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國分南北

第328章 國分南北

走出將軍府,關羽立即緊緊跟來,他一看劉備臉色就覺不對,雖然劉備表面上十分平靜,但是兄弟同心,他還是能感覺到自家大哥眼神裡的憂心忡忡。

這讓關羽頓時也跟着擔心起來,曹操與自家大哥雖然認識,但也只是淺交,今日的邀請本就顯得奇怪和突然。

“府中發生何事,爲何大哥如此不安。”關羽直言詢問,兄弟二人並不必要去忌諱什麼。

劉備第一時間並未搭話,而是平靜的繼續往前走去。

關羽頓時會意,也不做聲了,只是默默隨着劉備走去,一直走到街市一處開闊地方,左右不見人影的時候,兄弟倆才真正開始說起話來。

聽到劉備把府中的對話一一說來,關羽的眉頭也跟着皺起來,眼神更是微微泛出寒意。

“曹操說的如此大義凜然,說到底也不過就是要趕大哥走罷了,沒想到天子視爲忠臣的曹孟德,卻也是如此小氣和猜忌之輩。”

關羽實際上也是聰明人,只聽這麼一說,就明白是怎麼個事兒了。

只是自家兄長被曹操如此驅趕,這自然引得關羽十分不忿,更爲天子對曹操的信重而不值,所謂忠臣,看起來似乎也只是一個自私自利之輩。

連只有區區千餘兵力的一個天子近臣都要排擠出去,這很難談得上有多麼忠義。

劉備聞言,也只能嘆氣搖頭,在府中聽聞曹操細數天下英雄,倒是不免感覺大漢到處都是妖魔鬼怪沒一箇中用的,但其實他曹操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曹操終究不過董卓袁紹之輩,所謂奉天子以討不臣,實則還是視天子爲工具,而且還是不容分享的工具,如此自然會視我等爲眼中釘,恨不能早日拔除。”

劉備卻看得更加精準,這事無關乎自己手裡兵力多少,而是天子已經被曹操視爲私器,根本不容其他人染指靠近。

曹操可以拿天子號令別人,比如這次他打的如意算盤便是用更聽天子話的劉備,去替換不怎麼聽話的劉表,往後就可以以天子號令來驅策劉備了。

曹操要的是以天子驅使他人,而不是讓他人真的待在天子身邊效命。

關羽冷哼一聲:“趕人也就罷了,這是他曹操的地盤,這裡容不下咱們,天地廣闊咱們大有去處,只是曹操要大哥往荊州發展,卻只送大哥兵力數千,這般小氣還不如不送,端的令人小看!”

“有總比沒有強,那幽州許辰能以幾千殘兵創下大業,那孫策也能以幾千兵力於江東崛起,我劉備緣何不能以這數千兵力創建事業!”

劉備對此倒是不以爲意,反而心中生出一股豪情:“曹操此舉雖然出於私心,但對你我兄弟未必不是好事,留在天子身邊你我註定無所作爲,外面的廣闊天地纔是大丈夫的歸屬,待我劉備立下功業,再不遲爲天子效命!”

關羽聽聞此言,眼睛頓時一亮,心中鬱氣也跟着驅散不少。

大哥之所以能讓自己甘心追隨,除了兄弟之間的忠肝義膽之外,更令自己折服的,便是大哥這份不屈不撓的堅毅之心。

只有真正兄弟交心才能知道,大哥表面上看似忠厚沉悶,實際上也是豪情萬丈的大丈夫!

“大哥必能成事,關羽誓死相隨!”

雖然此來曹府的結果,並不是那麼令人開心,但是劉備關羽並未只顧着抱怨和憤懣,反而重振心態規劃未來,竟是一掃鬱氣相互執手大笑起來。

此事也就如此定下,雖然劉備的去留按理來說,輪不到曹操這個臣子來決定,只有天子纔有發言權。

然而,理想與現實畢竟有極大的距離,兗州乃曹操的地盤,這裡發生的一切事情,只有曹操才能做主,所謂天子不過就是曹操手裡的一個工具而已。

曹操當然是忠臣,他必須是忠臣,如此才能假天子名義爲自己做事,如此才能驅使朝廷班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

但這種忠臣註定只能浮於表面,結果是曹操並非劉協所以爲的那種忠臣。

當曹操向天子請命下詔征伐呂布,並請派遣劉備遣兵入荊州的時候,劉協看到曹操強硬的姿態,還有諸多大臣臣工迫於壓力不得不隨之附議的狀況,終於猛地醒悟過來。

原來,這個忠心耿耿的曹將軍和董卓袁紹之流,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個曾經對曹操傾注極大信任的少年天子在醒悟過來之後,究竟是如何的憤怒與憋屈,究竟有多麼傷心和失望,那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但不管天子是如何心情會如何反應,這都不是曹操所關心的事情,天子只是自己手裡的一個工具,而工具的想法並不重要,所以曹操根本就不在乎這些。

或許是玄夏的影響之下,又或者是歷史的強大慣性,天下局勢在向着一個熟悉的方向開始演化,真正屬於這個時代的英雄,都已經開始爲自己的基業而奮鬥。

而縈繞在他們頭上的,始終有一個身處北方的男人施加的巨大壓力。 這一次,那個男人在戰場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不出意外,很快北方會出現一個盤踞幽州、冀州、幷州、青州四州之地的可怕存在,那是一個名爲玄夏,卻沒有皇帝的全新國度。

站在玄夏最高處的那個男人,只需要往南方凝視一眼,整個天下都要抖一抖。

站在玄夏最高處的那個男人,只需要一個態度,整個天下的士族都要瑟瑟發抖。

而一個更大的問題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天下人已經無法再以反賊的目光去看待了,因爲這樣的敵人,已經不是輕易可以消滅的存在。

即便大漢能支棱起來,能做到的最好地步,大約也就是與對方長久共處。

天命是不是真的從大漢轉移到了玄夏身上,或許天下人不敢完全確定,但他們至少能確定一半。

按照最好的預想,大漢也不過就是能與與玄夏南北分治,變爲一個南北朝的局面,那天命至少也是二者共分。

玄夏的檄文真正有了支撐,而天下士人之中的聰明者,已經有把玄夏視作北朝的覺悟。

畢竟玄夏不是簡單的一方諸侯,而是真正改易制度有完整建制的國家,其治下之民基本已經忘卻漢民之身份,皆以玄夏子民而自居,這與歷史上佔據同樣位置的袁紹大有不同。

袁紹再怎麼樣,也依然是尊奉大漢,名爲漢臣,本身只能是地方割據的軍閥,遠遠不及如今重新建制的玄夏。

袁紹往大了算,只能是大漢的逆臣,而玄夏完成了這一次實力的跨越之後,便名副其實成爲大漢的敵國,雙方的關係不存在任何繼承,而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完全消滅和覆蓋,是地位平等的兩個實體。

走到這一步之後,天下士人不得不開始正視玄夏,他們會隨着時間慢慢適應這個“北朝”的存在,甚至他們還會不自覺的思考,“北朝”有朝一日揮師南下一統江山的可能性。

其實,這在世人眼裡已經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畢竟相比於如今氣勢如虹的“北朝”,大漢這個“南朝”反而顯得人心離散風雨飄零。

天下人精英士人,縱觀天下大勢,皆能看出北強南弱之現狀。

而基於士人立場,不論是出身上的士族視角,還是學術上的儒家視角,他們都很難對玄夏這個“北朝”有什麼好感,眼下的局面,自然也就會引起許多有識之士的擔憂。

“北方有強人崛起,那玄夏民富國強,且內外安穩民心依附,如今正值鼎盛發展之勢。

而反觀我大漢,正是帝制崩塌、民生凋敝、戰亂不止、人心不復的危難時刻。

如此勢頭下去,南北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吾唯恐天下真有易主之事,而玄夏革新制度雖一時可行,但長久未見好壞,若天命真有移居,也不知此究竟是福是禍。”

荊州山林之間的草廬小院裡,幾個年輕士子着一身粗衣圍石桌而坐,桌上擺放諸多書籍紙物,而他們就此相互高談闊論。

他們或是拿起書籍爭論,總能吵得面紅耳赤。

又或者是相互附和,彼此讚揚,一片其樂融融。

而現在,他們其中一人拿起報紙看完之後,又是一臉的憂心忡忡,說話之後,其餘幾人也同樣神情低沉。

這說話之人面目俊朗身形高大,且雙目之中蘊有靈光,隱隱是衆人之首。

而他的身份,很快就被同坐一桌的徐庶叫了出來。

“孔明所言極是,如今大漢局勢正是危如累卵,而各路諸侯勇於內鬥卻怯於黃巾,長久如此必是北風壓倒南風。”

說到這裡的時候,徐庶忍不住站了起來,語氣是強烈的恨其不爭:“我觀天下英雄,竟無一可以託付之輩,我輩士人雖有心奮力,卻也投效無門人微言輕。”

這名爲孔明之人搖動羽扇,放下手裡玄夏慶賀勝利的報紙,只是擡眼望天:“天時有變,時不我待啊,我們未有出頭之時,雖有心,但也不足撼動大局。”

徐庶似乎想到一事,眼神漸漸堅定下來:“吾雖年輕,卻不能坐視天下糜爛,既然天下諸侯皆不足託付,那吾不如另扶可供託付之人,哪怕勢力弱小些也沒有關係,聽聞荊州新野如今有劉備攜軍進駐,或許我可以前往一觀,諸位以爲如何?”

諸葛亮聽聞劉備二字,略作思量,最後微微點頭。

第255章 阻礙第495章 鐵索連環第260章 機會第279章 天子東歸第451章 路很長第483章 仙俗第311章 要睡好覺第556章 恐懼第508章 虛實第408章 叛逃第116章 重甲步騎第562章 對立統一第271章 中計了!第223章 這麼快?第356章 十勝十敗第283章 黃老爺和張騫第145章 仇恨的種子第232章 並肩作戰第170章 秘書第417章 怕死第473章 天命在北第481章 覺悟和勇氣第422章 逆民第390章 人間第355章 曹操之雄第180章 黃巾會來事第314章 吾愛子龍第385章 長兄第445章 朕睡不着覺第97章 真理之火(求支持,求首訂!)第163章 快了第207章 偉力第232章 並肩作戰第373章 大忠臣第138章 我全都要?第17章 實踐教義第364章 翻船第315章 猜測第201章 枷鎖第534章 殺他全家第230章 子龍,你待如何?第594章 反骨第260章 機會第139章 可惡的漢人第526章 小道第568章 誰之過第275章 議和第385章 長兄第225章 你來真的?第147章 清算他們第166章 事辦的太糙第359章 獻策第414章 偏偏是他第211章 那白袍小將是?第559章 窮途末路第5章 壞了,真成教主了第150章 誰是大爺第303章 誰最大!第508章 虛實第640章 加炭第534章 殺他全家第564章 底線第245章 繁榮第368章 真正的天子第18章 我教你啊第1章 我成教主了?第351章 特使第423章 教支部第101章 圍殺之網第34章 送義師第233章 打劫第378章 投降第229章 跟着黃巾有飯吃第193章 絕路第164章 大漢崩了第499章 不安第417章 怕死第531章 襄陽第322章 自家人第110章 黃巾要完!第526章 小道第288章 千秋功業第29章 教主威武!第314章 吾愛子龍第114章 好賊第453章 牽掛第261章 利在何處第109章 可惡的許光頭第266章 投效第107章 保佑本教主第541章 騙人第377章 天子也不行!第384章 終結帝制第209章 他說的對第157章 許辰太壞了!第431章 生死存亡第357章 天要亡我!第194章 那個男人第376章 不算壞事第301章 壓力
第255章 阻礙第495章 鐵索連環第260章 機會第279章 天子東歸第451章 路很長第483章 仙俗第311章 要睡好覺第556章 恐懼第508章 虛實第408章 叛逃第116章 重甲步騎第562章 對立統一第271章 中計了!第223章 這麼快?第356章 十勝十敗第283章 黃老爺和張騫第145章 仇恨的種子第232章 並肩作戰第170章 秘書第417章 怕死第473章 天命在北第481章 覺悟和勇氣第422章 逆民第390章 人間第355章 曹操之雄第180章 黃巾會來事第314章 吾愛子龍第385章 長兄第445章 朕睡不着覺第97章 真理之火(求支持,求首訂!)第163章 快了第207章 偉力第232章 並肩作戰第373章 大忠臣第138章 我全都要?第17章 實踐教義第364章 翻船第315章 猜測第201章 枷鎖第534章 殺他全家第230章 子龍,你待如何?第594章 反骨第260章 機會第139章 可惡的漢人第526章 小道第568章 誰之過第275章 議和第385章 長兄第225章 你來真的?第147章 清算他們第166章 事辦的太糙第359章 獻策第414章 偏偏是他第211章 那白袍小將是?第559章 窮途末路第5章 壞了,真成教主了第150章 誰是大爺第303章 誰最大!第508章 虛實第640章 加炭第534章 殺他全家第564章 底線第245章 繁榮第368章 真正的天子第18章 我教你啊第1章 我成教主了?第351章 特使第423章 教支部第101章 圍殺之網第34章 送義師第233章 打劫第378章 投降第229章 跟着黃巾有飯吃第193章 絕路第164章 大漢崩了第499章 不安第417章 怕死第531章 襄陽第322章 自家人第110章 黃巾要完!第526章 小道第288章 千秋功業第29章 教主威武!第314章 吾愛子龍第114章 好賊第453章 牽掛第261章 利在何處第109章 可惡的許光頭第266章 投效第107章 保佑本教主第541章 騙人第377章 天子也不行!第384章 終結帝制第209章 他說的對第157章 許辰太壞了!第431章 生死存亡第357章 天要亡我!第194章 那個男人第376章 不算壞事第301章 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