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天上之戰,地上之戰(一)

燈籠即便是個再怎麼知這個世間的法器,也無法勸說任何人改變任何主意,所以老儒生和燈籠,不過是算是這個世間存在的最久和活得有些長的兩個人閒話一番。

最後的事情,還是要落到慧稠僧頭上。

老儒生重新回到大雄寶殿前的時候,慧稠僧已經快要睡着了。

老儒生拍了拍慧稠僧的肩膀,也不管他是不是就已經清醒了,反正是自顧自說道:“我要回去了,你要是真熬得住,就熬着,熬不住了,就站在我身邊,如何?”

老儒生這三言兩語之間,就是要將佛教重新拖入某個局中。

慧稠僧沒有想,當即便拒絕道:“我熬不了多少年了,就要去見立教僧了,不過觀樓年紀還小,還能多活些,只怕是還能看到些之後的光景,至於好不好看,又怎麼看,都是年輕人的事情。”

這一次禪子離開佛土,要去學宮,自然是爲了先解開心中之事,之後去洛陽城,便是爲了解開佛教與山河之事。

這種事,就好像是看着一個十分複雜的繩結,有人選擇一刀便劈開,那固然是最省力也最直接的辦法,但是佛教也好,還是慧稠僧也好,他們所思所選,便是真正耐着性子,去蹲在那繩子旁邊,一點點將其解開。

這樣真的挺麻煩的,但麻煩歸麻煩,總歸不會損害那根繩子。

老儒生其實早就想到慧稠僧要這麼說,也不覺得有什麼失望的。

他只是有些感慨的說道:“其實這座人間,你本來該好好看看的,整日待在靈山,所以便不如我了。”

慧稠僧待在靈山,這是迫不得已,畢竟整個佛教,也只有他和慧思這兩個聖人而已,若是他離開靈山,後果不堪設想。

反倒是老儒生,什麼都能拋棄,說在世間行走一千年,那便真的能夠在世間行走一千年。

慧稠僧說道:“其實我在某本書上看見過某句話,覺得還是有意思,不然你也看看?”

老儒生搖頭道:“書看得太多了,人間也看夠了,我得把最後的事情辦完,然後抓緊離開這座人間了。”

慧稠僧就好像沒有聽到老儒生的這番話,徑直說道:“那本書上最有意思的一句話叫做大道朝天,各走一邊。”

這其實也是慶州府和都州府那邊的方言,不過原本應該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寫書的那位,少年時候便在都州府求學,或許之後纔會有這麼一句話寫下來吧。”

老儒生說道:“我現在就想知道,小徐去妖土,會不會一舉而天下聞名。”

慧稠僧看着他,然後極爲認真的說道:“李扶搖被那位送進燈籠裡,看了看六千年前的光景,你的那位學生,只怕是沒有什麼希望。”

李扶搖這一份機緣,絕對是他所經歷的所有機緣裡,最爲特殊,最爲重要,也最爲有用的一份。

老儒生搖頭道:“你們真是想把他打造成下一個朝青秋。”

慧稠僧說道:“都是緣分,他要不是有許寂的燈籠,也不會有這份善緣,許寂當年要是把劍山交給他而把燈籠交給吳山河,現如今是什麼,也不好說。”

老儒生伸手取下束髮的那根木簪,只是說道:“你們這羣和尚,說話一直都是這樣,其實也挺煩的。”

慧稠僧微笑說道:“只怕你這一千年裡,在最後的幾百年裡,纔會覺得整個世間都挺煩。”

一語中的,當老儒生因爲行遍世間,境界逐漸提高到了可以離開人間,又發現離開人間,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之後,他便真的有些煩了。

老儒生將木簪收好,有帶着些倦意說道:“世間之事不新鮮,我不是朝青秋,看着那條大道在前,竟然也能轉身朝着別處走去,所以在你們心裡,朝青秋和柳巷是一類人,但是在我心裡,朝青秋這個人啊,早已經比柳巷強出太多了。”

“整個修行歷史上,境界和朝青秋能比的,大有人在,別說劍祖,就連那位飛昇離開人間的劍仙辛墳要和朝青秋一戰,也不知道誰勝誰負,但是要說朝青秋這樣的人,那就真是再難找出第二個。”

世間許多人都在誇讚朝青秋,但從沒有人將他拔高到如此地步的。

老儒生看着天邊,不知道生出了些什麼想法,“只可惜,再怎麼有意思的人,一旦成爲了死人,都沒意思了。”

說完這句話,老儒生笑着朝着天上走去。

活着的人才有意思。

這一次,不是說來玩的。

慧稠僧看着他漸漸往天空走去的背影,忽然問道:“你知道這一千年裡,人間怎麼說你嗎?”

老儒生不轉頭,只是說道:“不感興趣。”

慧稠僧自顧自說道:“他們說儒教有一位聖人,消失了整整一千多年,也不知道名諱,乾脆就叫無名讀書人吧。”

聲音不大,但老儒生是應當聽得到的。

不過他沒有理會,只是緩慢朝着天上,走去,片刻之後,天邊便生出了一道金光,那不是異象,因爲不是有人破境,只是他將這麼多年一直都有的境界再度展現出來了。

可就是當他把境界都展現出來的同時,整個世間,忽然響起了大道之音。

那種聲音很奇妙,沒有人知道是從什麼地方傳出來的,能聽到的人也不多,除去雲裡的滄海之外,沒有了別人。

葉聖站在某座山上,原本正在仰頭推演某件事,忽然聽到了這一道大道之音,一揮手,便有千萬條金色絲線沒入雲端,不知道去向何方。

但是雲海,這個時候已經被這些絲線硬生生扯碎,看着極爲怪異。

而葉聖只是說道:“這麼多年了,總算顯身了。”

寧聖聽到這道大道之音的時候,高坐雲端,看着雲海深處,這位境界不如葉聖的道門聖人,一點硃砂便從指間離去,瞬間便映照了一片雲海。

都是硃紅。

在遠處,又有一道五彩長河緊隨其後,樑亦站在雲海之上,整個人眉頭皺得很深,他的境界不如寧聖,更不如葉聖,是最不清楚到底這道聲音代表着誰的其中一人。

他瞬間來到寧聖身側,開口問道:“這是誰?”

寧聖搖頭,示意也不知曉。

但是這兩位聖人,都對那道聲音,有些忌憚。

良久之後,纔有人出聲,“這比起來葉聖,孰高孰低?”

雨霧山,陳聖正要離開此地,便突然擡頭看向了天幕,然後一眨眼,這位聖人的身形消散,便來到了雲海之上,很快便來到了樑亦和寧聖身側。

這道門現如今除去在鎮妖碗裡的那一位,也就只剩下四位聖人,現在也來了三位。

就差葉聖一人了。

周夫子是整個人間第二個聽到那道聲音的人,貴爲儒教教主,又是修爲儒教修爲最高的那人,他哪裡能夠聽不到那道聲音。

和道門聖人們的反應不一樣,周夫子聽到聲音之後,只是搖了搖頭,便看到張聖入雲,來到了他的身邊,而在遠處,那位暮雲先生也在此列。

三位儒教聖人,又一次齊聚,張聖開口問道:“這是何人?”

光是顯露境界,便能夠招來天地之間的大道之音,這份境界,不但是他們三人,或許就連葉聖也沒有達到。

周夫子並未隱瞞,直白說道:“我儒教還有一位聖人,千年不見蹤跡,不是離開人間了,只是一直在追尋長生之道。”

儒教聖人裡,在這千年中,一直都是周夫子做主,四位聖人,卻始終只有三位,便是因爲那位聖人離開雲海,不知道蹤跡。

現如今,那個聖人回來了。

回來了,那麼儒教之後誰做主?

或許整個世間的道理都很簡單,那便是誰強誰做主。

周夫子臉色如常,當年不如他,現如今也不如他?

想着這些事情,他便朝着雲海深處走去了,往前走的時候,那本儒教天書隨即出現在了雲海之上。

張聖和暮雲先生對視一眼,各自都看出了各自眼中的不解,但不解不歸不解,但依然是跟了上去。

三位儒教聖人,朝着靈山上面的雲海而去。

但最先到的,還是葉聖的千萬條金色絲線,他們一道道光,在老儒生還沒有走進雲海裡的時候,便出現在老儒生身前,那些絲線散發出耀眼的金光,但很快便被老儒生一把抓住,金光消散,但就是這消散的一瞬間,葉聖破空而至。

山河聖人中,現在葉聖的境界最高,自然來得最快。

他大手伸出,硬生生便讓老儒生退後兩步。

站穩之後,葉聖一身道袍已經隨風而動,但老儒生卻沒有什麼變化。

慧稠僧擡頭看着天幕,整個人沒有什麼表情,雲裡的滄海中,要是還有人能和老儒生一戰,也就是這位道門教主了。

老儒生和葉聖並無過半點交集,他離開雲端去遊歷世間的時候,葉聖尚未成聖,等到葉聖成就滄海,老儒生卻早已經在人間待了好些年。

山河妖土全都看過了。

所以即便之後葉聖能在登天樓的三千道卷裡翻到關於老儒生的記載,也只有個大概而已。

而老儒生在人間,則是知道葉聖許多。

葉聖看着他,神情不變,“千年修行,前輩倒是耐得住性子,但爲何今日偏偏又改變了心思?”

老儒生既然是要朝着飛昇去的,那就應該不到飛昇的時候,便不顯露蹤跡,爲何今日要出現,難不成便是已經到了那日。

老儒生笑着說道:“葉修靜,雲端諸聖中,唯獨你一個人能夠在修行方面上比肩朝青秋,可你還是及不上今日的我。”

葉聖沒有說話,只是那個鎮妖碗已經出現在身邊。

打不打得過,那是得打了再說,。

老儒生哈哈大笑,一身氣勢繼續攀登,之前不過是出現大道之音,可是到了現在,天邊都起了幾朵彩雲,頭頂更是有雷聲在耳邊。

就是不見動靜。

老儒生解下腰間那枚印章,瞬間變大,便是一枚山河印。

儒教至寶是那本儒教天書,這是周夫子傳出來的消息,只有少數人知道,在千年之前,儒教至寶,不是儒教天書,而是這一枚山河印。

這一枚山河印,纔是歷代儒教教主的印信,一枚山河印,便可鎮山河!

葉聖看着那枚山河印,大手一揮,整個人的氣勢再度提升,既然老儒生都說了他能比肩朝青秋,那麼在朝青秋離開人間的這些年裡,葉聖爲什麼不能將自己的修爲再往上面提一提?

老儒生笑道:“葉修靜,原本有件事要與你說,不過與你說之前,先打一架,免得之後麻煩。”

葉聖不做言語,光是老儒生在說話的時候,便已經有萬千金色絲線出現在雲端了。

最後全部匯聚到葉聖的腳下。

他站在一團金色雲彩之上,看着老儒生,一身氣勢足以撕裂天地。

老儒生身側的那枚山河印發出耀眼的光芒,已經和葉聖的鎮妖碗撞在了一起。

葉聖倒是沒有覺得有些什麼。

反倒是碗裡的天地,此刻有大變化。

趙聖站在那座平南妖君住過的竹樓裡,感受着這份搖晃,似乎是想到了什麼,很快便笑了起來,“葉修靜,這個世間還有你也對付不了的人吧!”

笑聲快意至極。

……

……

周夫子和其他兩位聖人趕到這裡的時候,那方山河印已經和鎮妖碗撞在了一起,其中顯露出來的威勢,讓人望而生畏。

張聖失聲道:“這是山河印?!”

暮雲先生不如張聖活的歲月長久,知道的也沒有張聖多,但是聽過這山河印之後,也能想到那位早就在雲裡消失的聖人,也能想到隻言片語的傳說。

這位聖人消失了一千多年,現如今又回來了。

這真是奇聞。

寧聖和樑亦以及陳聖很快也出現在了雲海那邊,看着這邊站着的三位聖人,樑亦有些無奈的說道:“今日之後,咱們對面也要站着四位聖人了。”

是的,在趙聖因爲某些原因被困在鎮妖碗裡之後,雲端其實道門雖說只剩下四位聖人,但是總是要比儒教多出一位的,但是現在這個局勢看起來,儒教不僅有了第四位聖人,而且還能和葉聖一較高下,這一下子,山河局勢,好像便要一變再變了。

說不定之後道門也要放下身段去結識別的滄海修士纔是了。

再看劍士一脈,三位劍仙,加上一個楚王殿下一個林紅燭。

整個山河,徹底亂了起來!

……

……

朝青秋不在船上,他正在某座山上砍了一顆看起來不太好看的樹,然後給自己做了一柄木劍,只是木劍還沒有做好,身上還是一身木屑的時候,他就聽到了那道聲音。

然後看到了雲海裡千萬條金色絲線。

朝青秋一怔,隨即有些生氣的說道:“你有些過分了。”

女子很意外,因爲她從來沒有見到朝青秋生氣,他即便再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生氣,而是自己去解決它。

可是這個時候,他看起來真的有些生氣。

生氣往往是因爲無能爲力。

以前朝青秋世間無敵,又算無遺策,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能算到,所以便不會生氣,但是在如今,他有好些事情辦不到,所以便會生氣。

女子擔憂問道:“怎麼了?”

朝青秋深吸一口氣,然後說道:“有個吃飽了撐的讀書人,做了些吃飽了撐的事情。”

女子又問道:“那怎麼辦?”

朝青秋看着雲海,看了很久很久,這才搖頭道:“算了。”

女子沒有說什麼。

朝先生說算了,那就算了吧。

朝青秋將手中的木劍放下,好像是全部好心情都被弄沒了。

女子拍了拍朝青秋的肩膀。

朝青秋沒說什麼。

山河亂了沒關係,最怕的是人間亂了。

——

李扶搖跟着青槐第二次走過青天城之後,便要南下返回山河,這一趟妖土之行,其實簡單,就是想要帶着青槐回到洛陽城見一見爹孃。

再之後,便該閉關了。

去看看滄海風景。

不管是爲了誰,都該再往前走上幾步。

只是那要耗費多少時間,不好說。

離開青天城,李扶搖覺得應該御劍纔是,但是青槐卻是不這麼想,她堅持要和李扶搖步行離開。

於是便步行。

只是當他們來到城門處的時候,便在城門口看見一個人。

那是一個身材有些壯碩的年輕人,揹着一個書箱。

攔在了李扶搖和青槐面前,他看着李扶搖,認真說道:“李扶搖,你可以叫我小徐。”

李扶搖的名字誰都聽過,但是小徐的,沒有。

“我要和你一戰,打贏之後,我就告訴你我的名字,沒贏就算了。”

小徐說着話,一身氣勢便開始緩緩提升,整個人的氣勢從太清一直到登樓巔峰。

這才停下。

這他孃的是個登樓修士,還這麼年輕?

李扶搖神情微變,不自覺便握住了手中的那柄劍,然後就站到了青槐身前。

青天君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了城頭上,提着一壺酒,看着下面的那三個年輕人。

“這什麼世道啊。”

第六百九十四章 我快破境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給我的,我都給你們第三百四十章 我們的那些聖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遙遠的預言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在劍也在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大劍仙的處境第八百四十九章 請問第七百零四章 燈籠和金光第五百八十一章 孤寂是註定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尋仙,尋劍第六百五十一章 玉碎第五百三十三章 霧山裡的兩柄劍第八百五十章 蘇夜這個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倘若不是你第六百零七章 城裡的故事燈火以及人(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問白茶(二)第五百零六章 幸運的年輕人們第四百七十七章 星光之下的人間有朝青秋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些你們都不知道的事情第八百八十八章 霧山往事(上)第一百零二章我有一劍名春秋第兩百零一章 一件更有趣的事第五百六十章 不同的不是我們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壺梨花釀第一百零四章無子棋第七十四章桃花第七百九十四章 梅雨時節(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個少年第兩百一十六章 去時便無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這一劍斬霧山第五百一十七章 霧山裡的殺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白茶無別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他留給人間的劍第六百零四章 師祖替你取劍第一百四十三章 勾手指,先生借些錢第一百八十四章 怕個屁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一)第三百零四章 至白魚的那些年輕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自救第四百九十章 霧山裡的男女主角(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鑄劍(中)第五十一章讀過萬卷書的讀書人第兩百六十二章 青槐姑娘,我喜歡你啊第一章白魚鎮上的少年第八百二十二章 那年少年第四百八十五章 遇上方知有第七百五十四章 黑夜白晝,萬物有因第一百一十四章劍多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第六百八十八章 前輩,我來講道理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第一百七十章 道理和親情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現在你眼前的第三百零四章 這個世間的趣事兒第三百九十九章 嘿,劍仙第五百四十七章 洛陽城下了一場雨第八百七十三章 這裡一場大戰第三十二章殺修士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是你的,山河是我的第八百零四章 最是人間留不住第六百九十一章 劍匣一對,人兩個第兩百二十六章 今日入青絲第五十八章此山十年無人來第七百一十九章 百年如風,一瞬而已第六百七十二章 這個世界的過往第三百五十九章 重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般讀書人(下)第一百五十章 劍氣生第七百五十章 日月不見,人間多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劍刺去便是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子兒子第五章在河邊罵劍取劍的中年男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鑄劍(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久不見,綠水第四百八十二章 是熟悉還是陌生第八百九十一章 言河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人第一百一十八章老槐樹裡有隻妖第九百一十章 誰能亡此人間第六十二章你好,我是朝風塵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在劍也在第六百一十九章 劍與花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澤野修膽氣足第三百七十四章 脾氣從來都不好第八百一十二章 舊時風光此時景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裡發生的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我有些想法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霧山往事(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拆道觀第兩百八十五章 人心沒豆腐白第五百一十三章 早該死去的兩個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白茶無別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撲朔迷離的身份第五百一十六章 假如霧山塌了第七十三章不如意者,非桃花第六百一十九章 劍與花第五百三十三章 霧山裡的兩柄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不可爲
第六百九十四章 我快破境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給我的,我都給你們第三百四十章 我們的那些聖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遙遠的預言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在劍也在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大劍仙的處境第八百四十九章 請問第七百零四章 燈籠和金光第五百八十一章 孤寂是註定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尋仙,尋劍第六百五十一章 玉碎第五百三十三章 霧山裡的兩柄劍第八百五十章 蘇夜這個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倘若不是你第六百零七章 城裡的故事燈火以及人(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問白茶(二)第五百零六章 幸運的年輕人們第四百七十七章 星光之下的人間有朝青秋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些你們都不知道的事情第八百八十八章 霧山往事(上)第一百零二章我有一劍名春秋第兩百零一章 一件更有趣的事第五百六十章 不同的不是我們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壺梨花釀第一百零四章無子棋第七十四章桃花第七百九十四章 梅雨時節(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個少年第兩百一十六章 去時便無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這一劍斬霧山第五百一十七章 霧山裡的殺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白茶無別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他留給人間的劍第六百零四章 師祖替你取劍第一百四十三章 勾手指,先生借些錢第一百八十四章 怕個屁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一)第三百零四章 至白魚的那些年輕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自救第四百九十章 霧山裡的男女主角(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鑄劍(中)第五十一章讀過萬卷書的讀書人第兩百六十二章 青槐姑娘,我喜歡你啊第一章白魚鎮上的少年第八百二十二章 那年少年第四百八十五章 遇上方知有第七百五十四章 黑夜白晝,萬物有因第一百一十四章劍多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第六百八十八章 前輩,我來講道理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第一百七十章 道理和親情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現在你眼前的第三百零四章 這個世間的趣事兒第三百九十九章 嘿,劍仙第五百四十七章 洛陽城下了一場雨第八百七十三章 這裡一場大戰第三十二章殺修士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是你的,山河是我的第八百零四章 最是人間留不住第六百九十一章 劍匣一對,人兩個第兩百二十六章 今日入青絲第五十八章此山十年無人來第七百一十九章 百年如風,一瞬而已第六百七十二章 這個世界的過往第三百五十九章 重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般讀書人(下)第一百五十章 劍氣生第七百五十章 日月不見,人間多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劍刺去便是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子兒子第五章在河邊罵劍取劍的中年男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鑄劍(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久不見,綠水第四百八十二章 是熟悉還是陌生第八百九十一章 言河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人第一百一十八章老槐樹裡有隻妖第九百一十章 誰能亡此人間第六十二章你好,我是朝風塵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在劍也在第六百一十九章 劍與花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澤野修膽氣足第三百七十四章 脾氣從來都不好第八百一十二章 舊時風光此時景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裡發生的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我有些想法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霧山往事(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拆道觀第兩百八十五章 人心沒豆腐白第五百一十三章 早該死去的兩個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白茶無別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撲朔迷離的身份第五百一十六章 假如霧山塌了第七十三章不如意者,非桃花第六百一十九章 劍與花第五百三十三章 霧山裡的兩柄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不可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