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官印不能給啊!”
聽劉岱吩咐,王彧面色一變,低呼道。
劉岱本已在壓抑憤怒,此刻聽聞,當即怒斥:“放肆!連你也要反我不成?到底你是主公,亦或者我是主公!?”
王彧駭然失色,忐忑道:“自然您是主公。”
說完,他再不敢多說,從包囊中拿出東郡太守官印,珍而重之的遞給劉岱。
劉岱一把接過,再無之前鄭重。
“這是你要的東郡太守官印,拿去。”
劉岱手一揮,包裹着官印的錦盒當即飛出,看其模樣若是落在地面,錦盒必定碎開,即便其中的官印,恐怕也會被磕破!
與珍貴的皇帝玉璽不同,太守官印多是石制,其自身並未有太大價值,只是這官印背後的一郡太守之位,蘊含着權威。
按照漢朝不成文的規矩,若是石制太守官印出現了破損便會被召回,重新雕刻新的官印。
劉岱將東郡太守官印丟出,便是抱着此等心思。
“官印我給你了,可你接不住,可就怪不得我了。”劉岱冷笑。
曹休一眼看穿他的意圖,嗤笑:“刺史大人,您可是謀大事之人,怎麼還在這裡耍些小心思呢?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啊。”
說話間,他一步踏出,身輕如燕騰起,輕鬆接住了落下的錦盒。
計劃落空,劉岱不滿冷哼,喝令:“毛江,分出五千降兵。”
話罷,他掃了一眼毛江。
毛江會意,應諾一聲已將跟隨他的一萬降兵中年齡較大、實力較弱的降兵分了出去,他們對於毛江與劉岱而言,如同棄子。
在這五千降兵中,還包括了司徒陽在內受傷的一千餘人。
“現在,你可以讓路了?”劉岱沉聲道。
他不願再多做糾纏,否則一旦諸侯揮兵追來,必是一場惡戰!
曹休滿意一笑,與典韋讓到一側,笑道:“刺史大人,請吧。我保證,城牆之上的人絕不會再出手。”
劉岱冷哼一聲,帶領大軍衝向東城門。
曹休站在一側,單單大軍衝鋒而過的風速,已吹得他的衣裳獵獵作響。
不過片刻,劉岱已帶領將近兩萬兵馬離開。
在大軍離開後,典韋疑惑問:“老大,您什麼時候在城牆上佈置了兵馬的?俺怎麼都不知道啊?這次不是隻有您和我還有張遼出來?”
“誰告訴你,我上面佈置了兵馬?在上面唯有張遼一人。”曹休搖頭一笑。
他昂起頭,在月光照耀下,城牆之上似有人影涌動,配合上剛纔破空一箭,確實會讓人誤以爲城牆上早已佈置了兵馬。
事實上,那不過是曹休的障眼法罷了!
那些人影,皆是他們三人之前擊殺的守兵屍體,至於其餘則是堆疊起來的乾草罷了。
諸多幹草堆疊,從下往上仰視,便如同無數人影。
一出空城計,配合之前種種言語壓迫,適才早就瞭如今局面,讓曹休不費一兵一卒,便成爲了這一夜最大的贏家!
大軍離去僅僅一會,便有一人從城牆上走下,正是提前受命在城牆等候的張遼。
他由始至終只有一個任務,便是在曹休揚手之際,射出一箭!
“主公之謀略,文遠佩服!”
從城牆下來,張遼禁不住感嘆。
他非典韋這般莽漢,身爲一名真正的將領,他更加明白今夜之事有多難。
當初他聽曹休提及之事,只覺得宛如天方夜譚。
不曾想,曹休居然真憑藉一己之力,完成了他的計劃!
“閒談以後再說不遲,現在當務之急,是帶領這五千兵馬先行離開。東城門如此大動靜,想來諸侯們很快便要過來了。”曹休吩咐道。
張遼點頭應諾,旋即一行三人便來到了五千降兵之前。
他們先是隨着毛江歸降劉岱,之後又如棄子般被拋棄,此時看去似早已對一切失去了信心,雙眼無神,宛如行屍走肉。
曹休僅僅掃了他們一眼,朗聲道:“我不管你們如何想,但既然劉岱將你們讓給了我,今後你們便是我麾下將士,需聽從我的吩咐。”
“現在全軍聽令,隨我出城,違令者——殺無赦!”
曹休喝令,聲音中帶着凜然殺機。
五千降兵雖如棄子,可他們終究是經過戰場的兵士,即便已心如死灰,可仍舊令行禁止,緊隨在曹休等三人之後,從東城門離開。
看到這一幕,曹休滿意點頭。
他不介意這五千人是否老弱殘兵,他在乎的是他們是否遵從軍令。
他上一世曾是特種兵,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加深有體會,在兩軍交鋒之中,一個人就算再強,他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
軍隊真正重要的並非個人實力強弱,而是服從命令!
單就這一點,這五千名被拋棄的降兵,尚且算是合格。
一路疾行,典韋保持一貫風格一概不問,張遼則已猜到十之八九。
早在曹休此次行動沒有動用虎豹騎之時,他心中已隱隱有所猜測,此刻見曹休帶着五千兵馬從東城門離開,而非回往曹操營地,他心中已有定論。
“主公被曹公削了兵權,此次暗中行動,怕是要建立私兵了。”
張遼心中暗道。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時隔半月,他身在曹營,自然聽聞了曹休被釋兵權一事,甚至他還爲此感到不忿。
主公爲曹操立下汗毛功勞,最終卻換來如此下場,實在讓人心寒!
枉費他之前還曾覺得曹操也是一位明主,如今想來卻是看走了眼!
大軍行進約莫半個時辰,終於到達了此番目的地,一處位於洛陽與滎陽之間的山村。
山村地處偏僻,且因戰亂早已荒廢,若非曹休偶然從陳德口中得知這山村,恐怕讓他自個帶兵尋找,尋上數遍也難以找到。
“全軍歇息。”
曹休停下,五千兵馬令行禁止,立於這荒廢山村之中。
他目光掃過一衆將士,質問:“我對你們並不熟悉,我想知道,若推選一位領袖,你們選誰?”
這話一出,衆人目光不由自主都看向了隊伍的最後方。
軍隊最後方,是曾經與劉岱軍隊產生過沖突的一千兵士,他們皆受了輕重不等的傷勢,故而行軍落在最後。
www●тт kān●¢Ο
他們目光所向,正是這一千兵士之中,傷勢最重之人——司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