還缺少合格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總而言之,艦隊有了,卻不具備出海作戰的能力,更不具備與中國艦隊作戰的能力。

說得直接一點,牧浩洋完全不用把這支美軍艦隊放在心裡。

再說了,美軍艦隊在大西洋上,還沒有進入太平洋,也不見得會進入太平洋。

事實上,問題就在這裡。

當時,歐洲聯邦已經發出請求,希望中國派艦隊前往北大西洋,不然美軍艦隊很有可能拿歐洲艦隊開刀。

顯然,黃瀚林不可能拒絕這樣的請求。

當時,中國海軍已有二十七支航母戰鬥羣,而且在年內還將獲得十二艘超級航母,以及大批在戰爭爆發後才設計建造的全新戰艦。很明顯,中國海軍已經具備兩洋作戰能力,不存在兵力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黃瀚林承諾爲歐洲提供安全保護,而且寫進了同盟條約,也就有義務響應歐洲聯邦的請求。

結果就是,黃瀚林親自給牧浩洋下達了命令,讓他派艦隊去北大西洋。

很明顯,這是政治任務,不是軍事任務。

問題是,政治任務比軍事任務更加重要。

爲此,牧浩洋組建了大西洋艦隊,暫時由周渝生大將擔任艦隊司令,並且給了周渝生十二支航母戰鬥羣。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大西洋艦隊將首先進入地中海,奪取直布羅陀要塞。

二月二十八日,大西洋艦隊就在周渝生的率領下開進了地中海,並且前往撒丁島,進行短暫停靠。

兩天後,大西洋艦隊出征,殺往直布羅陀海峽。

攻打直布羅陀要塞的戰鬥基本上是走過場,在第一輪轟炸結束之後,數十艘大型綜合戰艦還沒來得及讓大口徑電磁炮發揮威力,守衛要塞的英軍就升起了白旗,向遠在幾百公里之外的中國艦隊投降。

三月三日,大西洋艦隊進入北大西洋,開往比斯開灣。

在進入南特港之前,大西洋艦隊出動艦載戰鬥機轟炸了英國的威爾士地區,隨後又進行了遠程炮擊,摧毀了普利茅斯港。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已經逃到設得蘭羣島,所以沒有遭受損失。

進入南特港之後,大西洋艦隊停靠了一週。在此期間,周渝生前往巴黎,會見了歐洲聯邦國防軍總參謀長魯道夫,參加了好幾場豪華至極的宴會,還藉此機會遊覽了盧浮宮登上了艾菲爾鐵塔參觀了凡爾賽宮。如果不是時間緊迫,他還會去阿爾卑斯山,享受山地滑雪的快感。返回南特之後,周渝生組織大西洋艦隊,與歐洲聯邦海軍舉行了聯合演習。只是當時歐洲聯邦艦隊在地中海的馬賽港裡,還在爲參戰做準備,所以沒有開過來,進行艦隊聯合演習。

不得不說,這是一大遺憾。

要知道,這是大戰期間,中國與歐洲聯邦海軍最爲親密的一次接觸,而且也是唯一有機會進行艦隊聯合演習的活動。

因爲錯過了這次機會,所以兩國的主力艦隊從未打過照面。

到了戰後,兩過主力艦隊在大洋上面對面的時候,已經是劍拔弩張了。

搞完這些活動,周渝生纔在三月十三日率領大西洋艦隊離開比斯開灣,並且再次轟炸與炮擊了英國本土。

只是,這次周渝生更加大膽一些,把轟炸範圍擴大到了泰晤士河北部地區。

接下來,大西洋艦隊橫跨北大西洋,直奔美國東海岸。

因爲只有十二艘航母,所以大西洋艦隊一直呆在美國岸基戰術航空兵打擊範圍之外,沒有靠近美國本土。

周渝生的任務很簡單:監視藏在切薩皮克灣裡的美國艦隊。

當時,牧浩洋讓周渝生率領大西洋艦隊出征,就是想讓在後方呆了三年多,一直在替他分憂解難的海軍參謀長抓住最後一次機會,撈取到戰功,以便晉升爲海軍元帥,而且這很有可能是大戰結束前,最後一次海戰機會了。

不管怎麼說,周渝生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客觀的講,周渝生在這場戰爭中做出的貢獻,不比牧浩洋少多少。在牧浩洋去前線指揮作戰的時候,是他在後方提供支援。當牧浩洋分心他處的時候,是他在負責作戰部署。可以說,只要牧浩洋忙不過來,周渝生就代領了戰爭部長的所有職責,盡心盡力的處理軍隊內部事務。

可是,到這個時候,周渝生還是海軍大將。

要知道,在俄羅斯戰敗後,魏成龍就晉升爲陸軍元帥,而在以色列戰敗之後,連蔣博文都獲得了陸軍元帥軍銜,而在攻佔夏威夷羣島之後,龐躍龍與司馬文正成爲陸戰隊元帥,連佟少雲都差點成爲海軍元帥。當時,陸軍有三個元帥陸戰隊有兩個元帥,空軍參謀長母祁鐵也成了元帥,而海軍仍然只有牧浩洋一個人是元帥,周渝生佟少雲與龔繼飛都只是海軍大將。

顯然,牧浩洋不想讓周渝生拉下,也就給了他這個機會。

只要他打了勝仗,回來後肯定是海軍元帥了,甚至不用回國,牧浩洋就會替他向黃瀚林申請元帥軍銜。

可惜的是,周渝生等到戰爭結束,都沒有等到殺出來更他決戰的美軍艦隊

所幸的是,黃瀚林非常開明,也知道周渝生勞苦功高,快七十歲的人了,還要率領艦隊去前線作戰,因此在三月初,以周渝生率領大西洋艦隊進軍北大西洋,以及成功完成了對歐洲聯邦的軍事訪問爲由,授予他元帥軍銜。隨後,佟少雲與龔繼飛也獲得了元帥軍銜,到戰爭結束的時候,連敬文輝都成爲了海軍元帥。

結果,這場大戰,海軍誕生了五位元帥,陸軍四位(第四位是虞世輝)空軍兩位(第二位是牛武威)陸戰隊兩位。

當然,在中國軍隊裡,元帥只是榮譽軍銜,因爲與職務對應的最高軍銜是大將,超過大將就沒有意義了。

只是,職業軍人看重的就是榮譽。

美國艦隊沒有出海作戰,並沒妨礙中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實現其重大價值,以及完成最重要的軍事使命。

通過奪取北大西洋制海權,中國海軍切斷了美國與英國的聯繫。

雖然在此之後,美國通過墨西哥灣與加拿大的港口,向英國派遣了船隊與船隻,但是再也無法爲英國提供戰爭援助,而且那些單獨活動的運輸船或者沒有護航艦隊掩護的運輸船隊絕大部分都遭到潛艇絞殺,到達英國的少之又少。英國在三個月之後宣佈投降,就與此有很大關係。

此外,大西洋艦隊還爲東方同盟集團爭取到了最後三個成員國。

首先是阿根廷在三月五日正式與中國簽署同盟條約,成爲東方同盟集團第三十九個正式成員國。隨即,阿根廷就向美國與英國宣戰,並且正式聲明,馬爾維納斯羣島是阿根廷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阿根廷參戰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奪回由英國控制的馬爾維納斯羣島。

當然,還有第二個目的,即獲得來自中國的支持,超越巴西與墨西哥,成爲拉丁美洲的頭號大國。

事實上,阿根廷並沒有多大的野心,只是希望其地位在拉美國家中得到承認。

三月八日,南非宣佈加入東方同盟集團,並且向美國宣戰。

打到這個時候,南非是第一個倒向東方同盟集團並且正式向美國宣戰的前西方同盟集團成員國。

顯然,南非參戰的意義比阿根廷大得多。

只是,爲了讓南非參戰,中國付出的代價也更大,即承諾在大戰結束之後,不在非洲擴大影響力,承認非盟爲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的國際組織,而且承認南非爲非盟領袖。中國得到的,只是在非盟中的超凡地位,即以友好國家的身份,參與非盟事務,共同維持非洲的和平與穩定。

最後一個參戰的是古巴。

三月二十四日,在中國艦隊到達巴哈馬羣島以東海域的時候,周渝生象徵性的派遣了幾十架戰鬥機飛往古巴,並且在次日就返回了艦隊。

也就在這一天,古巴總統正式向美國宣戰,並且成爲東方同盟集團第四十一個成員國。

古巴參戰,只具有象徵性意義,而作爲參戰條件,中國只需要爲古巴提供安全保障,並且保證古巴在戰後的獨立自主地位。

在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東方同盟集團完成了最後一次擴張。

第61章 戰略打擊第68章 推波助瀾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章 關鍵人物第14章 戰爭前奏第287章 警鐘第18章 坦克戰第61章 猛然醒悟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32章 迫在眉睫第30章 緊急攔截第62章 軍方接觸第53章 軍事部署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7章 不測風雲第233章 蠶食第31章 不可避免第9章 新冷戰第27章 商船立功第12章 漸行漸遠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86章 全面競賽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92章 長遠目光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16章 準備第18章 雙輸第179章 救星第109章 未來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9章 血染橫濱第41章 孤注一擲第4章 戰爭陰雲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64章 千鈞一髮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27章 商船立功第88章 奢望第80章 轉變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219章 火線第27章 山窮水盡第7章 太空戰第80章 轉變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20章 混戰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63章 誤打誤撞第56章 守株待兔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3章 大國實力第6章 愈演愈烈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55章 決戰在即第21章 粒子風暴第25章 奮起一戰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56章 放長線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53章 巧合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47章 證據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56章 家宴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44章 防空火網第18章 猛然覺醒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40章 突襲第58章 新班子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4章 鬼子出動第36章 急轉直下第43章 薄弱環節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37章 犧牲品第190章 總攻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70章 後果第217章 乘勝追擊
第61章 戰略打擊第68章 推波助瀾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章 關鍵人物第14章 戰爭前奏第287章 警鐘第18章 坦克戰第61章 猛然醒悟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32章 迫在眉睫第30章 緊急攔截第62章 軍方接觸第53章 軍事部署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7章 不測風雲第233章 蠶食第31章 不可避免第9章 新冷戰第27章 商船立功第12章 漸行漸遠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86章 全面競賽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92章 長遠目光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16章 準備第18章 雙輸第179章 救星第109章 未來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9章 血染橫濱第41章 孤注一擲第4章 戰爭陰雲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64章 千鈞一髮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27章 商船立功第88章 奢望第80章 轉變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219章 火線第27章 山窮水盡第7章 太空戰第80章 轉變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20章 混戰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63章 誤打誤撞第56章 守株待兔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3章 大國實力第6章 愈演愈烈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55章 決戰在即第21章 粒子風暴第25章 奮起一戰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56章 放長線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53章 巧合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47章 證據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56章 家宴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44章 防空火網第18章 猛然覺醒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40章 突襲第58章 新班子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4章 鬼子出動第36章 急轉直下第43章 薄弱環節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37章 犧牲品第190章 總攻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70章 後果第217章 乘勝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