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流言四起

李儒提出三策之前,他早就料到董卓的選擇。但是,他心中仍然抱有一絲期待。

如今幻想破滅,他也無話可說。

這個時候的謀士,獻策之時往往喜歡給出上、中、下三策。

下策,一般都是最不好的,決策之人也很少會選擇這條策略。

上策,雖然前景美好,卻有很大風險,若是稍有不慎,其結果可能連下策都不如。當權者往往也不會採納這條策略。

而中策,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且最爲穩妥,是當權者們選擇最多的策略。

此時的陳旭,還顯得非常稚嫩。他雖然有些眼光,但是與那些三國頂級謀士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就拿此事而言,他幸好沒有聽到李儒所獻的三條策略,不然的話,肯定會嚇得冷汗淋漓,羞愧不已。

陳旭想到了開頭,卻沒料到結局。

他所看到的,只是李儒所獻的下策。若是董卓選擇那條上策,黃巾軍真的要萬劫不復了。

今時不同往日,以前的黃巾軍還能與官兵對峙,細細謀劃,哪怕丟掉兩座城池,也沒什麼。

現在每拖一天,皇甫嵩所帶的官兵,離這裡就更近一分。若是真讓皇甫嵩與這裡的官兵匯合,黃巾軍的結局將不言而喻。

皇甫嵩不是董卓,更不比盧植差。

就連盧植帶領三萬大漢精銳官兵,都能屢敗黃巾軍近十萬大軍,更何況是皇甫嵩?

唯一值得慶辛的是,董卓並沒有選擇上策。他拋棄了威縣的所有官兵,帶領着自己的幾千部曲,朝丘縣趕來。

丘縣縣衙,張樑等人得知董卓親自帶兵過來,臉上都很嚴肅。

他們以爲董卓親征,是下定了決心要攻破丘縣。幾位渠帥不斷督促着黃巾士卒,讓他們深溝高壘,加固城牆。

一棵棵樹木被砍成幾段,做成滾木,而後搬到城牆之上;一塊塊石頭,也被百姓們搬了上來。

受過官兵欺壓的百姓,自然希望黃巾軍能夠守住城池,所以紛紛主動請纓,希望能夠幫上一些忙。

城門口,探馬來回穿梭,一日數十探。

董卓所帶兵馬每日到了何處,都會有情報傳到丘縣之中。

董卓軍越來越近,丘縣的氣氛也越來越緊張。這日,爲了防止細作混入城內,除了每日進出的探馬,整個丘縣已經變得只許出,不許進。

董卓帳下大多都是騎兵,哪怕帶着輜重,第三日也已經來到丘縣境內。黃巾軍見狀,緊守城池,各部人馬嚴陣以待,時刻準備防禦官兵攻城。

但是,官兵卻對丘縣視而不見,他們擺出防禦的姿勢,警惕防備黃巾軍突然出城攻擊,而後繞過這座縣城了,直接往南方趕去。

如此詭異的一幕,讓黃巾軍都感到不可思議。他們彷彿用盡了所有力氣,卻一拳打到了空氣之中。

陳旭站到城牆上,緊緊盯着遠去的官兵。突然,他一拍城垛,大叫一聲:“原來如此!”

自從探馬報告了董卓前來丘縣的人數,陳旭就一直隱隱感到不對。

因爲,董卓帶來的兵馬,幾乎都是騎兵,而且人數也不多,只有三千餘人。

騎兵不善攻城,哪怕是一些沒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更何況是久經沙場的董卓?黃巾軍因爲這個緣故,曾經還都議論紛紛。

直到現在,陳旭才知道,董卓這是要丟下威縣的官兵逃跑啊!

他高估了自己的智慧,也低估了董卓的膽大妄爲。陳旭如何都沒想到,在這個天下尚未大亂的時候,董卓居然敢如此行事!

他急忙離開城牆,來到張樑面前,將自己的猜測告知張樑等人。

衆人聞言,亦是面面相覷。

有一個渠帥當即出聲喊道:“既然這樣,我們又豈能讓這些官兵輕易離開?還請人公將軍下令,讓我帶領本部人馬,前去追殺董卓那廝。”

張樑並沒有因爲陳旭一次判斷失誤,就輕視他,還是先徵求他的意見,問道:“對於此事,文昭怎麼看?”

說實話,陳旭這個時候有些沮喪,也有些羞愧。

自從被橋玄誇讚開始,到東郡屢次擊敗黃巾軍,再到上次奇襲丘縣。陳旭可謂是一直順風順水,以至於他有些驕傲自滿,甚至有些洋洋得意。

直到今日,被董卓軍當頭棒喝,他才曉得自己小覷了天下英雄。

這時的他,才知道孫子兵法爲何開篇就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戰場之上無小事,需要謹慎再謹慎。哪怕一個小小的疏忽大意,都可能葬送全軍的性命。

好在這次董卓軍只是逃跑,並沒有給黃巾軍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不然的話,陳旭真的要追悔莫及了。

猛然聽到張樑的問話,陳旭沒有馬上答應,而是看着地圖,仔細思考着。

像演義中所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每個謀士、將領,他們在思考計策的時候,都要經過仔細推敲,等確認這條計策可行之後,纔會實行、或是獻給自己主公。

這不是優柔寡斷,而是謹慎。

這一次,陳旭把自己帶到官兵的位置。他仔細思考着,若自己是官兵,會怎麼做?

良久,當他突然想到暗度陳倉的典故以後,渾身上下冷汗淋漓。他猛然睜大眼睛,說道:“失策矣!”

衆人見陳旭一驚一乍的樣子,以爲出了什麼大事,都大吃一驚,七嘴八舌的向陳旭詢問,是否有什麼問題。

陳旭對衆人說道:“董卓帶領他的部下撤走,我等無需追擊。”

“自他領兵以來,屢戰屢敗,這次更是丟棄數萬官兵,獨自逃跑。洛陽那些達官貴人,肯定會參他一本。如此,董卓及他的部下,不足爲慮!”

“況且,董卓帳下全是騎兵,我等以步卒追擊,先不說追不追得上,哪怕能夠追上,亦是很難戰勝。”

“董卓這一路人馬,我並不在意,我所慮者,唯曲周爾!”陳旭指着曲周,對衆人說道。

王延皺了皺眉頭,問道:“可是有何不妥?”

他以前在衆人面前分析過,曲周城可謂是固若金湯。現在陳旭卻說他很擔心曲周城,這種說法,無疑是推翻了王延以前的分析。

其餘人等,亦是一臉不解。

陳旭沒有理會衆人不同的表情,繼續說道:“韓信曾經兩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獲得巨大的勝利。”

“若是官兵之中有智謀之士,派兵佯攻曲周橋頭,吸引曲周守軍注意。而後讓人在其他河段,暗暗伐木渡河,則曲周危矣!”

衆人聞言,都是心中一凜。

陳旭繼續說道:“好在官兵沒有行此計策,將軍可派人前往曲周送信,告知曲周守將,密切注意漳水上下河段,易於渡河之處。”

張樑不敢怠慢,雖然他不認爲官兵之中,有人能夠想到這個計策。但是爲了保險,還是派遣了兩千黃巾軍過去,並且送了一封書信,讓曲周守將小心行事。

董卓的意外撤退,使得威縣官兵只剩下兩萬出頭。

這幾日,城中流言四起。先是有人說城中無糧,官兵以後會殺人就食。

這條流言,使得威縣百姓人心惶惶,有很多人想逃出城外,都被官兵抓了回來。

第二條流言,卻在官兵中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條流言中說,董卓把威縣的官兵當做吸引黃巾軍的誘餌,自己卻率領親信棄城而逃。

纔開始,並沒有人相信董卓會這麼做。但是,隨着時間越推越久,前去攻打丘縣的董卓仍是杳無音訊。

再加上董卓自己的親信,果真全部不在城中,官兵們更是人心惶惶。因爲軍中缺糧,他們的伙食越來越差,現在已經無法填飽肚子。

於是,城中開始產生暴亂。那些官兵已經認定自家主將棄城而逃,紛紛要求撤退。

好在幾個將領有些決斷,將那些叫囂最嚴重的一些人梟首示衆,這才鎮住了騷動的官兵。

城中百姓家中,糧食早就被搶劫一空。

這段時間,有很多百姓已經堅持不住,紛紛餓死。有些餓得眼紅的百姓,已經開始把那些餓死之人的屍體,拿去吃掉。

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110章 議事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384章 下一代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73章 暴走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372章 勸降第241章 殺意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332章 書信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350章 怒第268章 棺木第61章 救人第892章 陷陣營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549章 水淹第528章 安置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299章 大婚第301章 反應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379章 圖謀第46章 再議黃巾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906章 再設計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34章 褚燕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853章 陳駿第478章 韓遂死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47章 黃巾再起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444章 嫁禍第85章 張角第355章 鍾繇第82章 李儒三策第237章 借貸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72章 華雄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456章 中伏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70章 報仇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28章 返鄉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737章 餘波第458章 大逆轉第46章 再議黃巾第804章 爭鋒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384章 下一代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856章 傷勢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558章 張鬆第212章 張揚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885章 內亂第79章 再次掌兵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888章 連克五郡
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110章 議事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384章 下一代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73章 暴走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372章 勸降第241章 殺意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332章 書信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350章 怒第268章 棺木第61章 救人第892章 陷陣營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549章 水淹第528章 安置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299章 大婚第301章 反應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379章 圖謀第46章 再議黃巾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906章 再設計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34章 褚燕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853章 陳駿第478章 韓遂死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47章 黃巾再起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444章 嫁禍第85章 張角第355章 鍾繇第82章 李儒三策第237章 借貸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72章 華雄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456章 中伏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70章 報仇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28章 返鄉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737章 餘波第458章 大逆轉第46章 再議黃巾第804章 爭鋒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384章 下一代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856章 傷勢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558章 張鬆第212章 張揚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885章 內亂第79章 再次掌兵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888章 連克五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