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漢中郡。
這兩天,曹操居然不在皇宮裡待着,自打白楓從交趾回到漢中之後,居然跑來了漢中。
看到漢中的變化,曹操簡直感慨萬千。
好傢伙,這還是漢中嗎?
曹操依稀記得,自己剛攻破漢中的時候,說漢中是窮鄉僻壤也絲毫不爲過。
這裡的百姓,雖然在張魯大肆推廣農業,但是卻還是大部分人都吃不上飯。
不過這五斗米道的沒落,其實也不是張魯的原因。
而是這天下的原因。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朝綱禍亂,這種事情也是沒辦法的。
原本曹操只是聽說,漢中的確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連衝兒回來都讚不絕口。
可是現在親眼所見,曹操還是忍不住感慨。
漢中的變化,的確是大。
爲此,曹操卻非得帶着白楓,打算微服私訪,看看如今漢中的變化。
白楓哭笑不得。
得,曹老闆現在可是天子,人家是皇帝,人家說了算。
不過,離譜的是,曹操這次僅僅帶了大概幾十個虎衛軍,便來到了漢中。
除了白楓以外,誰都沒有通知。
白楓頓時汗顏。
好傢伙,曹操平常不都多疑的很嗎?
怎麼還敢就帶幾十個虎衛軍就敢出來?
如今漢中雖然在白楓管轄範圍之內,但如今的漢中人來人往,白楓還真說不準會不會有對老曹不爽的。
畢竟,如今曹老闆剛統一天下,雖然支持的人不少,但也有不少反對的。
別說是士族了,還有諸多百姓,以及很多諸侯的後代。
要是被他們知曉曹老闆在漢中,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曹操此行自然是帶着典韋的,至於許褚,他還是要守在皇城的。
就算現如今曹純帶着虎豹騎回來了,但是整個皇城的虎衛軍還是需要許褚帶領。
爲了老曹不這麼大張旗鼓的被人發現,白楓乾脆讓他喬裝成商賈。
這漢中如今來來回回的商賈多了去了,帶着幾十個侍衛的也不少。
果不其然,經過白楓這麼一搞,老曹還真沒被人注意。
“哈哈哈哈,不愧是先生,果然是有辦法。”
“這種偷偷摸摸的感覺還真不錯。”
“朕倒是想再多來上幾次。”
白楓簡直都要無力吐槽了。
還多來上幾次?
這次風險還不夠大?
這漢中雖然到處都是自己的兵,但若是遇到什麼刺客,還真不一定能保護住曹操。
也不知道曹老闆這是抽的哪門子風。
不過,這種話白楓也就是想想。
還不至於當面diss曹操。
一旁的典韋臉都快綠了。
我的陛下啊,您可饒了我和虎衛軍吧。
這一趟下來,虎衛軍是最難受的。
尤其是典韋,警惕性直接拉到了頂級,唯恐有人突然跳出來要曹操的命。
不過還好,這一路上都沒沒有什麼風波。
但是曹操卻怡然自得的閒逛了起來。
說實話,對於近乎城市化的漢中,曹操沒什麼想看的。
曹操想看的,是在鄉間的變化。
漢中周邊可到處都是山村,只有看看山村的變化,才能快速體驗到如今大魏翻天覆地的變化。
很快,衆人便來到了一個小驛站的旁邊。
這小驛站好像是一家農戶開的,似乎專門賣一些茶水和茶點。
在門面的桌子上,正坐着一個老人,喝着一壺清茶,看樣子是剛乾完農活。
曹操走了這麼半天,口乾舌燥的,又恰好出門匆忙沒有帶水袋,笑呵呵的來到老人身旁道:
“老人家,你這裡都有什麼茶水?”
“朕……咱口渴了,想喝口水。”
白楓在一旁都有些頭皮發麻。
好你個曹老闆,差點說漏嘴。
那老人微微擡頭看了一眼曹操:
“喏,這牆上不都寫着嗎?”
“茶水一文錢一壺,好點的要五文錢。”
“至於白水,隨便喝,自己倒。”
聽到老人的話,典韋不由得緊皺眉頭。
一旁的白楓看樣子不對勁,連忙擡手製止了典韋:
“典將軍,你瘋了?”
在典韋看來,老人這是對當今天子大不敬。
但是曹操卻並不以爲然,這才說明自己的僞裝足夠到位嘛。
不過,老人還是看到了典韋那怒不可遏的表情,呵呵笑道:
“現在的年輕人喲,脾氣就是這麼暴躁。”
“要喝水坐下來喝,要是想惹事的話,那我可就要告官了。”
“這附近的官兵多着嘞。”
“別管你是哪裡的商戶,有多有錢,在這漢中都得遵紀守法,老老實實的。”
“咱們漢中的太守,可不是吃素的。”
聽到老頭的話,白楓不由得無奈的笑了笑。
好傢伙,這好端端的怎麼就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來了?
曹操則是瞥了一眼白楓。
看樣子,白楓在漢中的名聲的確是頗高。
“嘖嘖嘖,老人家,你這水甜得很啊。”
曹操就像是沒聽到老人說的話一般,砸吧砸吧嘴笑呵呵的道。
老人淡然一笑道:
“多虧了太守……”
“哦不,你瞧瞧我這張老嘴,總是改不過來口。”
“當今漢中侯,應當是漢中侯纔對。”
“還是多虧了漢中侯啊。”
“漢中侯說,漢中人不得喝生水,說什麼容易有寄生蟲,就是肚子裡會長蟲子。”
“一定要將水煮開了喝,還要好好看看裡面的渣子,要都倒掉。”
“咱照做了,果不其然,家裡的娃娃不生病了,這開水還甜得很。”
曹操饒有興趣的問道:
“老人家,今年貴庚啊?”
老人擺了擺手,道:
“九十有五咯。”
聽到這話,曹操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九十五?!
連白楓都頗爲震驚。
這老頭居然九十五了?
但是看起來,不過才七十來歲一樣,矍鑠的很。
老頭笑呵呵的道:
“看看你們這些沒見過世面的樣子,每個來這裡的商賈都是這個樣子。”
“咱沒坑騙你們,九十有五,過兩月,咱也就九十六了。”
這下曹操算是明白了,爲何老頭對什麼都有恃無恐。
好傢伙,九十五了!
漢朝條令可是明文規定的。
只要超過七十歲的老人,都享有縣令一般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