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幾個局內人

不用詳說,其實陳國百姓也好,還是說周國百姓也好,都知道現如今大周的境地不會太好。

陳國傾舉國之力伐周,加上身後還有延陵作爲靠山,雖然至今陳國大軍都沒有攻破周國的北燕郡,但不管誰來看,都會知道,現如今周國的真的不太好。

“在北燕郡外,我們和陳國大軍僵持了一年多,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戰果,要是雙方軍力一致,現在可能我已經領着大軍跨過陳國邊境,來到了這片陳國土地上了,或許再有一段時間,陳國便只存在於史官的史冊上,而不存在在世間裡。”

“很遺憾,兩方軍力真的差得太遠,縱使我取得了再多戰果,殺了再多人也無濟於事,因爲大周的將士數量在減少,這種速度雖然比不上陳國減少的速度,但要是說陳國還能剩下最後一個人的時候,大周絕對應該是已經一個人沒有了。”

李扶搖看着那碗餃子,聽着這些話,皺了皺眉頭。

謝應一隻手按着那柄家傳寶刀棲客的刀柄,另外一隻手把那些木筷推過去,才繼續說道:“之前我在邊境被人刺殺過好多次,不太開心,現如今我來淮陽城,也是要嘗試着殺一個人。”

李扶搖拿過木筷,拿過一旁的醋碟,他知道謝應要殺誰,現如今這個局面下,倒是殺了那位陳國皇帝,比斬殺數萬邊境陳國大軍都有用。

“我之前說過,這座城裡有修士,境界不低,很有可能就是皇宮裡豢養的高手,你貿然進宮,只怕就要死在那裡,你死了之後,北燕郡怎麼辦?我聽說要是沒有你一直領着騎軍在北燕郡外,北燕郡可能早就破了。”

謝應認真說道:“我之前也說過,現在大周的處境很不好。”

李扶搖夾了一筷子餃子,緩慢的吃着,因爲吃的慢,所以他能感受着那豬肉和白菜的味道,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太緊張了,第一個餃子他忘了蘸醋。

他吃完這個餃子之後,才問道:“能不能說說你的想法,怎樣行刺?”

問完這個問題之後,李扶搖沒有忘了替謝應要了一碗餃子。

等到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之後,謝應看着那碗餃子,有些無奈。

“找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潛入皇宮,找到他,殺了他?”

李扶搖點點頭,稱讚了幾句,然後才說道:“我在想,你帶兵打仗的時候是不是也這麼直接。”

謝應苦笑,他帶兵打仗沒問題,可真說要刺殺這位陳國皇帝,還真沒做過。

同行數位周國的江湖高手,臨到了淮陽城前,因爲怕暴露身份,因此最後只讓謝應入了城,沒人會想到這位周國的將領會潛入淮陽城,因此在城中倒是沒有張貼任何關於緝捕他的告示。

可現在的關鍵是,就憑謝應一人一刀,要是說就能潛入皇宮殺得了那位陳國皇帝,他也肯定走不出來。

所以這位謝家寶樹,現如今大周軍伍裡最熾手可熱的將軍是準備拿一命換一命,當然,這個前提是他要是能做到的話。

“能不能換個方法?”

李扶搖吃完最後一口餃子,抹了抹嘴,笑着說道:“我這些天在淮陽城做了幾件事,你應該覺得會很有意思。”

然後接下來的小半個時辰,李扶搖給謝應講了些現如今淮陽城裡的事情,欒相國、樑王、還有那位皇帝陛下,一個都沒有落下。

聽完之後,按着棲客刀柄的謝應有些不可思議的盯着李扶搖。

“我原本以爲你們這些修士最不喜歡講道理,要做事情,便是直接出手便是了,沒有想到你還有這麼些謀劃。”

“都說了這座淮陽城裡有修士,一個不慎,命都要搭進去,能夠置身事外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你現在只需要和我一起安安靜靜待在淮陽城裡,看着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查漏補缺就好了。這件事結束之後,我們一起回周國。”

李扶搖說了他的安排。

謝應卻有更爲瘋狂的想法,“能不能將那位樑王一起殺掉,讓齊王做這陳國皇帝?”

李扶搖微怔,讓樑王起事,將原本的陳國皇帝換做樑王,陳國毫無疑問這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沒有太多心力關注邊境的事情,可等過了這段時間呢?

樑王不知道在處理政事上比不比得上他那位兄長,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便是這位樑王在軍事方面的才能以及野心要比他那位兄長強太多。

既然如此,那麼在陳國這段動盪的日子結束之後,只怕這位新登基的陳國皇帝對於大周的壓力,會比他兄長強烈的多。

因此謝應也不太願意樑王即位。

反倒是那位一向對權勢沒有什麼想法,無心皇位的齊王,反倒是才讓謝應覺得他纔是最好的陳國皇帝。

對大周最有利的,便是最好的。

李扶搖嘆了口氣,沉默了很久,才輕聲道:“我其實在等他走,他卻想留下來看着,樑王忌憚他在陳國廟堂的影響力,那我便是單純忌憚他的是境界修爲。”

謝應一怔,“誰?”

李扶搖平靜說道:“真正能夠左右淮陽城局勢的那個人。”

……

……

皇宮裡夜色深沉。

皇宮裡前兩日發生了好幾件事情,但最爲重要的一件事不是皇帝陛下召六部尚書和幾位御林軍統領入宮的事情,反倒是那位內務府總管太監薛雨公公暴斃在宮中的事情。

薛雨入宮時間太長,竟然都已經讓人想不清到底有多久,現如今宮裡當差的太監宮女們只知道,這位內務府總管太監,脾氣一向很好,做事很認真,坐上內務府總管太監這個位置之後,從來沒有難爲過誰,就連之前在他發跡之前欺負過他的那些公公都不曾爲難。

這麼個性子,原本是不適合在宮禁裡生存的。

可誰又想得到,他居然一步步走到了最高的位置,而且深得皇帝陛下的信任。

只不過這位薛雨公公,還是死了。

說是忽染重病,不治身亡。但其實宮裡的人都知道,這位總管太監是因爲和某位王爺有牽連而被皇帝陛下處死的。

朝堂上的大臣們爲了知曉皇帝陛下的喜好以及平日動靜,很願意在宮裡安插棋子,那些棋子便是在宮裡當差的那些宮女太監。

收銀子,說上幾句與皇帝陛下有關的事情,這算不上大事,可真要深究起來,也是要殺頭的大事,可這麼些年,在宮裡大家都心照不宣。

可這些棋子裡,其實從來沒有包括過內務府總管太監。

這個離皇帝陛下最近的位置,幾乎連皇帝陛下的一言一行都盡數在掌握中,所以想要知道皇帝陛下的行蹤和喜好,其實大抵可以越過一切,直接找到這位內務府太監總管的。

可既然是這麼重要的位置,皇帝陛下自然是要安排一個極爲忠心的人才是。

薛雨便是那人。

只是現如今,薛雨死了。

暴斃在宮裡。

舊人死了,自然需要一個新人。

頂替薛雨的是一個年輕太監,叫李福祿,入宮之初,這個小太監便是跟着薛雨的,宮裡一直有兒徒弟的說法,這個李福祿便是薛雨的兒徒弟。

至於爲什麼他能年紀輕輕便坐到這個位置,其實也很簡單,那便是因爲之前薛雨和樑王有牽連的事情,便是他向那位皇帝陛下說出來的。

告密者,一向難有好名聲。

可他若是向皇帝陛下告密,便可以說成是他是陳國忠誠的臣子,一心爲國。

一點都不惹人厭。

因此在薛雨暴斃之後,這位年輕太監連跳好幾級,直接坐到了內務府總管太監的位置。

一時風光無兩。

宮裡的太監宮女往後再看見李福祿,就不能以小李子稱呼,要叫一聲李總管了。

同其餘那些一朝得勢便忘乎得以的人不同,李福祿得勢之後,並未有過半點的囂張跋扈,一如既往的待人以和。

不過多了幾分氣度而已。

今夜皇宮宮禁之後,宮牆裡再無一人。

各安其事。

唯獨有一盞大紅燈籠被人提着行走於宮牆內。

內務府新任總管太監李福祿。

這位面容尤其顯得生澀的總管太監,在夜色中走得很緩慢,一步一步便猶如他的人生一般。

要是在夜幕中一直有人看着這位總管太監的一舉一動的話,便能看到這位新任總管太監一邊走一邊在流淚。

大紅燈籠照在他臉上,眼淚不停。

李福祿想起之前那個晚上,薛雨把他叫到房內,對他說的那番話。

李福祿嘴脣顫抖,之前他問師父,是不是非要以自己的性命去促成此事,原本要不要這麼急都沒那麼重要的。

然後那個入宮多年還一點都不像是個太監的師父則是笑着說,“都不是男人了,活得再久有什麼意思,倒不如該死的時候便死了就是,你看到那一天之後,到師父墳前給師父說一聲就好了,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

李福祿喃喃道:“師父,活着真的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有意義啊。”

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趣的故事裡有無敵的武帝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子兒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朝青秋的劍(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不管如何,你們會先死第兩百九十四章 冬夜裡的火鍋(二)第兩百七十二章 跪不跪第一百五十三章 本王不爭第三百零八章 先生的先生,先生的學生第四百七十章 要爭,誰又能爭得過第六百零六章 書上的江湖說別離不傷心第九十六章大小道士第七十四章桃花第四百一十二章 當時明月在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間捨不得第兩百九十八章 北海武寧府第兩百五十章 海里撈起一頭驢第一百九十八章 除夕夜裡的一大一小第五百一十八章 站在時間裡的不同位置第一百六十五章 某人快從心裡來到我面前呀第七百一十二章 諸聖散去第六十五章山上有人第一百一十七章院裡有個小姑娘第一百九十七章 那個少年的愁思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一)第八百五十六章 遠來是客第七百二十五章 是我是我,還是我是我第四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滄海我們的掌教第兩百三十九章 可惜了,是個和尚第五百九十七章 孃親第八十九章長生印第一百零五章棋局第八百四十八章 天上多了道口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老而不死第二十一章兩者之間第五百三十八章 老套的故事我不想聽第七百二十四章 我們站在河裡,和站在岸上第兩百四十七章 北海深處有座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生的一次次重逢第四百七十章 要爭,誰又能爭得過第九百一十章 誰能亡此人間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代之爭第兩百七十三章 死了就躺着第四百三十五章 劍山重開第兩百四十七章 北海深處有座城第二十三章大周少樑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原來我們在故事裡第八十一章取劍(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竹海里的青猿第八百五十二章 那些過去的故事第八百七十六章 仙舟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上遠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登山理由千萬種第八百六十一章 靈山第九百零七章 我是柳巷啊!第八百四十五章 世間共矚目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劍爲誰出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胸中只有一劍第五百零三章 一劍是一劍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討喜的江湖第六百七十四章 長生與這個世界還有人間第六百三十四章 秋盡遇風雪,誰言人自還第十八章觀雨景第七百九十章 十來年第六百零八章 城裡的故事燈火以及人(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苦晝短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地雖大,我只一劍(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很好看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一座甘河山第三百三十九章 問白茶(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道理在書外(一)第八百四十一章 你們錯了第五百三十章 我們都要殺胡蕭第五百六十八章 好久不見,孟晉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一)第兩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六百一十一章 燈火下相殺(中)第四百零三章 春至草漸青第六百八十七章 打人別打臉第三十二章殺修士第八十二章我在這裡等他第六百七十四章 長生與這個世界還有人間第四百一十六章 每一件事都不差第八百二十八章 心安處是吾鄉第兩百二十三章 知其心,不知其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二)第九百一十一章 無數劍之後第兩百二十八章 情就一字第八百零九章 人間二十位滄海第六百八十章 雷池在前,斬之第七百八十三章 卻有暖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個活了一千多年的讀書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人走了,都要做些改變第一百三十章白枝第八百四十五章 世間共矚目第兩百八十章 新路第兩百六十三章 要是世間女子都問個不停第五百零五章 只有一道門第六百四十七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雲海裡的劍
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趣的故事裡有無敵的武帝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子兒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朝青秋的劍(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不管如何,你們會先死第兩百九十四章 冬夜裡的火鍋(二)第兩百七十二章 跪不跪第一百五十三章 本王不爭第三百零八章 先生的先生,先生的學生第四百七十章 要爭,誰又能爭得過第六百零六章 書上的江湖說別離不傷心第九十六章大小道士第七十四章桃花第四百一十二章 當時明月在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間捨不得第兩百九十八章 北海武寧府第兩百五十章 海里撈起一頭驢第一百九十八章 除夕夜裡的一大一小第五百一十八章 站在時間裡的不同位置第一百六十五章 某人快從心裡來到我面前呀第七百一十二章 諸聖散去第六十五章山上有人第一百一十七章院裡有個小姑娘第一百九十七章 那個少年的愁思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一)第八百五十六章 遠來是客第七百二十五章 是我是我,還是我是我第四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滄海我們的掌教第兩百三十九章 可惜了,是個和尚第五百九十七章 孃親第八十九章長生印第一百零五章棋局第八百四十八章 天上多了道口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老而不死第二十一章兩者之間第五百三十八章 老套的故事我不想聽第七百二十四章 我們站在河裡,和站在岸上第兩百四十七章 北海深處有座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生的一次次重逢第四百七十章 要爭,誰又能爭得過第九百一十章 誰能亡此人間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代之爭第兩百七十三章 死了就躺着第四百三十五章 劍山重開第兩百四十七章 北海深處有座城第二十三章大周少樑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原來我們在故事裡第八十一章取劍(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竹海里的青猿第八百五十二章 那些過去的故事第八百七十六章 仙舟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上遠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登山理由千萬種第八百六十一章 靈山第九百零七章 我是柳巷啊!第八百四十五章 世間共矚目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劍爲誰出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胸中只有一劍第五百零三章 一劍是一劍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討喜的江湖第六百七十四章 長生與這個世界還有人間第六百三十四章 秋盡遇風雪,誰言人自還第十八章觀雨景第七百九十章 十來年第六百零八章 城裡的故事燈火以及人(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苦晝短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地雖大,我只一劍(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很好看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一座甘河山第三百三十九章 問白茶(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道理在書外(一)第八百四十一章 你們錯了第五百三十章 我們都要殺胡蕭第五百六十八章 好久不見,孟晉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一)第兩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六百一十一章 燈火下相殺(中)第四百零三章 春至草漸青第六百八十七章 打人別打臉第三十二章殺修士第八十二章我在這裡等他第六百七十四章 長生與這個世界還有人間第四百一十六章 每一件事都不差第八百二十八章 心安處是吾鄉第兩百二十三章 知其心,不知其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二)第九百一十一章 無數劍之後第兩百二十八章 情就一字第八百零九章 人間二十位滄海第六百八十章 雷池在前,斬之第七百八十三章 卻有暖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個活了一千多年的讀書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人走了,都要做些改變第一百三十章白枝第八百四十五章 世間共矚目第兩百八十章 新路第兩百六十三章 要是世間女子都問個不停第五百零五章 只有一道門第六百四十七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雲海裡的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