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罵暈鄧賢

衆人同仇敵愾,想要置張任於死地,鄧賢臉色不由微微一變。

看到氣勢洶洶的關中諸將,鄧賢冷笑連連,喝到:“爾等無故犯我城池,屠我袍澤,殺我百姓。”

“許多益州大將都戰死沙場,戰亂之地更是白骨盈野,百姓們晝夜哀嚎不斷。爾等犯下如此惡行,只因戰死了些許手下,就耿耿於懷!”

“你們關中將領、士卒的性命珍貴,難道我益州諸將、百姓、士卒都是草芥?”

鄧賢仰天長笑,笑聲之中滿是譏諷與悲愴。

被典韋生擒的那一刻,鄧賢已經沒想過能夠繼續活下去。

只是他想起了戰死沙場的袍澤,以及昏迷不醒的張任,卻是忽然感覺心中一痛。

“敗軍之將,階下之囚,也敢在此張狂?”

甘寧勃然大怒,猛然起身拔出腰中佩劍,就往鄧賢刺去。

“鐺!”

電光石火之間,一道銀色匹練出現,攔截住了甘寧的長劍。

“主公!”

甘寧看到出劍之人乃是陳旭,不由心中一驚,急忙收回了自己的武器。

看着諸將臉上都帶着不忿之色,陳旭收劍說道:“兩軍交戰各爲其主,將士征戰沙場,馬革裹屍本來就是宿命。”

“張任、鄧賢該如何處置,吾心中已有計較,爾等先行退下吧。”

被陳旭銳利的目光掃視着,諸將頓時感覺心中一寒,這才發現自己等人有些冒昧了。

他們這樣報結成團,氣勢洶洶要求陳旭殺掉張任的舉動,多少有點逼迫的意味。

哪怕事出有因,也是一種大不敬。

諸將收斂了心思,恨恨看了鄧賢一眼,紛紛告退,陳旭卻是因爲鄧賢的一番話,頗受震動。

站在張任、鄧賢的角度上,他們兩人所作所爲完全毫無挑剔。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當敵人來犯之時奮勇禦敵,乃是他們應該擔起的義務。

陳旭出兵益州哪怕有再多理由,也僅僅是藉口。

說到底,陳旭此行不過是爲了擴張勢力,實現自己爭霸天下的野心罷了。

哪怕關中軍紀律嚴明,對於百姓秋毫不犯,然而一路征戰,益州百姓卻也惶恐不已,飽受磨難。

許多家庭拋棄自己祖祖輩輩的基業,拖家帶口躲避戰禍,不少野心勃勃之輩,更是趁亂聚集一些人馬,行那攔路搶劫之事。

關中軍沒有亂殺百姓,百姓卻因爲關中軍的入侵,許多人都死於路途之中。

這就叫做: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鄧賢之言雖然略顯誇張,卻也道出了亂世的殘酷與無奈,無論何時何地,受苦最多的永遠都是百姓。

待衆人都離開以後,陳旭深吸了一口氣,將愧疚的情緒拋棄,眼神變得越發堅定。

他嘴脣微動,一道略帶磁性的聲音想起:“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如今朝綱崩壞,諸侯並起,各自征戰不休,若不能儘早結束亂世,百姓們就會一直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

“吾身爲當朝大將軍,有匡扶社稷,清平四海之志,哪怕暫時因爲征戰四方,而使得百姓受苦,亦問心無愧!”

陳旭神色坦然,雙目清明,說起話來鏗鏘有力。

鄧賢對此卻是嗤之以鼻,嘲諷地說道:“關中軍未入蜀地之時,吾主體恤民力,百姓全都安居樂業,路不拾遺。”

“大將軍領兵犯境,衆人卻是有地不能種,有家不能回,拖家帶口,躲避戰亂,死於路途之中者不知凡幾。”

“這,難道就是大將軍所謂的匡扶社稷,所謂的問心無愧?”

“大將軍若真是爲了百姓着想,就當領兵撤退,馬放南山,解甲歸田,永遠不啓戰端!”

陳旭雙拳緊握,雙目死死盯着鄧賢,卻也沒有出言反駁。

典韋聽見這麼一番強詞奪理的話,當即怒氣勃發,一雙虎目不懷好意的盯着鄧賢。

“哈哈哈哈!”

就在典韋正要發怒之時,一道清朗的笑聲忽然響起,卻是張鬆捧着肚子,不顧形象的笑了起來。

感受到笑聲中的譏諷,鄧賢大怒,喝道:“賣主之徒,也敢笑我?”

張鬆也不惱怒,只是問道:“那麼鄧將軍以爲,劉季玉是個怎樣的人?”

鄧賢胸膛一挺,昂起脖子說道:“吾主乃漢室宗親,身份尊崇,又仁義無雙,恩澤遍佈巴蜀之地,百姓誰人不交口稱讚?”

張鬆嗤笑道:“劉季玉枉爲漢室宗親,卻擁兵自重,割據一方,不遵王命,抵擋天兵,此人反心昭然若揭!”

“汝言劉季玉仁義無雙,恩澤百姓,爲何面臨大軍壓境之時,卻不願爲了百姓獻城投降,反而讓無數士卒戰死沙場?”

“以我之見,劉季玉所謂的仁義,不過是爲了收買人心的假仁假義罷了。”

鄧賢強詞奪理,張鬆卻是舌燦蓮花,用鄧賢的理論將其駁斥的體無完膚。

不是說劉璋乃漢室宗親麼?

可不要忘了陳旭代表的是天子,抵擋關中軍就是不遵王命,隨便就能爲其扣上一頂造反的大帽子。

不是說劉璋仁義,善待百姓麼?

鄧賢方纔還在質疑陳旭興兵犯境,使得百姓流離失所,乃是假仁假義。

還說陳旭若是真的心懷百姓,自然應當解甲歸田云云。

張鬆卻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直接指責劉璋假仁假義,不是真心爲了百姓。

不然的話,直接開城納降,也就會不死去很多人了。

張鬆過目不忘,才思敏捷,哪怕楊修都不敢在他面前逞口舌之利,更何況是鄧賢這個武夫?

輕飄飄的幾句話,鄧賢就被弄得無話可說,只是雙目噴火,死死盯着洋洋得意的張鬆。

張鬆尤不罷休,說完劉璋以後,又指着鄧賢喝道:“朝廷大軍到此,汝卻妄自抵抗,此爲不忠。”

“汝祖輩皆爲漢臣,你卻行此大逆不道之舉,有辱先祖清名,此爲不孝。”

“朝廷大軍兵臨城下,明知不可敵而驅使袍澤送死,此爲不智、不仁。”

“吾嘗聞你與劉璝、冷苞兩位將軍情同手足,不求同生,但求共死,如今兩位將軍都戰死沙場,汝卻因爲惜命而苟延殘喘,此乃不義、不信。”

說到這裡,張鬆臉上露出了深深的鄙夷之色。

他看着臉色漲紅的鄧賢,喝道:“你這種不忠、不孝、不智、不仁、不義不信之輩,如何也敢在大將軍面前逞口舌之利?”

“我若是你,早就羞憤難當,拔劍自刎矣!”

站在一旁的陳旭,聽見張鬆這麼一番強詞奪理之言,不由感覺後脊發涼。

張鬆實在太能扯了,把毫不相關的事情扯在一起,讓人聽起來反而覺得頗爲有理。

這種將人噴得體無完膚的做法,對於那些注重名節之人,甚至比殺了他們還殘忍。

張鬆的伶牙俐齒,由此可見一斑。

“若生活在後世,子喬定然是哪種貼吧大神,無論是黑人還是吹人,肯定都無人能敵。”

此時的陳旭雖有萬般想法,卻只能在心中如此感嘆。

吳懿看着張鬆意氣風發的樣子,也感覺心中微寒,假如鄧賢果真背上了那麼多罵名,那真是生不如死了。

典韋心中卻是無比舒爽,方纔的那些憤怒也都煙消雲散,看向張鬆的眼神也變得柔和了起來。

鄧賢更是氣得臉色漲紅,左手哆嗦着擡了起來,指着張鬆說道:“你,你,你……”

由於太過氣憤,鄧賢居然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張鬆見狀卻是臉色一板,喝到:“與人交談,卻以手指着別人,乃翁未曾教過你,這麼做非常失禮麼?”

說到這裡,張鬆故作無奈的搖了搖頭,道:“也許乃翁真的沒有教到過你吧。哎,養而不教,父之過也!”

張鬆一面說話,一面故作嘆息的搖了搖頭,那種神情要多欠揍有多欠揍。

陳旭聽到這裡,卻是差點噴出一口老血,覺得這個臺詞好熟悉的樣子。

鄧賢終於忍受不住心中的憤怒,大聲吼道:“我殺了你!”

吼過之後,鄧賢雙目赤紅,不管不顧撲向了張鬆,想要豁出性命將這個可惡之人斬殺於此。

“踏!”

然而,一道雄壯的身體擋在了張鬆前面,因憤怒而失去理智的鄧賢,更是非常輕易就被典韋制服。

張鬆略帶鄙夷的搖了搖頭,再次說道:“方纔說你不智,看來還真沒有冤枉你呢。”

“身爲俘虜卻看不清局勢,又沒有自知之明,劉季玉啓用你這等庸才,豈有不敗之理?”

“你若一開始就戰死沙場,尚且能夠博個好名聲,如今失了劍閣又如此行徑,才暴露出了自己是庸碌之輩。”

張鬆言語越來越惡毒,居然說道:“你這種人,也只配揹着丟城失地庸才的名聲,而後當做敗軍之將被斬首示衆。”

“啊啊啊!”

哪怕鄧賢被典韋制服,仍舊忍受不住心中的憤怒,口中發出了野獸般的咆哮。

可是典韋雙手卻有千斤巨力,無論鄧賢如何掙扎,都沒有辦法逃脫。

鄧賢只感覺血氣上涌,大喝一聲:“氣煞我也!”

隨後,他居然噴出一口鮮血,昏迷了過去。

第64章 野心第603章 孫尚香第296章 生死戰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241章 殺意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333章 投效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988章 三俊傑第984章 楊樹下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145章 回馬槍第185章 高順第620章 追與逃第252章 密謀第74章 滿腚傷第333章 投效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385章 鴻門宴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98章 黃巾不死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965章 一封信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50章 東阿對第791章 入敵營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756章 碾壓第64章 野心第42章 卜己之死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821章 諸葛亮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223章 安頓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185章 高順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76章 文昭論戰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485章 家事第19章 名揚州郡第475章 逃脫第650章 九錫第121章 戰第240章 被圍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261章 相爭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322章 饑荒第66章 攻破濮陽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40章 出戰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387章 圍殺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42章 卜己之死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528章 安置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8章 典韋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762章 迷路
第64章 野心第603章 孫尚香第296章 生死戰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241章 殺意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333章 投效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988章 三俊傑第984章 楊樹下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145章 回馬槍第185章 高順第620章 追與逃第252章 密謀第74章 滿腚傷第333章 投效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385章 鴻門宴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98章 黃巾不死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965章 一封信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50章 東阿對第791章 入敵營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756章 碾壓第64章 野心第42章 卜己之死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821章 諸葛亮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223章 安頓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185章 高順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76章 文昭論戰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485章 家事第19章 名揚州郡第475章 逃脫第650章 九錫第121章 戰第240章 被圍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261章 相爭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322章 饑荒第66章 攻破濮陽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40章 出戰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387章 圍殺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42章 卜己之死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528章 安置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8章 典韋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762章 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