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9章 四書雛形

方運手持自己書寫的《論語新注》,用平緩的語氣誦讀,先讀孔聖的《論語》正文,然後逐步解釋每一個字,接着直譯,最後意譯,而意譯中大都包含引申義。

方運有口含天言,凡是聽到他的聲音的人會完全理解字意文意,並且很難忘記,又有教化聖道邊緣的力量,更加讓人信服,讓兩頭大妖王變得虔誠和謙虛。

口含天言只是讓聽課之人被動接受,但教化聖道的力量則讓人在聽課的時候主動改變,年常日久,所有的改變就會成爲習慣,從而成爲全新的人。

《論語新注》和《論語》一樣,共二十篇,方運讀完五篇後,便看向兩頭大妖王。

那兩頭大妖王如癡如醉,還在回味這人族經典。

方運則不去理會兩妖,提筆在前五篇中稍加改正,因爲在誦讀過程中,他又有了新的見解。

過了一個時辰,兩頭大妖王才恢復平靜,和往常比,兩妖的目光更加柔和。

方運原本的計劃是先去古皇林,後去赤山附近等待神賜山海,但因爲打劫妖蠻的收穫遠遠超過預想,而且進入古皇林可能需要太多的時日,便決定一路打劫向赤山。

一人兩妖直奔赤山,前行一天便停留數個時辰。四天後,方運講完《論語新注》。

兩頭大妖王也出現明顯的變化,目光更加清澈,頭腦更加聰明。

鼠汰王甚至還旁敲側擊想拜方運爲師,卻遭到婉拒。

第五天,方運一邊書寫《大學新注》,一邊教授兩頭大妖王。

《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不過千餘字,但卻是儒家的提綱挈領之卷,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

在華夏古國,二程首先看重《禮記》中的《大學》與《中庸》,將其與《論語》和《孟子》在一起並稱爲“小經”,後朱熹首次單獨將《大學》與《中庸》提取出來註疏,與《論語》和《孟子》並稱四書。

在聖元大陸,方運之前未有人單獨提取《大學》單獨作注。

有了之前的經驗,方運並沒有立刻將《大學新注》寫完,而是留下最後一個標點符號,最後的句讀不點下去,整本書就不算完成。

第六天,方運開始作《中庸新注》。

《中庸》的字數也不多,只有三千餘,如果說《大學》重修身,那《中庸》則更重養性。

第七天開始,方運作《孟子新注》。

四書之中,《大學》千餘字,《中庸》三千餘字,《論語》一萬三千餘字,而《孟子》則有三萬四千餘字。

和《論語》相比,《孟子》中的思想更紛雜,也更加激進。

孟子是幸運的,因爲在他那個時代,儒家的力量遠遠大於孔子所處的時代,他得到的待遇也遠遠好於當年的孔子。

孟子也是不幸的,戰國時期遠比春秋時期紛亂,除了儒家,還有各家力量趁勢而起。

《論語》之中,主要是孔子與弟子交流之言,雖與王公交談,諸如魯哀公、魯定公、齊景公、衛靈公等等,但內容也並不多,所佔篇幅也有限。

《孟子》之中,有相當多的篇幅是諸王諸公向孟子請教治國之道,如魯平公、齊宣王、滕文公等,《孟子》開篇第一句就是“孟子見梁惠王”,書中甚至多有當面批評和頂撞諸侯之言,這在《論語》中是少見的。

這雖然說明當時儒家更受諸侯尊重,說明孔子與孟子性格不同,但也說明一件事,孟子對宣揚自身政治主張的慾望更加強烈,直到屢次失敗後才放棄,開始專心教書育人。

孔子曾經從小官吏一步一步走上魯國要職,所以他雖然講仁義,也談政事,但非常節制,在諸侯面前把自己當臣子,周遊列國更是在傳播自己思想。

但孟子不同,他並沒有像孔子一樣有豐富的從政履歷,雖然談政事,但在君主面前把自己當老師,他也周遊列國,但他更像是要當帝師來推銷自己的思想。

一個傳播,一個推銷,自然有所不同。

在寫《孟子新注》時,方運的態度和寫《論語新注》不同。

在寫《論語新注》的時候,方運幾乎是傾其所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但在寫《孟子新注》的到時候,尤其涉及到政治方面的內容,方運則有所保留。

凡是涉及孟子的政治思想,方運大加稱讚,尤其在民本等思想上,方運的意譯引申往往都長篇累牘,着墨之重遠勝其餘三書。但凡是涉及具體的爲政之法,方運大都一筆帶過,不會肯定,但也不會否定,甚至連兩頭大妖王都看出來方運在故意避開。

鼠汰王曾經問過緣由,方運則微笑作答。

“爲政之事,孟聖言之有理,行之不明,不如雜家遠矣。”

鼠汰王與狼淵王輕輕點頭,雜家起源是呂不韋,論政治手段,十個孟子加起來都不如一個呂不韋。

但是,鼠汰王敏銳地發現,“言之有理,行之不明”,用難聽的話說便是孟子的想法是對的,但卻很難施行,或者說,孟子沒能爲他的思想找到正確的、行之有效的道路,再嚴重一點,可以說方運在批判孟子說的那些爲政之道是錯的。

《論語新注》與《孟子新注》的寫法差異極大,鼠汰王與狼淵王交流許久後毫無結果,要是請教方運原因。

“出葬聖谷後,便見分曉。”方運道。

兩妖十分失望,但也對未來充滿期待。

鼠汰王又問:“不知先生爲何單單把《大學》與《中庸》從《禮記》中提取出來,如此鄭重對待,實乃前所未有。”

方運道:“《禮記》紛雜,妍媸並存,《大學》與《中庸》如泥沙藏金,又分別爲曾子與子思子之作,與孟聖同爲亞聖,不可明珠蒙塵。”

“那如此一來,學生是學《大學中庸》,還是學《禮》?”鼠汰王誠心詢問。

“進士以下,當學《大學》《中庸》,進士以上,可在五經中擇一而專。”方運道。

鼠汰王恍然大悟,道:“我儒家弟子開枝散葉,天賦高低不均,《詩》《書》《禮》《易》《春秋》過於精深,往往皓首窮經方有所得。《大學》《中庸》《孟子》《論語》則是聖人親口教誨,相較五經而言,淺顯易懂,若專心精研,數年便可有成。如此一來,我儒家弟子初期便可快速成長,以免白白浪費了那文曲星光。”

“善。”方運頷首稱讚。

第3275章 周天無光第1696章 每逢佳節必撕※第1359章 雨薇秘史第367章 九月初四第1223章 別鬧……第1056章 請活下去第1860章 續命聖藥第2877章 又是首選第2544章 萬法之始,曰理!第961章 巴空山,聚文閣第627章 證明!第1331章 翰林種地第2053章 半聖相邀第2585章 新世界的大門第2245章 井立霄第1785章 君怒雷音第2619章 量天之尺再臨第1446章 讀書的作用(十三)第1921章 負嶽出手第1036章 濟王方運第2000章 柳山責問第3307章 金色雕像第1965章 御駕親征!第1472章 一字詩第3196章 得寸進尺第217章 廢紙第2687章 觀風者第六十八章 又上一文第436 甲骨文第1891章 冰帝山第3263章 大哥……第1245章 方運甦醒第468章 星位第九十一章 飛頁空舟第506章 聖院之光第2746章 再入學海?第1776章 整肅吏治第2265章 象魁皇第2531章 呂侯印第2523章 裝病第2952章 古虛之死第296章 真正的收穫第563章 詩祖儀式第1184章 鎮海紫竹第637章 朝議第680章 三百勇士第1928章 老友大婚第1640章 再度私訪第2539章 權制獨斷於君則威第1673章 方運登山第663章 春獵開始第774章 不破不立第2949 百萬繚亂第1236章 傳承之怒第380章 《倩女幽魂》第2108章 龍翻身第2356章 事實,根源第1200章 君子協定第1416章 主動出擊第1791章 奢靡之風第1481章 入主親衛營第九戰!第3107章 太古幽魂之力第717章 大儒親至第1716章 文會前的小聚第326章 天行師道!第1359章 雨薇秘史第517章 龍琥第1725章 慶驢技窮第1591章 評選僵局第2042章 天下共誅!第892章 糧價暴漲第650章 形勢漸變第1041章 無罪而生第418章 周君虎第2996 敖泯的覺悟第2007章 國運顯威第三十三章 奪文第687 何須生入玉門關第3289章 外界聖道第1366章 妖王鯨開第1659章 賢人,善人,賤人第2609章 機關鍾第3307章 金色雕像第806章 雙淚落君前第2612章 太過仁慈第936章 兩相風骨第2684章 意外之變第1296章 文宮偏殿第472章 優勢不再第2407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818章 神獸降臨第2335章 劍誅衆敵第1667章 衆妖環伺第180章 詩書傳家第638章 退位第1662章 席捲象州第317章 文鬥一州第3047章 研究太久第2112章 功成撤離
第3275章 周天無光第1696章 每逢佳節必撕※第1359章 雨薇秘史第367章 九月初四第1223章 別鬧……第1056章 請活下去第1860章 續命聖藥第2877章 又是首選第2544章 萬法之始,曰理!第961章 巴空山,聚文閣第627章 證明!第1331章 翰林種地第2053章 半聖相邀第2585章 新世界的大門第2245章 井立霄第1785章 君怒雷音第2619章 量天之尺再臨第1446章 讀書的作用(十三)第1921章 負嶽出手第1036章 濟王方運第2000章 柳山責問第3307章 金色雕像第1965章 御駕親征!第1472章 一字詩第3196章 得寸進尺第217章 廢紙第2687章 觀風者第六十八章 又上一文第436 甲骨文第1891章 冰帝山第3263章 大哥……第1245章 方運甦醒第468章 星位第九十一章 飛頁空舟第506章 聖院之光第2746章 再入學海?第1776章 整肅吏治第2265章 象魁皇第2531章 呂侯印第2523章 裝病第2952章 古虛之死第296章 真正的收穫第563章 詩祖儀式第1184章 鎮海紫竹第637章 朝議第680章 三百勇士第1928章 老友大婚第1640章 再度私訪第2539章 權制獨斷於君則威第1673章 方運登山第663章 春獵開始第774章 不破不立第2949 百萬繚亂第1236章 傳承之怒第380章 《倩女幽魂》第2108章 龍翻身第2356章 事實,根源第1200章 君子協定第1416章 主動出擊第1791章 奢靡之風第1481章 入主親衛營第九戰!第3107章 太古幽魂之力第717章 大儒親至第1716章 文會前的小聚第326章 天行師道!第1359章 雨薇秘史第517章 龍琥第1725章 慶驢技窮第1591章 評選僵局第2042章 天下共誅!第892章 糧價暴漲第650章 形勢漸變第1041章 無罪而生第418章 周君虎第2996 敖泯的覺悟第2007章 國運顯威第三十三章 奪文第687 何須生入玉門關第3289章 外界聖道第1366章 妖王鯨開第1659章 賢人,善人,賤人第2609章 機關鍾第3307章 金色雕像第806章 雙淚落君前第2612章 太過仁慈第936章 兩相風骨第2684章 意外之變第1296章 文宮偏殿第472章 優勢不再第2407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818章 神獸降臨第2335章 劍誅衆敵第1667章 衆妖環伺第180章 詩書傳家第638章 退位第1662章 席捲象州第317章 文鬥一州第3047章 研究太久第2112章 功成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