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三龍爭雄,天威何人敢犯

傾穎微微一怔,細心一想,一時想起幼小之時曾聽父王講起燭龍、化蛇以及蛟龍之事,雖是記不分明,但對於燭龍來歷還是略知一二,聽青丘問起,又見張翼軫也是一臉期待之意,便開口說道:“此去海枯石爛之地路途遙遠,翼軫若是無恙,我等即刻啓程,路上無事,我便慢慢講給大家來聽,可好?”

張翼軫點頭稱是,讚道:“還是傾穎考慮周全,我已無事,眼下不宜耽誤,這便飛空前向海枯石爛,如此,我等邊走邊說!”

幾人也無異議,當即飛空而起,一刻不停朝北海之西進發。人在空中,腳下不停,傾穎見張翼軫空中飛行迅疾無比,見他果然一切安好,心情大好,便開口娓娓道來: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不管是凡人也好,神人也罷,幼小之時總是好奇而調皮。記得有一年傾洛無意間闖入龍宮禁地,被父王呵斥一頓。我也不解父王爲何如此大發雷霆,便好心勸慰父王。父王見我乖巧,忽然間長嘆一聲,將我和傾洛都喚到一起,聲稱此禁地事關龍族秘辛,非下任龍王不可以進入,隨後又說要講個故事給我們聽,不料開口間竟是講出了一個有關龍族興衰的遠古傳聞。”

據傳上古時期,龍族並非只是如今四海之龍,尚有陸龍、海龍、天龍、地龍等等之分,種類繁多,各呈其能。比如陸龍只可在陸地之上吞雲吐霧,一到水中,便法力盡失。海龍卻是相反。而天龍乃是所有龍族之中法力最爲高強之龍,翱翔于飛天之上,神通廣大不下於天仙。便連天帝也不能驅使。地龍則是陸地海中都可來去自如,神通介於陸龍和海龍之間。也就是說,如今四海之龍,便是當年所謂的地龍。

本來龍族如此興旺。也是好事。不知何故突生巨大變故,天龍竟是聯合陸龍和海龍,不聽天帝之命還則罷了,竟還公開宣稱此後不再受天帝管轄。$天龍在天,陸龍在地,海龍在海,齊齊挑戰天帝權威,令天帝大爲震怒,當即派天仙前去降服天龍。派天兵天將下凡前來收服陸龍和海龍,由此天上地下展開一場曠世大戰。

當時是,無數天仙出動前去圍攻天龍,本以爲手到擒來,不成想天龍之威全力相拼之下,竟是以一當三。一條天龍可力敵三名天仙,雖是天龍數量稀少。一時之間天庭之上也是無數天仙紛紛隕落,經過無數年的血戰,儘管天龍被天仙消滅殆盡,但天庭的天仙折損三成以上,也是元氣大傷。而更讓天帝惱火的是。天庭之戰雖是慘烈,卻也終究勝了。凡間與陸龍、海龍之戰,竟一時僵持不少,莫說取勝,能夠勉強不敗便已是萬幸。

天帝大爲震怒之餘,急召地龍傾地上天面聖。傾地身爲地龍之首,在龍族與天帝之戰中,一直率領地龍一族保持中立。眼見龍族被天帝屠殺,雖心中不忍,卻也不敢冒犯天帝之威。且也對天龍叛逆深爲不滿,是以在此場大戰之中,屢次謝絕陸龍和海龍提出的聯合之議。得天帝之命,傾地上得天庭,聽天帝親口許諾,若得地龍相助,平定陸龍和海龍之後,凡間陸上海中。只有地龍一族。並將四海全部劃歸爲龍族所有,天下水族。莫不以龍爲尊。

傾地眼見大戰之時,生靈塗炭,也有心早日結束爭鬥。見天帝言語懇切,一想以如今形勢,定有一方全然潰敗纔可收場。天帝現今只派一般地天兵天將,礙於天地平衡並未派下天仙。若戰爭再曠日持久,天帝大怒之下,不顧萬民生死悍然派天仙下凡也並無不可。到時不但陸龍、海龍會被全數遷滅,只怕始終保持中立的地龍也難逃殃及池魚的下場。

天帝斷然不會放過有意在大戰之中左右逢源的地龍!

傾地返回凡間之後,下令所有地龍皆聽從天將之命,協助天兵天將對抗陸龍和海龍。xx得地龍相助,天兵天將很快反敗爲勝,畢竟以地龍之能,不管是陸上還是海中,皆可以與陸龍和海龍一敵,且可輕易尋得陸龍、海龍地藏身之處,再加上天兵人多勢衆,不久,陸龍和海龍便被屠殺殆盡,由此,初定凡間。

天帝金口玉言,自然信守承諾,凡間初定,便令地龍長居四海,以四海爲家,同時下詔策封地龍爲天下水族之首,所有水族無不以地龍爲尊,若有違抗,以觸犯天條論之。傾地大喜,自是向天帝表示地龍願世代臣服,願永居世間四海之中,替天帝照看萬民,行風調雨順之職,做興雲佈雨之事。天帝自是天心大悅,同時金口一開,令天下水族所產財寶如數皆歸龍宮,由此,初定龍宮富饒之始。

只是傾地卻未曾想到,其後不久,天帝便以四海之大,一人爲首難以照應周全爲由,將原本一體的四海劃分爲東西南北四處海域,封傾地爲東海王,封傾地三子分別爲其餘三海之王,令三子即刻赴各自領海上升,不得再久居東海。若無天命,四海龍王不得輕易出離封地。

傾地領命不敢不從,雖是分封四海分而治之,畢竟三海之王也是龍子,仍是一家,倒也並未有多少擔憂。只是跟隨傾地的龜相卻憂心忡忡提出不同看法,說是天帝此舉,只怕是有意分化龍族一統四海的影響。雖是名義上分封龍子分治四海,只是時日一久,龍子子孫代代相傳,到時再難同心同德。

傾地聞言自是赫然醒悟,雖知天帝之心,卻無應對之策,畢竟天帝之威經天龍叛逆一事之後,已然無人敢犯,只好領命而行,令三人即日啓程前往三海上任。自此,四海始分東西南北四海龍王。

又過了不知凡幾,龍子龍孫也不知傳過多少代後,四海一片繁榮。雖是各自爲政,畢竟同屬一族,四海之間並無衝突,且龍族子孫愈加興旺。只怕光是單地龍一支的數量,就已然超過當年天龍、陸龍、海龍三龍之和,隱隱間,四海龍族大有一統凡間之勢。

正當龍族日益壯大,子孫愈加興旺之時,北海之北突兀之間有一座無天山聲名鵲起,其上有鳥名金翅鳥,神通廣大,專門以龍爲食。且金翅鳥天生有克龍之能。尋常龍子一見金翅鳥現身,莫說與其爭鬥,便是連逃也無法逃脫,只是渾身癱軟在地,現出原形,任由金翅鳥如小鳥捉蟲一般一口吞下,竟無半分反抗之力。

按說無天山由來已久。金翅鳥也已久居其上,原本與龍族一向無冤無仇,互不相干。雖說以前也有過一些不大不小的爭執,倒也未曾撕破臉皮,非要生死相拼。最主要的是。據以前和金翅鳥爭鬥過的龍子所稱,金翅鳥雖說天生御風,飛行無比迅疾,同時也力大無比,但也並非如現今這般神通廣大,只一現身便可令龍族心生無力之感,莫說反抗,連逃走的力氣沒有,當真是奇怪之極。

以前也有龍子與之搏鬥,若論單打獨鬥。一名金翅鳥可力戰兩名龍子倒也正常。只是今日不知金翅鳥爲何法力大增,突然之間竟可以一抵十。以前若是金翅鳥與龍族相見,互不理睬也不會主動出手。如今卻是金翅鳥猶如突然轉了性子,竟是四下主動出擊,紛紛飛下無天山,四處尋找龍子龍孫,只一照面,也不說話。一口吞下。

莫非。先前金翅鳥有意隱而不發不成?即便如此,爲何如今又非對龍族痛下殺手?若說單爲吞食龍族。金翅鳥好歹也是天生神人,也受天帝節制,怎能濫殺無辜?

四海龍王緊急相聚北海會面,商議如何應對此事。四人一致認定,眼下四海昇平,突發此事,不宜輕開戰端,應立即上奏天帝,由天帝出面調停。天帝金口一開,金翅鳥斷然不敢不從。四龍商定之後,便一起動身前向天庭面見天帝。

不料四龍剛出海面,竟被數十隻金翅鳥偷襲。四海龍王力戰之下,竟是三死一傷,而數十隻金翅鳥非但吞掉三海龍王,還將北海一衆龍子龍孫幾乎吞食一盡,只留少數初生不久地幼龍。經此一事,整個北海龍宮幾乎無人主事,死傷殆盡。

唯一生還的東海龍王悲痛欲絕,重新從其餘三海調兵遣將鎮守北海,又獨身一人飛上天庭,面見天帝之後,向天帝哭訴此事。天帝聽後也是大爲震怒,令總領二十八星宿的太白金星下凡調停此事。

太白金星領命和東海龍王一同下凡前往無天山,不料無天山的金王竟是託大不出,連天帝派來地太白金星見也不見,直令太白金星也一時惱怒,勸慰龍王,說他回去定當稟報天帝,嚴懲天無山一衆蔑視天帝天威之罪。

龍王心中大安,以爲太白金星此去定當稟明天帝,治無天山一個以下犯上之罪,到時說不得無天山也不敢與天兵天將開戰,必將俯首認罪。不料太白金星一去不返不說,天帝也無詔命頒下,更不提天兵天將更是不見蹤影。

與此同時,無天山卻更是變本加利地殘害龍子。新任三海龍王率衆與無天山拼死抗爭,不久便全部戰死。金翅鳥之威猶如天助,不管龍族之中多麼強大之龍,全不是金翅鳥一爪之敵。龍族若非人多勢衆,只怕早被金翅鳥殘殺殆盡。數十日光景,四海之龍便被金翅鳥掃蕩一遍,人數已不足原先三成。

東海龍王悲憤萬分,值此龍族全族生死存亡之際,意欲再次飛上天庭,以死相諫天帝,求天帝出兵討伐作惡多端的無天山。正在此時,天庭忽然派來使者下凡,且帶來一個令東海龍王大吃一驚的消息。

第7章 殺無赦第42章 御水之道,一念大成之境第6章 神機妙算紅塵笑第14章 燭龍計第8章 靈動妙算第2章 鐵圍山第31章 再起波瀾第57章 傾化放縱,北海用心精明第24章 玄龜珠第16章 控木術第26章 頂上花冠第11章 小妙境上得妙心(上)第70章 變化莫測第43章 第三寶第5章 無天山第37章 山海相連第47章 玄妙卻在咫尺間第19章 對此如何不淚垂第16章 化蛇現身,北海事發突然第13章 妙法無窮,玄冥怒斥燭龍第60章 南山風行,卻見劍若驚龍第39章 天降神人第35章 萬火之精,借問草木無情第60章 再相見第43章 飛仙絕無凡間子第16章 化蛇現身,北海事發突然第27章 木石化形第62章 怒天仙第45章 別開生面第80章 瞞天過海第57章 一戰成名,無奈世間紛爭第57章 神通無邊無所限第32章 咫尺之間天地寬第47章 妙心機,卻道天不靈第34章 九靈道長第64章 三要事第23章 亦真變幻,任誰逍遙世間第34章 四海公主第44章 只當今生有良緣第75章 千夫所指第10章 天魔成第47章 說神仙第15章 中脈事第48章 方外人第40章 遇故人第25章 天地玄黃第15章 何來天書無一字(上)第7章 神棍無影(下)第1章 量天尺第16章 控木術第43章 身心俱淨,伊人南海現形第92章 混沌之力第21章 得妙計第102章 投石問路第43章 莫躊躇,將行路第16章 畫兒心遂世人情第84章 父子反目第1章 秋風一醉第46章 萬里紅袖一線牽第7章 殺無赦第98章 木石始祖第30章 明槍暗箭第100章 終成正果第45章 再相逢,誤生平第47章 妙心機,卻道天不靈第20章 權宜之計第18章 破妄之法第49章 九靈交心,話說靈空遁形第50章 憶往昔,卻道天道不公第54章 不破天涯終不還第23章 亦真變幻,任誰逍遙世間第31章 說破天第61章 天地輪迴陰風寒第58章 比武助興,何故殺人奪命第10章 天地有靈獸第38章 了恩怨第20章 問君可解百年醉第24章 人狂亂第14章 君問歸期未有期第22章 降天劫第41章 三色堇第50章 化身清風,且上華山探聽第31章 說破天第27章 木石化形第32章 隱水訣第34章 何人囂張天地間第21章 火中取栗第28章 大天魔第13章 妙法無窮,玄冥怒斥燭龍第1章 東海之東第19章 戴嬋兒第101章 再會三老第11章 論輸贏第55章 道門公義,誰人欺世盜名第59章 一死一生一念間第33章 月夜異變第9章 清無出第46章 萬里紅袖一線牽第17章 此處忘憂何處尋第66章 來人靈空,高人無所不能
第7章 殺無赦第42章 御水之道,一念大成之境第6章 神機妙算紅塵笑第14章 燭龍計第8章 靈動妙算第2章 鐵圍山第31章 再起波瀾第57章 傾化放縱,北海用心精明第24章 玄龜珠第16章 控木術第26章 頂上花冠第11章 小妙境上得妙心(上)第70章 變化莫測第43章 第三寶第5章 無天山第37章 山海相連第47章 玄妙卻在咫尺間第19章 對此如何不淚垂第16章 化蛇現身,北海事發突然第13章 妙法無窮,玄冥怒斥燭龍第60章 南山風行,卻見劍若驚龍第39章 天降神人第35章 萬火之精,借問草木無情第60章 再相見第43章 飛仙絕無凡間子第16章 化蛇現身,北海事發突然第27章 木石化形第62章 怒天仙第45章 別開生面第80章 瞞天過海第57章 一戰成名,無奈世間紛爭第57章 神通無邊無所限第32章 咫尺之間天地寬第47章 妙心機,卻道天不靈第34章 九靈道長第64章 三要事第23章 亦真變幻,任誰逍遙世間第34章 四海公主第44章 只當今生有良緣第75章 千夫所指第10章 天魔成第47章 說神仙第15章 中脈事第48章 方外人第40章 遇故人第25章 天地玄黃第15章 何來天書無一字(上)第7章 神棍無影(下)第1章 量天尺第16章 控木術第43章 身心俱淨,伊人南海現形第92章 混沌之力第21章 得妙計第102章 投石問路第43章 莫躊躇,將行路第16章 畫兒心遂世人情第84章 父子反目第1章 秋風一醉第46章 萬里紅袖一線牽第7章 殺無赦第98章 木石始祖第30章 明槍暗箭第100章 終成正果第45章 再相逢,誤生平第47章 妙心機,卻道天不靈第20章 權宜之計第18章 破妄之法第49章 九靈交心,話說靈空遁形第50章 憶往昔,卻道天道不公第54章 不破天涯終不還第23章 亦真變幻,任誰逍遙世間第31章 說破天第61章 天地輪迴陰風寒第58章 比武助興,何故殺人奪命第10章 天地有靈獸第38章 了恩怨第20章 問君可解百年醉第24章 人狂亂第14章 君問歸期未有期第22章 降天劫第41章 三色堇第50章 化身清風,且上華山探聽第31章 說破天第27章 木石化形第32章 隱水訣第34章 何人囂張天地間第21章 火中取栗第28章 大天魔第13章 妙法無窮,玄冥怒斥燭龍第1章 東海之東第19章 戴嬋兒第101章 再會三老第11章 論輸贏第55章 道門公義,誰人欺世盜名第59章 一死一生一念間第33章 月夜異變第9章 清無出第46章 萬里紅袖一線牽第17章 此處忘憂何處尋第66章 來人靈空,高人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