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求助

當陳旭說出這樣一番話之後,也就代表了太學在陳氏集團之中,將會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可以想象,日後的太學生只要完成學業,必將會被官府任命,成爲一方官吏。

也就是說,太學將會成爲平民們的龍門。鯉魚能否化龍,就要看他們能不能越過這道龍門了。

甚至於,這場對於太學的改革,幾乎相當於後世變相的科舉。誰能夠從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就代表了他的仕途將會非常明亮。

沒有人知道,文昭下定決心做出這樣大的改革,只是因爲看到原武縣城中的那個獵戶,帶領許多獵人冒着生命危險,進山獵虎。

他們的所作所爲,也不過是爲了能夠給自家孩子,攢到足夠的路費,好在以後有機會進入太學面試罷了。

當文昭得知獵戶首領的打算之後,心中頗爲觸動。哪怕作爲生活在底層的平民,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出人頭地。

況且在文昭眼中,境內每一個良善家的百姓,都有資格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人上人。

也許其中的過程會非常艱辛,也許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仍舊只是一介平民。然而,文昭卻想要通過這次改革,使得境內所有百姓,都看到成爲人上人的希望。

更何況,文昭心中還有着更深一層的考慮。太學之中不僅可以習文學武,還有許許多多的雜學學科。

相比起太學傳統經學,以及太學軍事分院,進入雜學分院的門檻無疑會低上許多。

若是太學的地位提升,雜學分院亦會水漲船高。百姓們只要有着一技之長,想要進入雜學分院,也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如此一來,就能夠慢慢帶動境內各行各業的發展,使關中變得更加欣欣向榮。

就這樣,文昭定下了改革的基調,由帳下文臣們細細研討,將各種條例具體化,顯得更加合理。

看着忙碌的衆人,文昭臉上微微露出了笑意,在心中暗暗想道:“太學的這種模式,也許並不能持續太久。然而這個地方,卻是關中日後培養人才的搖籃。”

“最起碼可以使我的治下,日後不會太過依賴世家的人才。”

對於如今的關中而言,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大力培養、任命寒門,尚且沒到時機。

故此文昭只能偷換概念,以太學爲基礎,以培養人才爲藉口,開始慢慢削弱世家的影響力。

也許有一天,當文昭統一天下,當太學培養了足夠的寒門士子以後。他就可以不再看世家大族的臉色,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而現在的太學,將會爲以後科舉的誕生奠定基礎。

正如文昭在關中普及新法一樣,也是潛移默化之間,讓百姓們能夠懂法、守法。

也許有一天,當最新的律法出來,當那些被新法觸及利益的人跳出來,破壞新法的時候。文昭也就可以通過,四處張貼榜文這種方式,迅速將新法普及下去。

只要百姓懂法,只要未來新法符合百姓們的利益,相信人們的眼睛是雪亮的。

“主公,關將軍求見。”

正在沉思的文昭,忽然聽到典滿的聲音響起,當即詫異的問道:“哪個關將軍”

典滿道:“關雲長將軍。”

陳旭心中一驚,急忙說道:“雲長回家才幾天,這就準備要回豫州了麼”

典滿卻是說道:“關將軍想要面見主公,似乎有所求,並不像準備返回豫州的樣子。”

“有所求”

文昭眼睛一亮,心中也開始活絡起來。拉攏關羽這種人,不能操之過急,只能結之以恩義。

不怕關羽無所求,就怕他無慾無求。真要是那樣的話,就無法結恩義於人了。

“阿韋,隨我出去迎接雲長。”

招呼了典韋一聲,文昭當即跨步往外走去。典韋見狀,拿着他的雙鐵戟,緊緊跟在了後面。典滿作爲文昭的親兵,自然也要跟着出去。

剛剛走出大將軍府,文昭就看到了昂然而立的關羽。哪怕天上的太陽十分毒辣,關羽仍舊如同一杆筆直的標杆般,看起來氣勢十足。

風吹過,掀起了關羽下巴上長長的鬍鬚。關羽伸出右手攬住鬍鬚,將它們輕柔的理順。

“哈哈,雲長這麼快就省親完畢,還特意前來看我,真是太好了。”

文昭大笑着走了出來,拉住關羽的手臂,說道:“走,今日雲長到我家中,定要與雲長不醉不歸。”

關羽這次前來可是爲了私事,並未特意過來看望陳旭。故此,他聽見文昭的話以後,當即臉色微紅。

好在關羽是個大紅臉,無論怎麼臉紅,別人也都發現不了。

關羽輕輕掙脫文昭的手,行禮道:“幾日不見,大將軍風采依舊啊。”

他是一個非常高傲的人,然而對於陳旭這個當朝大將軍,卻是有着發自肺腑的尊敬。無論是陳旭傳奇的人生,還是他的豪爽,都讓關羽心中起不了惡感。

更爲重要的是,這次他跟隨文昭回鄉省親,一路上見過太多。當他看到關中百姓,全都幸福的生活之後,對於陳旭的敬重更加濃烈。

特別是回到家中,自己的妻兒也都極其推崇陳旭,感念他對於百姓們施加的恩義。更使得驕傲的關羽,在文昭面前不得不低下自己的腦袋。

這種低頭,不是因爲他畏懼文昭的權勢,而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尊敬。

關羽起於微末,對於平民百姓自然非常同情。雖然在劉備治下的百姓,生活也十分安定。然而比起關中百姓,他們的生活卻是有些相形見絀。

畢竟,劉備雖然有些才能,但是他治理國家的本領,自然比不上文昭這個穿越人士,以及關中衆多的文士。

見關羽向自己施禮,文昭當即不悅的說道:“玄德與我,兄弟也;雲長既然是玄德之弟,亦是某家兄弟,何故如此多禮”

關羽心中略微有些感動,他也是個心中藏不住事的人,當即說道:“某此次前來面見大將軍,乃是有一事想求,還望大將軍能夠幫忙。”

陳旭聞言心中甚喜,說道:“雲長有事但說無妨,若是某力所能及之事,定然不會推辭”

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161章 斬赤龍第308章 換糧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606章 鴻門亭第275章 出巡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611章 三問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134章 褚燕第317章 謀關中第627章 葫蘆谷第467章 殺羌令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856章 傷勢第216章 內亂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222章 吹捧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468章 沙盜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766章 陰招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363章 斬李暹第332章 書信第295章 衝突第278章 相見第490章 狩獵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650章 九錫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490章 狩獵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611章 三問第885章 內亂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266章 勸降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1005章 回家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22章 不允盜請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435章 得汝南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955章 鬥陣(上)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650章 九錫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241章 殺意第976章 曲有誤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591章 張郃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260章 分歧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497章 衝突第322章 饑荒第965章 一封信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794章 三策第79章 再次掌兵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267章 不可敵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318章 魄力第77章 奇襲丘縣第489章 糾結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36章 賞賜風波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975章 周瑜被俘
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161章 斬赤龍第308章 換糧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606章 鴻門亭第275章 出巡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611章 三問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134章 褚燕第317章 謀關中第627章 葫蘆谷第467章 殺羌令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856章 傷勢第216章 內亂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222章 吹捧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468章 沙盜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766章 陰招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363章 斬李暹第332章 書信第295章 衝突第278章 相見第490章 狩獵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650章 九錫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490章 狩獵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611章 三問第885章 內亂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266章 勸降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1005章 回家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22章 不允盜請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435章 得汝南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955章 鬥陣(上)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650章 九錫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241章 殺意第976章 曲有誤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591章 張郃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260章 分歧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497章 衝突第322章 饑荒第965章 一封信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794章 三策第79章 再次掌兵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267章 不可敵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318章 魄力第77章 奇襲丘縣第489章 糾結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36章 賞賜風波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975章 周瑜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