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

第二艦隊被美軍偵察機發現的時候,第一艦隊也被發現了,只是發現第一艦隊的是一艘攻擊核潛艇。

這艘美軍潛艇在八月三十一日才趕到密克羅尼西亞,主要任務就是搜尋中國艦隊,並且在必要的時候,攻擊前往戰區的中國艦隊。因爲在此之前,該潛艇在馬里亞納羣島以西海域活動,對付從那霸到關島的中國運輸船隊,所以在到達密克羅尼西亞的時候,正好在第一艦隊北面不遠處。

早在九月一日,該艇就探測到了第一艦隊發出的噪聲。

根據該艇的作戰記錄,在九月一日,曾經間斷‘性’的探測到了大型戰艦高速航行時發出的噪聲。

結果就是,該艇沒有立即確認發現的就是中國海軍的主力艦隊。

這也可以理解,首先是距離太遠,無法測距也無法測向;其次是間斷‘性’噪聲,增加了探測的難度;第三是附近有數十座島嶼與環礁,對噪聲產生了干擾;最後是在附近活動的,不僅僅有第一艦隊,還有很多運輸船隻。別忘了,中國軍隊剛剛進駐密克羅尼西亞,需要向各個駐紮了部隊的島嶼運送物資。

在九月一日夜間,這艘名爲“蘇菲”號的美軍潛艇還擊沉了一艘萬噸級運輸船。

這艘潛艇有這麼個奇怪的名字,主要是該艇的首任艇長,或者說建造長在任職期間因公傷亡,在其他官兵的請求下,美國國防部答應以該軍官的名字命名,只是建造長的名字太拗口了,徵求了家屬的意見後,最終以建造長最疼愛的小‘女’兒的名字命名,而這也創下了美國海軍潛艇命名的新方式。

在整個大戰期間,美國有近百艘潛艇以普通人的名字命名。

美國國防部這麼做,也或多或少的爲了讓民衆相信,這場戰爭是在捍衛所有美國公民的利益。

當時,“蘇菲”號擊沉的不是中國的運輸船,而是一艘密克羅尼西亞的渡輪。

在被擊沉的時候,這艘渡輪上有一千多名乘客,其中七百多名是‘婦’‘女’兒童,而且都是從帕利基爾出來的平民。

當時,在到底是誰擊沉了渡輪的問題上,中美打了好幾年的嘴仗。

原因很簡單,渡輪被擊沉的海域,是中美海軍破‘交’作戰的重疊區,兩國的潛艇都在這裡活動。

直到戰後,在打撈起“蘇菲”號的任務電腦之後,才確定是美軍的“戰果”。

只是,在當時,“蘇菲”號的艇長並不知道他擊沉的是一艘渡輪,因爲這艘渡輪的噪音更像是快速貨輪。

事實上,這艘渡輪是中國在二零四二年爲密克羅尼西亞建造的,使用的是中國提供的動力系統與推進系統,船型也與快速貨輪相近,而同樣的動力系統與推進系統被廣泛的應用在萬噸級快速貨輪上。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在潛艇的“耳朵”裡,這艘渡輪就是一艘中國的快速貨輪。

當然,這只是一個小‘插’曲。

在擊沉了渡輪之後,“蘇菲”號的艇長認爲,中國主力艦隊應該在密克羅尼西亞南面某個地方,因爲中國海軍已經攻佔了‘波’納佩島,艦隊沒有必要留在北面,而會南下攻打所羅‘門’羣島。

此外,之前截獲的艦隊噪聲,也在南面。

正是如此,“蘇菲”號在九月一日夜間南下,並且在九月二日上午,就發現了前方不遠處的第一艦隊。

只是,“蘇菲”號沒能立即發出電報。

原因是,這艘潛艇不知不覺的鑽進了第一艦隊的反潛網,附近至少有兩艘反潛戰艦,還有好幾架反潛巡邏機。

更讓美軍艇長感到恐懼的是,還有不少的反潛巡邏機在往返巡邏。

當然,這只是通過噪聲得出的結論。

事實上,當時第一艦隊的反潛網並不嚴密,被“蘇菲”號艇長判斷爲反潛巡邏機的,實際上是擔任運輸任務的傾斜旋轉翼飛機,因爲第一艦隊正在按照計劃,用傾斜旋轉翼飛機向附近的島嶼上運送陸戰隊官兵,或者向已經被陸戰隊控制的島嶼運送作戰物資。當然,這個任務原本應該由登陸艦隊來完成,只是登陸艦隊在‘波’納佩島附近,正在忙着向‘波’納佩島運送工程設備與工程物資。

當然,這也與較低的戰場警戒度有關。

要知道,當時第一艦隊離所羅‘門’羣島超過了兩千公里,而且有第二艦隊在前方擔任作戰警戒任務,龔繼飛根本不用擔心什麼。他要做的,只是讓航母的飛行甲板空出來,在必要的時候出動戰鬥機掩護第二艦隊。

結果就是,他讓一些護航戰艦去投送作戰部隊與作戰物資。

非常巧合的是,在“蘇菲”號進入的方向上,正好就有兩艘反潛戰艦正在執行司令官安排的任務。

這也可以理解,因爲“蘇菲”號在尋着噪聲南下的時候,儘量利用了附近的島嶼,沒有在深海活動,而這附近的幾座島嶼中,就有四座是中國陸戰隊的既定佔領目標,而且在此之前就以佔領。

結果就是,“蘇菲”號不得不立即把速度降低到十二節以下,並且在水下忍氣吞聲。

要知道,在“蘇菲”號附近的兩艘反潛戰艦的速度都非常慢,只要戰艦上的被動聲納處於工作狀態,就能發現快速航行的潛艇。

減速後,“蘇菲”號的艇長髮現,中國航母還在一百多公里之外,超過了魚雷的‘射’程。

顯然,美軍艇長不會愚蠢到去攻擊反潛戰艦。即便偷襲得手,也意味着會立即遭到大批反潛巡邏機圍剿。如果附近潛伏着一艘中國海軍的全電動潛艇,在反潛巡邏機到達前,“蘇菲”號就會完蛋。

美軍艇長能做的,就是悄悄向主要目標靠近。

如果能夠伏擊中國航母,哪怕有葬身大海的危險,那也值得了。

只是在此之前,絕對不能暴‘露’行蹤。

結果就是,“蘇菲”號‘花’了好幾個小時,直到下午一點半左右,纔來到了離得最近那艘中國航母大概四十公里的地方。

這個距離,已經能夠保證重型魚雷全速跑完全程了。

事實上,第一艦隊在十一點左右出動艦載戰鬥機,幫了“蘇菲”號的忙,因爲兩艘航母都在迎風航行時放飛戰鬥機,而迎風方向正對着“蘇菲”號。不是這樣的話,“蘇菲”號要到下午五點左右,才能‘逼’近目標。

當然,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即兩艘航母分得更開了。

除非“蘇菲”號的艇長有足夠的把握再把距離靠近一些,不然他就只能攻擊其中的一艘航母。

顯然,美國艇長沒有足夠的把握。

要知道,能夠把距離縮短到四十公里,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而且在“蘇菲”號周圍,至少有六艘護航戰艦與十多架反潛巡邏機,其中至少有兩艘是專‘門’對付潛艇的反潛戰艦。

美國艇長沒再遲疑,做出了攻擊決定。

同時做出的,還有發送電報的決定。

一點三十五分,“蘇菲”號首先拋出了通信浮標,隨後向最近的那艘航母,即“泰山”號發‘射’了四條重型魚雷。

當時,這四條魚雷的速度都設爲四十五節,而且是線導模式。

四分鐘後,“蘇菲”號發‘射’的魚雷才被發現,直接徵兆就是,至少有四架反潛巡邏機飛了過來,而且還一路投下了聲納浮標。

一點四十一分,“蘇菲”號切斷了魚雷導線,讓魚雷以七十五節的最大速度衝刺,並且拋出了第二具聲納浮標,宣稱至少擊傷了一艘中國海軍的超級航母。這也是“蘇菲”號發出的最後電報,四分鐘後,反潛巡邏機發現了“蘇菲”號,並且在一點五十分之前用反潛魚雷擊沉了這艘美國潛艇。

前後兩封電報,都送到了弗倫奇手裡,而且立即發揮了作用。

嚴格說來,“蘇菲”號的報告確實沒有錯。以美軍魚雷的‘性’能,在四對一的時候,至少會有一條魚雷擊中目標。

大概在一點四十七分,也就是“蘇菲”號正在規避反潛魚雷的時候,“泰山”號被一條重型魚雷擊中,“蘇菲”號上的官兵肯定聽到了魚雷爆炸時的巨大聲響,因爲這是其任務計算機中最後一條信息。

可惜的是,直到戰後第三年,這艘改變了歷史的潛艇,纔再次浮上水面。

當時,“泰山”號的左側平衡船體被魚雷擊中,爆炸點附近的十多個艙室被淹,進水量超過了五千噸。只是“泰山”號沒有喪失作戰能力,在控制住進水之後,龔繼飛讓艦長向右側的平衡船體注入等量海水,並且關閉了兩側平衡船體上的輔助推進器,只使用主船體上的四具推進器。

結果就是,進水量高達一萬噸的“泰山”號仍然能夠繼續作戰,只是最高航速由四十五節降低到了四十節。

對航空作戰來說,這幾乎沒有影響。

要知道,“泰山”號的設計標準是,即便在甲板零風速的情況下,也能讓艦載戰鬥機以最大重量彈‘射’起飛。讓航母在全速迎風航行的時候彈‘射’戰鬥機,主要是爲了降低電磁彈‘射’器的輸出功率,提高彈‘射’器的使用壽命。

對弗倫奇來說,情況顯然就不是這樣了。

這兩封電報,給了他兩條極爲重要的戰場信息,一是中國主力艦隊離所羅‘門’羣島還非常遠,二是中國主力艦隊中很有可能有一艘航母喪失了作戰能力,即中國主力艦隊的航空作戰能力減半。

如此重要的信息,足以讓弗倫奇採取行動了。

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83章 空中遭遇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63章 朋友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90章 獨木難支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44章 艦炮怒吼第20章 逼婚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47章 假設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91章 浮上水面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40章 突襲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1章 極限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70章 後果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59章 再接再厲第5章 鐵娘子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65章 明智之舉第83章 空中遭遇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90章 總攻第50章 大無畏第90章 機遇第76章 熱點地區第91章 再接再厲第14章 戰爭前奏第44章 加速追擊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307章 壁壘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26章 戰略空運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41章 反擊第72章 對峙第94章 戰略價值第9章 臨時考覈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16章 急轉直下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6章 威逼第49章 疑點重重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6章 幽靈墜落第55章 積極外交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257章 切入點第50章 大無畏第11章 導彈攻擊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54章 準備反擊第1章 極限第198章 追趕第1章 極限第13章 風起雲涌第63章 全力以赴第70章 分道揚鑣第70章 後果第18章 圍捕第42章 第五代第80章 轉變第41章 標杆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0章 誰更瘋狂第284章 轉變第19章 水深火熱第76章 新機會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62章 彈雨第174章 反擊
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83章 空中遭遇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63章 朋友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90章 獨木難支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44章 艦炮怒吼第20章 逼婚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47章 假設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91章 浮上水面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40章 突襲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1章 極限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70章 後果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59章 再接再厲第5章 鐵娘子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65章 明智之舉第83章 空中遭遇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90章 總攻第50章 大無畏第90章 機遇第76章 熱點地區第91章 再接再厲第14章 戰爭前奏第44章 加速追擊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307章 壁壘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26章 戰略空運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41章 反擊第72章 對峙第94章 戰略價值第9章 臨時考覈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16章 急轉直下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6章 威逼第49章 疑點重重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6章 幽靈墜落第55章 積極外交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257章 切入點第50章 大無畏第11章 導彈攻擊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54章 準備反擊第1章 極限第198章 追趕第1章 極限第13章 風起雲涌第63章 全力以赴第70章 分道揚鑣第70章 後果第18章 圍捕第42章 第五代第80章 轉變第41章 標杆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0章 誰更瘋狂第284章 轉變第19章 水深火熱第76章 新機會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62章 彈雨第174章 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