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自食其果

“把這條腰帶帶回徐州去給主公?還是董國舅讓爲師這麼做的?”

滿頭霧水的接過了少年阿異雙手捧上的腰帶,楊長史再低頭細看時,發現這條腰帶做工相當不俗,背面是紫錦爲襯,縫綴端整,正面是綢緞做底,用白玉玲瓏碾成小龍穿花,精美異常。不過就算再怎麼精美,這樣的腰帶也不是十分的希奇罕見,所以楊長史難免更是疑惑,問道:“董國舅這什麼意思?千里迢迢的,還左轉一道手,右轉一道手,就爲了把這條腰帶送給爲師的主公陶使君?”

說完這段話,楊長史又在肚子裡補充了一句,“要送的話,應該多送一些金銀珠寶,本大人也好乘機從中貪污剋扣啊。”

“當然有原因。”少年阿異恭敬回答,又指着腰帶背面的某一處,小聲說道:“恩師請看,這董國舅在燈下觀帶時,燈花落下,不小心燒破的小洞。”

楊長史仔細再看時,發現阿異手指的地方確實有一個火星燒出的小洞,洞中微露素絹,絹上還有暗紅血跡,楊長史不由更是納悶,問道:“裡面是什麼東西?”

“當然是天子密詔!”阿異低聲答道:“曹賊弄權,欺君罔上,接連黨伍,擅作威福,獨攬權柄,敗壞朝綱,天子痛恨操賊入骨,故而血書此詔藏於帶中,又將此帶賜予國舅董承,令董國舅糾合忠義兩千之士,剷除曹賊奸黨!”

“血。血詔?!”楊長史的臉色有些變了。

“正是。”阿異點頭,又低聲介紹道:“帶中除了血詔。還有一道聯名義狀,義狀上不僅有董國舅的簽字,還有四位朝廷大臣與西涼太守馬騰的書名畫字,立誓剪除奸黨,共扶社稷,董國舅與馬騰他們將軍又一致認爲,這道義狀上應該還必須有陶使君的簽押,大事方能成功!”

“好東西啊。如果拿去賣給曹賊,肯定能賣不少金銀珠寶吧?!”

楊長史先是有些驚喜,但轉念一想後,楊長史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先不說自己之前已經多次把曹老大得罪到死,就算曹老大不計前嫌給予重賞,自己的名聲也要從臭遍徐州、淮南變成臭遍天下了,所以楊長史只能是假惺惺的問道:“阿異。你沒在這道義狀上簽字?”

“學生沒有官職在身,沒有資格在義狀上簽字。”阿異低頭回答,聲音裡也有些心虛,然後阿異又趕緊轉移話題說道:“恩師,想必你也明白,這道血詔的意義有多大?普天之下。無論是誰拿着這道血詔興兵討賊,出兵都是名正言順,師出有名,甚至可以號召天下諸侯一同出兵,廣結盟黨。以陶使君之聰明睿智,定可從中獲得無數政治利益。恩師將此詔帶回徐州獻與陶使君,陶使君必然歡喜不甚,也必然重賞恩師。”

“那我如果把這道血詔獻給本初公呢?本初公會不會給我更多的賞賜?”

可憐的董國舅一黨顯然是所託非人了,咱們的楊長史一邊接過衣帶詔藏進懷裡,一邊心裡打得卻是這樣的主意,而可憐的阿異當然不可能知道恩師肚子裡打什麼主意,只是飛快說道:“恩師,還有一件事,滿寵匹夫這一次來冀州名爲求和,實際上卻是來與袁譚暗結盟約,準備扶持袁譚受封嫡子,盡一切力量幫助袁譚重掌兵權,繼而激化袁譚與袁尚兄弟之間的尖銳矛盾,使袁紹內部分裂,讓曹賊坐收漁利。”

“哦,那他們打算怎麼行事?”楊長史問道。

“袁譚做了兩手準備。”阿異低聲介紹道:“一是儘快治好傷,向袁紹請求到大將麴義帳下戴罪立功,乘機聯絡長期在外與袁尚幾乎聯繫的麴義、蔣奇等冀州大將,籠絡使之爲袁譚黨援。二是慫恿袁紹親征易京,藉以討得袁紹歡心,乘機要求從父出征將功贖罪,藉機重掌兵權。”

“慫恿袁紹親征易京?袁譚也打算這麼做?誰給袁譚出了的這個主意?”楊長史驚訝的問道。

“是學生想的這個主意。”阿異既有些羞澀,也有些得意,解釋道:“袁紹與公孫瓚多年爲敵,彼此之間深恨入骨,袁紹四路大軍合圍易京城,攻滅公孫瓚已是隻在旦夕,學生料想那袁紹必然垂涎如此蓋世奇功,又受命擔任滿寵副手爲曹賊通好袁譚,爲獲取曹賊信任計,也爲了間離袁譚、袁尚兄弟使陶使君坐收漁利,便在袁譚面前獻了此計,袁譚、滿寵、郭圖和辛評這些匹夫還給學生鼓掌叫好。”

“他們還鼓掌叫好?”楊長史更是傻眼。

阿異點頭,又頗有不好意思的說道:“郭圖匹夫還誇獎學生這一計可以一箭三雕,郭圖和辛評這些匹夫都斷定,以袁尚之貪婪愚蠢,必然也無比垂涎攻破易京的不世奇功,定會想方設法爭奪帶兵之權,現在袁譚既然爭不過袁尚,倒不如把這份大功送給袁紹,既可以討得袁紹歡心獲得機會重掌兵權,也可以讓袁尚在袁紹面前留下自私不孝的印象。”

“是誰教你這些揣摩上意的歪門邪道的?”楊長史大怒問道。

“恩師,怎麼了?”見老師突然發火,阿異難免有些驚訝,疑惑問道:“恩師,揣摩上意這個法子,是恩師你教給學生的啊?當初在胡恩師茅廬的時候,恩師你曾經告訴過學生,在官場上想要出人頭地,最好的法子就是要會揣摩上意,須明白主上的脾氣心情,知道主上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想幹什麼事,辦起事才能事半功倍,說起話來又能討主上歡心…………。”

“自作自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楊長史哀嚎了起來,“阿異。你這次可壞了爲師的大事了,爲師也在袁尚面前出了這個主意。讓袁尚也出面勸說本初公親征易京!”

“恩師也和學生想到一處了?”阿異也有些傻眼,不過轉念一想之後,阿異又馬上說道:“恩師,沒關係的,恩師你還說過,註定能討主上喜歡的話,就一定要搶着先說,先說和後說的區別很大。袁譚匹夫的傷勢還沒有痊癒,爲了爭取隨父出征重掌兵權的機會,他短時間內不敢慫恿袁紹親征易京,恩師回去後可以勸袁尚提前出面說這樣的話,頭彩就還是袁尚的。”

“可爲師的目的不是這個啊。”楊長史叫起苦來,又見時間不早,便趕緊把自己要替陶副主任和袁尚除掉田豐、沮授的事迅速說了一遍。然後又大概介紹了一下自己親手製訂的計劃——先讓審配或者逢紀的其中一人出面與田豐聯絡,說是耳聞大袁三公有親征易京之意,然後以冀州南線空虛、青州初定人心未附和不可勞師動衆等等藉口,唆使田豐反對大袁三公親征,袁尚公子則在大袁三公面前慫恿親征,挑起大袁三公的興頭再利用田豐堅決反對的機會。挑起大袁三公的怒火幹掉田豐——這也是後來的大唐名相李林甫的絕招。

“糟了!”還沒聽恩師介紹完接下來怎麼對付沮授,好學生阿異便也叫起苦來,“恩師恕罪,學生給袁譚出媚上主意的時候,還建議過袁譚多聯繫一些冀州重臣助拳。提前以儘快結束易京戰事的藉口說服部分冀州重臣,讓他們也支持袁紹親征易京。孤立向來和袁譚對着幹的袁尚。結果袁譚第一個就想到了田豐和沮授,當天夜裡就派了郭圖和辛評去拜訪田豐和沮授。”

“那郭圖和辛評得手了沒有?”楊長史趕緊問道。

好學生阿異更是苦笑了,半晌才老實答道:“得手了,袁譚在學生和滿寵面前得意吹噓,說是田豐也很贊同袁紹親征易京,儘快結束易京戰事減輕百姓負擔,所以一口答應了郭圖提出的請求,沮授也是認爲幽州戰事遷延日久恐生不利,也贊同支持袁紹親征易京,鼓舞士氣一舉拿下易京。”

說到這,阿異又偷看了一眼楊長史的難看臉色,低聲補充道:“而且袁譚匹夫還親口告訴滿寵和學生,田豐和沮授都準備支持他隨父出征,因爲田豐和沮授都認爲袁譚在陶使君面前輸得太冤枉,琅琊慘敗非戰之罪,所以他們很希望袁紹能再給袁譚匹夫一個機會,將功贖罪證明自己。”

楊長史臉色頓時更難看了,說什麼都沒有想到事情會演變到這一步,還是因爲自己的得意門生用自己教的揣摩上意法子,毀了自己屢試不爽的笑裡藏刀計劃。而阿異也是既內疚又焦急,低聲說道:“恩師,申時快過半了,學生如果再不回去,只怕滿寵匹夫那邊就要起疑心了。”

楊長史無奈,只得又抱了抱自己的得意門生,低聲說道:“阿異,既然你堅持要在曹賊身邊臥底,親手爲你的家人報仇,爲師不攔你,但你千萬一定要小心行事。你回去吧,如果有什麼需要爲師幫忙的地方,可以來這裡和爲師聯繫。”

“謝恩師。”阿異趕緊雙膝跪下,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然後又低聲說道:“恩師,其實以學生之見,恩師這一次不能順利除掉田豐和沮授,也未必是什麼壞事,田豐、沮授二人遵循古法,堅決反對袁紹廢長立幼,行事必然要多少偏向袁譚一些,現在的袁譚又被陶使君削弱得太過厲害,讓他們支持一下袁譚,也可以挑起更多的袁譚和袁尚兄弟爭鬥,冀州內部鬥得越激烈,對恩師的主公陶使君也更有利。”

楊長史點了點頭,心裡卻沮喪的說道:“可是這麼一來,爲師可就別想讓本初公或者三公子把爲師留在冀州享福了。”

………

PS:六月了,求一下六月月票,順便說一下今天的更新情況,連續堅持了近兩個月沒有斷更後,又要照顧孩子又要服侍黃臉婆的純潔狼實在是堅持不住了,今天的狀態更是低迷得可怕,絞盡腦汁都想不出具體細節怎麼寫,所以今天只有三千來字,還請朋友們多多原諒和理解,讓純潔狼多少喘一口氣。

順便回答一下書評區一些朋友的問題,這本書不是楊長史傳,也不是雙主角,冀州這段情節完結後,楊長史也就沒有單獨領銜的大情節了,而且冀州這段情節也不會太長,兩三章內就可以結束。

第110章 陶應中計(下)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414章 烈火焚城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266章 畫蛇添足第31章 約定(上)第252章 陶賊條件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2章 燙手山芋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118章 仁義道德的力量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318章 加強版孝順女婿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12章 父子第158章 黴運不斷第375章 典型誘軍第47章 孫策死了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14章 名君子(下)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74章 堅決打第325章 自尋死路第304章 兩敗俱傷第94章 袁氏忠臣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59章 邀請第62章 皇叔反撲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256章 陶賊大禮第344章 輸的只是我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14章 名君子(下)第244章 禍害冀州(下)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4章 送信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285章 垂死掙扎第271章 郭女王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46章 誘敵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32章 不被看好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274章 曹老大三笑(上)第171章 坑幾次纔夠第171章 坑幾次纔夠第413章 你瘋了第241章 自食其果第271章 郭女王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365章 拿人拿贓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224章 雙簧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102章 種子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424章 荊州忠臣第291章 是儀第362章 皇叔回荊州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439章 龜雖壽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3章 同室共處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317章 捨本逐末第422章 該荊州了第204章 強烈對比第246章 煽風點火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297章 倉亭之戰第313章 奇峰突起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24章 陶應吃癟第369章 諸葛遺計
第110章 陶應中計(下)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414章 烈火焚城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266章 畫蛇添足第31章 約定(上)第252章 陶賊條件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2章 燙手山芋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118章 仁義道德的力量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318章 加強版孝順女婿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12章 父子第158章 黴運不斷第375章 典型誘軍第47章 孫策死了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14章 名君子(下)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74章 堅決打第325章 自尋死路第304章 兩敗俱傷第94章 袁氏忠臣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59章 邀請第62章 皇叔反撲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256章 陶賊大禮第344章 輸的只是我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14章 名君子(下)第244章 禍害冀州(下)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4章 送信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285章 垂死掙扎第271章 郭女王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46章 誘敵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32章 不被看好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274章 曹老大三笑(上)第171章 坑幾次纔夠第171章 坑幾次纔夠第413章 你瘋了第241章 自食其果第271章 郭女王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365章 拿人拿贓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224章 雙簧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102章 種子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424章 荊州忠臣第291章 是儀第362章 皇叔回荊州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439章 龜雖壽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3章 同室共處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317章 捨本逐末第422章 該荊州了第204章 強烈對比第246章 煽風點火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297章 倉亭之戰第313章 奇峰突起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24章 陶應吃癟第369章 諸葛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