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玩權術的人,心都比較黑

“大唐現在首要的問題便是五姓七望之家的世家,他們掌握着很大的資源。”

楚風對唐朝這個別具一格的社會風氣的王朝,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先生所言極是。”

李世民作爲一個皇帝,自然能夠感受出來。

他李家爲什麼能夠咱最後一統天下,可不僅僅是李家得人心。

這是因爲李家乃是關隴世家的頭。

李淵當初可是拉攏了整個關隴世家來支持自己,首先就是和太原柴家的聯姻。

獲得了晉商柴家的支持,然後便是獨孤家。

除此之外,王家也在背後給了很大的支持,畢竟李淵可是讓李建成娶了王家的家女。

其次就是李世民,這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雖然看起來沒什麼分量。

可是這長孫家,當年那也是隋朝的八柱國之一。

如此一來。

李家才擁有了絕對的實力問鼎中原,最後打敗了其他的諸侯,建立了大唐王朝。

而如今,當李世民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才發現,這些世家大族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大。

他不懂楚風說的資源是什麼,但是卻也能稍微理解一些。

“不僅僅是大唐,大宋和大明也是一樣,富商依附於世家、世家聯合了朝中的大臣。

他們已經自成一個非常大的勢力,皇帝雖然是這天下九五之尊。

其實,也會被這樣大的勢力去約束。

用大唐的現象就是,皇帝之女嫁不出去,五姓之女不愁嫁。”

此番話說的李世民是申請一愣,頗有一些被打臉了的無奈和憋屈。

卻也不敢反駁。

事實本來就是這樣,大唐很多人都想要娶五姓之女。

然而很多人都是求而不得。

五姓之家爲了保持他們的所謂的血統,大多采取的是五姓之家之間的聯姻。

“而你想要解決五姓七望這些世家帶來的約束,首先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姻入手。

這世間大道,都有着一定的規律,人與人之間也就有了道德倫、理和法常。

五姓七望之間採取家族於家族之間的聯姻,看起來不錯,其實也是在自取滅亡。

因爲三系嫡親之間的聯姻,其後代將會遭受血脈的反噬,新生兒變得呆傻又或者是體弱多病容易夭折。”

楚風的這番話,讓在場的很多人都鎮住了。

他們自然是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三系嫡親之間,也就是說,表哥或者是表妹,堂哥又或者是堂妹,甚至還有一些,是長輩和晚輩。

“先生此言,可以救很多人!”

嬴政嚴肅地說着。

大秦如今並不知道這一點,很多人結親的時候,也不過是看順眼了就行。

朝堂之上,也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大臣爲了維護自己家族的關係,迎娶了自己的表妹。

“始皇所言極是,如若不是先生說出,以後怕是還會有很多人這樣做。

屆時,怕是會不少呆傻兒,也有不少人因此而遭受非議,害了很多人吧。”

趙構等人自然不會去懷疑楚風的話。

而李世民則是有些激動,如果真的是這樣,就可以讓五姓七望之間的聯姻,不攻自破。

甚至是,他希望五姓七望之間一直聯姻下去,到時候,他們生出來的都是呆傻兒。

這樣就不用自己出手,五姓七望之間也會變得人丁凋零從而自己走向滅亡了。

“破了他們的聯姻之後,最重要的是破了他們的根基,五姓七望之所以能夠成爲鼎盛之家,是因爲他們有着很多很多商賈。

這些商賈在各地做着生意,掌握着大唐一半的錢財,有了錢,自然好辦事。

而且,他們還有糧商和鹽商。

一個糧商,那就掌握着大唐幾乎大部分人的糧食,而鹽商只是不必說。”

楚風可是沒有閒着,一直做着功課。

就爲了現在這個時候。

“不僅僅是大唐,其實大秦、大宋和大明都有。”楚風看了眼其他人。

“只不過嘛,大秦並不明顯,因爲始皇現在掌握着絕對的權力,郡縣制又把各地劃分的比較小,控制了絕對的權柄。

再加上,大秦現在的商業非常不發達,而糧商和鹽商那也是很小很小一部分。

你們可以嘗試着做出一些改變,慢慢地改變。

那就是自己培養一些糧商和鹽商,慢慢地蠶食那些大的糧商和鹽商。

最後,再把糧商和鹽商變成一個部門,掌握在朝廷手中。

如此一來,你們就會變成掌握百姓糧食和鹽的人。”

說到這裡。

楚風看向了崇禎皇帝。

“大明的鹽商是時候要除掉了,我記得,你應該一經發現張家口的異樣情況了吧?”

崇禎皇帝連忙站起來,回道:“回先生,張家口的那些個賣國賊晉商,已經被朕派遣孫尚書給覆滅,抓了不少人。

這也得益於先生的指點,不然,朕這京師怕是真的保不住了。”

真的是好險。

那張家口可是紫禁城的大門,而這個大門竟然全都是賣國賊。

這種把自己的安全直接就交給了敵人的感覺,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妙。

“嗯,大明積重難返,想要獲得中興,那就只有殺,張家口的晉商爲了錢財和利益,連國家都不顧,直接賣糧食和鹽鐵等等給韃奴。

卻是該殺,而這之後,其實也有江南的不少商人的支持。

不然,他們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糧食和鹽鐵。

你不是很缺糧食嗎?

那就讓東廠和錦衣衛去江南之地大肆整治貪、官、污、吏吧。

但是卻也不能做的太過,給自己樹立了內部的敵人,真正那些被百姓痛恨的富商,纔是你要殺的人。

殺之前,一定要把他的罪行昭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有這樣一個爲富不仁的富商。

不然,會被一些人利用,說你崇禎是一個暴君。

東林黨的人,可是很喜歡做這樣的事情,把自己標榜爲一個忠臣、諫臣。”

崇禎皇帝深深地施禮道:“謹遵先生指點。”

坐在後面的孫承宗,其實有這一肚子的疑惑還有想法。

從仙師的口中,他感覺這位仙師似乎比較不喜歡那些世家,也不喜歡富商。

而且,他所指點的這些,感覺有些上不了檯面。

一個帝王,怎麼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呢?

自己培養糧商和鹽商,以此來掌握百姓的糧食和鹽鐵等等,這豈不是與民爭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 袁崇煥表示自己不想背鍋第三百零八章 落後就會捱打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們太優秀其實是好事第兩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兩百八十九章 仙師手段驚全場第三百六十章 不能給老朱家丟人第三百零五章 都是體面人第兩百四十二章 後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崇禎的募捐就是一個笑話第三百五十四章 強硬的手段第二十章 女俠的仗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秦的功業重城長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太極努力跟隨崇禎的腳步第五十章 你們也太有錢了吧第一百二十章 二聖歸來,趙構要有麻煩了第九十一章 又要想辦法提升資產了第兩百一十四章 漢武帝的小心思第兩百八十二章 喜得玉璽袁公路第六十一章 大秦一點一滴的改變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治吏,巡查冀州第兩百二十七章 竇嬰第一百三十七章 繁華王朝的起點就是種田第七十九章 四個皇帝一臺戲,戲中人生各不同第三百六十二章 曹劉聯軍收冀州第二十七章 兩位帝王的交易第兩百九十五章 曹操的抉擇第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專橫獨斷第兩百七十七章 袁公路被李世民算計了第兩百八十二章 喜得玉璽袁公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湊齊十個王朝第一百八十一章 偷襲,皇太極的憤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岳飛戰秦瓊的下篇第三百八十七章 崇禎遠志,神器升級第四百四十章 大秦的電力時代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假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不允,何人敢逆?第十七章 罷黜百家、獨尊五學第九十八章 一天就達到十萬訂貨量第一百零八章 被點化的李世民就是不一樣第四十五章 大秦的科舉考試第兩百三十五章 互換第四百三十四章 寇可往,朕亦可往第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一十八章 雷霆一擊第兩百三十章 粘罕第一百一十章 沒有人能夠阻擋我的崛起第六十五章 完顏婁室的決戰之心第五十六章 大明天子的生意經第四百一十二章 巡視江南,新人登場第七章 朕得了仙師點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曹劉聯軍收冀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的制度第一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勵精圖治第四百四十四章 愧疚第一百二十一章 既想當表子又想要立牌的趙構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治吏,巡查冀州第兩百七十三章 劉皇叔入仙境第兩百九十三章 劉備也嚐到了抄家的好處第四百三十一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徹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個國策不是皇帝說了就算第五十五章 官家,我們回汴京城吧第五十章 你們也太有錢了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駒科技的成功不可複製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太極努力跟隨崇禎的腳步第七章 朕得了仙師點化第兩百八十章 運籌帷幄楚神仙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的一呼百應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不血刃取冀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於憂患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不血刃取冀州第十四章 大秦是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治荊州第一百零九章 緊跟李世民腳步的世家第兩百三十三章 四公相第三百四十六章 教育是強國的基礎第三百九十四章 煥然一新的大宋第一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邸報應該是這樣第三十八章 趙構也想要當聖君第四百二十二章 八王之亂第三百零三章 崇禎要對北伐第兩百八十七章 劉玄德請臥龍出山第七十六章 論人設的重要性第五十章 你們也太有錢了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洪武八年的一場異變第四百二十章 烈如火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家兄弟之間的那點事兒第兩百五十七章 治理草原第四百四十四章 愧疚第兩百六十七章 子見父未亡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也是這樣想的第四百三十一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兩百四十五章 共勉第四百零九章 東漢要輝煌第四百零一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八十九章 漢武中興、劉徹放權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和爲貴第三百七十三章 魯肅治冀,人心初定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的一呼百應
第一百六十五章 袁崇煥表示自己不想背鍋第三百零八章 落後就會捱打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們太優秀其實是好事第兩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兩百八十九章 仙師手段驚全場第三百六十章 不能給老朱家丟人第三百零五章 都是體面人第兩百四十二章 後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崇禎的募捐就是一個笑話第三百五十四章 強硬的手段第二十章 女俠的仗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秦的功業重城長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太極努力跟隨崇禎的腳步第五十章 你們也太有錢了吧第一百二十章 二聖歸來,趙構要有麻煩了第九十一章 又要想辦法提升資產了第兩百一十四章 漢武帝的小心思第兩百八十二章 喜得玉璽袁公路第六十一章 大秦一點一滴的改變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治吏,巡查冀州第兩百二十七章 竇嬰第一百三十七章 繁華王朝的起點就是種田第七十九章 四個皇帝一臺戲,戲中人生各不同第三百六十二章 曹劉聯軍收冀州第二十七章 兩位帝王的交易第兩百九十五章 曹操的抉擇第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專橫獨斷第兩百七十七章 袁公路被李世民算計了第兩百八十二章 喜得玉璽袁公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湊齊十個王朝第一百八十一章 偷襲,皇太極的憤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岳飛戰秦瓊的下篇第三百八十七章 崇禎遠志,神器升級第四百四十章 大秦的電力時代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假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不允,何人敢逆?第十七章 罷黜百家、獨尊五學第九十八章 一天就達到十萬訂貨量第一百零八章 被點化的李世民就是不一樣第四十五章 大秦的科舉考試第兩百三十五章 互換第四百三十四章 寇可往,朕亦可往第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一十八章 雷霆一擊第兩百三十章 粘罕第一百一十章 沒有人能夠阻擋我的崛起第六十五章 完顏婁室的決戰之心第五十六章 大明天子的生意經第四百一十二章 巡視江南,新人登場第七章 朕得了仙師點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曹劉聯軍收冀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的制度第一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勵精圖治第四百四十四章 愧疚第一百二十一章 既想當表子又想要立牌的趙構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治吏,巡查冀州第兩百七十三章 劉皇叔入仙境第兩百九十三章 劉備也嚐到了抄家的好處第四百三十一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徹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個國策不是皇帝說了就算第五十五章 官家,我們回汴京城吧第五十章 你們也太有錢了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駒科技的成功不可複製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太極努力跟隨崇禎的腳步第七章 朕得了仙師點化第兩百八十章 運籌帷幄楚神仙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的一呼百應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不血刃取冀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於憂患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不血刃取冀州第十四章 大秦是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治荊州第一百零九章 緊跟李世民腳步的世家第兩百三十三章 四公相第三百四十六章 教育是強國的基礎第三百九十四章 煥然一新的大宋第一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邸報應該是這樣第三十八章 趙構也想要當聖君第四百二十二章 八王之亂第三百零三章 崇禎要對北伐第兩百八十七章 劉玄德請臥龍出山第七十六章 論人設的重要性第五十章 你們也太有錢了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洪武八年的一場異變第四百二十章 烈如火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家兄弟之間的那點事兒第兩百五十七章 治理草原第四百四十四章 愧疚第兩百六十七章 子見父未亡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也是這樣想的第四百三十一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兩百四十五章 共勉第四百零九章 東漢要輝煌第四百零一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八十九章 漢武中興、劉徹放權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和爲貴第三百七十三章 魯肅治冀,人心初定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的一呼百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