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臨終的懺悔

王部淪於敵手,這已是根基動搖,也難怪一心雪恥的休屠不惜放棄到手的勝利,含血退兵。?

也許有人會說,幾萬大軍勞師遠征,眼看着勝利在望,就算是收到噩耗再趕回去也是爲時已晚,何不乾脆攻下要塞?這種想法看似符合人情常理,但一聽就知道說話的人必然是軍事門外漢。?

戰爭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不是爲了報仇,更不是爲了殘忍殺死成千上萬的人圖個樂子,歸根究底是受利益的驅使,當然,這種驅使既有意識主動也有被動的,但不管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軍事入侵還是肆意殺掠的野蠻征服都是爲了獲得各種各樣形式的利益。?

而對於休屠來說,即便拼着臨走前再丟下上萬具屍體攻下佈列斯特要塞,除了殺死所有羅馬人得以逞一時之快之外,還有什麼別的利益可言?要塞又搬不走,土地也不可能長久佔據作爲牧場,那麼與其固執的意氣用事下去,不如壯士斷腕,早早退去,也許還有阻截正在草原上縱橫馳騁的羅馬騎兵、減少損失的機會。?

正因爲如此,在要塞城下傷亡了近五萬人的休屠不得不忍着揪心之痛引兵退去,傾盡全力地往回趕,可惜他不知道,在草原上掀起腥風血雨、趁虛而入接連攻破了十數個部落營地包括王部在內的諾頓所部騎兵此時已經沿着北線悄然返回,帶着無數用粗繩捆縛雙手串起來的俘虜和數以萬計的馬匹、牛羊以及金銀等貴重物品。?

隨着諾頓與休屠的擦肩而過,至此,帝國與匈奴左賢王部接壤的邊境一線戰事告一段落,成爲這場影響了三個龐大帝國的戰爭最先烽煙消弭的一角。?

而此時,遠在希臘馬其頓以及更遙遠的亞美尼亞,數以十萬計的羅馬將士仍在浴血奮戰,抵禦匈奴人和波斯人的進攻。?

馬其頓東北重鎮,邁利基?

匈奴右賢王海赤都正親督二十萬大軍猛攻這座阻隔了南下希臘腹地通道的堅固要隘。?

不得不說,海赤都的運氣實在是差了一點,原本在施展了一記奇妙的右勾拳,聲西擊東輕而易舉擊潰並突破阿波蓋斯特統帥的東羅馬大軍後,匈奴大軍按照計劃應該是迅速突進,不理會沿途城鎮,以最快速度越過達西亞、色雷斯,誘使奧卡率軍出動,繼而兵分兩路。?

大單于魯嘉秘密回軍,突襲潘諾利亞,而海赤都則率領其餘控弦直插馬其頓、希臘,從而配合完美地完成一次閃擊戰,將羅馬軍隊玩弄於鼓掌之間。?

可是沒想到的是,戰略只成功了一半,大單于所部成功瞞天過海欺騙了奧卡,一記回馬槍打得兵力空虛的潘諾利亞措手不及,但海赤都的進攻卻出了差錯。?

由於狄奧多西嚴格執行了焦土戰術,進入到色雷斯境內後,海赤都派人四處搜捕,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帶路的嚮導,結果大軍竟然在阿爾卑斯以及喀爾巴阡山脈的延伸支系間雜山叢構成的複雜地形面前迷路了,花費了幾天時間才找到了預定的路線,然而此時,奧卡親自率領的由潘諾利亞而來的軍隊已經順着近道急行軍趕到了他們的前面攔住了去路!?

不錯,是奧卡親自領軍擋住了海赤都的去路,在途中得知了魯嘉的再次分兵突襲消息後,奧卡並沒有選擇被牽着鼻子走地又掉頭趕回潘諾利亞,而是乾脆抄近路急行軍順利成爲了海赤都繼續南下的攔路之虎。?

奧卡之所以沒有決定回軍潘諾利亞,而將計就計協防希臘、馬其頓自然是經過一番考慮的,首先,匈奴大軍一再分兵、突襲、轉進這明顯是蓄謀已久,而步兵的機動力與騎兵相比那是望塵莫及,所以說如果一直順着匈奴人的想法來,很可能就會不斷重蹈覆轍,或者是被拖累、拖垮、拖死,既然明知其詭計,那麼不如干脆打破局面,專心致志着眼一處,不給匈奴人引誘調動的機會。?

而潘諾利亞歷來就是軍事行省,再加上這幾年的經營,不敢說是固若金湯,但絕對算是障礙重重,再加上動員令下達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得益於完善的軍事改革,自有一套無需奧卡過問的戰時制度保證其運轉,因而想必這個時候源源不斷的後備軍團已經朝前線匯聚。?

儘管無法親自坐鎮多少會有些擔心,但奧卡有足夠的自信,因爲羅馬軍團最出色的就是百折不撓的韌性,奧卡相信,留守的軍團以及後備軍團一定能在他瓦解當面之敵前頂住魯嘉的攻勢。?

“該死的,給我用石頭砸滿身羶味的草原蠻子!?

城牆上,守衛官奧西斯聲嘶力竭地大吼着,與此同時,他手中的長矛帶着凌厲的風聲無比精準地突刺而出,將堞牆外一個正探出半個身子的匈奴士兵當胸貫穿,匈奴人立時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仰面墜落城下。?

而在奧西斯的身旁,此起彼伏的喊殺聲響徹天際,無數羅馬守軍正與蟻附攀城的匈奴人混戰一團,呼嘯的流矢不時從人羣中飛過亦或是帶走一條鮮活的生命,喧囂的聲響不斷衝擊着意識,幾乎讓人分辨不出自己的存在,這就是戰場!殺人之地!?

“將軍,預備隊到了!”?

來自身後的一聲大喝讓奧西斯猛地清醒過來,轉過身,看着副官帶上來的一隊體力充沛的預備隊,奧西斯的眼中立刻再次跳躍起瘋狂的戰意。?

“跟我來!堵住西邊!匈奴人今天別想攻上城牆!”?

沒有任何廢話,奧西斯立刻將手一揮,拎着滴血的短劍大步向不遠處出現險情的城牆衝去,預備隊緊隨其後。?

“砰!”一聲悶響,奧西斯魁梧的體格奔跑起來就像是一顆無可阻擋的炮彈,一個個立足未穩的匈奴人甚至來不及反應就被他直接撞翻掉下了城牆,奮力擠過一段人羣,終於,險情段的城牆出現在了衆人眼前,不過情況似乎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橫七豎八的屍體鋪滿了過道,原本滿編的百人隊此刻只剩下零星二十幾人仍在拼死抵抗,不過也大多帶傷,而越來越多的匈奴人正登上城牆,將守軍團團包圍!?

“快,給我把匈奴人統統趕下去!”?

奧西斯一聲斷喝,遂即衝上前,兩個離得近的匈奴人也發現了靠近的這隊羅馬援軍,立刻揮舞彎刀嗷嗷叫地撲了過來!?

“去死!”彎刀帶着風聲劈下,奧西斯雙眼如炬,在刀鋒臨體的瞬間一個側步險之又險地避過刀鋒,肌肉暴突的左臂猛然擡起,一記橫截正中匈奴人的下頜,將其凌空砸翻,直接昏死過去,而電光火石之間第二名匈奴人又到了,經驗豐富的奧西斯擡起一劍,準確地將其斬出的彎刀擋在了半空中。?

如此近的距離,臉對臉,奧西斯倏然露出了一絲猙獰的微笑,而後在那匈奴人愕然的表情中頭用力往前撞去!?

砰!匈奴人直接是被撞得涕泗橫流,暈頭轉向,踉蹌着腳步往後退去,然而下一秒,一陣劇痛從腹部傳來,匈奴人瞪大了眼睛,看着奧西斯面無表情地從自己的肚子裡拔出染血的短劍!?

就在奧西斯干淨利落地解決兩個匈奴人的時候,預備隊的士兵們早已從兩側越過,殺入了匈奴人中間。經過十幾分鍾激烈搏殺,登上城牆的匈奴人總算全部被趕了下去,而也許是進攻這段城牆的都是匈奴人的精銳,見到己方的精銳都被殺得七零八落,其餘的匈奴人都是士氣大跌,攻勢陷入疲軟,很快,蒼涼的號角聲響起,匈奴大軍轉眼間就退得乾乾淨淨,只留下一地狼藉屍首。?

看到匈奴人撤退,城頭,早已累得不行全憑一股氣在支撐的奧西斯立時眼前發黑,勉強扶住牆垛纔沒有直接倒下去,努力擡起頭用昏沉的雙眼掃視了一圈城牆,倖存將士們那疲憊不堪的身影一一映入他的眼簾。?

守衛官雖然是一天一換,但奧西斯很清楚之前幾天的戰況都絲毫不亞於今天,而由士兵們的狀態就能看出,軍隊已經到達了極限,雖然一直採取保留預備隊的方式,但兵力只有那麼多,保留了預備隊一線士兵只能是越來越少,匈奴人如果再這麼不惜代價猛攻,恐怕險情會越來越嚴峻。?

遍體鱗傷的奧西斯支撐着虛脫的身體,緩步走下城牆,他要立刻前往佩拉,皇帝陛下正在那裡親自組織預備役兵團。?

翻身上馬,一心想着到佩拉求取軍團支援的奧西斯不會想到,就在他動身出發的時候,在佩拉,奧卡剛剛面臨過一次刺殺。?

刺殺毫無疑問,失敗了,因爲時刻守護在奧卡身邊的親衛個個都是眼睛出火的“反恐精英“,這些經過專業訓練的親衛對於如何保護重要人物的安全有着充分的經驗,因而倉促組織的刺殺剛泄露出一絲氣機就被識破,四名負隅頑抗的刺客最後全部自殺,但還是留下了很多線索,很快順藤摸瓜,幕後黑手就被揪了出來。?

說實話,當奧卡見到卡圖斯的時候,真的覺得有一絲世事無常的荒謬感。?

眼前這個一臉絡腮鬍子、鬚髮老長穿着一件破舊亞麻長袍的中年男人,竟然就是當初那位權傾一省的格雷斯家族族長,那個先是勾結日耳曼人、繼而又與皇后賈斯汀娜暗中往來,最後甚至流落到不列顛仍然不斷給他找麻煩的復仇者,竟然在馬其頓落網了。?

奧卡覺得真是不可思議,當初收到帕圖爾的來信,得知不列顛正式平定,亞瑟、摩根、日耳曼人、凱爾特人,這些或大或小的麻煩全都一次性得到了解決。在不列顛的時光給他留下了太多的回憶,而那段時間裡遇到的每一個人對他來說都有很深的羈絆,儘管那羈絆不再舉足輕重,但一切塵埃落定,奧卡還是有一種如釋重負感。?

不過,唯一的漏網之魚就是卡圖斯,他再一次銷聲匿跡,不過奧卡已經覺得無所謂了,那個只能躲藏在陰暗中的傢伙再也不可能給他製造出什麼麻煩,就讓他孤獨終老吧,奧卡曾這樣想,然而今天他卻再一次見到了卡圖斯,一起刺殺的策劃者。?

“你殺不了我,卡圖斯,你只是個可悲的失敗者。”?

看着卡圖斯,奧卡忽然覺得再去折磨或是懲罰這樣的一個人毫無意義。?

然而,那張被仇恨和惡毒所扭曲的面孔山卻沒有奧卡所希望看到的任何渴望被救贖的神情,有的只是無盡的黑暗。?

“只要我一天不死,我就會想法設法動搖你的王朝,謀害你的親人!我要復仇!”?

卡圖斯嘶吼着,奮力扭動着四肢,可惜被親衛牢牢制住,只能徒勞地掙扎亂擺。?

奧卡失望了,他最後看了一眼那雙被瘋狂淹沒的雙眼,忽然轉身離去,只留下一句話。?

“將他處死吧,不要見血。”?

親衛倒拖着卡圖斯走向刑場,當粗繩套上卡圖斯的脖子時,誰也沒有注意到那雙瘋狂的眼神陡然黯淡了下來,那乾枯的嘴脣顫抖着說出了最後幾個字符。?

“我懺悔……弟弟,我願以死贖罪……”?

第55節 會面第76節 深宮第55節 提亞里斯之盾第55節 提亞里斯之盾第39節 圖窮匕見第78節 廣場血案第64節 翱翔北疆的雄鷹第54節 征途第22節 羅馬式步兵兇猛!第56節 各自出招第8節 匈奴未勒之併吞諸族第29節 帝國政體(上)第96節 往事如塵飄散第8節 若有所思第14節 故人第47節 夜幕中的殺機(下)第95節 羅馬的新主人第53節 機關算盡(中)第72節 高歌進軍第26節 震撼羅馬(下)第91節 又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第31節 黑暗來襲第20節 長戈破敵第60節 老兵!老兵!第15節 飄揚的旗幟第20節 戰神馬爾斯的致意第46節 沒有人可以阻擋我!第7節 派系第81節 軍帳議事第55節 殺局終現第75節 神秘人再現第43節 波橘雲詭(上)第5節 割喉者第14節 一把大火統統燒掉第70節 劍與薔薇的談判(下)第18節 談判第86節 敗退第15節 哥特騎兵的覆滅第26節 救贖者教團第62節 摧枯拉朽第61節 輕重緩急第26節 信仰崩壞第44節 最終時刻的現身第20節 小人物有大震撼第57節 堂堂正正而戰(下)第42節 困惑第9節 憶故人第59節 記得擡我回去第59節 記得擡我回去第17節 進攻第80節 輕易得手第97節 輜重遇襲第2節 插手第26節 千鈞一髮第22節 貧民窟的幸福第32節 洪災惡兆第71節 烏拉來投第78節 廣場血案第17節 彌撒盛典(上)第81節 軍帳議事第23節 東方的近況第1節 剝削第71節 烏拉來投第6節 融入第55節 殺局終現第6節 抵達第71節 曙光中的陰影第16節 棋逢對手第33節 隱藏了二十年的兇手!第88節 近衛軍第7節 匈奴未勒之萬馬奔騰第40節 終焉的騎士第14節 聖徒?惡魔?第11節 深夜第50節 年輕的復仇之心第21節 狼圖騰第2節 插手第95節 羅馬的新主人第16節 勝負難料第63節 逼和第27節 神諭第29節 宴會前奏第24節 審判與救贖第24節 悲愴第31節 黑暗來襲第31節 暢談!海洋時代!第82節 北進南進第61節 伏殺第2節 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第17節 進攻第15節 覲見第17節 進攻第14節 一把大火統統燒掉第98節 宿命對決第4節 匈奴未勒之射鵰手(上)第26節 救贖者教團第26節 震撼羅馬(下)第24節 審判與救贖第71節 海疆!海疆!第36節 最後的烽火(上)
第55節 會面第76節 深宮第55節 提亞里斯之盾第55節 提亞里斯之盾第39節 圖窮匕見第78節 廣場血案第64節 翱翔北疆的雄鷹第54節 征途第22節 羅馬式步兵兇猛!第56節 各自出招第8節 匈奴未勒之併吞諸族第29節 帝國政體(上)第96節 往事如塵飄散第8節 若有所思第14節 故人第47節 夜幕中的殺機(下)第95節 羅馬的新主人第53節 機關算盡(中)第72節 高歌進軍第26節 震撼羅馬(下)第91節 又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第31節 黑暗來襲第20節 長戈破敵第60節 老兵!老兵!第15節 飄揚的旗幟第20節 戰神馬爾斯的致意第46節 沒有人可以阻擋我!第7節 派系第81節 軍帳議事第55節 殺局終現第75節 神秘人再現第43節 波橘雲詭(上)第5節 割喉者第14節 一把大火統統燒掉第70節 劍與薔薇的談判(下)第18節 談判第86節 敗退第15節 哥特騎兵的覆滅第26節 救贖者教團第62節 摧枯拉朽第61節 輕重緩急第26節 信仰崩壞第44節 最終時刻的現身第20節 小人物有大震撼第57節 堂堂正正而戰(下)第42節 困惑第9節 憶故人第59節 記得擡我回去第59節 記得擡我回去第17節 進攻第80節 輕易得手第97節 輜重遇襲第2節 插手第26節 千鈞一髮第22節 貧民窟的幸福第32節 洪災惡兆第71節 烏拉來投第78節 廣場血案第17節 彌撒盛典(上)第81節 軍帳議事第23節 東方的近況第1節 剝削第71節 烏拉來投第6節 融入第55節 殺局終現第6節 抵達第71節 曙光中的陰影第16節 棋逢對手第33節 隱藏了二十年的兇手!第88節 近衛軍第7節 匈奴未勒之萬馬奔騰第40節 終焉的騎士第14節 聖徒?惡魔?第11節 深夜第50節 年輕的復仇之心第21節 狼圖騰第2節 插手第95節 羅馬的新主人第16節 勝負難料第63節 逼和第27節 神諭第29節 宴會前奏第24節 審判與救贖第24節 悲愴第31節 黑暗來襲第31節 暢談!海洋時代!第82節 北進南進第61節 伏殺第2節 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第17節 進攻第15節 覲見第17節 進攻第14節 一把大火統統燒掉第98節 宿命對決第4節 匈奴未勒之射鵰手(上)第26節 救贖者教團第26節 震撼羅馬(下)第24節 審判與救贖第71節 海疆!海疆!第36節 最後的烽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