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由守轉攻的第一步

“汝只不過是御史臺一介風聞奏事之官,懂什麼兵家大事,陛下此舉,乃是有其深意在內,試問國家若不能安定,焉能有百姓休養生息的環境,天下又如何能得天平?”

荀彧反聲嗆道,徐榮也是氣得不行,戟指指向荀彧,厲聲道:“汝一介腐儒,休要妄言國家大事,好自爲之!”

“誠如徐尚書所言,兵家大事,我不如你懂,但我亦曾受陛下之託,奉命監國,如何治理百姓,恢復民生,自問還是有些心得的,似你這般只知道窮兵黷武,百姓苦不堪言,又豈有太平可言?”

雖然從品級上來說,荀彧只是御史臺的御史中丞,相交位高權重的兵部尚書徐榮有着天壤之別。

但正如荀彧所言,此前劉協率領長安軍御駕親征時,曾將監國重任交託於荀彧之手,讓他以御史中丞之位,代行丞相之職,所以關於國家大事,他自問還是有說話的權力的。

“我支持徐尚書之言,有國纔有家,國家若不安定,談何休養生息?”

“臣也附議,如今我長安軍勢如破竹,氣勢如虹,正當厲兵秣馬,擴大戰果,怎能就此停下,若就此停下,豈不是白白給了那些諸侯喘息之機,待其羽翼豐滿,更加不好對付了。”

“我贊同荀御史之言,荀御史監國有功,於國家大事知道得詳細,需知國家根本,便是百姓,若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天下戰亂不休,大漢又豈能有復興的一日,國家又豈能有安寧的一天?”

“附議,長安軍連續出戰,臣以爲已到了停下來休整的時候了,若是一味蠻上,恐終有一敗,將大好局面拱手讓人,老子曾雲:兵者,不祥之器也,慎用之,慎用之啊……”

“臣以爲……”

“陛下,聽臣一言……”

勤政殿內,徐榮和荀彧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而那些反對長安軍出征在外的六部官員們,可算是找到了主心骨。

圍繞着堅定不移,態度強硬的荀彧,將出徵之事從各方面批駁,認爲此刻不宜再行此舉,應當與民修養爲上。

還有部分官員認爲,袁紹軍此前何其強大,之所以敗走雍州,一方面是陛下運籌帷幄得當,長安軍將士悍不畏死,人人奮勇。

但最爲關鍵的是袁紹的五路大軍乃是舟車勞頓、遠赴雍州而戰,故而有此大敗。

長安軍坐鎮主場,以逸待勞,方能收穫大勝。

此刻攻守態勢扭轉,長安軍若急於出征,袁紹那分崩離析的五路大軍,就是前車之鑑,請陛下慎重考慮。

種種話語,不止一端。

當然,在此之外,支持劉協出兵的六部官員還是佔據了大多數的。

其中以兵部尚書徐榮爲首,兵部各級官員支持態度最爲堅定。

其餘六部中,禮部、工部也均是旗幟鮮明的大力支持。

這一方面涉及到了六部官員各自的想法中,對於此番長安軍出兵的利弊衡量。

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戰爭對於兵部、禮部、工部來說,都是極爲有利的事情。

長安軍繼續出征作戰,兵部、禮部、工部,就有更多的事情可做。

有事情可做,就意味着手頭的權柄會擴大,即便不會擴大,也不至於會縮減。

忠心爲國是另外一說,沒有多少人會希望看到自己手頭的權力被縮減。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身爲當今天子的劉協,是首提此事者。

即便是並未明顯表態,但僅僅是流露出一些意向,以劉協如今的威望,就足以影響到許多朝臣的判斷和選擇了。

勤政殿內,下方官員爭執不休。

最終徐榮說道:“荀御史,我既然無法說服你,不若就請陛下下令,是非曲折,由陛下一言而決,如何?”

徐榮望向荀彧,拱手說道。

“可。”

荀彧面無表情,應了一聲,轉身面向龍椅上的劉協,躬身說道:“陛下,請爲雍州百姓考慮,爲天下蒼生考慮,暫罷刀兵,與民修養。”

言罷,荀彧深深鞠了一躬。

“請陛下爲雍州百姓考慮,爲天下蒼生考慮……”

“請陛下爲雍州百姓考慮,爲天下蒼生考慮……”

“……”

荀御身後,贊同他想法的六部官員們紛紛上前,學着荀彧的模樣,躬身請命。

龍椅上的劉協擡了擡眼皮,臉上表情並無變化。

幾年以來的掌權,早已經讓他練就了可以從容面對此等場面的大心臟了。

百姓,當然是重要的。

但平定天下,卻更加重要!

如果國家不能安定,即便雍州一地能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也終究是鏡花水月,夢幻泡影。

有國纔有家,國在家前,這仗,劉協是非打不可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六部官員不知道,他卻知道,他所面對的對手當中,劉表、劉璋等輩暫且不提。

那曹操、劉備,可都是當世豪傑,豈能小覷?

趁現在他們還沒有發展起足夠強大的勢力,若能一舉掃平,將其影響力扼殺在幼苗時期,這無論是對於他穩固皇權來說,還是對於天下百姓來說,都是不折不扣的善舉啊。

真要坐視不管,任由其發展做大,錯失了最好的戰略反攻時機。

到時候此二人羽翼豐滿,再想收拾,恐怕就真的是血流成河,山川破碎了!

“此戰,朕當調用整個雍州之力,蕩平諸侯,平定天下,復朕大漢錦繡河山!”

劉協腦海中念頭轉完後,朗聲開口說道,算是給此事下了一個大方向的基調。

“萬歲!”

劉協此言一出,以徐榮爲首的主戰派,頓時高聲歡呼了起來。

而以荀彧爲首的修養派,則是臉色灰敗,沉默不語。

在劉協的朝堂中,是不存在妥協派和主和派的。

無非是主戰的程度不同,真要有那妥協派和主和派,也早就被劉協清理了出去,沒資格留下。

“此戰,朕當身先士卒,上報大漢歷代先帝,下慰大漢天下子民!”

劉協從龍椅上起身,環視殿下羣臣,振聲說道。

第八十五章 就這?第一百一十六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二百四十七章 陛下,再給罪臣一個機會第一百七十章 我怎麼輸?第二百一十三章 繼續種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急了,袁紹他急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漢忠臣曹孟德?第五十一章 長安天牢第一百二十七章 陛下以爲如何?第五十三章 再入戰俘營第六十一章 大漢天下,再無太尉!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第九十九章 最佳入場時機第六十三章 初遇修羅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封臺拜將!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分天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荊州軍竟不堪一擊?(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剛正不阿的田豐第五十八章 楊彪的反擊第二百六十二章 百姓需要引導第二百零三章 新戰術——閃電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什麼情況?什麼情況!第二百六十章 我爲天下大事,何顧百姓!第一百六十一章 願歸長安第二百一十六章 劉備來投?什麼情況!第二百四十二章 固守?反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目標,新氣象第一百五十六章 剛正不阿的田豐第九章 下一站,傷兵營!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漢,當真要復興了嗎?第六十八章 罷相與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不可能!第六十四章 三公九卿齊上表(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荊州將領無男兒?第五十五章 被動變主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分天下第十三章 文姬入宮!第一百三十章 一意孤行的力量(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來長安種地,送良田十畝!第二百二十七章 陛下,這仗不能打啊第九十一章 我勸不住潘子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固守?反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留下,全部留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誰背叛,蔡瑁也不會背叛!第一百零二章 能贏嗎?第二十六章 宮人的捐贈第一百五十二章 什麼?來了一個郡!第一百八十章 長安天子麾下無人了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少年天子,不足爲懼第七十七章 練兵無能?朕親自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朕就要一意孤行!第一百三十章 一意孤行的力量(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兵仙傳承——國士無雙!第七十章 流民圍城!第一百四十章 請陛下憐惜……第一百九十二章 七進七出刺皇叔第一百六十二章 先登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荊州軍竟不堪一擊?(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末將本想大聲呵斥……第七十六章 沒人能懂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面宣戰!第一百五十章 挖牆腳原來這麼容易的嗎?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先登營的安置第八十三章 想起來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袁紹要起兵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驚天噩耗第二百六十一章 必須連根拔起第五十八章 楊彪的反擊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荊州軍竟不堪一擊?(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分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聲望值不夠用了……第十三章 文姬入宮!第二百八十三章 最好的機會第七十八章 從徵兵開始!第二百九十八章 由守轉攻的第二步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漢不需要野心家第一百二十章 劉協的問題第七十六章 沒人能懂第七章 打個賭!第二百四十章 以人爲城,一步不退!第三百三十章 雪戰奪荊州(2)第三十四章 毒士毒計!第十九章 新的傳承?第二百九十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三百一十二章 增兵?那就打!第二百四十九章 長安未亂,再劫糧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犯長安者,雖遠必誅!第二百四十章 以人爲城,一步不退!第一百零六章 騎兵三寶,絕境翻盤!(上)第二百一十章 必殺袁術!第一百八十六章 文丑這廝,該不會要跑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這可是我發誓效忠的雄主啊!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竟有不下溫侯之勇!第二百三十九章 雍州不答應!(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雪戰奪荊州(1)第三十章 天子武功,陣斬臧霸!第十二章 他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彪哥……第七十七章 練兵無能?朕親自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離間三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退路?朕不需要!
第八十五章 就這?第一百一十六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二百四十七章 陛下,再給罪臣一個機會第一百七十章 我怎麼輸?第二百一十三章 繼續種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急了,袁紹他急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漢忠臣曹孟德?第五十一章 長安天牢第一百二十七章 陛下以爲如何?第五十三章 再入戰俘營第六十一章 大漢天下,再無太尉!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第九十九章 最佳入場時機第六十三章 初遇修羅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封臺拜將!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分天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荊州軍竟不堪一擊?(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剛正不阿的田豐第五十八章 楊彪的反擊第二百六十二章 百姓需要引導第二百零三章 新戰術——閃電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什麼情況?什麼情況!第二百六十章 我爲天下大事,何顧百姓!第一百六十一章 願歸長安第二百一十六章 劉備來投?什麼情況!第二百四十二章 固守?反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目標,新氣象第一百五十六章 剛正不阿的田豐第九章 下一站,傷兵營!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漢,當真要復興了嗎?第六十八章 罷相與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不可能!第六十四章 三公九卿齊上表(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荊州將領無男兒?第五十五章 被動變主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分天下第十三章 文姬入宮!第一百三十章 一意孤行的力量(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來長安種地,送良田十畝!第二百二十七章 陛下,這仗不能打啊第九十一章 我勸不住潘子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固守?反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留下,全部留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誰背叛,蔡瑁也不會背叛!第一百零二章 能贏嗎?第二十六章 宮人的捐贈第一百五十二章 什麼?來了一個郡!第一百八十章 長安天子麾下無人了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少年天子,不足爲懼第七十七章 練兵無能?朕親自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朕就要一意孤行!第一百三十章 一意孤行的力量(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兵仙傳承——國士無雙!第七十章 流民圍城!第一百四十章 請陛下憐惜……第一百九十二章 七進七出刺皇叔第一百六十二章 先登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荊州軍竟不堪一擊?(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末將本想大聲呵斥……第七十六章 沒人能懂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面宣戰!第一百五十章 挖牆腳原來這麼容易的嗎?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先登營的安置第八十三章 想起來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袁紹要起兵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驚天噩耗第二百六十一章 必須連根拔起第五十八章 楊彪的反擊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荊州軍竟不堪一擊?(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分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聲望值不夠用了……第十三章 文姬入宮!第二百八十三章 最好的機會第七十八章 從徵兵開始!第二百九十八章 由守轉攻的第二步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漢不需要野心家第一百二十章 劉協的問題第七十六章 沒人能懂第七章 打個賭!第二百四十章 以人爲城,一步不退!第三百三十章 雪戰奪荊州(2)第三十四章 毒士毒計!第十九章 新的傳承?第二百九十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三百一十二章 增兵?那就打!第二百四十九章 長安未亂,再劫糧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犯長安者,雖遠必誅!第二百四十章 以人爲城,一步不退!第一百零六章 騎兵三寶,絕境翻盤!(上)第二百一十章 必殺袁術!第一百八十六章 文丑這廝,該不會要跑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這可是我發誓效忠的雄主啊!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竟有不下溫侯之勇!第二百三十九章 雍州不答應!(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雪戰奪荊州(1)第三十章 天子武功,陣斬臧霸!第十二章 他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彪哥……第七十七章 練兵無能?朕親自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離間三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退路?朕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