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郭嘉之謀

聽見曹操攻破徐州的消息,陳旭心中無比驚恐。是的,就是驚恐。

一直以來,作爲穿越人士的陳旭,他相比起這個時代的諸侯,所擁有的優勢,不僅是他在幾千年後,由於耳濡目染所學到雜七雜八的知識。

可以說,陳旭最大的優勢,就是對於天下大勢的掌控。以及對於歷史知識,對於歷史事件,有着前瞻性的預料。

正是因爲這個緣故,陳旭纔敢在陳家村的時候,一怒殺掉權勢滔天的十常侍之一張恭的親戚。爲他在這個亂世中,撈取到了第一份名聲,也就是日後安生立命的根本。

正是因爲這個緣故,陳旭纔敢在黃巾起義失敗以後,躲進山中積蓄實力,靜候天下大變。

也正是因爲這個緣故,陳旭才能預料到董卓命不久矣,早早開始圖謀司隸……

雖然陳旭也知道,隨着他對於這個時代干擾的越多,歷史終究會發生偏移。但是他沒有想到,這種偏移會來得如此突然。

可以說,假如歷史從此以後偏離他的掌控,陳旭最爲依仗的一個金手指,就這樣失去了用處。

縱然現在陳旭的勢力已經足夠強大,他的心中,仍舊惶恐不已。

這個時候,已經頗有心機的陳旭,仍舊掩飾不住臉上的驚慌。屋內衆人看到自家主公的表現,頓時感覺奇怪不已。

在他們心中,自家主公一直都是,那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之人。雖說曹操攻下了徐州,顯得有些不可思議,衆人也只是驚訝一下罷了。

畢竟,徐州與幷州相隔這麼遠,衆人完全不用因爲徐州換了主人,而感到有何不妥。

似乎看出了衆人心中的疑惑,陳旭才知道自己失態了。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心中的驚恐。

過了半晌,陳旭才沉聲問道:“文優快將徐州之戰詳細的戰況,講訴一遍。”

卻說曹操聽聞兗州有失以後,就盡起大軍回軍支援。

當天晚上,郭嘉就獨自一人,偷偷來到曹操的營帳之內,對他說道:“主公,我與志才籌備良久,一直想要引蛇出洞,將兗州境內心懷二心之人,一舉剿滅。”

“然而,我等卻沒有想到,張邈居然會引袁術入兗州。”

的確,若非陳宮從幷州返回兗州,面見張邈。雖然張邈也有可能在別人的勸說之下,舉兵叛亂。但是,張邈絕對不會引袁術進入兗州。

沒有了袁術相助,依照曹操、郭嘉的佈局,兗州雖然會遭受一些損失,卻也能夠迅速剿滅叛亂。

陳宮終非常人也,他知道僅憑張邈的勢力,縱然反叛,也不會給曹操帶來多大的麻煩。一心報復的陳宮,絕不願意看到曹操,迅速掃清兗州隱患。

正是因爲這樣,陳宮才決定引袁術入兗州。他想利用袁術,徹底攪亂兗州的局面。縱然曹操最終能夠奪回兗州,也必定會實力受損。

可以說,袁術的橫插一腳,徹底打亂了曹操的部署。

歷史上的這個時候,由於戲志才的死亡,並且郭嘉當時還沒有投奔曹操。因此,曹操纔會差點丟失了整個兗州,成爲喪家之犬。

當時曹操內外交困,袁紹趁機派人前來招攬曹操。曹操接到袁紹的書信以後,差點徹底投奔袁紹。

若非帳下謀士勸諫再三,可能歷史上就不會出現,一代奸雄曹孟德了吧。

這個時代,由於陳旭的蝴蝶效應,卻使得郭嘉早早投奔了曹操。

作爲頂級謀士的郭嘉,不僅能夠統籌全局,還能夠在自己失誤以後,能夠迅速找到補救的方法。

郭嘉見到曹操以後,急忙說道:“袁術的出現,打亂了我等所有的部署。若是我等此時前去救援兗州,恐怕大軍還沒回去,整個兗州都已經改換旗幟。”

曹操大驚失色,急忙說道:“奉孝救我!”

郭嘉臉色嚴肅的說道:“兵法雲:置之死地而後生。我有一策,若是謀劃得當,可以爲主公取得一個立身之地,不知主公敢不敢採納此計?”

曹操沒有絲毫猶豫,就說道:“還請奉孝教我!”

曹軍撤退,陶謙打聽到兗州,被袁術攻打的效消息以後,認爲曹軍心憂根基有失,撤兵必爲實情。

因此,徐州的防備自然鬆懈不已。

第三天晚上,月黑風高。丑時時分,整個郯縣之內燃起了熊熊烈火。一彪身着便裝之人,趁夜奪取了郯縣西門。

徐州軍還沒反應過來之時,曹操新組建不久的虎豹騎,就已經殺入了城中。

陶謙從睡夢中驚醒之後,即刻召集劉備等人,前來抵擋曹軍。劉備等人剛剛召集軍隊,夏侯惇就率領前鋒軍隊輕裝進入郯縣。

雙方廝殺半宿,天色微明之時,曹操親率大軍殺入城中。徐州軍不敵,只得棄城而逃。

曹操率軍追殺,陶謙一家被屠戮一空,青州刺史田楷戰死,北海相孔融被俘。只有劉備在關羽、張飛的保護下,這才帶着幾百人倉皇逃了出去。

陶謙既死,而後曹操聽從郭嘉的建議,開倉放糧、出榜安民。徐州百姓本來還以爲,曹操攻破城池以後,會將他們盡皆屠戮一空。完全沒有人想到,曹操居然會如此反常。

因此,雖然徐州的百姓,對於曹操仍舊畏懼不已,卻也沒有人反抗。

隨後的幾天,曹軍拿着陶謙的腦袋,剩餘的城池全都傳檄而定。

可以說,曹操因爲採納了,郭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計策。先是假裝退兵,而後派人混入郯縣之內,這才一舉奪得徐州。

奪取徐州的曹操,就要發兵攻打兗州境內的袁術軍,卻因爲郭嘉的一番話,而改變了主意。

“主公縱然趁此時機,奪回兗州,勢必也會與袁公路兩敗俱傷,得不償失。況且,兗州乃四戰之地,旁邊都有強大的諸侯,絕非王霸之地。”

“主公若是趁着青州無主之時,捨棄兗州,迅速攻佔青州。青州乃是齊國故地,土地肥沃,人口衆多;徐州東臨大海,亦是大漢屈指可數的大州。”

“屆時,主公坐擁兩州富饒之地,何愁大事不成?”

曹操聽了郭嘉的言語,心動不已,但是他心中也有着自己的考慮,就有些遲疑不定。

郭嘉好似看穿了曹操的心思,說道:“主公可是擔心昌邑城中的家眷,以及文若、公達等人?”

曹操點頭道:“縱然家眷有失,亦是無妨。然公達、文若皆是王佐之才,若是昌邑城破,他們不復爲我所用矣!”

郭嘉大笑兩聲,說道:“以文若、公達之智,昌邑城又豈會這麼容易被袁術攻破?主公若是心憂他們,可以作書一封,遣人送於昌邑城中,使其棄城前來徐州即可。”

曹操聞言,臉色一喜。

忽然他好似想起了什麼,一臉憂愁的說道:“本初覬覦青州之地久矣,若是我貿然取之,必會得罪本初。”

“那個時候,青州北方有公孫瓚,西方有袁本初,兗州、揚州還有袁公路對我虎視眈眈,我又如何能夠安心發展勢力?”

直到這時,曹操還沒有擺脫袁紹的陰影。畢竟,他雖然也是一方諸侯,名義上卻要受袁紹節制。

郭嘉卻是說道:“主公若是不棄兗州,日後必與袁本初爲敵。若是舍兗州而取青州,縱然袁本初心中不喜,仍舊會不遺餘力的拉攏主公。”

曹操面露奇色,問道:“奉孝何出此言?”

郭嘉侃侃而談:“主公只顧思考自己的境地,何不考慮一下,若是袁公路得了兗州,袁本初會有何等想法?”

曹操略一思索,旋即撫掌大笑。

袁紹、袁術雖然都是袁氏兄弟,兩人之間的齷蹉之事,卻是天下皆知。本來依照袁氏四世三公的威望,兩人若是能夠同心協力起兵,恐怕整個天下都無法阻擋兩人前進的腳步。

然而,袁紹雖是袁氏長子,卻是庶出。袁術的才能比不上袁紹,反而是嫡出。

因此,嫡出的袁術一直瞧不起袁紹,袁紹對於袁術的高傲,亦是非常看不慣。兩人之間,經常會相互攀比,相互敵視。

特別是袁紹討董失敗以後,想要擁立劉虞爲帝的時候,袁術因爲早有不臣之心,因此非常不願意,讓已經成年的劉虞成爲皇帝。

就在那時,兩人之間就已經有了裂痕。及至後來,袁術向袁紹索要戰馬被拒,兩人更是反目爲仇,相互攻伐。

若是袁術攻下了兗州,那麼他就擁有了揚州、冀州、兗州三州之地,可以算得上是整個大漢,首屈一指的諸侯。

心高氣傲,自以爲本身才能,要遠遠超過袁術的袁紹,又豈會眼睜睜的看着袁術作大?

那個時候,兩人之間,勢必會爆發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況且,袁紹與北方公孫瓚交惡。若是他再與袁術交戰,勢必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

因此,哪怕袁紹對於曹操攻下青州,心懷不滿,也會賣力拉攏曹操。

想通了這些,曹操一面寫信,譴人送於兗州首府昌邑,讓荀彧等人趁機撤到徐州;一面集結大軍,趁着田楷戰死、孔融被俘、劉備敗走的之時,攻打青州。

青州現在羣龍無首,曹軍所到之處,青州官吏頓時望風而降。

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713章 鄧芝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98章 黃巾不死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287章 厚葬之第379章 圖謀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74章 滿腚傷第766章 陰招第211章 歸心第885章 內亂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363章 斬李暹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316章 赴長安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317章 謀關中第320章 破公孫第264章 水淹第534章 憂慮第453章 張遼至第58章 遊街第389章 殺貴妃第8章 典韋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451章 馬玩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655章 鬧事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363章 斬李暹第61章 救人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911章 勸諸葛第353章 烏龍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210章 獻城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472章 劫營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102章 馬驚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456章 中伏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58章 遊街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437章 離間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156章 伏兵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302章 戲志才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923章 對策第240章 被圍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245章 大捷第378章 殺眭固第524章 簡雍第694章 連失兩城
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713章 鄧芝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98章 黃巾不死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287章 厚葬之第379章 圖謀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74章 滿腚傷第766章 陰招第211章 歸心第885章 內亂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363章 斬李暹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316章 赴長安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317章 謀關中第320章 破公孫第264章 水淹第534章 憂慮第453章 張遼至第58章 遊街第389章 殺貴妃第8章 典韋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451章 馬玩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655章 鬧事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363章 斬李暹第61章 救人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911章 勸諸葛第353章 烏龍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210章 獻城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472章 劫營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102章 馬驚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456章 中伏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58章 遊街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437章 離間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156章 伏兵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302章 戲志才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923章 對策第240章 被圍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245章 大捷第378章 殺眭固第524章 簡雍第694章 連失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