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平定西河

陳旭調集精兵強將,進兵西河郡。

西河郡下轄九個縣城,治所離石。整個郡國處於幷州正中央,橫跨幷州南北,幾乎將整個幷州從中間剖開。

西河郡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全都處於長城以南。

由於黃河正好從北向南,貫穿整個西河郡,所以長城以南的西河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整個幷州最大的產糧郡。

南匈奴王庭美稷,位於西河郡長城以北的位置。朝廷在美稷以西的開闊土地之中,設立了使匈奴中郎將。

這裡草原廣闊,土地肥沃,是個天然的馬場。

西河郡重要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以及其境內強大的南匈奴部落,都使得陳旭必須傾盡全力,拿下這個郡國。

若是在平定西河郡的過程中,陳旭軍能夠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必定能夠震懾住其餘郡國的官吏。

那個時候,陳旭的檄文一至,諸郡必定聞風而降。

所以,這一次陳旭親自帶兵,不僅要拿下西河郡,還要拿得漂亮。

一萬七千騎兵,加上三萬精銳步卒,在官道上揚起漫天灰塵。

離石城,太守府內,郡中長史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對着西河太守大聲喊道:“主公,主公,陳旭大軍已經向離石趕來”

西河郡太守聞言,驚慌的把手中毛筆都掉落在了地上。

長史臉上的驚慌,如何也掩飾不住:“主公,陳幷州率五萬大軍,號稱十萬,已經進入西河郡境內,沿途縣城紛紛聞風而降,。”

“依照陳幷州大軍的行軍速度,半日之後,就會兵臨城下。還請主公早作打算”

西河郡太守聞言,臉色更是嚇得煞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郡丞攜郡中官吏齊至郡守府,來到西河郡太守面前,大聲說道:“陳幷州帶領精兵強將,即將兵臨城下。”

“郡國之中兵微將寡,爲了郡中百姓生計,還請使君出城請降”

其餘的官吏,也都紛紛出言附和:“還請使君出城請降”

被衆人逼宮,西河郡太守反而定下神來。

他身爲西河郡太守這麼多年,雖然沒有大的功績,但是郡內百姓,也勉強能夠生存下去。

這些,都與西河郡太守的自身的能力,也脫不開關係。

對於郡中官吏心中的想法,他何嘗不知

太原郡、雁門郡、以及上黨郡中發生的事情,早已傳了過來。除了郡國太守以外,其餘官吏都是各領原職。

若是西河太守決定抵抗陳旭軍,待城破之日,難保陳旭不會遷怒其他人。

他們主動獻城投降的話,不但可以免除兵禍,還可以繼續爲官,何樂而不爲

想到這裡,西河太守在心中暗自嘆息。

“主公不可”

長史忽然跪在西河太守身旁,嘶聲裂肺的大聲喊道。

他轉頭指着郡丞等人,憤然說道:“爾等皆爲私心,欲陷主公安危於不顧耶”

“西河郡何人都能夠降陳,唯有主公不能投降”

“縱觀太原、雁門、上黨三郡,郡中普通官吏,盡皆官復原職,唯有太守丟官罷職。”

“西河郡若是降陳,主公必定難以保全現今地位啊”

長史以額叩地,大聲喊道。

他出身微寒,被西河太守提拔成爲長史,在他眼中,西河太守就是他的伯樂。

所以他不希望看到,西河太守投降陳旭,而後丟官罷職。

西河太守聽到長史的話,心中一暖。

到了現在,也只有這個,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長史,能夠爲自己着想了。

然而,西河官吏盡皆想要投降。再加上陳旭兵鋒強盛,西河郡若是膽敢抵抗,他可能連性命都難以保全。

西河太守尚未說話,功曹史就厲聲說道:“陳幷州乃朝廷冊封的幷州牧,執掌西河郡本來就是情理之事。”

“汝欲抵抗天兵,是想要拿西河郡百姓,爲使君陪葬麼”

郡丞亦是說道:“使君獻城投降,即使不能繼續擔任西河太守職位,亦能保全性命。”

“以陳幷州之寬厚,必定會善待使君。相反,若是執意抵抗,待城破之日,使君及其家小,必定難以活命。”

“依長史之見,我西河郡舉全郡之兵,又能否擋住陳幷州之兵鋒”

長史聞言,臉色變換了幾次,終究是嘆了一口氣,不再說話。

西河太守沉默半晌,進屋拿起自己的印綬,而後對衆人說道:“不知諸位,可否願意與我一同出城納降”

郡中官吏見狀,盡皆大喜過望。

這個時候,陳旭接受朝廷招安,被封爲幷州牧的好處,已經展露無遺。

若是陳旭仍舊以黃巾軍的身份,率兵攻打併州各個郡縣。哪怕這些官吏,明知無法抵抗,也不會投降。

但是現在,陳旭先佔據了大義的名分。

並且他還善待太原、雁門、上黨三個郡城的官吏,這才使得西河郡的官吏毫無戰心。

用兵之道,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

從一開始,田豐、程昱就制定了攻心的戰略。

可以說,到目前爲止,這條計策,已經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陳旭帶着大軍,走在西河郡境內,發現這裡的百姓,雖然生活的並不富裕,但是大多數百姓還能夠生存下來。

於是乎,陳旭居然對現任的西河郡太守,有了一絲好奇。

他找來幾個本地的百姓,向他們打聽西河太守的事蹟,才發現此人是個能吏。

說是能吏,倒也並不合適,只能說他非常體恤百姓。他本人的性格,卻是有些軟弱。

西河太守就職以來,大力發展農耕,開墾荒地。他頒佈了一系列的政策,才使得郡內的絕大多數百姓,都能夠活命。

可以說,西河太守在郡國百姓中的聲望,絕對是無與倫比的。

若是沒有郡中其他官吏的掣肘,陳旭毫不懷疑,西河太守,能將西河郡打造成爲一個天府之國。

田豐好似知道自家主公,起了愛才之心,就開口說道:“主公,西河太守既然如此有能力,待我軍攻下了西河郡,正好可以讓他繼續就任太守之職。”

陳旭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他點頭,是因爲真的想要繼續啓用此人;但是搖頭,卻是因爲他有着自己的擔心。

若是西河太守,堅決抵抗陳旭軍的話。那麼攻克西河郡以後,爲了殺雞儆猴,就絕對不能留下此人。

不然的話,日後陳旭帶兵攻打其他郡城,郡中官吏紛紛效仿,豈不是會讓陳旭軍,付出巨大的代價

“希望西河郡太守,不要做此不智舉動”

看着道路兩旁的莊稼,陳旭在心中暗暗想到。

陳旭正帶着大軍往前行駛,忽然看到一小隊騎兵,向他這個方向奔來。爲首者,正是趙雲帳下副將湯陳。

湯陳的臉色有些興奮,他大聲喊道:“主公,西河太守拿着印綬,率領郡中官吏,出城十里獻降”

陳旭與田豐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

離石,郡守府,陳旭坐於主位,與西河郡的官吏交談正歡。

果然不出這些官吏所料,他們主動獻降,陳旭果真讓他們繼續就任以往的官職。

郡中官吏的官職都確定下來,只有太守的官職尚未有定論。

西河太守在心中嘆息一聲,終究是鼓足勇氣上前說道:“州牧大人在上,某才德疏淺,早就心懷歸隱之心。”

“今日州牧大人既然來到西河郡,還請允我辭官歸鄉。”

話畢,西河太守向着陳旭長長一揖。

一旁的長史,雖然剛纔也得到陳旭官復原職的許諾,但是他仍舊上前,說道:“某亦才德疏淺,懇請辭官歸鄉”

陳旭起身,親自將兩人扶了起來,真誠的說道:“我初得諸郡,手下兵微將寡,正缺像兩位這等才德之士,又豈會放兩位歸鄉”

“我進入西河郡,一路行來,發現郡中百姓安居樂業,各處欣欣向榮。”

“如此情形,若非太守才能出衆,又豈會如此”

“我欲請太守繼續幫我執掌西河郡,不知太守是否願意”

郡中官吏聽聞陳旭的話,全都一愣。

他們沒有想到,西河太守這麼重要的職位,陳旭居然不安插自己的親信過來,反而讓西河太守繼續治理西河郡。

陳旭這樣行事,如何不使衆人驚訝。

西河太守乍一聞言,亦是不敢相信,他有些結結巴巴的說道:“州牧大人所言,可是戲耍在下”

陳旭指着在場的郡國官吏,哈哈大笑着說道:“諸君都在此地,難道我要連他們也一起戲耍嗎”

西河太守正值壯年,沒有理由會拒絕陳旭的任命。

至於西河郡的長史,看到西河太守都留了下來,他自然不會再想着辭官。

陳旭留下高順,以及他帳下的一千五百陷陣營士卒,暫時駐紮在西河郡,用以震懾宵小,並且爲西河太守撐腰。

他自己卻帶領着其餘的士卒,馬不停蹄殺向匈奴王庭美稷。

因爲他得到了一個消息,就在中平六年,也就是去年年底,南匈奴篡位的立須卜骨都侯病逝。

現在整個南匈奴王廷,幾方勢力爭奪新任單于之位,可以說是羣龍無首。

若是陳旭現在帶領大軍,以及於夫羅出現在美稷,那麼整個南匈奴,旬日之內就可平定。

第853章 陳駿第504章 判刑第43章 黃巾退兵第932章 隕將日第249章 匯合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77章 奇襲丘縣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262章 中計第789章 屠城第95章 皇甫嵩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11章 訛詐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364章 赦令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60章 欲殺文昭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62章 孤膽英雄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229章 交易第249章 匯合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580章 抉擇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719章 心憂第196章 靈帝崩第358章 臨陣第351章 衣帶詔?第94章 策馬北上第247章 反攻第216章 內亂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740章 戰畢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525章 名利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377章 驚變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261章 相爭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230章 郭嘉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281章 往事第625章 殤第267章 不可敵第89章 必敗論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637章 衝突第351章 衣帶詔?第733章 破寨第769章 詭異第7章 獵虎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491章 心憂第813章 婚事(上)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1004章 病危第633章 郭淮第379章 圖謀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309章 劉備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175章 推測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395章 困境第373章 王承第115章 抓走再說
第853章 陳駿第504章 判刑第43章 黃巾退兵第932章 隕將日第249章 匯合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77章 奇襲丘縣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262章 中計第789章 屠城第95章 皇甫嵩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11章 訛詐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364章 赦令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60章 欲殺文昭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62章 孤膽英雄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229章 交易第249章 匯合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580章 抉擇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719章 心憂第196章 靈帝崩第358章 臨陣第351章 衣帶詔?第94章 策馬北上第247章 反攻第216章 內亂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740章 戰畢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525章 名利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377章 驚變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261章 相爭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230章 郭嘉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281章 往事第625章 殤第267章 不可敵第89章 必敗論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637章 衝突第351章 衣帶詔?第733章 破寨第769章 詭異第7章 獵虎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491章 心憂第813章 婚事(上)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1004章 病危第633章 郭淮第379章 圖謀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309章 劉備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175章 推測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395章 困境第373章 王承第115章 抓走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