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

北府兵改編工作責任詳細劃分到個人後,田信要返回丹陽鄉繼續度假,卻受到張溫規勸。

啓程時,張溫相送:“北府兵改制事關朝廷中興,臣以爲君上不宜輕離大軍。改制若敗,損害漢祚必遭人攻訐。”

“我與宋公已爲大漢竭盡所能,若漢室當興,自會有英傑涌現,相繼不絕。若當滅,也不差我這一時三刻。”

田信口吻平淡:“公主有孕,家中無長輩,我豈能逗留在外?對大漢而言,我已盡到人臣本分。今兒欲孝則親不在,不能侍奉雙親,只好與妻子團聚,盡人夫、人父之責。”

明年的戰爭誰也說不清楚具體會是什麼個走向,而自己是總預備隊,要面對的絕不是什麼輕易的小場面。

自甦醒以來,餓的一度昏厥,是小貓一樣的小妹在身邊唸叨,讓自己承受住了最初的苦難。

現在立世揚名,立業成家……尋常軍法、國法管不到頭上,爲何不待在家裡享受愜意舒適?

見田信去意堅決,張溫也只好改說其他話題,不再糾纏軍隊的實際管理權。

張溫也關心新的夏曆推演進度,這是天文曆法學問,多是父子相傳的隱密學問,幾乎不向外人傳播。

所以田信即便得到漢博士的教導,對曆法知識也應該缺乏認知……可很遺憾,作爲一個時不時扳着指頭計算假期的人,田信很熟悉一套曆法。

任由張溫擔心,田信還是領着三十餘騎返回丹陽鄉。

關姬最近飯量又有上漲,爲照顧她,劉備關羽各選了一批生育經驗豐富的健婦前來照顧關姬起居。

田信可以確定她各方面的變化,是真的懷孕了。

暖閣之中,田信正握着剪刀裁剪牛皮,爲自己的孩子製作撥浪鼓。

關姬則翻閱北府、昭陽邑遞交的公文,田嫣彷彿小秘書,將關姬翻閱的公文竹簡合攏,恢復如初。

“夫君,虞博士也過問夏曆之事,究竟如何了?”

“不急,我自有一套曆法可用。”

“可曆法若有疏漏,必惹北方說笑,有損威名。”

關姬將虞翻發來的竹簡抱到田信身邊,取出竹簡裡夾着的大卷帛書,她攤開審視:“這是虞博士所書的夏曆考錄,夫君不妨參詳一二。”

“青華,我有河圖洛書,所制夏曆必無疏漏。”

語腔溫和,田信接住虞翻的竹簡、帛書先後翻閱,反而做笑:“丞相是奇人,見我簡化文字,一眼就能識別字意。虞博士也不差,已得簡體字之妙。估計是虞世方家書聯絡時,讓虞博士學會了簡體字。”

虞翻發來的帛書,有標點符號,大半文字是簡體。

關姬字青華,取青翠茂盛、健康之意,隱隱間又跟關氏所承的木德相呼應,讓挖掘到這一線索的北方、荊益湘三州經學家連連驚呼。

以至於荊益湘三州經學家探討時出現一種讓田信很不高興的論調……關姬可能是關羽木德的繼承者。

話裡意思有些危險,田信不做反應,就等哪個不知死活的傢伙將藏着的後半句話說出口。

關姬也看了幾眼虞翻的簡體楷書,看不出有什麼好的,再好能比得上田信手書?

她英氣雙眉輕挑,不以爲意:“這有什麼好的?”

“是呀,虞博士的字不如我,就如他的夏曆不如我的。”

田信說着卷好帛書夾入竹簡,不由有些氣餒,虞忠還有兩個弟弟留在丹陽鄉充當關興、田嫣的同學夥伴。

這兩個虞氏子一個七郎九歲,一個九郎六歲,年紀小小就有家教在,遠比其他軍吏家的子弟要敏銳、沉穩。

虞翻有十一個兒子,如今都未婚配,如果個個成材,以聯姻的方式立足於季漢,幾乎可以成爲《孟氏易》的新代言人,宛如往日的汝南袁氏。

何況虞翻本人表現出如此強大的生育能力,今後十一個兒子必能壯大族裔。

司馬八達,比一比虞氏十一郎,還差足足三個。

就虞翻那體格,再活三十年不存在問題,三十年後的虞氏,儼然一棵大樹。

虞翻憑藉十一個兒子和家族五世治孟氏易的家學,已迅速在益州站穩跟腳……離開江東的虞氏,依舊是世族。

陸議也不差,贖回族親、妻子孫氏後,依舊在蜀郡開闢山田自食其力,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益州豪強沒有塢堡,虞氏、陸氏遷移益州後,沒有塢堡,沒有千頃良田,沒有數千僕僮,可依舊是世家。

若是虞翻、陸議講學,估計願意送子弟來聽講的沒有八百人,也能有五百之衆。

所以軍中推廣啓蒙、軍中選士工作刻不容緩。

關姬見田信走神,給田嫣一個眼色,田嫣捂嘴離開暖閣。

小妹離去後,關姬語腔慵懶:“夫君在想什麼呢?”

“在想人,想虞世方七弟、九弟。”

田信與關姬肩靠肩坐在一起,努嘴做笑:“他家七郎倒是嫺靜溫和的性子。”

“還以爲夫君在想別的女子。”

關姬擡手輕撫自己略有臌脹的腹部,頭側枕在田信腿上,目光去看魚油燈花,語氣幽幽:“好生奇怪,你我也有了子女。”

她側頭看田信,盯着田信鼻孔不由做笑,鵝蛋臉紅撲撲:“夫君可是看上了虞七郎?”

田信微微頷首,說着微笑:“虞博士若來了,我問一問,若是可以,就給小妹定下婚事。”

戰爭不會等人,不會等自己兒女出生,不會等自己把妹妹安置好。

關姬做笑:“就怕苦了虞七郎。”

她的笑容有些勉強,田信見了伸手撓她:“我別無他意,只是不想存留心病。”

關姬不是強顏歡笑的人,卻擠出笑容:“夫君凱旋,我就爲夫君納一門側室夫人……兩位也成。上回在襄陽見了龐士衡之女,倒是磊落大方豪爽率直與男兒酷似,與我頗多言語。”

田信一愣,感覺這是個死亡陷阱。

不過關姬不會玩弄這種試探性質的戲言,就說:“我跟龐士衡兄弟相稱,若娶他家女兒,豈不矮他一頭?”

龐林不是一個人,眼饞龐林女兒的不在少數,這個女兒先天代表着鹿門山。

關姬眉梢淺皺:“能與夫君相爭者,只有丞相嗣子諸葛喬,可是此人?”

一個蘿蔔一個坑,越到高層,每一個蘿蔔、坑位都是擺明了的。

田信搖頭:“丞相不是這種……”

不,丞相本人就是這種人,娶了黃氏女兒,迅速融入荊州。

不過如今地位穩固,可能不屑於使用這種聯姻固盟的手段。

關姬卻說:“父親送來的女侍帶來許多外面的話,說馬季常有意於此,卻被龐士衡婉拒。女侍皆說因由在夫君,是夫君擄曹鎮南冒罪換回龐士衡妻女,龐家女兒有報恩之意。這樣奇女子與我家門風類似,引入門中,也是良助。”

龐林的女兒姿貌也不差……可實在是太過棘手。

田信抓着關姬的手微微搖頭:“青華有孕,我若再納側室,恐人說笑,也不願青華委屈。何況龐氏高門,龐家女兒不該以側室相待。”

關姬反抓田信的手,用勁,語氣堅定:“要納,夫君出征後家宅裡也好有個伴。夫君納龐氏女,朝廷不會起疑,會更爲信賴。”

田信不語,關姬口吻確鑿:“遲則生變,若馬季常遣人上門來請夫君出面說媒,或請父親說媒。到時應允,我恐龐家女兒自絕生路,獲罪於龐、習、馬三族。”

“若不允,纔會遺笑於人,亦會冒犯三族。”

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五十章 計較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九章 局勢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四十章 糜芳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九十三章 畫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七百章 抉擇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九十五章 借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
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五十章 計較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九章 局勢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四十章 糜芳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九十三章 畫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七百章 抉擇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九十五章 借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