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完美伏擊

.第一護衛羣確實是象徵性的進入東海,沒有任何軍事意義,只是讓日本當局在宣傳的時候,有理由宣稱仍然在東海部署了艦隊,中國海軍沒有獨霸東海,讓更多的人相信,日本有能力奪回釣魚島。

從反潛能力上看,第一護衛羣不能說不強大。

十艘戰艦都有反潛能力,特別是八艘多用途驅逐艦。艦隊總共有十架反潛直升機,此外還得到了十多架岸基反潛直升機的掩護,確保能在任何時候、在三個主要方向上各投入三架反潛直升機。

以反潛直升機的戰術,三架直升機協同作戰,足以對付一艘攻擊核潛艇。

只是,在部署反潛直升機的時候,第一護衛羣的指揮官嚴重忽視了一個問題,即反潛直升機提供的是外圍反潛掩護,如果潛艇就在跟前,那些飛到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反潛直升機就派不上用場了。

艦隊的內層反潛,主要依靠戰艦自身,即戰艦上的拖拽式聲納與反潛魚雷。

依靠“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戰艦能夠攻擊二十公里內的潛艇,還能用三百二十四毫米輕型魚雷攻擊十公里內的潛艇。

只是到了這個距離上,優勢絕對不在戰艦手上。

十一點四十五分,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極慢速航行,“海龍”號把攻擊距離縮短到了十公里。

在這個距離上,任何一條重型魚雷都能追上全速逃逸的日本戰艦。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距離上,“海龍”號攜帶的電磁武器能夠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十一點五十五分,第一枚電磁火箭彈在離第一護衛羣大概八公里的海面上空引爆,頃刻間摧毀了十五公里內的所有電子設備。

不是戰鬥機使用的電磁火箭彈,而是專門爲潛艇研製的電磁火箭彈。

在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志願軍就想過爲潛艇配備電磁武器,讓潛艇能夠單獨襲擊得到嚴密保護的艦隊。只是受技術手段限制,當時的電磁武器得裝在魚雷裡面,用一枚小型火箭取代魚雷的戰雷頭,在魚雷到達目標附近後,攜帶了電磁彈頭的小型火箭衝出水面,在空中引爆。

顯然,這種發射方式非常麻煩,還要佔用潛艇上寶貴的彈藥空間。

對常規潛艇來說,這基本上無法接受。

原因很簡單,常規潛艇的載彈量本來就非常有限,如果電磁武器佔用了空間,攜帶的魚雷就更少了。

戰後,中國海軍對電磁武器做了改進。

主要就是,不再通過魚雷發射管發射,而是通過發射通信浮標的投擲器發射,而且火箭彈做得更小了。

這樣一來,潛艇能在不影響作戰的情況下使用電磁武器。

缺點是,通過直接爲二百毫米的投擲器發射的火箭彈只能攜帶小型電磁彈頭,而且射程非常有限。

正是如此,在作戰使用中,很多艇長都把電磁火箭彈當成防禦武器。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用來對付敵人的反潛直升機與反潛巡邏機,就算不能擊落,也能干擾反潛直升機與反潛巡邏機,爲潛艇贏得逃逸機會。

要在進攻中使用,就得離目標足夠近。

當然,這個問題早就引起海軍重視,而且海軍已經投資開發專門用來發射電磁火箭彈的垂直髮射系統。

只是,在很多老式潛艇上,除非增添專門的艙段,不然都無法使用。

作爲實戰經驗最豐富的常規潛艇艇長,薩非墨非常清楚電磁武器的重要性,也知道該如何利用這種武器。

這枚電磁火箭彈造成的破壞絕對是災難性的。

當時,第一護衛羣裡,至少有四艘驅逐艦在電磁火箭彈的打擊範圍之內。

與聯合艦隊裡的戰艦一樣,遭到電磁打擊之後,這四艘戰艦立即癱瘓。

更重要的是,其他六艘護衛艦與電磁火箭彈引爆地點的距離都不超過二十公里,而且都在按照正規程序執行戰鬥巡邏任務,戰艦上的雷達、通信電臺等設備都在工作,結果均被脈衝電磁波燒燬。

不同的是,這六艘戰艦的動力控制系統沒有損壞。

因爲潛艇發射的電磁火箭彈的引爆高度不到五百米,所以破壞範圍比戰鬥機發射的電磁火箭彈小得多。如果這枚電磁火箭彈在高空引爆,第一護衛羣裡的十艘驅逐艦沒有一艘能夠逃脫。

在電磁火箭彈引爆的時候,“海龍”號已經發射了六條重型魚雷。

只是,薩非墨沒有急着進行第二輪攻擊。

在爲魚雷發射管重新裝填的時候,“海龍”號開始加速,在十一點五十九分達到二十節的最高潛航速度。

此時,六艘還能航行的驅逐艦沒有撤離。

шшш ◆ttκд n ◆C〇

原因很簡單,旗艦在電磁火箭彈的打擊範圍之內,通信中斷後,艦隊指揮官無法向其他戰艦下達撤退命令。

在旗艦癱瘓的情況下,其他戰艦的艦長首先想到的不是撤離戰場,而是上前援助。

勇氣可嘉,行爲卻極端愚蠢。

以戰艦的速度,擺脫“海龍”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也就是說,只要六艘驅逐艦全速撤退,就能逃出“海龍”號的攻擊區域。

前去救助旗艦,等於主動踏入鬼門關。

凌晨零點不到,“海龍”號發射的第一批魚雷陸續命中了四艘癱瘓的驅逐艦。

此時,“海龍”號已經向第一護衛羣航行了大約兩公里。

零點過十分,第二枚電磁火箭彈在離第一枚電磁火箭彈大約五公里處引爆,頃刻間摧毀了剩餘六艘驅逐艦上的電子設備。

爲了搞清楚情況,薩非墨讓“海龍”號啓動了主動攻擊聲納。

確定十艘驅逐艦均已癱瘓後,“海龍”號在零點十三分發射了第二批魚雷,隨後又在零點十七分發射了第三批魚雷。

這時候,第一護衛羣的反潛直升機趕了回來。

薩非墨沒有遲疑,在零點十八分發射了第三枚電磁火箭彈,把趕來圍剿“海龍”號的六架sh-60j送入大海。

這些直升機都屬於日本海上自衛隊,不具備電磁對抗能力。

到這個時候,第一護衛羣裡的十艘驅逐艦中,最先中雷的四艘驅逐艦、包括兩艘防空驅逐艦均已沉沒。

在撤裡之前,“海龍”號進行了第四次魚雷攻擊。

因爲只攜帶了二十二條魚雷,所以第四次魚雷攻擊只發射了四條魚雷。

薩非墨沒有什麼好顧忌的,因爲“海龍”號已經出海一個多月,在之前的戰鬥巡邏中超額耗費了儲存的液氧,所以在完成這場戰鬥後,“海龍”號必須返回舟山海軍基地,沒有必要帶着魚雷返航。

至於是否會在返航途中遭遇日本潛艇,薩非墨根本沒有想那麼多。

只要“海龍”號保持安靜航速,被日本潛艇發現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零點二十五分,“海龍”號轉向撤退。

到這個時候,第一護衛羣裡已經有六艘驅逐艦沉沒,剩下四艘也即將沉沒。

因爲首批趕到的反潛直升機在艦隊上空被電磁武器擊落,所以其餘反潛直升機沒有立即趕過來。

直到凌晨一點前,纔有一架反潛直升機來到第一護衛羣上空。

此時,“海龍”號已經航行了十海里。

大概是擔心遭遇日本潛艇,薩非墨在凌晨一點過十分讓“海蛇”號減速,而且沒有急着發出戰報。

不需要“海龍”號的戰報,楊禹方在凌晨一點前就收到了空軍發來的消息。

戰略電子偵察機探測到了出現在大隅海峽西端的幾次電磁爆,隨後海航的一架j-11c飛到黑島西南,發現了遭到襲擊的第一護衛羣。

因爲大隅海峽那邊只有“海龍”號一艘潛艇,所以周渝生立即斷定,肯定是“海龍”號偷襲了第一護衛羣。

只是,這並非是好事。

戰鬥地點不在公海,至少不完全在公海上。根據偵察機拍下的照片,至少有三艘驅逐艦在日本領海內遭到襲擊。

所幸的是,只有三艘。

在向騰耀輝彙報情況的時候,周渝生故意忽略了這件事,強調第一護衛羣在進入東海後才遭到伏擊。

最初的時候,騰耀輝也沒有注意到。

問題是,在日本領海內擊沉日本戰艦是事實,誰也無法掩蓋。

凌晨四點左右,周渝生收到了薩非墨發回來的戰報,其中明確提到了十艘驅逐艦被魚雷擊中時的方位。

顯然,薩非墨是一個非常細緻的人。

只不過,在他的戰報中,十艘驅逐艦都是在離開日本認定的六海里領海線之後,才遭到攻擊。

也就是說,“海龍”號沒有攻擊日本領海內的艦艇。

那麼,偵察機拍下的照片爲什麼顯示有幾艘驅逐艦在日本領海內呢?

答案很簡單:癱瘓的戰艦會隨着洋流移動,偵察機到達的時候,已經是戰鬥結束後一個多小時了,在此期間,三艘在領海線外被魚雷擊中的驅逐艦隨同洋流漂移了大概兩海里,進入了日本領海。

只是,誰也無法證明,這三艘驅逐艦是在公海遭到攻擊的。

騰耀輝向總參謀部彙報戰果後,黃峙博很快就發來電報,要求騰耀輝嚴格調查這次潛艇襲擊行動,給出一個合理解釋。

顯然,這不是黃峙博的意思。

作爲總參謀長,黃峙博纔不會在乎潛艇在哪裡襲擊了日本戰艦。

在一天之內幹掉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四支護衛羣,將四十二艘大型戰艦送到海底,絕對是了不起的勝利。

只是,從政治上講,襲擊日本領海內的戰艦絕對不可行。

如果有人故意拿這件事說話,戰爭很容易失去控制。。.。

第5章 是戰是和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61章 戰略禁運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10章 欲蓋彌彰第55章 決戰在即第50章 另有其人第40章 此消彼漲第71章 拼盡全力第22章 年關第49章 場外因素第63章 朋友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5章 宣戰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5章 預判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11章 取經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5章 自食其果第41章 瘋狂準備第9章 備戰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51章 護身符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20章 多面手第27章 樹梢優勢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3章 根源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64章 退與不退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41章 求生第1章 關鍵人物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49章 疑點重重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33章 孤注一擲第84章 守株待兔第76章 樂觀派第75章 咄咄逼人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28章 九死一生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46章 全速北上第50章 重創第13章 全權顧問第32章 金融戰爭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0章 重在過程第43章 闖關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11章 矛盾心態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25章 自食其果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74章 迴歸第53章 橄欖枝第7章 又見熟人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40章 積極主動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章 棄武從文第120章 餘波第96章 高調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241章 統一大業
第5章 是戰是和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61章 戰略禁運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10章 欲蓋彌彰第55章 決戰在即第50章 另有其人第40章 此消彼漲第71章 拼盡全力第22章 年關第49章 場外因素第63章 朋友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5章 宣戰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5章 預判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11章 取經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5章 自食其果第41章 瘋狂準備第9章 備戰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51章 護身符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20章 多面手第27章 樹梢優勢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3章 根源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64章 退與不退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41章 求生第1章 關鍵人物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49章 疑點重重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33章 孤注一擲第84章 守株待兔第76章 樂觀派第75章 咄咄逼人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28章 九死一生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46章 全速北上第50章 重創第13章 全權顧問第32章 金融戰爭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0章 重在過程第43章 闖關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11章 矛盾心態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25章 自食其果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74章 迴歸第53章 橄欖枝第7章 又見熟人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40章 積極主動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章 棄武從文第120章 餘波第96章 高調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241章 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