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進入了上黨境內

一路之上,史阿都在考慮明天到底該要如何安排,如今在前進的路上已經出現了村落,也就意味着他們不能明目張膽的探查道路了,但是此處到底是什麼地方,卻還不得而知。這個村落正好卡在了他們東進的道路上,如果要想繼續東進的話,必須要經過這個山腰村落前面的山谷,那樣的話,肯定就會被他們所知道。

想了半天,史阿終於下定決定,他向田哲道:“田曲長,本將決定連夜出發,沿着這個村落前面的小路繼續往東,最多三到五天的時間,我一定會趕回來,若是不弄清楚此處到底是什麼地方,就此返回的話,前面的時間和精力都白費了。”

“將軍!”田哲一聽,就知道史阿是準備一個人前往,有些擔心道:“將軍一個人前往,會不會太過危險了!”

“無妨,當年跟隨師父之前,吾就曾經一個人獨自闖天下,所以田曲長不必擔心,汝等留在此處,三五日時間內,吾必定趕回來。不,此處離山腰小村太近了,汝等再退回去一天路程,在我們昨天宿營的那個地方等我即可!”

史阿的級別與自己相差實在是太多,再加上他又是王上親信,兼之還是天下第一大俠的大弟子,田哲也知道史阿的能力,所以也就不再勸。只是請史阿返回宿營地,準備一些東西之後,再連夜出發也不遲。

很快兩人便回以了宿營的地方,史阿連忙準備了一些衣物和食物,又帶上一些錢幣,又匆匆的往東邊趕,終於趕在了太陽出來之前,繞過了山腰村落的山腳下,來到了這座山的東面。

因爲山腰村子的人似乎經常與外面的世界聯絡,所以比起之前史阿他們在崇山峻嶺中行走要好得多,從這個村子有一條小路與外面相連,史阿順着小路一直向着東方而去。

一天之後,史阿終於到達了一個讓他激動萬分的地方——高平關。看關斑駁破爛的關牆和關牆之上“高平關”三個大字,史阿知道自己終於順利找到了白陘西段的秦國古道。

作爲唐國的諜報頭目,史阿對於大漢天下各處的情況基本上都瞭然於胸,在他的印象裡,高平關正是幷州上黨治下,泫氏縣城西面的一處關隘,不過,據暗影傳回來的消息稱,高平關的駐兵並不多。

之所以如此清楚高平關的情況,是因爲唐國對於幷州肯定是勢在必得的,而要想攻入幷州,只有兩條途徑,其一就是走河東入雀鼠谷,進入太原,其二就是走河內,經太行八陘中的天井關和孟門關攻入上黨境內,所以對於泫氏高都等城池,暗影衛都是花了大力氣招集情報的。

高平關坐落在高平市西南15公里馬村鎮的老馬嶺上,北達幽燕、南通伊洛、西接河東,“據天下之脊,當河朔之咽喉”,是上黨地區的交通咽喉和軍事要衝,一直爲歷史爭戰攻守之重地。

老馬嶺,亦稱空倉嶺,位於高平市城西南17.5公里處的馬村鎮和原村鄉境內。爲沁高兩地的界山,東起大路上,西至黑虎廟,北起山和背,南連吾神山,面積2.5平方公里,海拔1188米,老馬嶺峰巒起伏,峰高崖陡,氣勢雄偉,若駿馬奔騰。

這裡地形險要,溝深崖陡,東西皆爲峽谷大壑,左深澗,右峭壁,隘口處南北兩側山峰對峙,中間只有一路可通車馬。隘口處設關置城,謂之高平關,是高平西南的門戶,素有三晉第一關之稱,是古代重要的軍事要塞。空倉嶺城堡今已不存,但登山尋蹤,仍可隱約見其遺蹟。

高平關東至尖不堆,西至黑虎廟,長約1000餘米,北至墩背後,南至吾神山,寬約350餘米。關城建有東西兩個城門,現遺址內仍有明代城牆一段,城址依稀可辨。觀星臺、點將臺、演兵場等遺址尚存。有晚照山、全神廟、關帝廟、黑虎廟、花石板等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蹟。

高平關第一次出現在史書當中,是因爲長平之戰,據相關史詩記載,秦軍在此構建假糧倉誘騙趙軍,所以後來又把這裡叫做空倉嶺。但是其真正出名要到五代後周時,當時的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單騎獨上高平關,向高老鷂借頭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從而使得高平關之名聞名於世。

隨後到了抗戰時期,島國大軍在此遭到革銘軍第17師沉重打擊,許多將士在此英勇爲國捐軀,譜寫了一曲愛國頌歌。

不過,此時的高平關遠沒有後來的輝煌,此時的高平關雖然也有幷州軍防禦,但是據史阿觀察,這裡面駐守的幷州軍最多不過數百人,而且看樣子基本上都屬於普通的郡國兵,而非呂布麾下最爲精銳的戰兵步卒。

據史阿的觀察,基本上可以肯定,駐守在高平關的兵馬只有不過五百餘人,估計應該是一個千人部,其中真正的精銳郡國兵約有百餘人,其餘四百多士卒基本上都屬於湊數的。

其實想想也是的,高平關屬於上黨內部的一個關隘,雖然是泫氏西面的一個關隘,但是西面只有茫茫的崇山峻嶺,當初黃巾猖獗的時候,上黨太守這才安排了士卒防禦黃巾賊。後來呂布佔據上黨之後,就任命了張楊爲上黨太守,郝蔭爲上黨都尉。不過兩人都將目光投向了南面的河內方向,根本就沒有把高平關放在心上。

史阿在高平關呆了一天後,便在黃昏時分離開了關隘,隨後連夜急行,終於在第四天的時候,趕到了田哲一行人所停留的宿營點,將這邊的情況告訴了田哲之後,史阿便命令田哲與張銘兩人領着衆人返回河東,而他自己則在休息一夜後,再一次往東而去,既然準備進攻上黨,那麼他準備親自潛入上黨,指揮上黨的暗影衛將上黨境內的城池兵馬和防禦情況都弄清楚。

半個月之後,張銘與田哲兩人終於領着一行人返回了河東境內,一行四十餘人在進入端氏城內之後,便被早已經等侯多時的鷹揚軍精銳士卒團團保護住,一行人在端氏城內休整一日之後,便被護衛着送往河東治所安邑城內。

兩人一回到安邑,便被張超和田豫兩人招去,仔細詢問了此行探路的詳細情況,隨後,詳細的情報被兩人聯名寫成奏章,連夜加急送回了洛陽城內。

第379章 各路諸侯的動作(三)第1267章 一拳打到了空氣上第567章 人員調整第1088章 鮮卑南侵劇情開啓第568章 何去何從第959章 商議出兵的初步方略(上)第487章 鮮卑人之間的內鬥第721章 歸師第1294章 曹性中伏第982章 我算人人亦算我第774章 呂布出兵第1062章 北返長山島第895章 商議對策第 713章 架橋第480章 鮮卑兵馬到達第271章 生意上門第688章 何去何從第631章 名將後人第1075章 議定第1309章 出兵奢延城第816章 後續方略第1168章 唐軍異動第954章 欲與孫策軍結盟第462章 田豐駕到第445章 子龍會的縣城駐地挑選第794章 鬱州山島第404章 安撫趙岑第885章 安豐城內第244章 攻城第831章 撤回江東第249章 徐州陶謙第632章 獎勵第182章 修建關隘第733章 董卓暴斃第88章 絕處逢生第198章 黃巾請降第117章 趙氏族長第436章 張燕要發狠了第381章 招攬到田豫第437章 惡戰即將開始第1049章 封國公(再下)第1249章 兵逼定陽第567章 人員調整第1109章 勸降第832章 劉虞覆滅第72章 大村升級準備第18章 月底收糧第295章 再遇多情劍第860章 副本任務全面開啓第801章 袁術稱帝第497章 做好兩手準備第1090章 唐軍必勝第325章 諸侯舉薦第755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1069章 遼西太守單經第1224章 攻佔壺關縣城第979章 議事第514章 袁術軍到達洛陽第289章 擴大生產第462章 田豐駕到第152章 兗州戰場第96章 馬匹換俘虜第747章 陶謙敗逃第1342章 兵叩南關第926章 雩婁整軍第1123章 準備出兵赤峰第1339章 黃敘大軍行蹤第763章 孔融投靠第1082章 呼延達的捕捉大隊第390章 到底該叫你什麼?第652章 棄車保帥第195章 刺史兵敗第120章 兄弟交心第228章 聯手第1060章 再臨鬱洲山島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26章 武館建成第434章 誘殲匈奴騎兵(下)第1084章 草原局勢(下)第792章 視察船塢第470章 洛陽和隆化的發展情況第1210章 張楊的應對第711章 安排第885章 安豐城內第1012章 攻克定陶(上)第362章 盯上水賊的戰船了第138章 長社之戰(二)第1240章 商量對策第643章 見孔伷第1003章 又生一計第1161章 登位爲王第134章 黃巾第一玩家第761章 又一位玩家諸侯出現第999章 青州戰事起第900章 詐城第418章 商討方略第596章 俠客準備動身北上第1271章 聲東擊西第615章 說服蘇角第796章 抵達江東
第379章 各路諸侯的動作(三)第1267章 一拳打到了空氣上第567章 人員調整第1088章 鮮卑南侵劇情開啓第568章 何去何從第959章 商議出兵的初步方略(上)第487章 鮮卑人之間的內鬥第721章 歸師第1294章 曹性中伏第982章 我算人人亦算我第774章 呂布出兵第1062章 北返長山島第895章 商議對策第 713章 架橋第480章 鮮卑兵馬到達第271章 生意上門第688章 何去何從第631章 名將後人第1075章 議定第1309章 出兵奢延城第816章 後續方略第1168章 唐軍異動第954章 欲與孫策軍結盟第462章 田豐駕到第445章 子龍會的縣城駐地挑選第794章 鬱州山島第404章 安撫趙岑第885章 安豐城內第244章 攻城第831章 撤回江東第249章 徐州陶謙第632章 獎勵第182章 修建關隘第733章 董卓暴斃第88章 絕處逢生第198章 黃巾請降第117章 趙氏族長第436章 張燕要發狠了第381章 招攬到田豫第437章 惡戰即將開始第1049章 封國公(再下)第1249章 兵逼定陽第567章 人員調整第1109章 勸降第832章 劉虞覆滅第72章 大村升級準備第18章 月底收糧第295章 再遇多情劍第860章 副本任務全面開啓第801章 袁術稱帝第497章 做好兩手準備第1090章 唐軍必勝第325章 諸侯舉薦第755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1069章 遼西太守單經第1224章 攻佔壺關縣城第979章 議事第514章 袁術軍到達洛陽第289章 擴大生產第462章 田豐駕到第152章 兗州戰場第96章 馬匹換俘虜第747章 陶謙敗逃第1342章 兵叩南關第926章 雩婁整軍第1123章 準備出兵赤峰第1339章 黃敘大軍行蹤第763章 孔融投靠第1082章 呼延達的捕捉大隊第390章 到底該叫你什麼?第652章 棄車保帥第195章 刺史兵敗第120章 兄弟交心第228章 聯手第1060章 再臨鬱洲山島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26章 武館建成第434章 誘殲匈奴騎兵(下)第1084章 草原局勢(下)第792章 視察船塢第470章 洛陽和隆化的發展情況第1210章 張楊的應對第711章 安排第885章 安豐城內第1012章 攻克定陶(上)第362章 盯上水賊的戰船了第138章 長社之戰(二)第1240章 商量對策第643章 見孔伷第1003章 又生一計第1161章 登位爲王第134章 黃巾第一玩家第761章 又一位玩家諸侯出現第999章 青州戰事起第900章 詐城第418章 商討方略第596章 俠客準備動身北上第1271章 聲東擊西第615章 說服蘇角第796章 抵達江東