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父子相見

陶鬆帶着完顏打回到刺史府,除了跟完顏打學習練武,他的心思就開始轉動,寶馬神兵都有了,而他這個騎術一般般的人,以後要在馬背上過日子,他必須爲自己想好路線,因爲他知道,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剛到刺史府,他就叫人去把那個江湖郎中劉元找來,不多時劉元來到刺史府,陶鬆不客氣的讓劉元去幫他找幾個木匠,劉元不知道陶鬆找木匠幹什麼,但陶鬆對他不錯,加上他已經拜陶鬆爲主,爲了討好,他深知少說話多做事。

劉元雖然來徐州時間不長,但爲人圓滑的他,已經把徐州給摸清楚了,找幾個木匠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接到陶鬆的任務,劉元轉身就風風火火的去跟陶鬆找木匠,陶鬆看着劉元離開,他直接找來了蔡侯紙,動手畫出,馬鞍,繮繩,汗墊,肚帶,腳蹬。

這些都是騎兵必備的東西,也是陶鬆這個騎術一般的人必須擁有的馬背上的裝備,他是農民子弟兵,當然會騎馬,不過技術那就不怎麼樣。

劉元辦事情到是靠譜,出去不久就帶着三個木匠來到刺史府,出現在陶鬆面前,陶鬆看着三個木匠,在看着劉元,出口誇了劉元幾句,讓劉元心裡美美的。

陶鬆纔拿出馬鞍的圖紙給木匠看,陶鬆只是簡單的講了一下,三個木匠就明白陶鬆要做什麼,陶鬆見三個木匠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他就讓木匠幫他做出馬鞍,繮繩,在找刺史府裡面的幾個能工巧手的婦女幫他做出汗墊,肚帶。

正當陶鬆心裡犯苦,腳蹬該找誰幫忙打造的時候,陶家的一個老管家,居然自告奮勇的找上陶鬆,說他以前就是一個鐵匠,這讓陶鬆有種剛想睡覺,別人就來送枕頭的幸運。

三天時間,木匠婦女,老管家如期的幫陶鬆做出陶鬆想要的東西,陶鬆直接給他的三匹汗血寶馬,裝備上。

陶鬆就迫不及待的爬到烈火背上,騎着烈火興高采烈,志得意滿,隨手拿起一把強弓,騎着烈火小跑在馬場裡面搭弓射箭。

剛開始有些生疏,準頭不夠,不過對射箭有底子的他,很快就找到了馬背上騎射的要訣,多試幾次,手上一順,他居然能騎着馬拉開三石強弓騎射,這可把完顏打這個匈奴人都驚到,因爲陶鬆這天賜也太高了,可怕就是草原上的雄鷹亦不過如此。

最驚訝的其實還是陶府的那個老管家,他可是陶府的老人,從小看着陶鬆長大,對陶鬆知根知底,說陶鬆會騎馬他相信,可陶鬆能射箭,這可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可看着陶鬆騎在烈火背上能跑能射,老管家心裡冒出一句話,“原來小少爺,這麼厲害,難怪這麼愛惜戰馬。”

對於別人心裡的想法,陶鬆根本就沒有去在意,因爲他能射箭,那是因爲他是一個農民子弟兵,小時候放過牛,整天沒有事情幹,就製作弓箭射鳥,常年累積下來,形成的經驗,長大後離家去城裡打工,不上班的時候他就喜歡去靶場射箭。

陶鬆騎着烈火玩騎射,找到感覺並且能達到他對自己心裡的一點點要求,他才騎着烈火慢慢的對着幾人走來,看着一邊的老管家,完顏打,劉元三人都盯着他看,陶鬆心裡知道三人一定被她的騎射驚到了,這也大大的滿足了他心裡的一點點小慾望,一點點別樣的成就感。

擡頭看着完顏打,陶鬆直接對完顏打,道:完顏打騎着小黑,陪我去鐵匠鋪拿我的楓葉刀。

陶鬆說着就直接騎着烈火對着刺史府外面走去,完顏打把黑龍牽出來,一個翻身起到黑龍背上,跟着陶鬆背後走出了刺史府。

陶鬆騎着烈火走出刺史府,就引來了不少路人的目光,不過陶鬆此時有點小人得志,故意表露出他高傲的一面。

一個穿這華麗青衣的中年人,在人羣中看着騎着烈火的陶鬆,他心裡大感自己當初把烈火賣給陶謙,吃虧了,現在看着烈火那兩米多高,四蹄肥壯,氣勢兇猛,這樣的戰馬,可怕比呂布的赤兔都還要強上幾分。

一個身穿白衣的男人伸手拍拍身穿青衣的中年人,道:武兄,這就是你當年從幽州抓到的那匹小馬駒?

被叫武兄的中年人,看着他旁邊的這個男人,他只是搖頭嘆息,道:當年我纔可是做版馬生意,不太懂帶着這匹馬來中原,剛好遇到陶謙給他小兒子買小馬駒,我看陶謙出手闊達,就把這匹小馬駒賣給陶謙,沒有想到幾年不見,這匹小馬駒已經有着不輸赤兔的雄壯!

白衣男人聽到武兄的話,他心裡就想笑,看着武雄心裡低語,“要是董卓知道,你把這樣的好馬賣給了陶謙,我看你這個橫跨幽州涼州的版馬頭子,好日子到頭了。”

陶鬆帶着完顏打來到鐵匠鋪拿取楓葉刀,剛走進鐵匠鋪,就看着老鐵匠對着一邊的楓葉刀打轉盯着看,老鐵匠見到陶鬆來了,他就轉身看着陶鬆就問陶鬆,爲什麼要打造這樣的武器。

陶鬆看着老鐵匠,咧嘴一笑,直接對老鐵匠說了一句,“我喜歡,所以就打造成這樣。”老鐵匠對陶鬆的回答,不是很滿意,不過陶鬆沒有給老鐵匠再次發問的機會,他付了錢,把楓葉刀拿走,留下老鐵匠油燜的坐在鐵匠鋪裡面,想不明白,這刀不像刀,槍不槍,也不可能是矛,他真的想不明白陶鬆爲什麼要打造一把這樣的兵器。

武器寶馬都有了,陶鬆直接跟他二哥陶應,告別說他要跟着陶謙後面去酸棗,長見識。

陶鬆十來天的變化全部落到陶應眼裡面,現在聽到陶鬆的話,他只是略做思考,就答應了,不過爲了心安,陶應還給了陶鬆兩千丹陽兵,保護陶鬆。

當陶應帶着陶鬆到徐州軍營去挑選跟隨陶鬆出征的丹陽兵,陶鬆到時沒有跟陶應客氣,直接挑選年輕的,選出兩千人,沙場點將,給這兩千人鼓舞士氣,公開在軍營讓人挑戰完顏打,還許下厚賞,只要有人能打贏完顏打,賞黃金百兩,陶鬆這口一開,軍營裡面就炸開鍋了,這些當兵的一個一個看着完顏打搓手磨拳要跟完顏打較量。

剛開始是一對一跟完顏打較量,後面是二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九個,十個的跟完顏打較量,十個人打完顏打一個,還被完顏打輕鬆解決,這一下子不但沒有吧這些當兵的給嚇到,反而還讓跟隨陶鬆出征的兩千丹陽兵,人還沒有出動,就士氣高昂,滿滿的鬥志。

收了兵,鼓舞了士氣,還在軍中樹立起威望。

陶鬆直接帶着完顏打,和兩千丹陽兵離開了彭城,剛走出彭城,陶鬆不自覺地回頭看着彭城,那高大的城牆上,那兩個巨大的“彭城”兩個大字,他心裡感慨,他這一走,可是不知道哪天才回來,想着對他照顧的無微不至的便宜二哥陶應,陶鬆只能默默的祈禱,希望自己再次和陶應見面,陶應能好好的。

這次他名義上是去酸棗,其實他知道,他根本就沒有心思去酸棗和十八路諸侯匯合,他只是想去撿漏。

完顏打騎在黑龍背上,看着陶鬆回頭看着彭城戀戀不捨,他直接對着陶鬆,道:主公,我們很快會回來的。

陶鬆聽到完顏打的話,他心裡好笑,很快回來,這個詞語用在他這裡一點都不現實,因爲大時代召喚系統給出的任務是兩年成爲一方諸侯,不然就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今天離開徐州彭城,可怕一時半會他是不會返回。

不過聽到完顏打的話,他咧嘴輕笑,道:希望吧。

感慨過後,陶鬆回頭打馬,直接帶着兩千丹陽兵向虎牢關而去。

陶鬆這兩千人行軍速度非常快,不到半個月,陶鬆已經帶着兩千丹陽兵來到離酸棗聯軍大營不到三十里安營紮寨。

陶鬆沒有去和聯軍會盟,而在酸棗的陶謙在陶鬆起身就接到陶應快馬加鞭送來了線報,得知自己那個從小體弱多病的兒子要來酸棗,當時他還非常高興,想看看自己這個大病初癒的兒子。

可陶鬆來到酸棗三十里安營紮寨,沒又來跟他匯合,這讓陶謙對陶鬆心裡不滿,陶鬆大病好了,居然不來見他。

陶鬆不來,陶謙也不好去,自古都是兒子來見老子,哪有老子放下身份去見兒子的。

陶謙在酸棗自己的軍營裡面看着他的親信曹宏,滿臉怒色,對於陶鬆不去見他,心裡意見可是非常大。

曹宏站在陶謙下首看着陶謙此時面色不好,曹宏心裡還是對陶鬆這個三公子,有些不平,認爲陶鬆不懂爲人子女。

可曹宏和陶謙哪裡知道,這是陶鬆故意爲之,因爲陶鬆心裡知道,十八路諸侯討董,大家都只是來奔個名聲,除了曹操可怕沒有一個是真心討董的,董卓佔時還不會去死,陶鬆想要拿到當官的資本,他必須要走這一步險棋。

他就是要他這個便宜父親誤解他,他才能更好的行事,但他心裡也知道,漢末崇拜儒家思想,做什麼都圍繞着一個字,“孝”進行,他沒有帶兵來跟陶謙匯合,但他去在夜晚,帶着完顏打,兩人兩騎來到陶謙的大營。

陶謙正在氣頭上,就聽到一個士兵跑來給他稟報,道:主公,三公子在外求見!

“不見!”陶謙此時在生氣,他從小就對陶鬆比誰都好,陶鬆說喜歡戰馬,他費盡心思的到處去幫陶鬆購買好馬,什麼事情都順着陶鬆,可陶鬆這個不孝兒子,大病剛好,居然就把他這個父親給忘記了,怎麼想陶謙心裡都有口氣不順。

“主公,真的不見?”跪在地上的士兵再次對陶謙問道。

陶謙聽到這個士兵的話,他揮了揮手,道:讓他進來。

陶鬆帶着完顏打走進陶謙的大營,就看見曹宏對他走來,曹宏走到陶鬆身邊,伸手拍拍陶鬆的肩膀,道:幾天不見,小子精神多了,主公現在在氣頭上,進去說話小心點。

陶鬆聽到曹宏的話,他只是對着曹宏笑了笑,直接臺步走進陶謙的軍帳,就看見一個老人居坐在主位上,身穿青袍,面容和善,這就是他的便宜父親,陶謙。

陶鬆看着陶謙就直接對着陶謙跪下,道:孩兒見過父親。

陶謙本來對陶鬆不來見他,心裡有氣,可看着跪在地上的陶鬆,他心就軟了,一點都不怪陶鬆,起身走到陶鬆身邊打量陶鬆,見陶鬆身子比他離開徐州時,壯實多了,這讓陶謙看着陶鬆就非常滿意。

直接伸手拉起陶鬆走到主位上,就開始對陶鬆一陣發問。

陶鬆聽着自己這個便宜父親,的n多個問題,他只是不停的在想辦法去圓謊話,父子兩人一問一答,等陶謙在陶鬆身上找到成就感,才放陶鬆離開。

陶鬆剛走出陶謙的軍帳,就直接帶着完顏打開溜,他實在是受不了自己這個便宜父親,陶謙太貼人了,而且還喜歡來個十萬個爲什麼,讓陶鬆難也招架。

第五百一十章 賈詡李善長針鋒相對第1397章不是癡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簡單的聰明第六百六十三章朝會第1183章 資敵第四百三十八章 陶戰天賦絕頂第五十三章 土豆麪世第一千零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動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攻城戰(二)第1175章 借媳婦第三百七十二章 汾水遇周倉,小武第八百四十一章 反擊第四百八十一章 李秀寧的暖味第1431章不接受第一百六十九章 項羽眼饞陶鬆的美酒弟1367章小惡魔示好第九百零二章 涅槃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大人物心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預備出征第八百三十七章 第四顆紫電珠第九章 陶謙的心事第八百零四章 老謀深算第1432章完美世界第三百八十九章 逃命第八百七十一章 憤怒第1210章 天機第一百零八章 徐緩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鬥第兩百四十七章 岳雲戰許褚第一百六十二章 陸康取名第五十九章 益州全動員第七十九章 岳飛的勇武第五百一十二章 混蛋陶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啓用白起第七百九十六章 冉閔暴怒第九百四十九章 曹操發脾氣第1170章 糾結心理第1380章喜歡你第五百九十四章 武帝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反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岳雲一招秒敵第四百三十一章 董卓的大度第一百零一章 陶鬆的直接第四百三十章 叫花雞第1370章不對路第兩百三十七章 鯉魚精想當跟班第四十章 留下華佗第一百六十七章 震懾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人物損落第六百八十一章 培養小武第一千零一十章 愛很簡單第1127章 戰報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張翼德三殺第一百七十章 擡頭見文姬第118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百零三章 蕭鐵山大戰姜子牙第1157章 緊繃神經第1291章坦白第五百三十七章 調軍百萬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陸蕭第十六章 到達陳倉第三百零二章 陶鬆對陳留有感第四十一章 蘇小小來外緩第六百五十六章 年關鬧心第1426章不受待見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喜事件第六百章 召喚冉閔第八百九十四章 博第五十章 酒樓風波第1345章漂亮媳婦第1243章 無知與奚落第六百二十七章 渡劫第三百八十八章 白頭怪第三百零二章 陶鬆對陳留有感第1179章 核動力第六百四十七章 呂布戰楊戩第八百三十七章 第四顆紫電珠第六百八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七百一十五章 救下后羿第1322章 直接拒絕第1281章 西遊記組合設想第七百二十九章 開門紅第七百三十章 晉級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鬥第1212章 打上門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方強敵第八百七十二章 夢境第八百零九章 好事上門第三十五章 打壓世家第一百零七章 王猛的解釋第三百一十四章 陶鬆裝逼第一百八十九章 臭脾氣紀靈第1163章 神王條約第1179章 核動力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攻城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逃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天才與無奈第一百零三章 家眷到達CD第九十六章 各方諸侯的反應
第五百一十章 賈詡李善長針鋒相對第1397章不是癡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簡單的聰明第六百六十三章朝會第1183章 資敵第四百三十八章 陶戰天賦絕頂第五十三章 土豆麪世第一千零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動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攻城戰(二)第1175章 借媳婦第三百七十二章 汾水遇周倉,小武第八百四十一章 反擊第四百八十一章 李秀寧的暖味第1431章不接受第一百六十九章 項羽眼饞陶鬆的美酒弟1367章小惡魔示好第九百零二章 涅槃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大人物心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預備出征第八百三十七章 第四顆紫電珠第九章 陶謙的心事第八百零四章 老謀深算第1432章完美世界第三百八十九章 逃命第八百七十一章 憤怒第1210章 天機第一百零八章 徐緩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鬥第兩百四十七章 岳雲戰許褚第一百六十二章 陸康取名第五十九章 益州全動員第七十九章 岳飛的勇武第五百一十二章 混蛋陶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啓用白起第七百九十六章 冉閔暴怒第九百四十九章 曹操發脾氣第1170章 糾結心理第1380章喜歡你第五百九十四章 武帝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反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岳雲一招秒敵第四百三十一章 董卓的大度第一百零一章 陶鬆的直接第四百三十章 叫花雞第1370章不對路第兩百三十七章 鯉魚精想當跟班第四十章 留下華佗第一百六十七章 震懾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人物損落第六百八十一章 培養小武第一千零一十章 愛很簡單第1127章 戰報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張翼德三殺第一百七十章 擡頭見文姬第118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百零三章 蕭鐵山大戰姜子牙第1157章 緊繃神經第1291章坦白第五百三十七章 調軍百萬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陸蕭第十六章 到達陳倉第三百零二章 陶鬆對陳留有感第四十一章 蘇小小來外緩第六百五十六章 年關鬧心第1426章不受待見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喜事件第六百章 召喚冉閔第八百九十四章 博第五十章 酒樓風波第1345章漂亮媳婦第1243章 無知與奚落第六百二十七章 渡劫第三百八十八章 白頭怪第三百零二章 陶鬆對陳留有感第1179章 核動力第六百四十七章 呂布戰楊戩第八百三十七章 第四顆紫電珠第六百八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七百一十五章 救下后羿第1322章 直接拒絕第1281章 西遊記組合設想第七百二十九章 開門紅第七百三十章 晉級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鬥第1212章 打上門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方強敵第八百七十二章 夢境第八百零九章 好事上門第三十五章 打壓世家第一百零七章 王猛的解釋第三百一十四章 陶鬆裝逼第一百八十九章 臭脾氣紀靈第1163章 神王條約第1179章 核動力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攻城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逃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天才與無奈第一百零三章 家眷到達CD第九十六章 各方諸侯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