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演講振軍心,淮南收陳羣

袁術知道,自己名義上是仲氏皇帝,手上實際掌握地盤,也就一個九江郡,即壽春、合肥、淮南三城。

僅憑這些地盤,招募到的二十萬大軍,其中少不了濫竽充數之流。

然,當他親眼在壽春城外,看到自家軍隊的時候,他才知道是自己想法太天真了。

二十萬士兵啊,放眼望去,一個個要麼是老弱病殘,要麼是瘦了吧唧,這種軍隊,光是看一眼就夠影響士氣。

正史中,孫權帶領十萬東吳軍攻打合肥,被魏國名將張遼率領八百騎兵殺得大敗而退,因此孫權獲得“孫十萬”稱號。

袁術估摸着,自己倘若真的帶領這二十萬去攻打江東,那本身肯定會打破孫權記錄,獲得“袁二十萬”稱號。

絕對不行!!

“臣,車騎將軍張勳,拜見仲氏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位留着大川胡、身披黃金甲的將領單膝跪倒在袁術跟前,十分恭敬叩頭着。

車騎將軍張勳,在袁術麾下地位不亞於紀靈。

在張勳對袁術叩拜施禮過後,其所率領的二十萬士兵亦是跟着叫喊起來:“吾等拜見陛下!”

叫喊歸叫喊,但那語氣,怎麼聽都是有氣無力的。

袁術揮揮手:“張勳將軍辛苦了,快快請起!”

“謝陛下!”

張勳站起身,與紀靈站在一排。

再看那些歪瓜裂棗的士兵們,袁術終究還是忍不住搖搖頭,問起張勳、紀靈二人:“兩位將軍,這些軍隊,汝等是從那裡給朕招募來的?”

紀靈微微一愣,抱拳回答:“啓奏陛下,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淮南、汝南一帶的流民,他們無家可歸,無餐可食,臣與張勳將軍見他們可憐,便聘用爲軍。”

好嘛,僅淮南、汝南二地流民,竟達到二十餘萬,可以看到,袁術稱帝后,其之內政,已爛到何等程度。

想到這裡,袁術嘆了口氣,便站到演武臺上,衝着集合起來的二十萬大軍大聲講話:

“朕,仲氏皇帝袁術,稱帝之後,某些行爲荒謬至極,使爾等子民流離失所,此乃朕之過也。”

一上來,便是如此自責的話語,使袁軍士兵們聽到之後,紛紛露出詫異表情。

只聽袁術繼續講話:

“朕知道,爾等參軍,皆因吃不上飯,已無路可走,但戰場之殘酷,不是爾等所能想象的。”

“爾等若是還沒有準備好,可盡皆離去,朕絕不因汝等胡亂參軍而怪罪。”

“江東孫策,昔日爲朕之部將,今擅自割據六郡叛朕,此朕所不能忍受也,朕欲御駕親征,收復江東。”

“小沛劉備,大耳之賊,前番幾次與朕作對,聞聽朕前往進攻江東,必然前來襲擊壽春。”

“那些願意留下來的勇士們,一半留下來隨張勳將軍伏擊劉備,一半隨朕前往征討江東。”

“事成之後,朕人均賞賜黃金一兩,那時自由選擇退役,退役者,朕再額外贈送江東土地一畝,以爲安家所用。”

作爲特種兵穿越過來的袁術,不知聽過多少回領導方面演講,如今自己講起話來,自然也是出口成章。

那些袁軍士兵們,聽到袁術前面那番話,大多數萌生退意,畢竟他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若是強行上了戰場,無異於找死。

但在聽到後面袁術說事成後,又是賞銀又是封地的,他們一個個激動起來,拿起武器直呼道:

“我等願爲陛下而戰,我等願爲陛下赴湯蹈火!”

這才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眼瞅着原本士氣低迷的軍隊,一下子宛如打了雞血般,看着袁術的背影,張勳忍不住點點頭,對身旁紀靈講話:

“紀靈將軍,汝發現沒有,我們的陛下,好像變了!”

紀靈亦是激動點點頭:“是也,我彷彿看到陛下的雄心更加大了,也更加確信,跟隨這樣的雄主,定能夠前途光明、一統天下。”

安撫好軍心,袁術大手一揮,下達命令:

“朕決定,江東六郡,首先攻打距離淮南最近廬江郡。”

“傳旨,令閻象爲大軍籌備月餘糧草,挑出十萬大軍剋日啓程,先前往淮南駐紮,而後以大將軍紀靈爲先鋒,率軍攻打廬江舒城。”

“另外十萬大軍,由車騎將軍張勳、左將軍雷薄、右將軍陳蘭率領,埋伏在小沛通往壽春路上,待大耳賊劉備到來之時伏擊。”

衆將士紛紛撫手:“諾!”

……

淮南,算是袁術麾下地盤中,較爲富庶的,不少百姓能夠混得溫飽,全都仰仗於此地太守。

“淮南太守陳紀,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淮南城前,太守陳紀率領全城軍民出城,歡迎袁術。

作爲飽讀詩書的大儒,陳紀對袁術稱帝一事,實際上早有不滿,經常私下裡埋怨甚多,袁術前身聽說後,惱怒不已,有要將陳紀太守之職撤換打算。

但,此刻被現代宿主附身的袁術,卻是沒有了那般心思,只因他知道,陳紀有一個兒子,是他所要物色拉攏的對象……

當下,袁術笑呵呵向前,將陳紀給攙扶起來:“淮南經營有方,全仗陳太守功勞,朕深感欣慰也。”

沒想到平日素來比較厭惡自己的皇帝陛下,今日態度猛然大轉變,使得陳紀連連激動回答:“不敢不敢,此皆臣該做之事。”

袁術微微一笑,而後卻話鋒一轉問道:“聽聞陳太守有子一名,年少有才,朕在壽春時嚐嚐聽說,不知可否喚出與朕一見?”

陳紀大驚道:“微臣是有子一名,姓陳名羣字長文……長文,還不快出來參見陛下?”

迎接人羣中,當即走出位青年,跪倒在袁術跟前:“陳羣拜見陛下。”

陳羣,正史中可算得上是曹魏內政忠臣,曹丕死時,將其與司馬懿列爲託孤重臣,足以見其之政務能力。

袁術連忙上前,將陳羣攙扶起來,詢問道:“朕欲請先生來身邊,做主薄官位,打理諸多政務,先生可願否?”

陳紀詫異道:“陛下,我兒尚且年幼,那有資格被陛下委任軍師呼?”

說歸說,實際上還是陳紀看來袁術帝業畢不能長久,不想要自己兒子在袁術手下做事,與其如此,還不如去投奔許昌曹操更有前途……

可想而知,袁術當然能看出陳紀在想什麼,當下訓斥道:“才能豈以年齡而論?長文,朕誠心請汝效力,望汝不要拒絕!”

聞言,陳紀臉色甚是尷尬,而陳羣猶豫良久後,跪倒在地上:“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然陛下誠心邀我做事,那在下願效死力也。”

袁術激動將陳羣攙扶起來,感慨道;“朕得長文,如漢高祖得蕭何,朕之幸甚,天下幸甚也!”

第二百三十二章殘暴高定,拿民充數第六十九章子義戰呂布,周泰蔣欽到第七十七章奉先答應嫁女,夏侯又被升官第七十三章健將投曹,衆叛親離第三百零五章張遼揚威,敗回都城第十章宋謙大意被斬,虞翻恐懼投降第二百二十一章孟達獻計策,吳懿被迫降第二百六十九章王宮飲宴,大宛來使第一百四十二章名士自殺,拿下冀州第十七章伯言獻策攻城計,夜晚間諜開大門第三百三十九章鮮卑攻薊城,玄德遭攔截第三百一十八章王子被擒,要挾喝血第一百八十一章景升來援,老臉通紅第一百五十二章大敗烏桓,拿下代郡第一百二十六章追擊反被包圍,袁術單挑關羽第二百二十三章故技重施,卻被識破第一百九十二章勸說投降,反被下牢第五十二章刺殺失敗,初見尚香第二十章袁術預判超周瑜,斬殺大將黃公覆第三百一十六章亡者基因,大宛花氏第三百一十一章民心歸韋,狼王大怒第四章西征山賊,收降呂蒙第六十四章徐州呂布惆悵,陳宮獻計聯合第二百八十八章中原一統,返回壽春第一百零五章袁譚捲土重來,文遠率軍迎戰第二百六十四章誤入荒野,烏孫進犯第六十二章回城封功臣,舊部怨氣重第一百九十七章陳應反叛,樊氏自盡第二十七章袁吳水軍大交鋒,甚是奇襲進主船第五十六章孟德執意攻壽春,都城諸君志不同第二百零八章虎牢淪陷,再次遷都第一百三十章帝王欲尋臥龍,荊州劉表猶豫第一百九十七章陳應反叛,樊氏自盡第九十六章袁譚來援,迷戀財物第一百四十八章廣武城被破,於夫羅之死第一百七十一章張遼來援,擊退鮮卑第二百七十一章起兵進成都,法正被挾持第三十一章小將丁奉迎戰,被俘華歆投降第一百七十九章玄德攜民跑路,仲氏騎兵追擊第二百一十三章琪瑛出戰,子龍心動第一百八十四章李嚴堅守城,文和出妙計第六十五章公臺欲殺間諜,奉先坐地起價第一百五十五章許攸之死,薊城大亂第三百三十四章恢復意識,突襲腹部第二百零一章水軍大敗,小人蔡瑁第一百一十四章袁譚逃回鄴城,本初毫無主見第二百六十一章犯我漢境,雖遠必誅第九章生擒陳武關地牢,當先進攻居巢城第二百六十七章文武兄弟,考慮議和第一百三十二章臥龍拒出山,袁紹被氣死第十九章吳軍攻城敗,繞營襲戰船第四十章孫策敗軍歸,周瑜薦人才第一百七十九章玄德攜民跑路,仲氏騎兵追擊第一百二十一章高覽殺淳于瓊,蔣奇復仇被斬第二百四十五章許褚之死,唯有求和第五十五章陳武終是降,曹操大吃驚第二百二十九章拿下江州,蠻族入侵第八十七章大開慶功宴,來信嫁女兒第一百五十一章高幹之死,攻打幽州第二百六十二章曹軍撤兵,氐人滅族第一百二十章兄弟相見,袁紹被懟第一百六十九章借人之手,鮮卑南下第七十九章奉先殺陳登,袁術砍李典第二十七章袁吳水軍大交鋒,甚是奇襲進主船第三百四十一章撤回草原,二部作亂第二百五十二章不滿故主,龐德叛逃第三百二十八章團滅騎兵,死而復生第二百章拿下武陵,賀齊出軍第二百零五章大敗曹軍,于禁歸降第二百五十四章雅丹出計,求助外部第一百零二章文遠歸降,進攻下邳第一百一十八章軍心潰散,昏庸本初第一百七十五章兗州練兵地,許昌城酒館第二百四十三章賈詡出擊,突襲糧草第一百八十四章李嚴堅守城,文和出妙計第三百零三章不滿大帝,入宮造反第一百四十四章匈奴入侵,黑山來襲第八十四章三英再戰呂布,袁術前來幫忙第二百五十六章逃亡酒泉,氐人叛亂第一百五十八章進攻遼西,單于樓班第二百一十一章漢中來使,討伐張魯第四十九章吳國太怒斥孫權,爲保全出嫁女兒第一百八十六章襄陽鉅變,虛僞楊儀第二十九章城中原來有間諜,顧雍請喝皮肉粥第一百七十五章兗州練兵地,許昌城酒館第二百八十九章劉備下野,暴打袁耀第一百七十七章重整大軍,劉表作死第六十三章呂蒙斬樂就,張勳進皇宮第八十二章許褚戰呂布,子義救文遠第八十一章曹操無畏迎戰,奉先大罵奸相第二百零八章虎牢淪陷,再次遷都第五十七章張勳不服被暴揍,先鋒夏侯到陳城第一百二十三章孟德進攻陳城,子義及時救場第三百零五章張遼揚威,敗回都城第一百五十六章被迫留守漁陽,焦觸張南投降第四十一章牽制大將襲真龍,未想天子是神射第二百八十九章劉備下野,暴打袁耀第五十七章張勳不服被暴揍,先鋒夏侯到陳城第五十五章陳武終是降,曹操大吃驚
第二百三十二章殘暴高定,拿民充數第六十九章子義戰呂布,周泰蔣欽到第七十七章奉先答應嫁女,夏侯又被升官第七十三章健將投曹,衆叛親離第三百零五章張遼揚威,敗回都城第十章宋謙大意被斬,虞翻恐懼投降第二百二十一章孟達獻計策,吳懿被迫降第二百六十九章王宮飲宴,大宛來使第一百四十二章名士自殺,拿下冀州第十七章伯言獻策攻城計,夜晚間諜開大門第三百三十九章鮮卑攻薊城,玄德遭攔截第三百一十八章王子被擒,要挾喝血第一百八十一章景升來援,老臉通紅第一百五十二章大敗烏桓,拿下代郡第一百二十六章追擊反被包圍,袁術單挑關羽第二百二十三章故技重施,卻被識破第一百九十二章勸說投降,反被下牢第五十二章刺殺失敗,初見尚香第二十章袁術預判超周瑜,斬殺大將黃公覆第三百一十六章亡者基因,大宛花氏第三百一十一章民心歸韋,狼王大怒第四章西征山賊,收降呂蒙第六十四章徐州呂布惆悵,陳宮獻計聯合第二百八十八章中原一統,返回壽春第一百零五章袁譚捲土重來,文遠率軍迎戰第二百六十四章誤入荒野,烏孫進犯第六十二章回城封功臣,舊部怨氣重第一百九十七章陳應反叛,樊氏自盡第二十七章袁吳水軍大交鋒,甚是奇襲進主船第五十六章孟德執意攻壽春,都城諸君志不同第二百零八章虎牢淪陷,再次遷都第一百三十章帝王欲尋臥龍,荊州劉表猶豫第一百九十七章陳應反叛,樊氏自盡第九十六章袁譚來援,迷戀財物第一百四十八章廣武城被破,於夫羅之死第一百七十一章張遼來援,擊退鮮卑第二百七十一章起兵進成都,法正被挾持第三十一章小將丁奉迎戰,被俘華歆投降第一百七十九章玄德攜民跑路,仲氏騎兵追擊第二百一十三章琪瑛出戰,子龍心動第一百八十四章李嚴堅守城,文和出妙計第六十五章公臺欲殺間諜,奉先坐地起價第一百五十五章許攸之死,薊城大亂第三百三十四章恢復意識,突襲腹部第二百零一章水軍大敗,小人蔡瑁第一百一十四章袁譚逃回鄴城,本初毫無主見第二百六十一章犯我漢境,雖遠必誅第九章生擒陳武關地牢,當先進攻居巢城第二百六十七章文武兄弟,考慮議和第一百三十二章臥龍拒出山,袁紹被氣死第十九章吳軍攻城敗,繞營襲戰船第四十章孫策敗軍歸,周瑜薦人才第一百七十九章玄德攜民跑路,仲氏騎兵追擊第一百二十一章高覽殺淳于瓊,蔣奇復仇被斬第二百四十五章許褚之死,唯有求和第五十五章陳武終是降,曹操大吃驚第二百二十九章拿下江州,蠻族入侵第八十七章大開慶功宴,來信嫁女兒第一百五十一章高幹之死,攻打幽州第二百六十二章曹軍撤兵,氐人滅族第一百二十章兄弟相見,袁紹被懟第一百六十九章借人之手,鮮卑南下第七十九章奉先殺陳登,袁術砍李典第二十七章袁吳水軍大交鋒,甚是奇襲進主船第三百四十一章撤回草原,二部作亂第二百五十二章不滿故主,龐德叛逃第三百二十八章團滅騎兵,死而復生第二百章拿下武陵,賀齊出軍第二百零五章大敗曹軍,于禁歸降第二百五十四章雅丹出計,求助外部第一百零二章文遠歸降,進攻下邳第一百一十八章軍心潰散,昏庸本初第一百七十五章兗州練兵地,許昌城酒館第二百四十三章賈詡出擊,突襲糧草第一百八十四章李嚴堅守城,文和出妙計第三百零三章不滿大帝,入宮造反第一百四十四章匈奴入侵,黑山來襲第八十四章三英再戰呂布,袁術前來幫忙第二百五十六章逃亡酒泉,氐人叛亂第一百五十八章進攻遼西,單于樓班第二百一十一章漢中來使,討伐張魯第四十九章吳國太怒斥孫權,爲保全出嫁女兒第一百八十六章襄陽鉅變,虛僞楊儀第二十九章城中原來有間諜,顧雍請喝皮肉粥第一百七十五章兗州練兵地,許昌城酒館第二百八十九章劉備下野,暴打袁耀第一百七十七章重整大軍,劉表作死第六十三章呂蒙斬樂就,張勳進皇宮第八十二章許褚戰呂布,子義救文遠第八十一章曹操無畏迎戰,奉先大罵奸相第二百零八章虎牢淪陷,再次遷都第五十七章張勳不服被暴揍,先鋒夏侯到陳城第一百二十三章孟德進攻陳城,子義及時救場第三百零五章張遼揚威,敗回都城第一百五十六章被迫留守漁陽,焦觸張南投降第四十一章牽制大將襲真龍,未想天子是神射第二百八十九章劉備下野,暴打袁耀第五十七章張勳不服被暴揍,先鋒夏侯到陳城第五十五章陳武終是降,曹操大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