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洪武六年的喜和憂

“法貴簡當,使人易曉。若條緒繁多,或一事兩端,可輕可重,吏得寅綠爲奸。

同時,網密則水無魚,法密則國無全民。你們可悉心考究,日具刑名條目呈送,我將親自斟酌。”

朱元璋對於大明律的看法,有區別於李世民,還有楚風這位仙師。

對於他而言,現在的大明還未完全穩定下來。

這個時候必然是百廢待興,也會產生很多宵小之輩,多有作奸犯科者。

這個時候,要制定更加嚴密,並且條條框框去約束大明的百姓。

甚至是大明的王公貴族等等,是不太可能的。

這樣一來,大明的官員就將會很難依法辦事,因爲一旦做作奸犯科者多起來。

就是牽連非常廣,從而引起更大的混亂。

朱元璋想要的是穩定。

但是這個大明律法,也不能沒有。

如今洪武六年春。

天下已經算得上是基本穩定,需要的是休養生息。

這個時候,律法自然也是要有的。

“此次編訂律法,便以劉伯溫爲首,以傅瓛(huan)、陶安爲輔。”

“遵旨!”

本來身體已經不太行,並且已經是辭官准備歸鄉的劉伯溫。

再一次被朱元璋給徵招了。

而且,劉伯溫本來會在洪武五年的時候,因爲重病而死於牀榻。

但是現在,卻活的好好的。

這一點,楚風沒有注意到,而其他人也根本就不知道,劉伯溫會死在洪武年,但是現在卻還活着。

隨着大明的律法編撰完成。

朱元璋就開始想着以監察御史和各道按察司來考察天下的官員。

因爲從洪武年到現在,這任命的官員,一部分是科舉考試,還有一部分,都是以軍功而定下來的。

少部分則是官員之間的推薦任命,纔有瞭如今大明的天下各地官員。

朱元璋的疑心病,讓他也覺得,自己的這些個官員,可能也和崇禎時期的官員一樣,很多可能都開始官商勾結,又或者是直接成爲了當地的土皇帝一樣。

他必須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才能夠建立想象中的盛世王朝。

“古人言禮義以待君子,刑戮加於小人。

君子有犯,或出於過誤,可以情恕;小人之心,奸詭百端,無所不至,若有犯當按法令處治,不然將遺害百姓。

君子過誤,則之以禮義,身知愧悚,必思改正,而小人不識廉恥,終無忌憚,不得嚴懲罷免。

因此,我常宥免廉能官員的小過,而對貪虐之徒,雖小罪亦不赦。”

朱元璋對百官們說道。

“如今,天下已經安定下來,然則,這地方之官員如何治理地方,還需要有人去考察。”

“看一看,他們是否做得好,是否按照朝廷的國策來治理地方。”

種地半年多的李善長,被朱元璋召見了。

負責耕種土豆、紅薯、玉米等高產農物的李善長,是兢兢業業地把這些農物按照仙師指點的時節,中了下去。

今年之時令季節到了,就會有一番收穫。

然而,他沒能等到自己親自看一看自己的功勞,就等來了朱元璋的任命。

“百室(李善長字),朕如今這身邊,可用之人還是太少了。”朱元璋嘆氣道。

“這考察天下百官,需要一個有聲望,也有一定的威信之人去做。”

“朕思前想後,覺得此事非百室你莫屬啊!”

李善長臉上笑眯眯,說着自己能力不足,並不能擔當大任。

這心中就嗎買馬匹了。

想當年,李善長也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南征北戰。

不知道立下多少功勞。

如今,朱元璋當了皇帝,就開始懷疑當初跟着他的那些個弟兄們。

前不久,還寫了個什麼《昭鑑錄》。

勸導藩王們要分得清善惡。

其實也就是想要敲打敲打這些藩王而已,可是卻也把李善長等有功之臣也帶上了。

他們有什麼錯?

不過是想要過上安穩的日子而已。

李善長爲了想要保住自己的晚年,已經辭職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可是朱元璋就是不答應。

其中的韻味,李善長何嘗不知道。

朱元璋真的要是答應了。

那他臉面肯定是過不去,讓有功之臣成爲一個閒散富家翁。

必然會有人說他這個帝王冷血無情。

再加上。

這李善長本身的確有一些能力,也有一些威望。

朱元璋讓他來做一些事情,有一種放心的感覺。

這看起來是一個比較矛盾的事情。

擔心別人功高蓋主。

卻又一直很是信任地任用李善長。

這就是朱元璋。

面對這樣的帝王。

李善長是有苦說不出,不能當這個欽差大臣,也只能是接下了這個有苦又累的活兒。

考察天下百官,是在大明律法出現之後。

所以這一次,李善長等人自然也要依照大明律法行事。

因爲在他的身邊,會有一直跟隨在他左右的人,負責記錄他每一次對官員的考察。

也就是說,到時候,會有兩份記錄擺在朱元璋的桌子上。

李善長也就不能不做的公正。

要不說,老朱家的人,那都是玩兒權謀的高手。

就算是一個木匠皇帝。

那也是安安穩穩地當着自己的木匠皇帝,並且,還有一個短暫的繁華。

就算是崇禎皇帝,那也不在歷史上把自己老朱家的傳承權謀,給玩兒出一朵花來了。

所以說啊。

這洪武六年。

那真的是一個讓人喜,又讓人憂的一年。

隨着時間的到來。

高產農物終於獲得了豐收,僅僅是那一點兒種子,就收到了驚人的糧食。

這第二年,怕是都可以慢慢地推廣出去了。

讓人憂。

是因爲這一年,李善長奉了朱元璋的命令,考察天下百官。

一時間,不知道多少地方的官員因此而被罷官。

這一點,卻也讓那些剛剛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們,高興不已。

因爲官員被罷免了,被問罪了,這空缺的職位就不較多啊。

所以這一年,科舉考試的考生們,算是趕上了一個好時候,很大一部分考生,都得到了一個進士的名。

並且很大一部分進士,也都到了地方或者是進入各地官署任職。

第兩百九十六章 兗州爭奪戰的序幕第兩百一十一章 謹慎固執如武帝劉徹第一百八十七章 敗像已顯第九十六章 我這手機啊,它叫秦二代第三十九章 不想再做趙跑跑第四百零七章 爛泥扶上牆第兩百五十八章 發展大計第兩百一十章 漢武帝要做的第一步第一百四十章 我的一篇論文獲獎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盛世未來,心生懈怠第三百三十八章 多邊交易,做大做強第四百四十三章 無奇不有第五十九章 正式開始劇透了第四百零八章 戰神要自強第三百四十二章 交易的真正目的第一百零一章 六國之後的刺秦大業第四百五十章 啓用王玄策第七章 朕得了仙師點化第二十八章 崇禎皇帝大開殺戒第三百六十三章 崇禎建立遠洋公司第一百二十一章 既想當表子又想要立牌的趙構第三百一十四章 袁紹要復仇第四十章 大秦都察、大明亂象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要亡我,衆叛親離第三百九十三章 趙構退位,儲君登基第四百二十章 烈如火第四百零七章 爛泥扶上牆第一百三十七章 繁華王朝的起點就是種田第一百八十六章 被火炮支配的恐懼第三百零三章 崇禎之大明總算是安穩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雄心變了質第九十章 斷貨的大秦手機第七十九章 四個皇帝一臺戲,戲中人生各不同第三十四章 皇帝之間的鄙視鏈第三百六十九章 馬順爲刀,世人皆知第兩百七十一章 疑心病害死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興衰第二十章 女俠的仗義第兩百三十八章 號角第一百六十三章 進入仙境的執念第一百七十二章 世界那麼大,就不想去看看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家兄弟之間的那點事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查漏補缺第一百七十九章 袁崇煥的明修棧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一百零五章 求仙之心不死,刺客團中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偷襲,皇太極的憤怒第四百零五章 大明文臣的一次羣毆第一百九十章 你們先吃,我給你們做份邸報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處放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白駒科技要和小咪科技合作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帝王們的態度第兩百零八章 漢武帝,我是安靜的美男子第兩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在東漢末年殺貪官第八十八章 我要造手機,完全國產的那種!第一百二十章 二聖歸來,趙構要有麻煩了第一百章 得到了支持的白駒科技只好加速了第兩百三十九章 城固第八十九章 老大哥和老二哥教導老三和老四第五十一章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第三百九十二章 驚天之語,涼心之言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進門,八大王朝第三百零三章 崇禎要對北伐第二章始皇,朕的大秦亡了第兩百七十三章 劉皇叔入仙境第三百零八章 落後就會捱打第兩百一十三章 讓衛青眼紅的武器第兩百九十八章 曹操某漢中第兩百六十七章 子見父未亡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秦的功業重城長安第八十章 李世民,我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啊第四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二十五章 這是帝王培訓班第八十四章 在民宿中的偉大交易第四百二十二章 八王之亂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的崛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心不古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生不老的誘惑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唐要依法治國第四百一十八章 雷霆一擊第兩百六十四章 始皇第八十四章 在民宿中的偉大交易第四百三十章 並非此間世上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也是這樣想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知半解的指點第兩百一十六章 衛子夫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治的選擇第兩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同第一百零七章 天子腳下的魑魅魍魎第三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治荊州第五十七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招新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蒸汽時代、火車出現第四百零九章 東漢要輝煌第兩百九十六章 兗州爭奪戰的序幕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你可樂,犒勞三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煥然一新的大宋第三百七十五章 于謙出兵,楊浦巡查第九十二章 趙構這樣的皇帝太難帶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愚弄百姓者和求而不得者
第兩百九十六章 兗州爭奪戰的序幕第兩百一十一章 謹慎固執如武帝劉徹第一百八十七章 敗像已顯第九十六章 我這手機啊,它叫秦二代第三十九章 不想再做趙跑跑第四百零七章 爛泥扶上牆第兩百五十八章 發展大計第兩百一十章 漢武帝要做的第一步第一百四十章 我的一篇論文獲獎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盛世未來,心生懈怠第三百三十八章 多邊交易,做大做強第四百四十三章 無奇不有第五十九章 正式開始劇透了第四百零八章 戰神要自強第三百四十二章 交易的真正目的第一百零一章 六國之後的刺秦大業第四百五十章 啓用王玄策第七章 朕得了仙師點化第二十八章 崇禎皇帝大開殺戒第三百六十三章 崇禎建立遠洋公司第一百二十一章 既想當表子又想要立牌的趙構第三百一十四章 袁紹要復仇第四十章 大秦都察、大明亂象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要亡我,衆叛親離第三百九十三章 趙構退位,儲君登基第四百二十章 烈如火第四百零七章 爛泥扶上牆第一百三十七章 繁華王朝的起點就是種田第一百八十六章 被火炮支配的恐懼第三百零三章 崇禎之大明總算是安穩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雄心變了質第九十章 斷貨的大秦手機第七十九章 四個皇帝一臺戲,戲中人生各不同第三十四章 皇帝之間的鄙視鏈第三百六十九章 馬順爲刀,世人皆知第兩百七十一章 疑心病害死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興衰第二十章 女俠的仗義第兩百三十八章 號角第一百六十三章 進入仙境的執念第一百七十二章 世界那麼大,就不想去看看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家兄弟之間的那點事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查漏補缺第一百七十九章 袁崇煥的明修棧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一百零五章 求仙之心不死,刺客團中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偷襲,皇太極的憤怒第四百零五章 大明文臣的一次羣毆第一百九十章 你們先吃,我給你們做份邸報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處放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白駒科技要和小咪科技合作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帝王們的態度第兩百零八章 漢武帝,我是安靜的美男子第兩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在東漢末年殺貪官第八十八章 我要造手機,完全國產的那種!第一百二十章 二聖歸來,趙構要有麻煩了第一百章 得到了支持的白駒科技只好加速了第兩百三十九章 城固第八十九章 老大哥和老二哥教導老三和老四第五十一章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第三百九十二章 驚天之語,涼心之言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進門,八大王朝第三百零三章 崇禎要對北伐第二章始皇,朕的大秦亡了第兩百七十三章 劉皇叔入仙境第三百零八章 落後就會捱打第兩百一十三章 讓衛青眼紅的武器第兩百九十八章 曹操某漢中第兩百六十七章 子見父未亡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秦的功業重城長安第八十章 李世民,我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啊第四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二十五章 這是帝王培訓班第八十四章 在民宿中的偉大交易第四百二十二章 八王之亂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的崛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心不古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生不老的誘惑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唐要依法治國第四百一十八章 雷霆一擊第兩百六十四章 始皇第八十四章 在民宿中的偉大交易第四百三十章 並非此間世上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也是這樣想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知半解的指點第兩百一十六章 衛子夫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治的選擇第兩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同第一百零七章 天子腳下的魑魅魍魎第三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治荊州第五十七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招新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蒸汽時代、火車出現第四百零九章 東漢要輝煌第兩百九十六章 兗州爭奪戰的序幕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你可樂,犒勞三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煥然一新的大宋第三百七十五章 于謙出兵,楊浦巡查第九十二章 趙構這樣的皇帝太難帶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愚弄百姓者和求而不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