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青對於李啓的迴應,沒有做出評價,而是說道:“李啓你回來的正好,再有十多分鐘,會有客來,只是客非好客。”
“我們姓李,尊道祖爲祖先,但同時,這世上,還有一個聖人李家,歷朝歷代,都被認定是道祖嫡系。”
“如今你聲名鵲起,三元及第,這聖人李,也動了心思,想讓我天南李家,認祖歸宗,歸爲聖人李的旁系。”
“其實,若只是如此,也不是什麼壞事,歸於聖族,也多一分庇護。”
“但我卻知曉一些秘聞,這聖人李,有着某種邪異的轉劫奪運之法,雖無法確定這個事,究竟是真是假,但沒必要去賭。”
“我說這些,是想提醒你,那一族的人,未必不會用別的東西誘惑你,到底是道祖嫡傳,他們有些真東西,於修行上益處不小。”
“但這世上,哪有天上掉餡餅的事,若無緣故,大好處怎麼可能分給外人?!自己人都不夠分。”
李長青娓娓道來,他這個人屬於是人老成精,各種事情看的都很通透。
甚至他也知道,李啓心裡,定然也是通明瞭,他之所以如此言語,也是爲了防止一個萬一。
這世上,多少人英明神武一輩子,卻因爲短暫的鬼迷心竅,以至於功敗垂成,一生心血付諸東流。
一些經文裡描述這種情況,便說是劫氣迷心。
李啓如今固然刀壓七仙,驚才絕豔,但也絕對不可能做到無劫。
要真是大運大劫,那劫數匯聚之下,未必不會被迷惑。
李啓聞言,自是點頭,同時他心中也是略微感應,立時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聖人李一脈,還真是對他早起心思,只是這一家本身太菜,根本影響不到他的命運軌跡,所以他至誠也沒有感應到。
當初騎士王被他至誠感應到,是因爲對方的挑戰會阻礙他的道路,阻道之劫,自是被感應到了。
而聖人李不一樣,雖帶着惡意,但九州因爲有玄帝在,只要李長青不迷糊,他自己不迷糊,就根本影響不到他。
至於惡意,聖人李的一點惡意,就和那些想要研究他的人差不多,這種人太多了,又沒有拉滿行動力,自是被李啓直接忽略了。
同時,李長青竟然也只說對了一半,這聖人李,不僅僅是想要讓他替劫,並奪他的大運,還想要奪取他古今萬年鬥戰第一的戰鬥意識。
шωш ¤тt kǎn ¤c ○
“這聖人李的背後,竟然也有一個類似於偉大意志的神秘存在,讓我無法感應真切。”
“還有,原來兩百年前,聖人李的嫡系一脈,就被旁支給趕盡殺絕了,主導這一切的,就是這個神秘存在,這個人也不是人,而是一種特殊的意志體。”
“就是奪人戰鬥意識,海外的急凍奇聖,也有這想法,也有這手段,難道對方是一路的。”
“不過,偉大意志也好,這新刷新的神秘存在也罷,都只敢在暗地裡攪動風雨,不敢站在明面上,顯然是不夠強。”
“也是萬劫陰靈難入聖,這些東西,連載體都沒有,固然有着神異,但在鬥戰上,還真不太行。” 李啓心中思量,同時他也知道,這種奪人戰鬥意識,乃至是天賦的手段,是有限制的,不可能無限使用。
聖人李一脈,祭祀神秘存在兩百年,也只積蓄了足夠奪取轉換一次的力量。
顯然,這種力量,甚至未必都是那神秘存在自己的,極有可能是虛海最深處的某種玄機。
在李啓的估算裡,要真造就如今超凡之路的起源是一面鏡子,鏡子這種形態,有着復刻複製的能力,應該也是屬於最基本的。
“謀算我也就罷了,竟然還當面跳我的臉,也好,以我現在的速度,待會天一黑就出門,半夜就能滅他滿門,早上就能回來。”
李啓心中定下,認定對方取死有道。
他現在主動去感應,對於未來,也有一些洞悉,此刻甚至已經知道了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
只是平日裡,除非是至誠預警,否則他不會費心去不斷觀測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相較於幹這個,他的主要心力,都用在了參悟天地人,凝練自身的功果上面。
哪怕是此刻,他固然在和李長青聊天,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了對於道的參悟,以及對於自身的啓元法的推演上面,屬於是時時刻刻都有收穫,都有進步,每一秒都比前一秒更強。
於他而言,去看未來,屬於是分神開小差。
李啓心意定下,就不去想這個事,只是和李長青閒談,說些自己山裡看到的東西。
雖然他實際上,沒怎麼在山裡待,但他的高度境界,一眼看過去,比多少人在山裡呆一輩子,都看的清晰明瞭。
那人間紅塵有自己的秩序,山中同樣有着弱肉強食的秩序法理,各種生命,構成大的自然循環。
就這樣閒談一陣,然後門外就傳來了動靜,十多秒後,一老一少兩個人走了進來。
那老的一個,鬚髮皆白,但面色紅潤,一眼看去鶴髮童顏,頗有幾分有道全真的意味,這人要是在公園裡算命,就這賣相,絕對會讓很多人認爲這是高人。
事實上,這個李溫書也的確擅長風水數算,但這人不是什麼善類,表面看去溫和,實際上心思狠毒毒辣,算計城府極深,且還巧舌如簧,能言善辯,但凡段位低點的,在這個人面前,難免會被迷惑。
至於他身邊跟着的年輕人,表面上是他侄子,實際上是他兒子,只能說,大族多亂象,如今的聖人李,這所謂嫡系,本就得位不正,外加背後的神秘存在,也是不清不楚,不是什麼好東西,自是連帶着,整個家族的作風都不行。
“老爺子,終於見面了。”
李溫書說,絲毫不在意,李長青其實也就大他二十多歲。
之後他繼續說道:“我們的來意,您老應當是知道的,這人間多風雨,唯有抱團取暖,才能抵禦風波,此事若成,我們聖人李一脈,和您天南李一脈,也是守望相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